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這樣。

其實對孩子好,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補償自己內心的小孩,自己童年和成長過程中缺失的愛和安全感。

另一方面,外表和依戀關係,孩子皮膚細嫩陽光活潑聰明可愛,而且無條件的信任你愛你;父母年老色衰反應慢,還在用舊觀念舊思想企圖控制你。

並且溝通是雙向的。老一輩的教育模式養育長大的我們,和他們交流的方式就是直來直往懟天懟地;新一代的教養觀念強調愛與平等,我們對孩子和善自然會換來孩子的積極反饋。

不過等孩子再長大一點,長成熊孩子的時候,其實你會發現,對孩子也沒那麼好了。

反過來,等父母再老一點,去世的那一天,你會發現原來自己這麼愛父母。


興許你可以瞭解一下他們的童年?


深度剖析,可以長篇大論,但是簡單一句話。

其中有一類人,對孩子很好但對父母不好,是和自己小時候成長經歷有關,覺得父母是生自己養自己的,對父母不好是表達對自己現狀的不滿,對自己的成長不滿,覺得如果自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會更好。而對孩子好,是為了表現自己是比自己父母好的父母,讓自己成為自己心目中好父母的樣子,孩子自己生自己養的,如果不滿不就是否定自己嗎?


有些人對自己孩子願意花時間照顧,對自己父母卻不能耐心陪伴。我想有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1.一類是現實所迫。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為了謀生背井離鄉,可能也就逢年過節回個家。平時只能給父母寄錢,或者物質上的滿足。但是其實父母要的很簡單,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喫頓團圓飯,和父母聊聊天就很滿足了。

2.還有一類是發自內心不願意,對孩子視若掌上明珠對父母忽視。這個有點本末倒置了,把家庭比喻成一顆大樹,父母纔是大樹的根,孝養父母才能枝繁葉茂。本人比較慶幸的是孃家婆家都比較近,能經常喫到媽媽做的菜是一件幸福的事。同時,我們平日裏做一些美食也會和她們分享。

希望大家能盡量多抽時間回家陪陪父母。


從理智角度講,可能是因為生孩子是自己選擇的,而被生出來是父母選擇的;

從功利角度講,孩子是將來自己需要依靠的,而父母是要依靠自己的;

從感情角度講,好多人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很多時候,父母意味著責任和負擔,而孩子,總是讓人擁有未知的希望~


可能是不想讓自己孩子走自己當年的路吧


可能有點偏頗

我可能是那種比較冷血的人

父母是怎麼對我的,我也會怎麼對他們(起碼要是非分明),以直報怨,百倍償恩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與人友善是為跟本

盡自己的責任,擔自己的擔當


我的感覺還一個「私」的問題,一般人總是感覺孩子是自己的,而父母不是「自己的」。而自己是父母的。所以總的來說自私是原罪。從人性上來講還不如獸類。


因為孩子是自己基因的延續,是希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