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育,是一條布滿了荊棘的崎嶇之路。在這條道路上,每個人走的腳印都不一樣,有深有淺,有快有慢。

只是養而不育,那是一種純粹的動物本能。而育而不假思索,功利至上,則是一種投機行為,而投機行為的結果,要麼是豐厚回報,要麼一敗塗地。沒人可以掌控投機的行為結果比例。

沒有人在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之前,能保證自己的育兒方法就是正確的,或者出色的。英雄也必須在顯赫的功績面前被加封。

中國有句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在現在家庭教育意識越來越被呼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會認同——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反過來,道理也是幾無例外:有什麼樣的孩子,其實就有什麼樣的父母。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學習到的規則,父母是孩子最初開始接觸社會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構造成了孩子眼中最初的世界,這個「世界」里的一切就是孩子世界裡的一切。

父母的管教為什麼更有效,很可能是因為批評的時候和心裡想的是一致的,因為孩子能感受到父母言行合一的一致性,知道父母外在的表現就是父母心裡所認為的,於是孩子往往不會採取強烈的反抗——因為那於事無補。

而為什麼很多由老人幫忙養育的孩子總是更容易養成嬌慣和刁蠻的個性,究其因也許正是因為老人的心口不一:隔代的顧忌和距離、以及寵溺,多少會造成教育者(老人)雖然嘴上批評,但心裡並非覺得孩子的行為有什麼真正需要教育和糾正的地方。孩子對事物和人往往依靠的是感受而不是理性的分析,當他/她感受到爺爺奶奶的心口不一,就會天性地懂得如何去應付或者對抗這樣的「管教」或者「約束」。

我們在很多公共場合里,總是不時會看到一些特別「調皮」和根本無視環境規則的孩子,每當這種時刻,父母總會難免覺得「丟臉」和尷尬,有些時候也許我們可以認為是孩子的天性而為——因為他們還不懂得什麼是「規則」,然而如果一個孩子隨著成長而仍然毫無遵守規則的意識、從不懂得遵守規則,也不知道人和人之間有「邊界」的禮儀,那麼這一切的責任就只能歸咎於父母的引導欠缺和家教缺位。

孩子有沒有邊界感,有沒有規則的意識,最應該負責任的人其實更多的是父母自己,因為父母是最初「教會」孩子「社會規則」的人,從孩子的出生起,到每天的相處和陪伴,父母所有的言行和舉止都是孩子「學習」規則的一面鏡子和榜樣。

每一對父母都是一對善於「創造」的老師,不管這樣的教育是出於怎樣的初衷,它始終就在孩子的「學習」課程裡面,一直跟隨著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成長......

那麼,如何讓孩子建立起應有的「邊界」意識?如何培養孩子懂得規則、適當遵守規則的意識?

以下是我個人的一知半解,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實施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我所說的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策略,但願能對同樣在路上的父母們能有那麼一點點助益......

1、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有「邊界」

出於父母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忽略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也需要「邊界」。孩子是不可能天生懂得和別人也要保持「邊界「的。如果他/她在家裡總是能為所欲為、毫無顧忌,那麼出了家門,他/她也只會認為這就是他們可以用來對待世界的方式和態度。

有時候需要告訴孩子,父母也會有自己的時間,那樣的時間裡,孩子不可以來打擾,他/她可以安靜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就乖乖地等待。

要建立這樣的」邊界「意識,並不是一次兩次孩子就能明顯地記住,需要反覆地、耐心地強調和引導。

我和女兒就是經歷了反覆的「摩擦」才教會了她要尊重我的一些「邊界」:我和別人通電話的時候她不能隨便打擾、我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寫作或者看書的時候她不可以隨意打擾、我和大人在談事情的時候她在旁邊不可以隨便吵鬧打擾......

而當她在玩著自己的一些遊戲和「實驗」時,或者看書、寫字時,我也會保持最安靜的環境,不吵嚷、不打擾......

