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來自圓桌 ? 「星球大戰最強終章」,更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最後一章了希望星戰迷們能珍惜。


完結那什麼……完結是不可能完結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完結的,做新IP又不會做。就是炒炒冷飯,才能維持的了財報這樣子。拍電視劇感覺像回家一樣,迪士尼+的感覺比電影院感覺好多了!電視劇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迪士尼+的!


今年《天行者崛起》是天行者家族傳奇這條故事線的大結局,不是星戰電影的完結。


別了吧 新三部曲已經淪落到得復活ppt來救場的局面了 還珍惜啥


我想看Reylo解除PPT對安納金的封印,修好祖傳光劍,安納金盧克公主三人的絕地英靈對抗之前俯身在斯諾克身上的PPT的西斯陰魂,並展開一場史詩級的藍綠紅三色光劍與原力閃電大戰,這將會是整個星戰電影上最震撼的光劍對決,能做到手撕殲星艦級別,最後父子二人徹底手刃帕皇,老一代天行者之路結束,新一代由Reylo二人聯手,第一秩序與抵抗組織合併,成為獨立於正統政府新共和國的第三方獨立組織,徹底拋棄西斯教條與絕地信條,原力光明與黑暗雙修,Tie戰機系列與Wings合併成新型號,殲星艦改造成星系間的維和艦隊,並且在新三部曲中由Reylo真正達到光明黑暗平衡的雙胞胎孩子和安納金盧克一樣帥的男天行者與瀟灑極致的延續銀河最牛逼走私犯的女版索羅為主角大戰早已祕密發動聖戰在宇宙未知之地建立據點的遇戰瘋人。老到飛不動飛機的波接替阿克巴擔任艦隊最高指揮。有點老的楚巴卡開著千年隼,陪看不見東西的C3PO下棋,和R2D2、亞裔女黑人男的孩子繼續協助主角闖蕩銀河系。喔,對了,如果男天行者和女版索羅能繼承傳統繼續親兄妹骨科更好。


俠盜一號已經證明瞭 拋開光劍 原力 天行者斷手史 在一個完整的框架裏小人物的故事也可以很動人 讓星戰成為一個世界 而不是一段故事該多好


珍惜你個大頭鬼了,迪士尼自己珍惜這個ip了嗎?

強行灌輸政治正確,強行反轉劇情當有趣,拿瞎搞經典形象當創新,拿寫死經典形象賺眼淚博關注。星戰8之後這個ip已經拿實力證明瞭自己就那麼回事,騙騙國外腦殘粉得了

有一說一,俠盜一號還是不錯的。


先寫感觸:尊重迪士尼和新三部曲,但恕我難以接受這三部曲。我個人認為迪士尼沒有正確繼承和延續盧卡斯的初衷,也沒有領會其哲學內核和價值觀,甚至喪失了很多原有的存在性。


《星球大戰:新希望》是我人生中看的頭幾部電影之一,在只有有線電視和VCD的年代,這樣的影片是可遇不可求的。對於時年二年級的我來說,R2D2(而不是其他)給我的觸動是最直接和不言而喻的。沒有貼吧,沒有論壇,更沒有知乎,那時候是最純粹的看,理解取決於感官。遺憾的是當時對於星戰並沒有體系的瞭解,更沒有去理會背後的星戰哲學。

大約三年後的秋天,五年級。那一天中午午飯時,我爸告訴我電影頻道半夜檔會播放《星球大戰》,我激動的在房間裏跳來跳去,一不留神踩在枕頭上,被我爸一頓罵。破天荒的熬夜後,大失所望,「這不是《星球大戰》呀」心裡各種嘀咕,再看一看,標題後還有「前傳」二字。心裡一涼,大概預設了《西遊記》和《西遊記後傳》的差別,先入為主的正傳視角一下子沒轉換過來。

不過打著精神認真看了半個小時後,一幅更大的捲軸已經緩緩展開。吉奧諾西斯恢宏的戰役,多足的坦克,嚴整的克隆人軍團,共和國議會……

此後十多年,我從小學生變成了大學生,沉迷物理學,加上業餘愛好的歷史和戰略學,再不斷回頭看。這樣一個作品之所以偉大,遠不僅僅是題材的開創者。

從內容元素形式上說,星戰對於「生命」和「生命存在」是多元的,沒有追求很多科幻作品的「意識生命體」,而是在相對可見的文明下搭建物質生命存在。值得一提的是,以社會動物園的理念去創作的星球大戰物種也是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其中提列克人、烏其人、羅迪亞人、剛多人等已經稱得上文化符號,連潘多拉人都在共和國文化中兼容進來。沒有惡意的說,相比於很多作品中人形換皮存在,科洛桑這樣的城市我更加能接受。

