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能不能不要說新加坡,一個新加坡還不足以讓這個問題證偽吧?


高贊答主 @Flankstan 對地理環境的分析已經很好地解釋了東南亞國家和東亞的「先天差距」了,但還沒解釋為什麼兩者差距會在90年代以來不斷擴大:1990年的時候馬拉西亞的購買力平價下的人均GDP(2017美元不變價)只比韓國低2000美元,而到了2019年卻只有韓國的70%不到。而且在大幅度落後的情況下,馬來西亞的人均gdp增長率還一直低於韓國,直到2011年這種情況纔有改變。(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圖1:進入21世紀後,差距明顯變大

圖2: 90年以來人均GDP變化率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明白東亞經濟奇蹟是怎麼形成的:

從日本到亞洲四小龍,到亞洲四小虎(印泰馬菲),再到近30年來的我國和現在的越南,東亞國家的經濟發展路線都有高度相似性:

1.本國產業弱小隻能承接發達國家的低端產業轉移和外國資本家投資;

2.本國居民消費力低所以得靠出口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消化產能和賺取外匯;

3.壓抑消費從而增大投資(企業研發、教育、基建),增強本國企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4. 實現產業升級,搶佔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晉身發達國家之列,並由資本凈輸入國成為資本輸出國 (中日韓在東南亞的巨量投資)。

能否靠著這種模式成為發達國家,關鍵就在於第三步的成功。否則,當一個國家的收入水平達到中等水平(現在的門檻為人均GDP在10000美元左右)時,由於勞動力不再廉價,外資企業紛紛撤資,只能靠本土企業拉動就業和實現經濟增長。如果這時候本土企業還沒能實現產業升級以出口高附加值產品,那麼這個國家的收入水平將會長期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中等收入陷阱。

那這個問題基本可以換成:為什麼韓國等東亞國家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卻不能。

1. 東南亞國家投資的不足

簡單點地來說的話,一個國家(企業也類似)的收入要麼用於消費,要麼用於投資以換取未來更高的收入。在宏觀經濟學裡,我們用總資本形成(Gross Capital formation)來衡量這個國家投資量對GDP的佔比。發展中國家想要維持長期的經濟增長,往往要壓抑消費來保持長期的高投資,因此總資本形成水平更高;而發達國家由於增長潛力已經較小,本國資本家更願意將錢投資在發展中國家,因而消費水平高而總資本形成水平相對更低。

從70年代到現在50年以來,韓國的平均總資本形成水平為32.5%,也就是說韓國這50年裏每年新生產的價值裏,平均有32.5%不拿去消費而被用於投資以提高生產效率。而馬來西亞的這一數值為27.6%,在韓國已是發達國家的今天,兩者這一數值的差距比80年代時還變大了。對比之下,我國近50年的總資本形成水平為38.13%,而老牌發達國家法國的數值為23.22%(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圖3

沒有教育、基建、研發的投資,生產效率的提高也就無從說起,這一點也表現在了馬來西亞和韓國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中(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即除去勞動力投入和資本投入部分所帶來的GDP增長率,可簡單理解為由於效率提高所帶來經濟增長,常被經濟學家用來推算未來的經濟增長率)

圖4:在大部分年間,韓國的全要素增長率都是高於大馬

(數據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 Total Economy Database?)

圖5:韓國人平均比馬來人多接受3-4年的教育

研發投入佔gdp比例的差距也是巨大,2011年韓國研發支出佔gdp的4%,而馬來西亞而只是略高於1%.

圖6:1996年和2011年韓國,大馬和泰國研發支出佔gdp比例

(數據來源: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生產效率不增長,那麼哪怕當下的gdp增長率再高,也不過是低端勞動力投入和外國熱錢湧入的結果,一旦外國資本家覺得這個國家的投資回報率不再吸引,撤資並將生產線轉移到別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則會立即陷入停滯。更嚴重的是,如果這個國家借了大量外債的話,外資的流出還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對外債務負擔變得更加沉重,經濟便更難復甦。(參考: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

2. 東南亞產業升級的失敗

教育、研發跟不上,創新力和競爭力也就不會提高,想要實現產業升級,進軍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也便是癡人說夢。東亞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出口複雜度(Export Sophistication)很好地說明瞭這一點:如果某一種類的商品在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出口商品集中佔的比重較大,則這一商品會被視為複雜度高的商品(e.g. 汽車)。發達國家往往能大量生產並出口這種高複雜度、高附加值的產品。

從2018年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的出口商品我們也可以看出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在國際產業分工中所處的地位不同:日本出口額最大的商品是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馬來西亞則主要出口集成電路這種低附加值產品(此處爭議較大)和自然資源;韓國的出口雖然也很依賴集成電路,但是汽車、運輸船等產品也已經佔了非常大一部分的比重了。(數據來源:CEPII)

