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适合,也只有散打了。

散打虽然也可以称为国术,但也些勉强,散打在招式形式上,擂台的规则上,思想原则上都是较符合中华武功的文化思维。

擂台,散打比赛场地为高 80cm 长 800cm 宽 800cm 的擂台。周边没有围绳,推下擂台即不可再进行攻击,符合「仁」的思想,也符合「以和为贵」的思想。

这一点与西方的围绳笼中斗思维完全不同。

在招式的应用方面,倒地就不再进攻,强调动作的技巧战胜对手,往往会得到更多的赞赏,更是大家都喜欢的研究,无论在战术的应用,还是在招式的应用更倾向技巧。

这一点可以从中西方的格斗电影里得到验证,东方的格斗打来打去,几十招,都没有分出胜负,如成龙的电影,往往编排非常多的花样,蹦来穿去,叶问的电影也是有很多的招式,快如子弹,打打打打打。

但是西方电影打斗往往比较简单,粗暴,一拳一个倒,一拳一个晕,更符合他们的思维 ,近几年也有些电影深受中国动作片的影响,有所复杂 。李小龙的电影为什么比成龙更早,更快的进入欧美市场,最重要就是李小龙本身是美国人,他懂欧美人的动作审美,他本身也是喜欢实战的功夫者。

功夫同其它技能一样,并不是越古越好,必然要与现代体育结合,才能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科学需求,中医和中国武术,以及文化里最缺乏的就是现代科学,武术更是如此,没有基础的人体解剖学,人的心理学,人的生理学,生物力学,竞技赛事等,任何一项传统武术都很难取得绝大数人的信任,而散打是在中国人思维之上,有借鉴传统,再融入新的搏击,现代体育学的综合产物,也只有散打才有可能被绝大数人所接受。

至于武术套路,也只有竞技武术长拳更适合,虽然一些咏春拳,形意拳,太极拳、地术拳等等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理论,但都过于刻板固执,学习当然可以,但要完全与现代体育所结合还是有所困难。如果一个人学竞技武术后再学其它任何体育项目都是相通的,因为竞技武术同样也是传统武术的形式,形态,哲学思想,但是训练科学理论与现代体育学划分是一样的,自然就不矛盾。但是如咏春拳这样的传统武术,并没有与现代搏击,现代体育学结合,还是大量使用自生传统的理论,学学防身可以,但学完与现代体育的发力就会有冲突。先学咏春拳再学竞技体育就有矛盾。所以官方体育总局现代只推荐竞技武术,而不是传统武术。


全民练武就能提高民族自信?为啥会有这种想法?

提高民族自信不是应该靠经济、体制、科技、法律、教育等多方面综合发展么?

全民练武是个什么鬼?


太极。

因为这是既定事实。


我觉得现如今的中国作为坐二望一的超级大国,不需要靠全民练习武术来提高自信。


首先提升民族自信靠的不是习练武术;当然习练武术确实可以提升一下个人自信

其次,可以习练2种拳(包括散打)+中国式摔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