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男性只要練手臂稍微努力一些,到35cm不難。35cm已經能從視覺上看出有一定訓練痕了,普通人見到你會覺得你有練過。當然這個時候穿長袖或者衛衣是看不出的,只能是短袖或者無袖。

真正現實生活中健身房能見到38cm+以上的並不多

以至於一般當你練到38cm的時候,旁人視覺上會覺得你有40。站姿彎舉能力大概在在35kg,仰卧臂屈伸40kg左右,次數8-10次左右

當你練到40cm的時候旁人看會覺得你有42、43cm,站姿彎舉40。仰卧臂屈伸45kg,次數8-10左右

當你練到44、45的時候從側面看起來就快有臉那麼大了。站姿彎舉45kg,仰卧臂屈伸50kg,次數8-10左右。

因為我有見過天生力氣大的人,但圍度稍差,也有力氣不大但臂圍大的人,所以以上次數和重量只是以我個人經驗估算的大概。

且只有大概43cm以上的圍度你穿長袖襯衫、T恤、衛衣的時候手臂才能比較明顯的撐起袖子。

其他影響臂圍視覺效果的因素

手臂長度會直接影響到視覺圍度。比如同樣身高170cm臂圍40cm的人,甲臂展165,乙臂展175。那肯定是甲的手臂視覺圍度大於乙。

體脂率也會影響。同臂展長度、同身高,甲體脂率15%、乙體脂率10%,哪怕同樣臂圍,那必然是乙的視覺效果更大。

在同樣體脂率、臂展比例的情況下,甲身高175臂圍40cm,乙身高170臂圍37cm,那一般人單獨看他們兩的臂圍視覺效果是差不多的


具體要看身高的。

像身高160~170cm左右的,臂圍到了40cm看起來就非常大了,到了45cm,那簡直就是視覺效果爆炸,這個身高臂圍35cm左右就算過得去了。

(圖一圖二來自貼吧,臂圍均為35cm)

至於身高170~180cm,臂圍38cm左右算過得去,這也是大多數普通健身愛好者的水平。

(圖三圖四來自貼吧,臂圍均為38)

至於對於身高180cm以上的,臂圍40cm看起來僅僅就是有一點訓練痕迹,到了45cm,看起來也就和矮個子臂圍40cm的胳膊差不多,這個身高的話,臂圍起碼40cm才算過得去。

(圖五圖六來自貼吧,臂圍均為40cm)

因為身高越高,臂展就越長,同樣的緯度,臂展越長視覺效果就越差,所以高個在健身裡面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劣勢。

總有人愛說健身長不高,其實是長得高的想要練出漂亮的視覺效果會更困難,高個肌肉男更少見的緣故,像188的鹿晨輝,190的孫良軒會吸引那麼多眼球,因為真的很少見,其次高個練大更困難,但是大了之後視覺效果更棒。


woc,看了圈回答,知乎都已經人均40的臂圍了(38已經變成勉強能看了)??

感覺中國健身行業要爆炸,以後IFBB拿卡要變成家常便飯了,中國不愁沒大肌霸了。

我練了三年,業餘玩健體(上班原因沒力氣練太猛),體脂差不多15,平時狀態好屈臂有38,充血也就勉強過40,實話說我三頭確實有點弱,猛干應該也能到40,但是知乎大家現在水平都這麼高了??還是我太垃圾了??

瑟瑟發抖,在知乎上都不敢驕傲自己練的怎麼樣了,多和大佬們學習...


上回在健身房,有一小伙揪著邊上的小伙問「看看我這臂圍,大不大,大不大。」

我心想「哥們,你的肚圍更大。」


我覺得單純追求臂圍,肯定不如追求手臂線條。

臂圍40,但體脂率25,可能力量不錯,但又有什麼美感呢?美其名曰,非賽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