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2018年的世界杯,下面这张照片你肯定见过:一个金发碧眼的瘦小男孩,穿著和身材并不对应的衣服在遍布山石的山路中放羊,不远处,是几只虎视眈眈的狼……

孩子放羊的地方,位于南斯拉夫一个叫莫德里奇的小镇上,1985年9月9日,照片上的这个小孩,出生于此,父母给他取名「卢卡」,出于传统,小镇上以地名给孩子们命名,于是这个孩子就被取名为卢卡·莫德里奇。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们现在念叨的足坛巨星们,许多人都曾经历过缺衣少食的童年生活,如少年时擦皮鞋给家补贴的贝利,如缺少生长激素的梅西,但相比于童年时的莫德里奇,他们可以说是相当幸福了——莫德里奇的童年,是在炮火中成长的。

莫德里奇儿时的家

莫德里奇六岁那年,克罗埃西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由此爆发内战,这座安静的小镇也被卷入战火之中,1991年12月28日,莫德里奇的祖父老卢卡像往常一样出门放牛,却被一伙塞尔维亚的士兵带走,在一个叫耶塞尼采的地方被残忍杀害。小卢卡从此失去了自己深爱的祖父。不仅如此,他的父亲斯蒂普也被征召入伍,参加战争。

可残酷的战争并没有给小卢卡悲伤的时间,甚至连安葬祖父的时间都没有,他们一家人告别了小镇,来到了克罗埃西亚的西部港口——扎达尔,在这里,他们多了另一个身份——难民。

现在的扎达尔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彼时的扎达尔,却是这样一副样子。

烽火连天,战火不断。但幸运的是,还有足球陪伴著他。尽管每天训练场上都会时不时扔下几只手榴弹,尽管回家路上的某一处可能埋了几个地雷,小卢卡依旧紧抱足球。直到他被球探相中,并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贵人——贝西奇

贝西奇十分欣赏莫德里奇,他坚信这位身材瘦小的男孩身上蕴含著极大的潜能,他专门为小卢卡请来了营养师和训练师,给了莫德里奇稳定的生活,直到他的天赋被萨格勒布迪纳摩发掘,签下了人生中第一份大合同。

有了钱的莫德里奇,却从未忘记自己的童年经历,在一次采访中,莫德里奇对于他的童年给予了这样的回应:「战争让我变得更加强大,对于我和我的家人来说,那都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我永远也不愿回忆它,当然,我也永远不可能忘记它。」

任何杀不死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

如今的莫德里奇,已成为当世顶级的中场大师,但与其他大师相比,莫德里奇这个大师好像风格更全面些:齐达内球感炉火纯青、哈维短传细密绵长、皮尔洛无球走位和长传闲庭信步、伊涅斯塔盘球变幻莫测……莫德里奇不同,上述四样技能,他身上都兼著——虽不如四位妙到毫巅,但都称得上扎实,完美地体现了当今时代对于中场的要求。

那么,这么一个全能型中场大师,是如何纵横捭阖,调度比赛的呢?我们通过几个视频来分析品评一下。

魔笛长传制造威胁

这是2015-2016赛季欧冠四分之一决赛皇马对阵狼堡的比赛,C罗上演帽子戏法天神下凡,但在C罗背后,典礼中场的调度指挥也是功不可没,在这次进攻中,莫德里奇退到了右后卫/后腰的位置上指挥球队进攻,当进攻打到左路时,魔笛抬头观察,此时本泽马已经将狼堡的左中后卫丹特带离一段距离,魔笛迅速指挥卡瓦哈尔前插,并向克罗斯伸手要球,然后一个小高球搓给卡瓦哈尔,因为左后腰被贝尔吸引,右路的卡瓦哈尔和对方的左边后卫罗德里格斯形成一对一的局面,卡瓦哈尔一卸一传制造威胁,C罗头槌抢点被后卫破坏。虽然这次传中没有造成进球,但正是凭借这次角球,C罗打入了本场比赛的第二粒进球,将总比分扳平。