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的不僅僅是衣食住行的照顧和給予,精神上的尊重和互相友好也是彼此間不可缺乏的「修鍊」。

父母之間、家庭之間、朋友之間,「邊界」其實就是父母待人接物的態度和原則,孩子只會模仿他/她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所以父母的「邊界」是怎樣的,孩子也自然就會建立怎樣的「邊界」......

2、讓孩子知道家裡也有「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不管是哪裡,人類社會裡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規則。我們在不同的環境,就要遵守不同的規則:在加油站不可以打手機和抽煙、坐公交車需要排隊、在會議室不可以大聲喧嘩隨意走動、進遊樂場必須買票......

公司里有公司的規章制度、某個場所有某個特定的規則,而每個家庭里也會有著屬於自己認可的並且遵守著的規則(不管這些「規則」是否有明文規定或者只是約定俗成)。

每個家庭應該有自己所遵從和認可的「家規」,這些家規因每個家族的背景和文化傳承而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和觀念。在不違背社會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我們也許很難去評判誰家的規則體現就是對的或錯的,而好與不好,也是大多數人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上得出結論:當某個孩子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言談舉止大方得體,大家就會一致認為這個孩子的家教很好,也就是這個家庭的「規則」很好。

別人家的家規我們總是學不來的,因為我們有著自己家庭的傳承背景和自己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態度。然而也由此可見,家規是一定存在的,只有那些在有著較為明確的、正面良好的家庭「規則」下養成習慣的孩子,才會在外面有著讓人認為良好的舉止和得到他人的讚賞。

「放養」的家庭,表面上似乎沒有家庭規則——「放養」似乎意味著順其自然,讓孩子隨性而長,父母通常認為這樣最能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己找到自己的路和規則。然而,在率性中橫衝直撞的孩子,也許無法適應不同的環境,而一旦養成了毫無顧忌、率性而為的個性,再想要扭轉只怕代價會更加的巨大。

我們生存在有規則有約束的社會環境里,沒有人可以逃脫「規則」,也沒有人真的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著,所以,從小讓孩子懂得社會是講規則的地方,讓孩子從遵守「家規」開始,會有助於孩子能更好地適應學校、適應社會......

3、在公共場合,父母自己首先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示如何遵守「規則」

有的父母,自己不停地要求孩子要遵守這個、明白那個,然而卻在一些公共場合做出違背自己口頭「規則」的事情。比如說在家裡教孩子「要排隊、不亂扔垃圾」,而帶著孩子去到外面,卻毫不介意地插隊,或者隨手把用過的紙巾、喝過的瓶子就扔在路邊......

沒有什麼比父母的言和行對孩子的教育更有效果。孩子看著父母的所作所為成長,他/她自然認為那就是對的、值得自己效仿的。

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孩子隨意在高鐵上跑來跑去,或者大聲喧嘩、一路不休,而帶著他們的成人,卻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不但不出聲勸阻和約束,也根本無視別人側目的目光和不滿的皺眉,甚至有的成人乾脆自己在打手機、玩遊戲......可想而知,這樣的孩子根本不會懂得社會是有一定的「規則」的,也由此可以推論他們的父母也多半是缺乏規則感和公共道德的人。

所謂教養,我覺得是父母在孩子的面前,總是會嚴守自己的準則,在「教」(言傳身教)中「養」。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處世態度和父母的素質。而一個孩子要學會如何遵守社會和公共的規則,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父母在公共場合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

4、用言行和交際告訴孩子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每個孩子的心裡,都會自然而然地給自己的父母下定義和歸納。父母是怎樣的人,也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和結論,然而在每個孩子心裡,一定只有那個他/她所看到的樣子。

現在普遍的觀點都認同「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這樣的理論。父母是孩子最初效仿的對象,父母有著怎樣的價值觀和行為,孩子也就會形成怎樣的價值觀和行為。父母愛錢,孩子也會愛錢;父母大方,孩子也會大方;父母喜歡論人是非,孩子也會喜歡論人是非......

