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0歲,最近跟父親聊天,他字裡行間透露出很疲憊的感受,我還有個小弟弟7歲。他說:等你和你弟弟都成年了,我就要真正為自己而活。其實因為這些年經歷了初中高中,父親對我的要求從來只有學習,考慮的都只有自己,從來都只想到為什麼父母不能多體諒我,不能為我設身處地的想,然後卻沒想過我的父母的感受,也從來沒想了解過。

下意識認為我的人生就是父母的人生,默認了他們對我的付出。

今天突然他跟我說,才意識到我的父親他也有他的理想生活,但是因為年齡或者閱歷的侷限,沒能猜到他想要的生活,或者「為他自己而活」這句話的意義,我想認真的瞭解我的父親,中年人真正的想法,或者可能會有怎樣的追求?

懇請各位能全我這晚到的孝心!


瀉藥

你爸爸的是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

同時,從他對你學業的要求,可以看出他對你也有期待。這個期待,也算是你的責任。

他要做的事情,可能是他年輕時候的一個夢,也可能是在有你以後,發現的一個新的世界。好在你父親「知所先後」,所以能先成全你和你的弟弟。

很多時候,我們中國人,就是這麼活著。

要麼是子輩和孫輩為了家族榮譽,光耀門楣而努力奮鬥。要麼是祖輩和父輩,為了孩子犧牲自己。前者多是文化基因,後者傾向於生物基因。但總的來說,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

所以,古代中國人的子孫,往往要參加科舉,或者努力勞作,以求得將來讓自己的家族發達。

所以,古代中國人的祖先,在家族遇到滅頂之災的時候,會捨生取義,盡量給子孫留生路。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中國人父母或者祖輩,看見自己的兒子或者孫子死在自己前面,會覺得自己對不起列祖列宗。

家族就像是一個公司,長輩們都是從基層提上來的高管。高管的最高責任和義務,是為了前任高管和公司,讓新的公司基層(子孫)去發展。

但從李鴻章那個時代以來,「西風開始壓倒東風」,出現「三千年未有之大變。」人們開始追求自我,個人主義開始流行。

以至於,李鴻章的老師曾國藩,私下希望自己早死,以免親眼看見天下大亂。五四以來,出現了個人主義,好不好?以及那個「打倒孔家店」,好不好?

這個其實在不同的時期,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其實在傳統中華文化中,所謂犧牲自己成全家人,不過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片面。從整體上而言,中華文化既全然地非犧牲自己,成全他人。也不鼓勵大家都我行我素。

我們中國人,既不是集體主義,也不是個人主義,而是交互主義。

什麼是交互主義,就是彼此彼此,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在形式上,我們彼此都通過一定程度上的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我們是在家庭這個集體中成就自己。

以上是從文化層面的剖析。

如果切入到具體婚姻家庭,我可以坦白地告訴你,再美好的愛情,在婚姻中的最好結局,不過是化為相濡以沫的親情。當然,更好的狀態,是加上舉案齊眉

不過,大多數夫妻在婚姻之中,往往沒有了愛情,但未必有多好的親情,更談不上必要的分寸。

比如現在,為什麼很多男性的支付寶甚至信用卡,頻頻告急?因為其真正的使用者,是他們堪稱剁手黨的老婆。

還有夫妻在生活瑣事的衝突中,可能會婚姻中的雙方,產生各種想法。

常見的是出軌,超脫一點的是出家,或離異後再娶,或離異後保持獨身。

我這麼說,對你而言,很可能是危言慫聽了。但聽聽也沒有害處:

一、你可以提前瞭解,婚姻的某些實相。這對自己的將來有好處。

二、你或許可以體諒父母的難言之隱。這對你表達孝心有好處。

關於第二條,我既非站在男性的立場去批判女性,也不是站在女性的立場去批判男性。

畢竟,婚姻中的是非,都高度混雜在一起,很難說清明確的道理。

因此,常常練習轉念一想,可能化解很多煩惱。


我不敢想自己人到中年想做什麼事,因為我知道想了也沒有用。

希望到了老年吧,我能回到去大學校園去聽課。

希望能背上揹包,到自己喜歡的城市,走走停停,喫當地的食物,和當地的老人和小孩聊聊天。

我希望有一間房子,面朝大海。有個小院子,在裡面種上花草和蔬菜。

我希望有空就去練練書法


我覺得你的父親疲憊極了;估計他每天做的都是不太想做而需要去做的事。少年,人生哪有選擇的餘地啊!能做的只有接受眼前這個不能令自己滿意的現實。


如果是我,我希望安妥好家事,找個春暖花開面朝大海的地方養老。每天讀書擼貓,種菜養花。

有份穩定的收入,偶爾有時間到處旅遊,不再為孩子不的選擇而生氣,不再低三下四的去求人,自己的老父母能身體健康,下班了 ,自己做點喜歡喫的菜,看著電視,悠然自得。


會想重新再活一次,因為比以前活得明白了


人到中年,這些人就不要再聯繫了,毫無意義!人到中年,人生已過一半, 經歷了該經歷的事, 也遇見了太多的人, 看透了人情世故, 明白了人心涼薄, 知道誰值得深交, 誰不可結交。 人到中年, 人生步入下半場, 年齡增長了,時間寶貴了, 面對這三種毫無意義的人, 該放手就放手,沒必要再聯繫了。 1…0 贊同 · 0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

一直想把自己的鐵飯碗辭了,然後追求自己年輕的夢想,去一個美術館當策展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