魔笛制造自由球

同一场比赛,莫德里奇还是先出现在了右路后腰的位置上向左路转移,丢球后古斯塔沃控制好球,此时的魔笛则缓慢靠向克鲁泽,古斯塔沃观察到了魔笛,从而选择出球给阿诺德,魔笛抓住了电光火石之间的机会,迅速蹬地上抢拦截了给阿诺德的传球,直接杀入禁区弧顶的核心区域,然后被古斯塔沃放倒,皇马正是凭借这个位置极佳的定位球由C罗一锤定音反超比分。

莫德里奇类似的依靠突然丢球后上抢,为球队在对手核心区域制造杀机的案例还有许多,比如下面这个视频

魔笛欧冠助攻

这是2017年的欧冠决赛,魔笛接到队友回做后先是依靠个人能力护住皮球,带球打算向右路发展,发现右路机会不好后转向左路,左路拉莫斯和克罗斯通过一系列短传配合护住球权的同时将对手的防守重心拉到这边,接著卡塞米罗接球的同时,莫德里奇回头观察,发现右路的卡瓦哈尔身前有著一片巨大的空档,魔笛赶忙招呼卡胖直接吊给卡瓦哈尔,卡胖没传好,被桑德罗拦截,魔笛很鸡贼地先朝向赫迪拉,诱导桑德罗顶给曼朱基奇,和上个片段一样,莫德里奇迅速蹬地变向拦下传球,把球交给卡瓦哈尔,此时边路出现局部二打一的局面,魔笛迅速前插,吸引基耶利尼的同时完成传中,C罗将球打进。

类似精彩的防守表现同样体现在18年世界杯上。

魔笛预判抢断

卢卡斯接球后,魔笛紧跟马图伊迪阻截卢卡斯传球路线,延缓法国队后场出球,但当下一步卢卡斯趟球稍大时,魔笛立刻蹬地加速冲向卢卡斯,与曼朱一同断下皮球,可惜吹了犯规。

魔笛调度破逼抢

再来看世界杯上另一个片段,俄罗斯队施展高位压迫,在己方右路开展四对四盯防,但中间有个环节出了纰漏,那就是切里舍夫没有跟紧魔笛,莫德里奇回头观察后要球,一停一传转移到右路,瞬间破解对手的高位逼抢。克罗埃西亚队推进到前场,右路没有机会后再找莫德里奇,魔笛通过一次节奏上的变化欺骗叶罗欣扑向拉基蒂奇,然后直塞给到了左路斯特里尼奇,空间充足的斯特里尼奇顺利传中,险些制造破门。整个进攻过程,魔笛两脚传球,一脚破逼抢,一脚找空档。这就是大师!

魔笛攻防转换

最后我们看魔笛在攻防转换时在攻防两端起到的作用,在刚开始的防守中,魔笛逼抢坎特,协助曼朱基奇捅走皮球,然后对博格巴展开三人围抢,成功断下皮球。接著在前场右脚空踩晃开坎特,风骚外脚背找到左路插上的斯特里尼奇,可惜斯特里尼奇起步慢了。

视频逻辑有些乱,还望担待。里面某些操作看似十分普通,甚至收不进集锦,但通过逐步剖析,我们可以看出魔笛的大师风采和其全面的身手,无论是从后腰位做进攻指挥官,还是参与中前场的串联、插上、突破,魔笛都做到了高水准,进攻时,他覆盖全场的跑动、观察、接球、出球,防守时,他鸡贼的欺骗性扑抢帮著克罗斯擦了不少屁股,也帮著卡塞米罗做了身前的屏障。

但更可怕的是,魔笛看似瘦弱的身体内,藏著一颗炮火洗礼的钢铁之心。

俄罗斯世界杯上,莫德里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出战7场比赛,共上场603分钟,打满了三场120分钟的比赛+点球大战,贡献了72307米的总跑动距离,场均跑动10329.6米,其单场最高跑动速度达到31.97km/h,场均冲刺跑超过30次。

