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前程無憂對2019年不同城市企事業單位(需求方)招聘應屆生專業需求的調查研究,得到數據如下:

一線城市需求最大的專業有(>25%): 「財務/金融/銷售/市場/管理/貿易類」 「計算機科學/電子科學/計算機網路工程類」

一線城市需求較大的專業有: 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自動化工程類」

一線城市需求較小的專業有:「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等科學類」 「文/史/法/哲/教育類」

一線城市需求最小的專業有(≤5%):「土木工程/地質工程/礦業工程/交通工程等工程類」 「生物/醫學/製藥類」

總結:

現在京滬需求旺盛的專業主要還是經濟經管、信息技術兩大領域。京滬有好的建築、土木、地礦、交通工程等工程類學科建設,但無旺盛的人才需求。京滬機械、電氣、自動化等製造業投資,因為各方面成本上升,已顯頹勢,正大踏步向土地和人力相對便宜的二線城市轉移。教育類和醫學類崗位,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特徵明顯,彈性較小,近年高考教育熱、醫學熱,在人才需求上,並無對等的火爆需求,值得我們思考。

根據以上數據,現階段,想在大城市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選專業實際上還是要盯著經濟經管、信息技術。由此進一步得出所謂的財經類高校、經濟經管類專業遇冷,既是學校託羣忽(為高賣,讓考生進垃圾專業次垃圾專業的坑)的階段性成果,又是背離市場實際需求的判斷。但這也是聰明人反其道而行之,實現對財經類高校、經濟經管類專業抄底的大好時機。為今年藐視謠言,勇敢抄底財經類大學的考生鼓掌,你們是合格的買方,因此撿到了讓人眼紅的皮夾。

雲在青天水在瓶:中國33所知名大學的難考程度和就業情況是怎樣的??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財經類的專業以及大學,已經熱了好幾年,分數不斷攀升,直到2019年高考錄取,纔有回落趨勢。往年「兩財一貿」分數在有些省份超過了C9院校,西南財經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也已經超越了末流985院校的錄取分數。2019年「兩財一貿」在個別省份遭遇「滑鐵盧」。

財經類專業,分為經濟學範疇和管理學範疇,合併稱為財經類專業。

今天就幾個方面聊聊財經類專業,財經類專業為什麼會如此熱?財經類院校排名情況?財經類專業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財經類專業為什麼如此熱?

1. 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促動了各行各業對於財經人才的需求,尤其是新興行業對於人才的大量需求。比如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一帶一路」政策下的對外經貿、管理學的人才需求的增加。

2. 財經類大部分專業為文理兼招,備受文科生歡迎,理科偏文的考生也很中意財經類專業。

3. 財經類專業就業方向廣,渠道多,各行各業都有需求。

4. 財經類專業的少數高收入人羣,催生了報考的趨之若鶩,未能理性綜合評估自己是否適合學習財經類專業。

5. 人們理財意識的逐漸增強。

財經類院校排名情況?

傳統的財經類院校排名,分為四個層級:

1. 「兩財一貿」

「兩財一貿」分別為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地理位置非常好,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專業實力強,影響力輻射全國。在就業很好的前提下,每年仍有40%以上的深造率。

2. 「區域三財」

「區域三財」分別為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分設在成都、武漢、大連。在地域上,屬二線城市,但專業實力強勁,分別有各自的優勢學科,具有區域性的影響力,就業不錯。分數也超過985的末流院校。

3. 地方性財經強校

「地方性財經院校」包括江西財經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這些院校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在財經類院校裏,也是具有一定實力的院校,尤其是江西財經大學,名氣遠小於實力,畢業生比較受圈內認可。

4. 省屬的財經院校

天津財經大學,南京財經大學,新疆財經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吉林財經大學。學校本身並無太多的亮點,本省及臨近省就業尚可。

除了財經類的院校之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財經類專業也不錯。綜合類的大學,多學科共同發展,內部交流密切,本校及外校的保研名額也更多。

財經類專業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近幾年的報考圈,流傳著一個順口溜:一流學生學財經,二流學生學IT,三流學生學工科。財經類專業,前幾年包攬了很多省市的高考狀元,直到2019年情況纔有所改變。財經類專業並不適合所有的考生。要理智的對待財經類中各個專業,瞭解專業內涵,以及就業情況。

財經類的專業具體如下: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統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旅遊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舉幾個例子,提醒大家綜合衡量自己是否適合選擇財經類專業。