當我們在一些場合看到某些孩子的不良行為,似乎那只是孩子不懂事的一種體現,但是實際上作為父母的人永遠不應該推卸、逃避了自己養而不教的責任。孩子的行為是父母言行觀念的一面鏡子,那樣的行為背後是父母所持有的處世態度。

當父母不滿自己孩子在人前的舉止和言行,很多時候都不應該直接把這樣的責任遷怒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太不懂事和頑劣。固然,孩子調皮是一定的,那說明他們還有著孩童的天真和自然的天性,然而如果成為了頑劣,並且毫不顧慮他人的感受,也毫不顧忌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不良後果,那麼這樣的孩子多半是因為父母的縱容和疏忽,也說明了孩子缺失了來自父母的愛和陪伴,以及滿懷愛的引導。

父母不是聖人,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處世態度,每一對父母對孩子的期盼也不盡相同。有的父母也許期望很高,有的父母僅僅只是期望孩子能夠長大。然而,不管父母自己本身秉持著怎樣的處世態度和價值觀,對待孩子都應該是一個能夠約束自己、並且盡父母職責的真實的人。

不希望孩子學到的,父母自己首先不應該去做;不希望孩子違反的,父母自己不應該出爾反爾、言而無信;不希望孩子看到的,父母自己應該盡量不看;不希望孩子吃的,父母自己也應該不吃......

你希望孩子是怎樣的,最好的辦法應該就是父母自己先成為怎樣的......

5、父母應該總是意識到自己就是孩子的「規則」老師

如果父母自己都沒有遵守和做到的事情,不要威逼強求孩子去做到。孩子是有獨立思想的人,儘管他們會屈服於權威,可能形成「聽話」和不敢反抗的個性,然而那樣的心理會帶給孩子更多的痛苦和彷徨。如果做父母的希望孩子能夠快樂些,那麼就應該學會「尊重」這個詞。

我們不必要去苛刻對待父母,沒有父母是十全十美、沒有缺點和錯誤的。我們需要的更應該是善於學習、懂得反思的父母。

以前我們很普遍地會把孩子的成長認為是學校的責任、社會的責任,而多少以為父母的作用很微薄、很有限。

固然學校對於孩子的知識教導和行為引導有著舉足輕重和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然而我們卻越來越清楚而明顯地看到:那些家庭環境良好、素質優良並且盡心盡責擔負起養育和引導孩子的父母,所培養的孩子無論是在行為習慣還是思想獨立方面,都有著更優秀的表現。

並不是學識更淵博、地位更優越的父母就一定可以自然而然帶出品質優良的孩子。父母自己有的東西,也同樣需要通過自己的言和行才能傳達到孩子的心裡和眼裡。而如果一個家長是偽善和姦猾的,那麼我相信孩子也不可能自己就能成為一個善良而正直的人。

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師」,從生活和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到處世的態度和觀念,無處不是。

只有能夠意識到自己給孩子影響的父母,並且有著強烈的責任心的父母,才能不時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和言語,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引導和舉止,也才能比較清晰而正確地教給孩子規則,讓孩子認同並遵守父母的要求,從而有意識地約束自己,養成良好的待人處事態度和擁有不錯的人際關係。

孩子本就不懂邊界和規則,所以要建立孩子的邊界和規則感,關鍵的責任和教導最初和最重要的渠道其實就是來自於給予他們生命的人——父母!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其實也一直在探索。這裡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感悟吧。

因為小的時候父母對我很嚴厲,條條框框很多,吃飯的時候拿碗的姿勢不對爸爸都會用筷子打我手,不管是坐姿站姿都有特別嚴格的要求。爸爸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大人說話小孩兒別插嘴!」

也許是因為在這樣的環境長大,在我成為媽媽之後,我特別希望能給女兒盡量自由寬鬆的環境。很多事情我都會盡量尊重她的意見,從穿什麼衣服到去哪裡玩,我都會先問她自己的想法。每次要做大的決定還會全家人一起開家庭會議。

