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大部分人所謂的「學數學」呢,就是「解題」。這個「解題」呢,其實也不是真的會做,而是在尋找 輸入——題目文本信息,和 輸出——答案文本信息,之間的一個映射關係。而所謂的「學習過程」,有點像機器學習,老師手裡有一個「標準答案」,學生通過不斷的訓練,不斷地擬合標準答案,從而不斷提高「解題正確率」。我相信,隨著自然語言處理和神經網路機器學習技術的進步,這種應試訓練過程總有一天可以被機器所取代——也許現在已經可以了。——畢竟基礎性知識測試都有一個大體的題庫和考察範圍,題目的表述方式也大同小異;很多中學老師所說的「題目萬變不離其宗」,形容的就是這種考試的「可訓練性」。

而真正的做數學呢,分為兩個步驟。第一,真正學習數學,也就是真正理解知識,在自己的大腦裏形成邏輯鏈、產生直覺,用人類引以為傲的心智去思考,去推論,享受真正的思考帶來的快樂;第二,在掌握了足夠多數學知識以後,探索未知的數學世界,用已經學過的數學工具/方法/理論,或者自己創造的數學理論,去發現新的數學事實和關聯。這跟「擬合標準答案」完全不是一個境界的思維活動。


少刷知乎,多看數學專業書。

應用的數學學習,誠如Yuhang Liu所說的,是通過「強化學習」(也就是試錯),或者「監督型學習」(也就是找到題目和標準答案的關係,並運用於別的題目上)。兩者是有一點區別的,不過同樣不需要知道數學的邏輯系統和推理方法就能找到正確答案。

理論的數學學習,感覺就好像自己是定義、公理、推理方法的搬運工,不斷搬運它們,來產生新的定理。這時候,就需要很強的邏輯能力,以及對於上述幾個「需要搬運的知識」的認識:簡單地說,知道它們是什麼,以及應該用在哪裡。到了這個階段,就可以證明一些「顯然」的定理,也可以證明一些「這也能證?」的定理。

數學的工作,也就是科研的工作?估計就超出了可以回答的範圍了。不過,多半是

對於一些數學上重大問題的解決,或是創造一個擁有「數學價值」的知識體系。

這是對於阿蒂亞爵士說的話的概括。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前者就像解決黎曼猜想,後者就像創建測度論。

不過寫了這麼一段,又感覺這個問題是無法回答的。當不同人說「做數學」的時候,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做數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小學生可能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大學生可能在研究。。。可能性太多,不知道怎麼說。沒有一個普世皆準的答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推薦讀讀伍洪熙教授的《黎曼幾何初步》的引言:https://zhuanlan.zhihu.com/p/19671092


可能是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數學題


波利亞舍貴 有本 數學分析的問題和定理 不看解答 一道一道做裡面的題就是做數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