? 「一帶一路」政策下,對外貿易交易頻繁,增加了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就業崗位,也提升了行業待遇。意向選擇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考生,首先外語水平最好是長板,另外沿海城市,外貿交易頻繁的地區的院校為首選,實習與就業機會更易獲得。

? 會計專業,傳統的報考熱門專業方向,會計專業每天與數字打交道,不僅要求細心,耐心,而且對數字要相對敏感。會計從業後,工作內容是相對枯燥的,證書為王的行業特性,督促從業人員要不斷學習和考證。高收入的羣體,手裡均持有重量級證書。

? 金融學專業,如果高考分數不高,只能進入到原本二批及三批的院校學習金融學專業,要慎重報考。金融行業的工資是典型的金字塔分佈,對於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收入高工資的也是為高學歷名校畢業生準備的。普通院校的金融學專業畢業生,也只能就業到普通企業,拿著普通待遇。金融學專業,比較看背景,要綜合考慮家庭資源。

選擇財經類專業,首先考慮自身情況,學科優勢,職業性格傾向,畢業打算,就業地域,家庭資源,綜合衡量之後再決定。

考慮財經類院校,除了要參考綜合排名,還要關注院校優勢專業,以及行業的認可度。比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裏,上海財經大學的畢業生最多,中央財經大學在保險領域的知名度最高,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金融、法學全國知名,名副其實的財經與法律齊頭並進,珠三角地區就業更好。排名只做參考,適合才最重要。


金融已經過剩了嗎?

關於斷檔撿漏現象,每年都會招致一羣人的羨慕嫉妒,看到母校農大還在陝西斷檔了,小祕書也忍不住感嘆造化弄人:

2019年中國農業大學在陝西省斷檔,468分(正好是今年一本線)一考生被壓線錄取,省排6w名,志願上依然填了北京985,這位同學也是很有勇氣呀!

最近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財經院校的斷檔,不屬於985院校的上財與央財之前擁有比肩清北復交的分數線,現如今風水輪流轉,隨著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投檔分數線陸續公佈,財經院校都發生了大跳水。

那麼,當年執著選擇財經院校的畢業生,他們未來還能繼續引領時代高薪風向嗎?

小祕書幾位畢業於外經貿的朋友表示財經院校的金融滑坡現象早有端倪。

13、14年的時候大部分人雙學位輔脩金融人就已經參差不齊,現實中的金融行業大多金融專業素養也不達標。

金融行業來自跨專業就業競爭者較多也是金融專業逐漸失去優勢的原因之一。

對於財經院校斷檔的現象,參加高考結束的小學弟表示,避開志願選擇財經院校是因為中美貿易戰的形勢仍然不明朗。

填報志願時家長的意見也是學一門能掌握實用技術的專業會對未來穩定就業更有利。

然而從很多網友的言論可以看出他們步入金融行業無限的懊悔:金融專業畢業大部分會進入中介行業,還會發現金融行業相關從業者有許多專業素質不達標。

更令人沮喪的是,這個專業考公務員時,你會發現專業對口的崗位收分能比很多專業高出一大截,甚至比人家不限專業的崗位收分高。

曾認為兩財一貿高不可攀的考生如今紛紛撿漏

2018年的上財、央財的一本投檔線,前為理工類、後為文史類

圖片來源於湖北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根據《2019年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院校平行投檔分數線》,上財國家專項計劃的投檔線為626分,比2018年低了17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專項計劃的投檔線為505分,而2018年的專項計劃分為629,今年足足降了124分!!

而今年湖北省省高考本科一批次錄取分數線理科是505分。

由此可見,今年的湖北考生如果剛過一本線,就有極大的可能會被外經貿錄取…

這是一所連浙江大學、南京大學這些自認為是國內前三的學校的一些專業也要望其項背的院校。即便是最低錄取分數線,通常也各省也會大大超過600分。

現在聞名的財經三劍客在河南招生上的面子卻也保不住了。

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在河南和山西的最低檔線。

先看對外經濟與貿易大學,2019年它在河南的投檔線是527分,比最低錄取線高了25分;

2018年外經貿在河南的理科錄取線是648分,竟比今年高了121分。

外經貿在山西的最低投檔線是574分,而去年是635分,足足差了61分。

其在山西可謂顏面盡失,據說擔心影響下一年招生現在也沒有公佈最低錄取分數線。

而根據河南省招生辦公佈的數據,2018年,河南省理科一本分數線為499分。

這意味著,上海財經大學的投檔線比一本分數線高154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高出149分。