莫德里奇于世界杯前六场总跑动39.1英里

相信这两张图大家一定还印象深刻

在半决赛与英格兰的半决赛中,莫德里奇为了回追一个即将出界的皮球全力冲刺,但出界前把球捞了回来,而和他争球的阿里已经提前放慢了脚步。

以及与俄罗斯的加时赛106分钟,在双方体能槽都见底的情况下,魔笛却疯狂加速了30米把球控制下来。要知道,这是一位1985年出生,时年32岁的老将。

如若把足球比作战争,若论运筹帷幄、执掌军机,莫德里奇未必能胜过齐达内、哈维、皮尔洛,但若论每战先登、披坚执锐、刺刀见红地跟敌军血战,莫德里奇,毕竟是战争中洗礼过的孩子啊!


我关注莫德里奇比较早,2008年左右的时候就对他印象深刻了,当时他刚刚从萨格勒布迪纳摩转会热刺,在英超我比较爱看热刺比赛,多留意了一下这个弱不禁风的小个子中场。

老实说,一开始我并不看好他,除了在游戏里对于他数值偏低,各方面平均感觉不起眼之外,在现实比赛里他的表现也不是特别好,刚开始来热刺的几场球,踢得相当差劲,中场拿不住球,面对英超高节奏以及肌肉对抗的风格中他发挥也不是很稳定。

球迷们还讽刺他,说他是「克罗埃西亚的小丑」,就是来热刺淘金的,一点本事也没有。

不过后来慢慢地,大概是到第10轮左右的时候,随著磨合渐渐熟悉还有适应期一过,莫德里奇在中场节拍器的功能就逐渐显示出来了。

莫德里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最大的特点是不显山露水,踢球风格很流畅,节奏分明,而且控制感很舒服,看他比赛梳理中后场以及调度的过程,十分从容,他让我想起皮尔洛,但比起皮尔洛的绵柔,莫德里奇速度会快一些,有一种「小李飞刀」的感觉。

特别是他右脚外脚背的转移,迅雷不及掩耳的转移球,成了莫德里奇的金字招牌。

另外,还有一点大家容易忽视的是,莫德里奇的防守卡位以及态度相当好,防守不留余力,别看个子小,但他的体能特别棒,奔跑十足,总是跑不死,80多分钟以后大家都比较累了,跑不动,可他还能满场飞奔。

有时我看他比赛都不禁为他的体能充沛感到赞叹,到底他拿来的这么多能量,能够支撑他跑完球场?

2010年以后,莫德里奇在热刺基本上就是核心了,少不了他,球队里虽然有范德法特、贝尔等人,但是最不可缺的是莫德里奇,有他没他热刺就是两个样。莫德里奇的全面属性,让他获得了不少豪门的青睐、巴萨、皇马、切尔西、曼联等队当时都想要他,特别是切尔西,对他很是渴望,不过后面去了皇马。

第一年跟热刺一样,表现不是特别好,前期很挣扎,后面才调整过来,从此我们就知道了,将近10年的期间皇马获得了一位优秀的中场大师。

莫德里奇总体特点是技术细腻并且有很强的中场组织能力,凭借在球场上的出色视野可以胜任中场不同位置,攻守平衡、盘带俱佳,还有出众的大局观,这么多年看球,我实在找不到能媲美莫德里奇这样的中场,能跟他平起平坐的人不多。

他实在与众不同,如果要说有个人跟他很像,曼城的大卫·席尔瓦也是其中一个,就是名声看起来不大,但是一看球就觉得,哇,这个人太厉害,忍不住就要站起来给他鼓掌,或者在电视机旁一激动就拍下大腿,说,太NB了!

莫德里奇就是这样的一位球星,要是忽视他,会是你终生的遗憾。


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这是18年世界杯时我听到的对莫德里奇的评价。(我说错了,是对克罗埃西亚主帅达利奇的评价,感谢评论区的指正)但我认为用来形容莫德里奇也是可以的。

作为打破梅罗十年金球(也包括世界足球先生)统治的球员,莫德里奇究竟有何魔力?