更新:關於集成電路行業的附加值:本人不是集成電路的行業的從業者,因此希望有專家指摘。據我找到的資料和評論下知友的觀點來看,集成電路是一條很長很複雜的產業鏈,包括設備材料供應、IC設計、晶元製造、封裝測試三個環節,不同環節的利潤率也存在巨大差異。而馬來西亞主要還是集中在封裝測試等低附加值環節,因此利潤較低。

圖6:韓國2018年出口結構

圖7: 2018年馬來西亞出口結構

圖8:日本2018年出口結構

3. 總結

總而言之,東南亞國家的發展不如東亞,主要還是由於長期以來的投資不足,導致在教育、企業研發的方面逐漸落後於東亞,導致本國企業的競爭力落後,無法搶佔高附加值產品的國際市場。隨著人工成本上升,投資回報率下降,外資企業撤離,東南亞國家便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經濟停滯不前。東南亞四小虎現在的境況,這對於剛跨過一萬美元的我國而言,還是有一定的前車之鑒的。


東南亞整體不錯的,並不是東南亞失敗了,而是這纔是第三世界的常態

亞洲人口最多的三個板塊,東南亞人均4902美元,而南亞則只有2034美元。古印度地區也算四大文明之一,現在被東南亞甩開這麼遠,可見東南亞不差的。

缺乏合適的機會,是東南亞整體上在現代沒有超過東亞的主要因素。

1945年以後,任何國家想要繁榮,就需要獲得超級大國的扶持。一個落後國家,如果沒有獲得大國給予的技術、市場、資本,就不可能完成經濟的騰飛,不論是歐洲還是亞洲,這一點都成立。

東南亞則普遍缺乏這樣的機會,1945年以後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都面臨長期戰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局勢不斷動蕩,汶萊體量不足。只有泰國和新加坡有較穩定的發展環境(馬來西亞超過泰國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為貧窮,導致人才持續外流,這些因素削弱了他們的國家競爭力。不論是美國還是俄國,都是以利用為主,沒有哪個列強想給東南亞一個和平的環境,整個冷戰期間,東南亞始終戰爭不斷。沒有和平的環境,也會阻礙經濟發展的步伐


這個世界是屬於富國的,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之間的差距已經非常驚人。他們只有14%的人口,卻有73%的財富。在這種分配體系下,東南亞除了新加坡這個異類,其他國家是永遠無法翻身的。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統計,在東南亞國家中,菲律賓、新加坡、越南三國,有將近10%受過高等教育的公民移居OECD國家。寮國、柬埔寨則是有更高的15%。即便東南亞國家近年經濟成長表現卓越,仍擋不住人才外流的趨勢。

高端人才外流嚴重,普通人也大量奔赴海外充當勞工。印度尼西亞有600萬海外勞工在亞洲富裕國家工作,而著名的菲律賓菲傭,也有200萬以上。

2019年,東盟各國在雅加達召開的東盟安全移民運動會議(ASEAN Safe Migration Campaign)上公佈,當前東南亞各國總計有超過1300萬海外工作者。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2017年時表示:「全球化下,菲律賓精英前往先進國家發展,對菲律賓發展不利」。並為此出臺了科學家返國計劃(Balik Scientist Program),其他如馬來西亞、越南都有相似的計劃,但外移人口愈來愈多


東南亞除新加坡外,普遍缺乏實力強大的本土企業,這也讓東南亞經濟發展的紅利許多由外國資本享有。越南68.8%的出口額由外資企業完成,而柬埔寨與寮國為東南亞對外資依賴最高的國家。

東南亞有3.6億網民,但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均為外資企業,而其中佔主導地位的全部為外國資本控制。這也意味著互聯網這個創造巨大價值的新興產業,東南亞各國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油水

不論是專利申請量,還是科技創新融資,都遠遠低於歐洲與美國,這也讓他們的科技水平差距更大,更不可能追上。科技是核心生產力,科技沒有,就只能當西方國家的傾銷市場和廉價勞力。

有時候就差一步,結果卻天差地別。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僅隔一橋,但發展軌跡截然不同,太多因素決定命運


給你看一份數據。這是1996年東亞及東南亞主要國家的人均GDP數據。請猜一下,哪一個數據是中國?