通常情況即使是最低錄取分數線,也會比一本線高出150以上。

對於財經院校的失寵,我們的關注點不應只放在高校招生風向的改變上,而是該反思自身:我們個人的職業上做出的每一個決定,是不是都盲目隨了大流,對於這個時代若隱若現的產業轉型和人才的升級,我們是否願意跨出舒適圈,勇敢的調整自己,從頭開始。

也許計算機行業的發展軌跡也會遵循著金融行業現行的走向,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在適應數據化的今天,目光看得更高更遠,去猜想2029、甚至2039的自己是怎麼生活,怎麼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方式會伴隨著自己。

撿漏現象為何頻頻出現

  • 河南作為眾所周知的高考大省,以理工科背景家庭出身的孩子居多,家長的觀唸的影響下導致考生避開經濟這類偏虛的學科,選擇了依靠個人自身後天努力更容易成功的理工類學校。
  • 金融行業可能會有股災、p2p、基金、理財,中國的趨勢也走向科技報國,中美貿易戰讓人意識到了實業是根基,經濟只是輔助。
  • 國內頂級的商科學院資源豐富,人大有四個院商科,北大四個院商科,清華兩個院,上交兩個院,第一梯隊太強大以至於第二梯隊無法形成較高比較優勢。
  • 依據往年兩財一貿的高分分數線,高分的考生除去選擇近兩年熱門的理工科,可以選擇財經院校的不多,中等分數的考生又高估了財經院校錄取的標準,才會出現有少數人的撿漏現象。

財經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

財經說到底拼的是資源、學歷、能力,畢業的時候,學生面臨的競爭是世界知名商科院校,諸如沃頓商學院、斯坦福大學 、哈佛、西北大學等的英本、美本、英碩、美碩,國內第一梯隊清北復交、第二梯隊兩財一貿,在就業市場上跟你同臺競爭

然而也有學金融出身在銀行上班的朋友的感受是,學的理論知識大多從未用上,學的太虛了,沒有一技傍身。

財經背景的女性,多是考公+銀行作為職業發展路徑。大部分財經院校畢業生之後從事的都是做銷售、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賣理財、賣保險。

根據《上海財經大學2018年就業質量報告》來看,就業領域中金融行業高居首位,比例為43.5%,第二、第三分分別為會計師事務所、房地產。

金融行業內部的流向為,銀行位居首位,佔整個金融行業就業人數的34.99%。會計師事務所就業的畢業生中,85.45%進入了四大。

專業以及行業不同是決定了薪資的不同,但相同學校和專業的畢業生,數據顯示的工資差異也很大,信息的不對稱,個人背景資源的差異是首要因素;

其次存在學金融和從事金融工作關聯度不高,學金融和去銀行工作關聯度很高,學計算機、物理數學和從事金融的關聯度更高的情況;

在金融江湖裡,實操技能比起教材裏的理論重要太多。

考生對專業選擇越來越重視

2018年的X乎的問題板塊就已出現類似的問題

財經類分數線斷檔是常有的事,況且還是個別省份的個別現象。我們在保持平穩心態的同時,也要未雨綢繆,及時調整個人的職業規劃,密切關注社會的大趨勢。

財經類分數下降就是一種趨勢,我們已經步入人工智慧時代、大數據時代,對基礎崗位的金融從業者的需求的確是在逐漸減少;

但高端財經人才競爭也愈加劇烈,高質量的人才湧入金融行業也是對這個行業吸金能力強、仍然具有巨大潛力的有力證明。

頭部的諮詢公司、四大招人都是對人從多個維度去考察篩選的,就算手握頂尖的財經院校的敲門磚,如果專業、溝通、創新、實踐這幾項能力有一項不達標,也有極大的可能會被四大拒之門外。

如果你感到迷茫,要記住,教育背景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無論大環境的情況有多壞,你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著力點並發光發熱。

*數據來自:湖北招生考試辦辦公室、中央財經大學官網、上海財經大學官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官網


大半年年之後回來完善答案。答主是19年7月份寫的原答案,沒有想到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與關注,也有很多知有提出了一些問題與見解。現在就評論區的一些問題回答補充一下。

1.上財斷檔是19年高考後在北方一些局部省出現的現象,並不是普遍,就以四川地區為例,錄取分數都在680以上。而且上財斷檔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上財為首的財經類院校確實在過去10年來的分數線偏高,上財最高分數線曾經接近清北,而另一所財經211西財在18年以前在西南西北地區最低調檔線都是超過了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一批老牌985的。隨著十年財經熱的退熱,現在的分數線出現這種下調是正常的。