當然這樣做是有很多好處,女兒不僅非常獨立自主,表達能力也非常好,雖然只有四歲多,很多事情讓她分析利弊她都能說的條條是道。

但同時也會有個問題,就是起初她的規則和界限感確實不是很好,比如上課的時候總是喜歡搗亂,出去玩的時候不給買什麼東西就在地上打滾,因為平時主要是我一個人帶她,所以對於她的各種無理取鬧確實會特別無奈。

所以後來自己也看了很多書,也和很多人取經,開始在給予自由的同時去給她樹立規則,這就好像要給孩子畫一個圈,在規定的圈子裡可以自由自在,但是不可以出這個圈子。而這個圈要花多大確實是一個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同年齡的圈子不一樣,不同性格孩子的圈子也不一樣,甚至是在不同環境下還是不一樣。

曾經讀《父母的覺醒》那本書,裡面專門講到這部分內容。

作者通過排比列舉了一系列場景。

「如果一個5歲的孩子鬧脾氣,我們應立即制止他們,然後告訴她們還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以對付心裡的感覺。

如果6歲的孩子沖著我們吐舌頭,我們不能不了了之,我們應該明確告訴她們這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如果7歲的孩子同我們討價還價,或者想多要幾顆糖,我們就要設置底線,不許她們反過來操縱我們。

如果8歲的孩子對我們摔門,我們可以安靜地走進卧室,同時毫不含糊地告訴她們不得無禮。」

作者還舉了很多例子,而核心就是尊重固然重要,但尊重並不意味著沒有底限。

作為家長來說,我們不僅要尊重孩子,善於傾聽孩子,與孩子心心相印,但我們還是要給予孩子適當的紀律和約束,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一個覺醒的家長能夠把教養孩子的方方面面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最終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均衡發展的社會成員。

我是 @靈兒媽媽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1.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傷害的事絕對要禁止

如 玩刀子等

2.違法犯罪不道德的事絕對要禁止

如 偷東西

3.不利於其身心長遠發展的事絕對要禁止

如 隨地大小便

規則大人可以定

但是邊界。。。。。

我倒覺得沒有邊界的是家長

偷看孩子日記美其名曰關心 限制孩子人身自由美其名曰關愛 干涉孩子私人感情美其名曰關懷 這就是邊界不清晰的表現

家長應當作何姿態?

家長和孩子 不是國家和省份的關係 而是國家和國家的關係 家長不能有控制孩子的思想 就像中國不能干涉德國內政一樣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把我要求你換成我希望你

把我命令你換成我建議你

把我不同意換成我不建議

把我不答應換成我不希望

換一種態度 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至於玩不玩泥巴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 就隨他去吧 弄髒衣服和孩子的心智發展相比真的算不上什麼


首先題主需要思考一下,為什麼要立規矩呢?

不是立規矩有什麼好處哦,是為什麼立規矩。立規矩是一個方法/手段對不對,那它肯定是為了實現某個目標或者解決某個問題的,題主要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哦~我們後面會用到。

那在我看來,為什麼立規矩,無非以下三個目的:保證孩子安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平衡家庭成員之間的需求。在這裡就不詳細展開了,有空專門寫一篇文章(嗷,又給自己挖了個坑)

我想說明的是,我們要記得更底層的這個目的(或者說why),保持清醒,這樣才不會鑽到規矩的教條里,畢竟,這幾個目的,不是只通過立規矩就能解決的吖!


言歸正傳,怎麼立規矩,我說幾個基本原則吧。

第一、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

你問我什麼是孩子的發展規律?那我先問你,什麼是孩子的發展?孩子的發展包括哪幾個方面?這些方面具體又有哪些?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孩子不同階段,這些方面又發展到什麼程度?達不到什麼程度表示可能存在問題需要看醫生?嗯,這些就是發展規律了,哈哈!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明尼蘇達州的help me grow課程,網易公開課有,不謝。