这篇回答有两千多字,是我对魔笛的一些记忆,我也写了一个多小时。也许每个人对球员的评价不一样,但以下是我个人对魔笛我认为毫不夸张的评价。希望喜欢魔笛的你能看完。如有我记忆的错误和不足,欢迎指正,一定更改。后续我想起什么我也会再修改、完善。

我昨天看到这个问题的,作为皇马死忠,我选择酝酿回忆一下,今天看著回答也不算多再来答。也和大家侃一侃莫德里奇这位球员,最近这些年我认为的世界第一中场。

谁是第一中场,并不好评价。前锋你可以用进球来衡量,后卫门将可以用防守和零封来衡量,但中场呢,衡量的却太多,助攻、组织、防守等等都是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中场。但莫德里奇就是我觉得这些年的世界第一中场,出于他的实力与我的个人情感,我觉得是他。

魔笛是12/13赛季夏窗转会来到皇马的,那个时候我还记得为了转会皇马,他还和老东家热刺闹得有些不愉快。那个时候皇马正在经历穆三期,那是一个动荡的赛季,在上赛季破百分夺得联赛冠军的皇马,又面对巴萨那边正在经历换帅(瓜迪奥拉走了),皇马那个赛季应该说势头强劲,可队长卡西利亚斯被自家队友阿韦洛亚踢伤了手,然后因为和穆帅的矛盾,队长被按在替补席,用阿丹也不用他,后面买来了迭戈洛佩兹彻底在那个赛季取代了队长,穆帅和队员矛盾越来越深,将帅不和,皇马也四大皆空。

在穆帅手下的皇马,4231是主力框架,马塞洛、佩佩、拉莫斯、阿韦洛亚、哈维阿隆索、赫迪拉、厄齐尔、C罗、迪马利亚、本泽马(队长没落,门将位置不谈),组成了常规主力阵容。莫德里奇的到来,对已经成型的中场三人组(阿隆索、赫迪拉、厄齐尔)发起了冲击,那个时候的厄齐尔是西甲的助攻王,进攻核心C罗的好搭档,阿隆索负责后置组织,长传调度与防守,赫迪拉负责防守和关键时刻亮出他前插进攻的绝活,迪马利亚、厄齐尔、赫迪拉是穆帅来皇马时钦点让球队买的人,堪称穆帅的心腹,但莫德里奇仍然获得了25场比首发登场的机会。

那个赛季,魔笛因为适应西甲的慢热,场上表现不佳,被说成是「水货」,唯一给球迷留下印象的,也许就是欧冠淘汰赛面对曼联的第二回合打入的那粒扳平比分的世界波吧,后面C罗、厄齐尔、伊瓜因三人配合,C罗铲射破门,反超比分,送走了老东家曼联和恩师弗格森是那场比赛的最大看点,魔笛扳平比分的精彩世界波被C罗的进球掩盖了。

13/14赛季,穆帅下课,皇马迎来安切洛蒂时代,随著厄齐尔远走英伦,大圣贝尔降临伯纳乌,对中场球员使用颇有心得的安帅,把迪马利亚改造成了边中场,魔笛与阿隆索和迪马利亚组成了中场三人组,支援锋线上的BBC组合。这里提一句,当时西班牙天才中场,马拉加金童伊斯科加盟皇马,赛季初一度进球,可后来还是被安帅放在替补席。最终皇马虽然与联赛冠军失之交臂,却闯进了欧冠决赛,有了冲击第十冠的机会,面对同城死敌、那个赛季的西甲冠军马竞的决赛,皇马因为卡西利亚斯与后卫的失误,先丢一球。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拉莫斯92分48秒绝平,皇马加时连进3球,逆转马竞,迎来第十冠!魔笛那场比赛的表现,可以说完美,在哈维阿隆索停牌的情况下,魔笛担当起了皇马中场,最后角球助攻拉莫斯绝平。中场向来是足球场上兵家必争之地,魔笛就是那场比赛最好的中场,克罗埃西亚人的狂想曲,低调的钢琴演奏家,那场比赛得魔笛者得天下!只是拉莫斯的绝杀光环,又掩盖了魔笛。