二是上財錄取模式採用的是有專業級差的錄取模式「221」。就是第一個志願專業沒有錄取,到第二個志願專業就減去高考分數兩分,如果第二個志願專業還是沒有錄取,在考慮錄第三個志願專業時就再減去2分,到第三個專業還沒錄考慮錄第四個專業就再減去一分。所以對於填報了上財的考生而言,沒有十足的把握是很難確定第一志願的。這也導致很多考生望而卻步。

綜上而言,上財斷檔不是普遍現象,但財經類院校分數下調是一個趨勢。

2.財經類院校學生出來也並非只有甚至不是主要是站櫃。雖然無可否認很多畢業生會流向銀行,但實際上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鄰域的發展,站櫃的會會越來越少。財經類畢業生的流向性還是多方面的,從會計師事務所到企業的財務部門,從證券交易所到各大基金。絕非僅僅是站櫃可以概括的。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初財經類院校分數較高的時期,很多人就是奔著這個站櫃(做銀行前臺)的來的,因為這個工作體面穩定薪水也不低。對於不少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不是一種恥辱。

而隨著時代發展,相應崗位可替代性增強,不再是鐵飯碗。而且其他行業的收入水平逐漸趕上甚至超過財經類相應專業。比如現在很火爆的電腦類專業。十年財經熱讓大量的人才流入了經濟鄰域。而在前沿的一些科研鄰域卻形成了真空。資本是追逐利潤的,現在的金融鄰域就是一片紅海。資本在近些年來愈來愈青睞於實體的項目。更加務實,這讓科學家們也越發有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獲得高額收入。這種選擇的多樣性也是讓財經類專業分數下調的重要原因。

所以現在的新經濟學人不僅僅要懂金融知識,還要懂計算機知識,瞭解多鄰域的常識,才能更好的勝任自己的工作。以西部某財經大學為例,該校今年就新開了以大數據產業為導向的融合專業,將財管,會計,審計等與大數據結合,進行了一種嘗試,為的正是培養出綜合型財經人才。這無疑會成為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分割線,以下是原答案:

不能這麼說,先說大家認為財經不好的可能原因:

1.從宏觀層面上來看,當前國際經濟形式處於經濟週期中的下行段,全球金融形式持續緊張。而中國也正從經濟發展較快的高速上升期進入較為平穩的振蕩調整期,人口紅利已經開始顯著下降。對於財經的盲目追求自然開始退熱。從某種意義上講,九十年代靠幾百塊錢與一腔熱血南上北下,一夜暴富的時代己成為過去式。改革開放帶來的造富運動動力開始衰竭,社會階層分化基本固定,各階層間板塊硬化,想通過學財經就躋身富人行列愈發困難。

2.體制改革深化與變革。對於不少(但非全部)學財經的女生來講,其目地是想進入體制內成為會計或進入銀行系統,追求的是穩定與體面。但是相應職務可替代性強,市場競爭激烈。而一但被淘汰,又往往難以勝任其他崗位,具有風險性。

3.學而不實,泛泛而學的質疑。如果就讀過財經院校的朋友們就會知道,財經類的任何一門專業都需瞭解整個財經類的基本骨架,這意味著宏觀微觀都得學,會計統計都瞭解。很多人大學四年能搞明白大概就不錯了,而且財經類雖跟數學有連接,但畢竟屬於文科類,像歷史一樣,可定性難定量(統計等部分除外)。因此總會給人一種你會什麼的困惑。

4.理論經濟學與實際應用存在較大隔亥。學過博弈論的朋友們都知道完全信息對稱(即我知道你要幹嗎,你知道我要幹嗎),但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極其少見。而且經濟學一大前題便是人都是理性人,但我們知道有些人感情用事起來簡直不是人。這也是為什麼歐神很討厭學院派(歐神自己是奧派),完全關著門研究經濟,給出的預測往往與實際相去甚遠。所以一個好的經濟學家應走下神壇,走進市場,將所學轉為所用,才會創造價值。但這一步轉化己讓太多人難以一成功。

5.部分崗位的誤導。很多人對推銷保險的人異常痛恨,所以就認為學保險就是賣保險,這是不對的。學保險的往往是設計保險的,兩者是有本質差別的。金融危機時倒了很多基金證券公司,於是我們普通百姓就認為做基金證券的都是騙子,基本地位跟傳銷差不多。這當然也是錯的,基金證券都是許以注資人一定的回報率,然後進行投資活動賺取收益,並非全都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把戲。甚至有人談及貨款與槓桿都聞之色變,認為這是作死(這裡不想澄清)。

以上是財經遇冷的一些可能原因,以下是作者對此看法。

1.該不該遇冷?