孩子的發展規律跟立規矩有什麼關係?舉個栗子,2歲的孩子亂扔東西,要不要立規矩把東西放回原位?當然不要啊!有的父母還搞什麼time out(時間暫停法,更接地氣說法是「罰站」),你覺得他會意識到自己錯了嗎?no!他根本不能理解亂丟東西跟罰站之間有什麼因果關係,他也學不會下次不再亂丟了,而且亂丟是他的發展規律好伐?!他正沉浸在「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物體的位置、狀態」的喜悅中呢!所以,了解孩子這個年齡的特徵、孩子的個性,不要有過高的期待,再來立符合他的規矩,才有意義。

第二、規矩是商量出來的。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規矩的內容最好跟孩子商量,達成一致再執行。而要做到這點,需要前期的積累,例如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意見,傾聽孩子的感受,孩子可以對自己的事有掌控感,父母讓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等。有的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定了規矩不執行,可能就是這些基礎沒有打好。例如孩子對自己的事沒有掌控感,父母什麼都要親力親為,那孩子就會覺得「這是爸爸媽媽的事,不是我的事」,對參與制定規則沒什麼積極性,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在不該看電視的時候關了電視去學習呢?

關於商量定規矩具體方法步驟,可以參考《父母效能訓練》關於解決衝突的第三法。

第三、規矩的底線: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損壞公物)

哪些事情需要規矩?我認為這三類是必須有的,涉及到安全、他人和社會規則。其他的事情,可以靈活,看父母的接受程度。例如孩子能不能玩泥巴?各家有各家的處理。

而且,即便是堅持底線,也可以靈活方式的。例如孩子都喜歡亂跑,如果是在停車場,下了車亂跑就比較危險,所以一定不能讓他們跑,這是底線。那怎麼辦呢?有一個媽媽的辦法是,跟孩子玩遊戲,下車後看誰先把手放到車門上。你也可以想出其他的方式。

多說一句,這樣看起來不像是我們傳統以為的立規矩對不對?這就是為什麼我在開頭問「為什麼要立規矩」,我們如果是為了孩子的安全,那隻要保證這一點,就可以用遊戲等方式來達到目的,不一定要立規矩呀!

第四、理解萬歲。其實我想說,當我們願意去傾聽孩子行為背後的想法、需求,我們可能只有很少的地方需要立規矩,特別是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

見上圖,我們看到的是不良行為/衝突,其背後通常是未滿足的需求。如果有規矩以外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需求問題,根本就沒有規矩什麼事兒了。

咳咳

其實到這裡,我想說的基本差不多了,但是可能有的父母(包括題主)會擔心,規矩會不會破壞孩子自由的天性?會不會妨礙孩子探索?嗯,答案就在這裡了:思想自由,行為有邊界。日常生活中,跟孩子的互動多鼓勵他自由思考和表達,例如讀繪本時讓他想像如果自己是書中的某個角色,會怎麼做。行為上,堅持第三條的底線。當然容忍度高一些的父母,孩子會更自由,但是,父母也沒有必要為了「讓孩子自由」而過於勉強自己,畢竟,孩子只是家庭的一個成員,他將來也只是社會的一員嘛!

最後再再再啰嗦一句,關於規矩的執行[捂臉]。我們都說,要溫柔而堅定,但很多時候,常常被演繹成軟暴力:溫溫柔柔的說話,但就是一個勁堅持該怎麼做,最後靠成人的意志力取勝。

那什麼是溫柔的堅持?我認同的是,堅持底線,靈活方式。例如帶孩子去朋友家玩,到時間回家了,孩子想把一個小熊貓帶回家,這個時候怎麼辦?我們可以堅持「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然後把玩具硬生生拿走,帶孩子回家;也可以以遊戲的方式,告訴他「小熊貓的家和家人都在這裡,我們帶走他,他會想爸爸媽媽的」,孩子天生具有同情心,他多半會放下小熊貓跟你回家。