答案是:第一列。

按照表格中的順序,從前往後排這幾個國家分別是中國、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

當然了,當時的東南亞國家與日本、韓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面對中國,就算是今天我們瞧不上的印尼,也算是高人均GDP的國家,更不用說人均GDP甩開中國三四倍的泰國和馬來西亞。

這是今天五個國家的人均GDP數字:

90年代的時候,中國人出國旅遊特別喜歡去新馬泰三國,原因是這些地方相對發達、離得近而且花錢不多。當然,今天我們再說去泰國旅遊……反正至少在北上廣的很多人看來,跟下鄉的感覺也差不多吧。

回過頭來說,不是東南亞發展水平不如東亞,而是在過去20多年裡有個國家把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都甩在身後。


上個世紀的港片,一幫街頭老太太聊天吹牛的時候都說自己家誰誰孝順呀,帶我去新馬泰去旅遊啊什麼的

所以其實早期我們對東南亞的印象甚至是「走向發達國家」的形象,當時南方還在「下海」,北方改革沒幾年,韓國也才剛剛騰飛製造業和文化產業有一點兒起色

當時也就是日本是明顯的發達國家

而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入世經濟起飛,日韓文化輸出繁榮

這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多圖預警)地理條件,是影響東南亞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熱帶氣候之外,幾乎每個東南亞國家,都或多或少存在制約其發展的獨特地理因素。

接下來我準備按照相似程度分組,對於限制因素分別進行討論:

1. 分隔的地理單元: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

2. 狹小的國土面積:新加坡、汶萊、東帝汶

3. 缺少海岸線和優質港口:寮國、柬埔寨

4. 例外:緬甸、泰國

(這話題我想寫的東西有點多,一兩次根本寫不完...所以就只能慢慢更新了)


1. 分隔的地理單元: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這四個國家有一個共同特點,本國的主要經濟區塊由於地理條件限制被強行分割,各自發展導致經濟發展不均衡,難以形成聚集效應。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行政區劃

印尼是千島之國,主要由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爪哇島、蘇拉威西島和伊裏安島(佔西部)五個大島和數千個小型島嶼組成。

印度尼西亞人口密度

地理分割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地區間難以進行交流,制約國家的發展。

印尼的眾多島嶼中,爪哇島僅佔國土總面積的7%,其上卻生活著印尼60%的人口。印尼前五大城市中,雅加達、泗水、萬隆和勿加泗都在爪哇,只有第五大城市棉蘭位於蘇門答臘,這就導致爪哇成為印尼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其他地區產生嚴重的虹吸效應。

雖然中國也存在地區間發展不均衡,東部沿海比西部內陸經濟要好。但是由於中國大陸是一個整體,不同地區之間可以通過鐵路和公路連接起來,人員往來、物資運輸等經濟交流活動非常便利,發達地區在產生虹吸的同時,也產生了可觀的外溢效應。一個地區發展起來了,就可以慢慢帶著其他地區發展,不斷擴大的長三角都市圈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很明顯,印尼島嶼之間都是海洋,經濟交流只能從貴的要死的航空和慢的要死的船運中二選一,外溢效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地難以從爪哇的發展中獲得直接收益,而本地的人才卻在被不斷搶走。

地理分隔還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雖然印尼國土面積並不小,但是卻幾乎沒有可供發展農業的大型平原。這導致印尼糧食極度依賴進口,面對國際糧價波動毫無還手之力,制約了印尼的國際議價能力,間接拖累了本國的經濟發展。

印尼政府早已注意到了這些問題,而造橋似乎是最直接的解決方式。2013年,連接蘇門答臘和爪哇的巽達海峽大橋正式動工,如果建成,將極大便利兩島之間的交流。但是,除蘇門答臘外,爪哇和其他島嶼之間的距離都相當遠,如何合理規劃橋樑,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馬來西亞:

和印尼的情況發類似,馬來西亞也面臨著由於地理分隔而導致的區域發展不均衡。

馬來西亞行政區劃

馬來西亞人口密度

馬來西亞國土被中國南海一分為二,西馬馬來位於馬來半島,人口較多,經濟發展較好;而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東馬來來相比而言比較落後。然而這種分割的國土並不是自然發展形成的。歷史上,東馬並不屬於馬來西亞,是英國殖民者把它們合在一塊的。

馬來西亞的前身是馬來聯邦(彭亨、雪蘭莪、霹靂、森美蘭,「四州府」)、馬來屬邦(丁加奴、吉蘭丹、吉打、玻璃市、柔佛)、海峽殖民地(新加坡、馬六甲、檳榔嶼,「三州府」)、英屬北婆羅州(今沙巴)、沙撈月國(英國人建立的殖民國家)。1946年馬來聯邦、馬來屬邦,以及原海峽殖民地的馬六甲、檳榔嶼組成馬來亞聯邦,1948年解散,重新組成馬來亞聯合邦,1963年新加坡、北婆羅州、沙撈月加入,組成馬來西亞,原先汶萊計劃加入但未果,1965年新加坡退出。

