暖气片(散热片)和辐射供暖各有各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

实际上散热片也有很多种类,常用散热器选取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图集05K405《新型散热器选用和安装》

参考图片:

钢管散热器

钢管散热器价格低廉,但散热效果一般,而且不能组合太多钢柱单元。

钢制卫浴散热器

钢制卫浴散热器有毛巾架型,背篓型,艺术型等多种样式,散热管有圆管和扁管之分,散热量小,价格便宜。

钢板散热器内部构造

钢板散热器

钢板散热器对流效果好,发热量大,形式简单,美观度较高,是欧式产品。现在用的比较多。价格略贵。有国产,进口普通品牌和进口大品牌的区别。按水道数量分为11K型,22K型,33K型等(水道越多越厚)。高度有300mm,400mm,600mm,900mm,1600mm,1800mm等多种。低矮型适合安装在飘窗下面,竖高型适合墙面宽度不足的场合。名牌产品如德国凯美,表面有瓦楞形和平板型可选。国产知名品牌有天津瑞特格。

钢制翅片对流散热器

外壳内是这种对流翅片

这种散热器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

铜铝复合散热器

铜铝复合散热器内部构造

铜铝复合散热器式样美观,体积小,散热效果良好。缺点是对防腐要求较高。


暖气有地暖和暖气片两种。其中地暖舒适度最高,但是安装限制比较多。一般都是在装修开工前期安装,而且对地板的类型也有一定要求;其次安装地暖还会牺牲2~5cm的层高。

而暖气片安装基本没有什么限制,无论房子是否在装修,都能安装。虽然舒适度不如地暖高,但比起空调来绰绰有余。

对于没有办法装地暖的家庭,暖气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暖气片系统包含哪些组件?

如果是「自采暖」,暖气片采暖系统主要由燃气壁挂炉、暖气片、暖气管道、阀门几大部分组成。

如果是「集中供暖」,那就省去壁挂炉。

①燃气壁挂炉

采暖系统的热源,通过燃烧天然气加热热水。

现在壁挂炉基本上都是采暖、热水两用炉。除了给暖气片提供热水外,还提供沐浴、洗漱等生活热水。有了它,就不需要另外装热水器了。

常见的燃气壁挂炉有常规炉和冷凝炉两种。冷凝炉热效率更高,使用更节能,但价格也略贵些。

100㎡的三室一厅一厨一卫,选择26kw、13L的壁挂炉就够用了。

②暖气片

也叫「散热器」。是以「片」来计算价格的,一组暖气片上可以有5片,也可以有10片。

目前新装修常用的暖气片种类主要有两种:钢制暖气片、铜铝复合暖气片。

钢制暖气片:质量稳定,抗压性强,不易爆裂。壁厚较厚,一般在2mm左右。管径大,存水量大,散热效果也还可以,但是材质本身易被氧化,所以一般内壁都有一层防腐涂层,不用的时候需要满水保养。

▲钢制暖气片

钢制暖气片又分为竖状和横状的暖气片。

横状的暖气片有平板式的和背篓式的,体积小巧,比较适合面积较小的厨房和卫生间使用。

▲背篓式暖气片

竖状的更适合客厅、卧室。竖状暖气片高度有180cm、150cm、120cm、60cm、30cm等。

▲竖状钢制暖气片

铜铝复合暖气片:结合铜材质和铝材质的优点。里面是铜管,耐腐蚀性特别强,壁厚有0.8mm左右;外面是铝材,热传导性好,壁厚只有0.6mm左右。

▲铜铝复合暖气片

相比钢制暖气片,铜铝复合暖气片壁厚较薄,管径也比较小,所以存水量小,但好处是水流快,而且铜和铝的热传导性都比钢好,所以铜铝复合暖气片升温快散热也快。

铜铝复合暖气片有单水道管和双水道管之分,双水道管就是每片暖气片里面有两根水管。双水道管片宽11.2cm左右,单水道管片宽7.5cm。而每片钢制暖气片的宽度只有5cm和6cm,也就是常说的50管和60管。