好了,我終於啰嗦完了。希望對題主有幫助。嗷嗷


不厭其煩地通過日常小事告知正確的做法,如果能自身示範最好


這要尊重孩子的認知,兩三歲的孩子的規矩跟十歲的孩子規矩肯定不一樣的。

要跟孩子的認知想對應,使得他能理解,也能做到,然後比他自己能做到的高一點點。


通過故事告訴孩子規則何邊界的意義。不要生硬的說給孩子聽。


《有邊界,才自由》:這樣的管教方式,孩子不羞愧,家長不崩潰

一個人的自我界限是否清晰,往往和早年經歷有關。當我看到這本《有邊界,才自由》的封面和簡介時,就知道這一定是本好書。

這是一本崩潰無助父母的實用工具書,也是有效防治熊孩子的手冊,是美國資深父母教練、兒童教育專家珍妮特·蘭斯伯里的代表作,她在書里傳達了美國當前盛行的早教理念,以及她擔任父母教練20年的經驗。

《有邊界,才自由》的一大亮點,是把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境,分別獨立成一個個章節,並告訴讀者相應的處理方式。所以如果在你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頭疼的事情,不妨翻看一下這本書,也許能找到答案。

這本《有邊界,才自由》一共有32個章節,可以涵蓋大部分的育兒場景。它結合心理學理論的解讀,讓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會讓你了解到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在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就更加遊刃有餘。

讓孩子羞恥,這不是一個好辦法

我們都知道,幼兒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出格行為,在某些場合和時刻下,會讓家長很崩潰。很多家長會採用懲罰或是責罵的方式,來讓孩子產生羞愧感,以此來防止他下次再出現類似行為。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過:「光靠鼓勵是不能完成教育的,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沒有懲罰,培養不出優秀孩子。」這的確能夠說明,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一味遷就和讓步,甚至溺愛。但是,對孩子的懲罰並不是讓他們害怕你,而是要讓孩子懂得犯錯誤的後果。

並不是所有的出格行為都是犯錯,有時是孩子在表達內心的需求。作為家長,要能夠識別出他們行為背後的實際需求。

比如孩子不停地哭鬧,是一種引起大人注意的方式,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想要睡覺了或是餓了。如果忽視他們的真實需求,就會在孩子的早期形成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如果針對類似的情景,家長一味地忽視孩子的真實需求,只管讓孩子先停下出格行為的話,孩子就會形成固定的觀念:我是不能表達自己需求的。

同時,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受到懲罰,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退縮。當孩子成人之後,非常容易形成很多事都進行內歸因的風格,容易自責、羞愧,自信程度不夠,甚至產生抑鬱情緒、抑鬱障礙。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育都在早期,需要家長的幫助,這是我們和孩子培養良好關係和打磨育兒技能的絕佳時期。《有邊界,才自由》的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幫助我們以不讓孩子羞恥的方式管教好他。

用科學有效的方式管教孩子,幫助他們建立界限

1、構建可預測的環境和切合實際的期望。

孩子在學步期之前,活動的環境通常就是在家裡,作為家長就需要為孩子安排規律的日常生活。當他們習慣了固有的生活方式之後,就可以預測到,家長希望自己的行為是怎樣的,就不會出現太多的出格行為。

但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帶孩子出門辦事,那麼就不要期待孩子一直中規中矩不失控,畢竟陌生環境即便是對成人來講都會不適應,何況孩子呢。

2、別害怕孩子的行為不當,不只你的孩子如此。

比如你的孩子經常胡亂打人,並不是因為他不喜歡誰,或是對誰有敵意。這其實是他們發展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你只需要平靜地制止這種行為即可。

你要讓他們知道,這種行為是不被認可的,幫助他建立這種界限。就好像我們無意中觸犯了公司的某些規定、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失誤,這不代表我們是壞人。

3、快速但平靜地響應孩子。

責備、帶有情緒化的回應、懲罰、責罵等,會讓孩子不知所措,而且無法告知孩子他究竟犯了什麼錯誤。成人也一樣,不是不能忍受他人的責罵,而是你要明確地告訴我,你為什麼要責罵我,對吧?