但从这个赛季开始,魔笛成为了我心中的顶级中场。

14/15赛季,皇马送走了阿隆索,迎来了在世界杯赛场,大放异彩的哈梅斯和后来的中场基石克罗斯。这个赛季高开低走,创记录的22连胜,安帅文臣武用的战术下,捏造出了克罗斯、魔笛两个中前卫,伊斯科、哈梅斯两个边前腰的中场四人组,可惜后半赛季球队崩盘,而我认为这个赛季崩盘的原因之一就是魔笛的伤病,魔笛这个赛季才出场16次,虽然我是罗密,但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魔笛对皇马的重要性不亚于C罗。后面哈梅斯也受伤,中场球员也因为缺乏轮换疲态尽显,欧冠面对尤文,莫拉塔捅老东家,皇马双线失利。四大皆空。

为啥魔笛来皇马的头三个赛季我说这么多,因为我觉得这三个赛季,是我心中魔笛从水货到顶级中场到皇马不可或缺的人的进化。

后面几个赛季就就不多说了,因为大家都应该知道。皇马在迎来齐达内后收获一个西甲冠军和欧冠三连冠,被齐达内重用的卡塞米罗,与克罗斯和魔笛组成了皇马的典礼中场,也成为了足坛数一数二的中场三人组。

18年世界杯,克罗埃西亚冲入决赛,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黑马,但这支克罗埃西亚的中场可是有魔笛和拉基蒂奇的球队,融合著皇马巴萨中场主力球员的球队,上一支融合皇马巴萨主力中场的国家队,是曾经统治足坛一时的西班牙。克罗埃西亚深思下来其实并不弱。但面对法国始终还是逊色,毕竟法国年轻人当家,且青年才俊一抓一大把。虽然只拿了世界杯亚军,魔笛也因为国家队和俱乐部的优秀表现拿了那年的金球和足球先生。

魔笛是现代中场的代表,全能的他能胜任中场任何位置。我一直认为卡塞米罗是皇马的中场拦截者,二次进攻发起点。克罗斯是宏观调控者,魔笛是微观调控者。魔笛的20米奔跑爆发力(足坛顶尖)、小范围摆脱技术、骚到爆的外脚背传球、小范围一脚出球、穿透性很强的威胁球、极佳的防守位置感和球路判断(魔笛身材虽然看著瘦小,可他防守却不弱,他主要是预判球路和卡防守位置来进行防守)、充沛的体力、球商意识都很强,也是我为什么说他是我心中目前世界第一中场的依据。

也许魔笛并没有亮眼的进球与助攻数据,也许他总是被进球的球员掩盖光芒,但他在中场起到著打通进攻路线淤塞、组织梳理球队进攻、补防、威胁传球、卖力奔跑覆盖球场面积的作用是球队无人可以替代的,他是球队真正的隐藏BOSS,万丈光芒被隐藏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最佳,但在对中场球员全面要求的今天,我心中的最佳中场就是

卢卡.莫德里奇


下面是我收藏的一些魔笛的图,喜欢的拿走。

本来想找个魔笛连续漏球过人的动图给大家,可以没找到


不止一个朋友跟我说过,看魔笛踢球就是一种享受。

虽然18年个人荣誉达到顶峰,实际上魔笛16年开始就是皇马的攻防绝对核心了。16年的时候皇马的战术核心就两个人:贝尔、魔笛,c罗的角色是终结者。

14年欧冠决赛下半场皇马猛攻的时候能踢单后腰一边遏制马竞反击一边做进攻发牌器,最后还送上拉莫斯的助攻。15年的时候魔笛受伤之后皇马22连胜中断然后失去冠军,可见魔笛的重要性。

六边形战士,持球推进、小范围摆脱、传威胁球,传中球定位球、长传调度、中场小范围配合梳理进攻、卡位精准、铲断凶狠又不犯规、大范围的覆盖,你能想到的中场的任务,魔笛无一不能胜任,都是一流水平。

多看魔笛的集锦(非进球和直接助攻那种)、战术分析,对提高踢野球的意识有很大帮助


就说一个:当年穆鸟3000万从热刺把莫迪淘来被评价为西甲当赛季最差十大引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