坦承講,這不叫遇冷,這叫理性了。在此之前,財經類院校確定有一段過熱期,一種盲目的虛高,現在的對應分數與位次可能正是理性調整後的結果。

2.財經類院校面臨崩潰,走向末日了嗎?

最近各省高校對應高考分數線出爐後,不少人關註上財在多省斷檔一事,並且舉出不少例子說明財經類院校在近幾年的影響力在逐年下降,甚至有人悲哀預言以後財經類畢業生是站櫃的。我認為這是片面的,歐神也曾經說過社會科學的總軸,皇冠上的珍珠是經濟學。一個社會的發展關健在於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學很大一塊正是在於研究生產力關係。自國富論引領經濟學出現後,研究生產力終於上升到了學科研究層面。換言之,只要生產力還要發展,經濟學研究就必須進行,自然也需要相應人才。

總而言之,財經類經濟學或許不再過熱,不再掙錢。但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尤其在當今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抬頭的時代,更需要具時代擔當精神的新經濟學人。


只要大家在網路中輸入「財經大學遇冷」此類詞查詢,鋪天蓋地全是「財經大學遇冷」的消息報道!

但今天,我要在這裡鄭重地和考生和家長說,

這些消息,這些文章,很多經不住推敲!

下面我以11個省份2019-2018年兩財一貿的錄取數據為例,為大家一一分析!

兩財一貿指的是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這11個省為湖南省、江蘇省、山西省、陝西省、天津市、河北省、廣西、廣東省、安徽省、山東省、江西省。(勛哥目前只整理了這11個省的錄取數據,也算是隨機調查吧)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先分析文科的數據,下一篇我們再來分析理科的數據。

一、比較方法說明

(一)位次法

這是很多家長、考生以及教育同行們用的一個方法。

就是比較下兩財一貿,2018年和2019年的錄取投檔線位次,如果位次下降,就表示遇冷了。

(二)排名法

這是我自己創立的分析方法。

排名法,主要是根據院校錄取投檔線分數高低,對院校進行排名,分高在前,分低在後。

排名後,再來比較每個學校的排名位置情況。

比如清華大學,按投檔線排名,每年在前1-2名,這表明學校實力及熱度沒有變化。

如果上海財經大學在2018年的排名是10名,在2019年的排名也是10名,那表明上財的實力、熱度和吸引力也沒有發生變化。如果2018年是10名,2019年是30名,則表明熱度、實力和吸引力下降,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遇冷。

二、兩財一貿,12省文科錄取數據對比圖

三、文科數據對比分析

1、從數據來看,2019年兩財一貿在12個省文科錄取數據上,並沒有出現一些媒體或同行所說的錄取位次發生重大變化。

2019年上海財經大學在河北省錄取位次發生較大變化。發生波動,並不能說明財經大學遇冷,而是由於河北省平行志願數,造成的。河北省一本只填5個平行志願,這種填報規則會造成很多學生並不敢沖,就有可能導致高分院校由於無人敢填,錄取位次下降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事,這種位次大幅下降的現象,河北省並非首次。

在2017年山東大學文科一批就出現類似情況。

顯然,我們並不能說,山東大學因為位次下降,就說山東大學遇冷了。

同樣的情況還有廣西,廣西一本是6個平行志願,之所以出現波動,與這個平行志願院校數關係很大。

2、從排名法的角度來看,2019年兩財一貿在12個省文科錄取數據上,並沒有太大的波動。

這點大家比較下上面所列出的各省數據對比圖,就會較為清楚地看清這一點。

在這裡要特彆強調的是:

錄取數據本來就是由人來投票的,數據肯定會發生一些波動,一點波動沒有,是不可能的。

只要排名沒有太大的變化,位次變動不大,我們基本上就可以判定這所大學,是穩定的。

四、勛哥建議

1、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對媒體文章有獨立的思考。

包括我寫的這篇文章,大家也要用自己獨立的思考去分析、辨別!這樣才能不被某些觀點帶偏了。

2、一定要學會分析數據的正確方法。

數據分析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會有所不同。

財經遇冷,更多的是標題黨。國家要發展,金融一定是要強大的。

在我們國家沒有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之前,財經類專業的需求不會減弱,只會不斷增強。

3、排名法是看院校錄取數據波動,最好的方法。

大家只要仔細觀察下上面數據圖表,就會發現,學校的錄取位次會發生變化,但排名基本上沒有變化!

正如孩子在班上的成績,雖然每次考試成績不同,但排名沒有變化的學生,成績最穩定,家長最放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