4、用第一人稱交流。

孩子需要直接的交流,才能夠更快建立界限。所以平時如果你經常和孩子說「媽媽不希望你……」之類的話,那麼最好改成「我不希望你……」。用第一人稱說話的時候,孩子會更能感受到界限的嚴肅和認真。

5、不要用隔離的方式控制孩子行為或是作為懲罰。

作者舉了個例子,如果孩子在公眾場合表現了不端行為,那通常表示他累了、缺乏控制,需要離開此地。這時候直接帶孩子上車回家,是處理這個問題的一種正確和尊重的方式,即便是孩子正在踢打和哭鬧。

如果我們強行禁止孩子的哭鬧行為,或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把他們關進「小黑屋」,孩子的行為也許會停止,但需求未被滿足,根本問題沒有解決。

同時,孩子的行為也許會走向失控,因為會形成靠外界來控制自己行為的模式。

6、懲罰要和出格行為相關。

當孩子出現一些出格或不當行為時,家長給出的懲罰要和行為相關,孩子才會容易服從管教。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把食物扔得到處都是,那麼針對他的懲罰就是不能繼續吃飯了,只能等下次用餐再吃。

如果孩子不願意穿衣服,那麼原定去公園的計劃就取消。這樣的懲罰,會讓孩子覺得公平,而不是父母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只能任人擺布的感覺。

就像我們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接受因為遲到而被合理扣掉的工資,但卻無法接受因為遲到而被禁止吃午飯。這就像條件反射的建立一樣,刺激和反應之間要有一定的關聯,才更容易形成你想要的反射結果。

7、不要因為哭鬧而管教孩子。

孩子在被大人做出一些規定、限制的時候,多少會對這些界限產生情緒,他們也要表達憤怒、困惑、疲倦,表達的方式也許是扔一扔玩具,也許是哭鬧,這時候要允許他們適當發泄。

用精神分析的理論來理解,人都會有攻擊性,這是人發展的動力。當攻擊性無法向外釋放的時候,就會轉向自身,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是因為憤怒無處宣洩,無法合理表達攻擊性,最後情緒失控。

所以,不要一味地因為哭鬧而管教孩子,那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很不利。

8、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將收回我們的感情作為一種管教形式,會讓孩子以為我們的愛與支持是有條件的,而有條件的愛將由於他短時間表現出來的不當行為而消失。

如果孩子可以聽話,你就會誇獎;如果他們成績不錯,就可以得到你的獎勵……這對於小孩子來說有些不公平,因為他們沒有獨自生存的能力,只能依附於父母,去聽話和順從。

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有條件的愛就成為了他們的枷鎖,他們會活在別人設立的框架中,滿足別人的需求,進而模糊掉界限。

當他們有一天無法滿足別人的需求時,愧疚、自責就會席捲全身,無力感來臨,情緒出問題。

9、永遠不要打屁股。

這對父母來說的確有點難,我身邊不只一個人和我說過,孩子有時候的失控真是不打不行。

但在《有界限,才自由》的作者看來,打屁股是其他暴力行為的預示信號。她還引用了研究結論:一些最確切的證據證明,孩子在短期內對打屁股行為的反應,可能在更長時間內表現得更加激烈。在參與研究的近2500名小孩中,3歲前更加頻繁地被父母打屁股的孩子,到5歲時可能比其他孩子更具侵略性。

那麼,家長如果真的要用打屁股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話,還是慎重一些吧。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處事方式,當家長經常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時,孩子就會誤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當有一天他靠拳頭沒有成功時,認知也會被打亂,甚至出現更加嚴重的後果。

總結

愛孩子,不意味著時時刻刻都讓他高興,並且一味地避免和他對著干。一味避免和對著干,都會讓孩子不知所措,畢竟在孩子的世界裡,非黑即白的觀念還是佔主導的。當他們出現一些問題時,我們要讓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他們才會真正形成自己清晰的邊界。

孩子值得我們採用直接而坦誠的反應,以便他們可以將是非觀念內化於心,形成真誠的自律,這是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所需要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