这也导致了,每片铜铝复合暖气片带来的供热面积更大。

▲铜铝复合暖气片(比较宽)

此外,因为铜铝复合暖气片耐腐蚀性强,所以使用寿命也长,可达到30年左右,虽说钢制暖气片里面涂了防腐层,但使用寿命最多也只有15~18年。

所以铜铝复合暖气片价格更贵

③暖气管道

用于输送热水到暖气片的管道。常见有PPR管、PB管、铝塑复合管等,这几种材质的耐高温性都可以。

单价方面:PB管&>PPR管&>铝塑复合管。PB管大概40元/米;PPR管大概15元/米。

铝塑复合管连接使用卡套式接头,易老化漏水。所以必须是明装,且管距较短时使用。PPR管、PB管都采用热熔技术连接,可保永不漏水,明装、暗装都可使用。

暖气管道管径有4分管和6分管之分,选择管径大小取决于家庭的水路管道介面大小。

④阀门

控制暖气片水流量的装置。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以手动进行调节。

一般,阀门都会包含在安装费里面。

暖气片应选择明装还是暗装?

明装是指暖气片、管道都显露在外面;暗装则是指管道埋入墙体隐藏起来,暖气片还在外面。

暗装就是简洁好看,但是需要在水电改造阶段就预埋好管道,否则等装修完成后,再想选择暗装就要刨地砸墙了。

对于已经装修好的房子,最好选择明装,不需要破坏地面,也不需要在墙面开槽,更不会对原有的家装造成破坏。

明装也有很多好处:

首先,可以节省一笔开槽费,大概50元/米。真的很贵啊!

其次,明装的安装方式让管道也暴露在外面,让热量散发畅通无阻,采暖效果更佳。

最后,在后期维护修理方面也很方便,也不用凿墙破壁,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有人担心,明装会不好看,管道会破坏原来的家装风格。其实并不会,因为暖气管路一般都布置在吊顶、阴角线和踢脚线这些地方,顺著墙角和墙根安装。