馬來西亞地形圖

不過相比地理單元完全獨立的印尼來說,西馬來連接著中南半島,且有面積比較大的平原,因此馬來西亞可以更多的生產棕櫚、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然而西馬來和東馬來間的地理阻隔,讓這兩個區域的差距越來越大。

菲律賓:

菲律賓人口密度

菲律賓和印尼在地理條件上真的非常相似,因此他們幾乎面臨這同樣的問題:地區之間經濟交流不足、發展不均衡以及缺少大型平原,因此就不再贅述了。

越南:

乍一看,越南和之前三個國家毫無相似之處,它位於中南半島,且領土沒有被海洋分割。然而由於越南狹長的領土形狀,其內部的經濟分區也非常嚴重。

越南行政區劃

越南的國土,可以用「一條扁擔兩個籮筐」來形容。「兩個籮筐」是紅河平原以及湄公河平原,是越南的主要經濟區,全國絕大多數人口和經濟活動都集中在這裡。而「一條扁擔」則成為了連接兩個經濟區的物流和管理中轉站。

在這種一分為三的地理環境下,越南的社會資源、社會組織和政治勢力長期分為北、中、南三大塊。由此形成的內耗對於越南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但好在,和其他國家相比,越南的這種經濟分區化更多是人為因素導致的,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調整,這也是越南比較幸運的地方。


2. 狹小的國土面積

新加坡、汶萊和東帝汶,都是公認的小國,都受到狹小國土面積的制約。雖然新加坡有其特殊性,但仍然完全無法擺脫天然缺陷的束縛。

新加坡:

狹小國土對新加坡的限制,在過去主要體現為水資源短缺,而未來將主要體現於發展空間的缺失

先簡要介紹以下新加坡的基本情況:

新加坡目前國土面積724.4平方公里,居世界第197名,比香港還要小1/3。而且,1965年新加坡剛獨立時,國土面積甚至只有581.5平方公里。為了緩解土地緊缺問題,新加坡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大量進行填海造陸,最終國土才擴展到了目前的700餘平方公里。

新加坡國土面積變化 (1984-2014)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在殖民時期,新加坡為英國海峽殖民地的首都,是英國當時於東南亞最主要的海軍基地。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全球航運貿易額迅速成長,新加坡也隨之成為世界主要貿易據點。

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新加坡經濟受益於向越南戰爭,通過向美軍供應裝備,特別是武器和燃料,新加坡每個月可以獲得約6億美元。這些收入,最終成為了新加坡建設國家經濟的初始資源。

目前,新加坡的產業主要集中於高端製造業、金融業和煉油業,主要出口產品為精鍊石油、電腦及集成電路。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富裕的國家,卻一直深受水資源短缺困擾。

儘管新加坡為熱帶氣候,年降雨量高達2350毫米,但由於國土面積實在狹小,新加坡地下水資源嚴重不足,人均水資源只有211立方米,居世界倒數第二。

目前新加坡的生活用水,大部分來自馬來西亞。1961年和1962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簽署了兩份供水協議,前者已於2011年履行完畢,而後者的截至日期為2061年。之後,馬來西亞一直按照每千加侖原水3分林吉特的價格向新加坡供水,而新加坡則在將原水凈化成凈水之後,按每千加侖50分林吉特的價格將部分凈水賣回給柔佛州。

與供水量激增相反的是,自1961年以來,原水的供水價格一直保持3分林吉特不變。針對水價,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已進行了多次談判,但基本無果。目前馬來西亞依舊按照合約向新加坡供水,但隨著截止期限越來越近,新加坡解決水源的需求也更加緊迫。

新加坡現在正大力發展海水淡化和雨水收集技術,力求儘快實現水資源的自給自足。按照這個趨勢,在2061年之前,新加坡擺脫馬來西亞的水源脅迫應該不成問題。

由國土狹小導致的水資源問題可以得到解決,但國土狹小問題本身,新加坡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雖然之前說,新加坡通過填海方式增加了接近200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但周邊國家對於新加坡的填海行為,實際上非常的不滿。

填海最主要的材料是沙子,而1997年,馬來西亞開始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印尼2007年禁止,越南和柬埔寨等國於2009年禁止。雖然新加坡可以向其他國家買,但運輸成本和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另外,填海雖然能擴張面積,但能填的海域畢竟是有極限的。新加坡東西北三面都是馬來西亞,因此能填的方向就是南面;而南面又是馬六甲海峽,為了國際航運的順暢,新加坡也不敢太過火。

據推測,新加坡就算填滿可以利用的所有海域,面積也只能達到大約1000平方公里,仍然小於目前的香港。土地問題,將是新加坡永遠的軟肋。


這次就先到這吧,後面有時間接著寫。

(如果沒人看,豈不是很尷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