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半自傳小說;比如小說前面的殉情,女的死了男的活著,男的被控告某個罪名(這是太宰治的親身經歷)。


是,但也不完全是。

葉藏的童年跟太宰一樣,情史一樣。但真實的太宰治是上過大學的,而葉藏是高中輟學的。


看書的序寫的很清楚,有很多來源於他的真實生活經歷。

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不能不信,也不可全信。

填充自己的頭腦,才能擁有分辨的能力。


嗯,畢竟這本書是太宰先生的自傳性質的作品嘛,應該裡面大多數的情節和心理活動都是以本人的真實經歷寫的吧。

我記得曾經看過,說太宰先生的女兒每次看到裡面的一句話的時候會淚流滿面,就是那句——我還是不要進去了(就是葉藏在門外看著那對母女的時候,說自己不要去打擾她們的那句話,我忘了原話是什麼了),可見,這句話寫在這裡,通過葉藏說出來其實就是本人想說的話吧,想對女兒說的話。


我覺得不是,有太宰治的情緒,但不是他


比如我要寫個我的自傳,可能90%都是帶個人濾鏡的,然後60%會改編結局,80%會加角色改變故事走向,50%這個人物帶著我本身的影子,50%這個人物帶著我幻想期待的影子。總之就是一點真實素材剩下全靠編,真正面貌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自傳表達的情感和意義。

綜上,如果說真的是我的自傳,那也不能符合真實的我的經歷,只能說藝術加工過了,有濾鏡有刪減有加戲有省略,所以???人間失格大概率自傳只是自傳性質和自傳體,如果是純自傳是不可能的。


大概是他眼中的自己,某些意義上可以說是對於他自己的矮化

首先葉藏沒怎麼好好上學,而太宰本人卻考上了東大,追隨芥川龍之介。葉藏的妻子被人侵犯,而且終生無兒女,但是太宰當時我記得確實有兩個孩子的。

而且太宰寫的東西和葉藏的畫也不同,但就水平和為什麼不被世人認可這點,稍微了解一下時代就會知道其中巨大的差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