而且,现在的暖气片样式很多,可根据装修风格,家具摆放、房屋面积选择适合的暖气片,真正做到装修和暖气片融为一体。

地暖的种类和材料

地暖大体分两类,水暖和电暖。水暖主要包含水管、分集水器、混水中心等,电暖比较简单,主要是发热电缆和温控器。

①水管

主要有两种:PE-RT管,水温不能太高,不宜超过60度;PE-X管,特别耐热,硬度和管壁平滑度也都比PE-RT好。

PE-X管是好东西,但现在主流还是PE-RT管。PE-RT坏了可以热熔连接,修复后基本无影响,PE-X要修复只能加铜接头,铜会热胀冷缩,后续还有漏的可能性。

水管有两种直径规格,16mm和20mm,目前用20mm比较多,管径大的阻力小,水量大,升温快,保温性能好。

▲PE-RT水管

②分集水器

分集水器由分水器和集水器组成,分水器接供水,集水器接回水,每对介面之间用整根水管相连,就是一个回路。

每个回水介面上都有调节阀(也叫调节旋钮),用来单独调节每一路的水流量,一般地暖安装人员调好以后,就基本不用动了。

▲分集水器

③混水中心

由温控器、循环泵、过滤器等组成的一整套设备。主要作用是调节水温,一般设定水温45度,可使室内在20度以上。

小区集中供暖的热水通常接近60度,温度比较高,「混水」的意思就是把在水路里溜了一圈回来以后有点变凉的水,混到初始热水里,调和成45度,再供进每一条水路。

集中供暖才需要混水中心,常规价格2k左右;自采暖用的壁挂炉本身带调温功能。

▲点开大图看详细标注

④发热电缆

发热电缆升温快,能耗高,所以电暖更适合小空间即开即热的采暖。

▲发热电缆

也有用电热膜替代发热电缆的,不过电热膜衰减很厉害,几年后可能就不那么容易散热了,体现为设置同样的温度,但是耗电量上升。

⑤温控器/温控面板

水暖的话,温控器一般装在混水中心处,更准确地说是在集水器的调节阀上,用电磁阀来控制调节阀;电暖的话,就像灯的开关面板一样,温控器,或者叫温控面板,单独装在墙上。

面板里有个温度计,测量的是室内温度;同时引出一条探头,埋到地暖层里,测量地面温度。

▲温控器装在墙上,下面引出一条黑色线状物就是探头

▲探头末端在发热电缆之间,后期和电缆一起被回填

好的温控器可以预判,比如初始房间温度5度,温控器设定房间温度为20度,开阀放热水,房间逐渐升温,升到18度的时候温控器就关阀。如果不预判,实际达到20度时才关阀,那么房间温度会继续往上升。

如果对温度要求特别精确,比如客厅要22度,卧室要20度,可以装两个温控器,分别控制客厅和卧室对应的水管回路。

▲温控面板

⑥辅材

保温板、反射膜、铝箔胶带、边条、卡钉、钢丝网、伸缩缝、保温套管等统称为地暖辅材。

辅材品牌混杂,质量参差,猫腻最多。目前做全套家装地暖辅材的品牌就是绿羽,质量比较好,剩下基本当地小厂自己生产。

地暖安装进场时,业主一定要检查材料,看是不是商家承诺的品牌和型号,小心滥竽充数。

地暖对层高的影响

①地暖铺法有两种,干式和湿式,相对来讲湿式的层高损失稍多。

②湿式水暖是先铺2cm保温层,再铺几乎没什么厚度的反射膜,再铺水管,然后盖上钢丝网,回填,回填层整体厚度3cm,整个地暖层的厚度算下来就5cm。

湿式电暖可以更薄一些,4cm左右。

③干式的更加薄,是把水管或电线嵌在预制板里,预制板和保温层的材质类似,所以不需要底下另外加保温层。

预制板上面不回填,所以整个地暖层就是预制板的厚度,有的预制板只有3cm厚。

▲干式的一种

▲干式的另一种,此时还没有铺水管,但能看到预制的凹槽

④干式上面直接铺木地板(对地板抗变形性能要求比较高),几乎没有蓄热能力。湿式比干式多了回填层和水泥找平层,再加上地砖或地板,蓄热保温更好。

比如有的小区集中供暖,白天给水足,大半夜悄无声息停水,这种情况用干式的晚上就会非常冷,用湿式的可能两三个小时都不降温。

⑤当然升温速度和降温速度同理,湿式的开始供暖以后,要两三天才能把家里弄热。


装小蜜监理,6年只专注做好第三方装修监理1件事。

微信搜索公众号:装小蜜装修监理


地暖的舒适度更高,如果是毛坯房建议装地暖,如果是已经装修过的房子,只能装暖气片了;另外地暖升温慢,暖气片升温快,如果家里不经常有人,建议装暖气片更节能,如果是经常在家,那就装地暖吧。


这个见仁见智,每个人观点不一样,但咱们南方人比较倾向于地暖,因为地暖舒适度更高,温度由下而上,脚暖头凉最舒适,我们一般推荐业主装地暖,不占用墙面位置,不影响装饰风格,有些风格搭配暖气片实在是别扭!但是南方装地暖最高选择那种薄型的模块地暖,厚度薄,升温快,开关相对便捷,费用相对比较省。如果在北方或者小区有集中供热那就不讲究了,啥地暖都能装!


当然是地暖啊


从舒适度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地暖要好一点,因为地暖是通过地暖管道水加热地板对流辐射到室内它的温度分布曲线比较符合人体的健康需求.地面是288度到了头上就是25左右 脚暖头凉嘛 而且水暖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干燥而且室内的温度分布均匀。暖气片靠近的地方会比较热 远一点的地方效果可能就不好。但是造价相对是要便宜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