在科學幻想方面,相對保守的以當時(70s-90s)的理論物理前沿作實體延伸,並且隨著前沿基礎科學發展作出修正。事實上,大量美國物理學家正是看著星戰長大,對星戰的正確修正詮釋樂此不疲。如2004年因為強相互作用下的漸近自由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Wilczek(讀理論和原子物理的朋友一定對他不陌生)就一直強調星球大戰文化對美國理工科人才少年成長的誘導,他還特別對光劍原理作出過解釋。

而其他很多嵌入的物理學概念,如曲率引擎(基於廣義相對論,九十年代後,其存在性在數學上已經是定論)(修:此處有誤,修正為反物質湮滅引擎,星戰設定是以高推重比實施的)如全息通訊(當代全息技術已經發育的非常好,不過離星戰的設定還有技術差距)如長距離的即時通訊(量子糾纏似乎是唯一的解決方法)等等,則是可見的合理性。

正是因為如此,星戰若即若離的有一些人類前行的影子概念。

社會幻想方面,既是對二十世紀重大意識形態戰爭的影射(這裡來看,倒有點《吳氏石頭記》的意思),又對社會存在和演化表達了一些預測。社會元素上則是雜糅並蓄,舉個例子,常有非星戰迷揶揄「絕地武士寧可用熱光燈管子打鬥,也不用激光槍」,對於此類言論,基本可以定為小學生思維,和b站上看二戰紀錄片時不考慮戰線寬度一個勁兒問為什麼不進攻、不考慮港口條件制約一個勁兒問為什麼不換登陸場的人一個德行。激光槍沒有任何防禦能力,而光劍除了反射射來的威脅,可以無聲切割管道和金屬通道。最重要的是,絕地似乎是中國道士、西歐騎士和日本武士的結合體(個人觀點),防禦性武器的優雅和其保守的「防禦性」又是一種文化存在。所以星戰如果落於塵埃,那是多麼遺憾啊。


存在性意義來說,說個縮影。大多數的星戰迷不會對火箭感冒(火箭過於緩慢和落後,受制於齊奧爾科夫斯基極限,多數寶貴燃料只是用來推進其他燃料)基於廣義相對論的動力和運動學,基於量子力學的數據和計算纔是興趣來源。而在星戰迷旁邊,永遠會有人問銀屏上的藍色星球是不是地球,也永遠有人把火箭技術看成人類的極限。

正是因為如此,對於電影藝術來說,以影片存在的《星球大戰》不能取代當代物理學和數學的研究,甚至還遠遠沒有簡單涵蓋,但是確實在四十年前作出了對上一代的啟迪,是科學視野和格局的修鍊。當代新的星戰劇如果變成了簡單的爽文故事,或者換一身馬甲當翻牌,又在多大程度上說不是在毀經典?

去喫飯了,不想多說了,只希望迪士尼自重。


恕我直言,78就是兩坨翔,9很大概率也是,按78的節奏等9看完我就可以安心棄坑了。

盧克、萊阿和漢,他們的結局不應該是這樣的,不該是被外甥加徒弟嚇跑然後死在宇宙的邊境,不該是年事已高還在領導反抗軍,不該是面對面死在自己兒子的劍下。

這太過分了。


總體而言,新三部曲劇情炒冷飯,全靠情懷撐著。反而前傳三部曲,雖然已經知道了結局,劇情還是很有創意(雖然ep2劇情挺拖沓的)


謝邀。

完結不太現實,畢竟網癮老年親口所說

萬聖節的ID和頭像

當然是想要看到一個闔家歡樂的結局了(雖然悲劇色彩能給人留下更深的印象,比如俠盜一號)。

雖然吐槽新三部曲的人很多,不過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作為網癮老年的粉絲,希望能夠看到Master Luke對Rey的進一步指導,也希望最後開羅人能夠理解老頭兒。

對於逝去的偉大人物,表示敬意。

最後希望老頭兒戲份多一些,哈哈。

附上一張簽名照

一些小收藏

我在想這會不會是一個「斬三屍」的故事。主角就是安納金。

前傳三部曲斬善念之屍,正傳三部曲斬惡念之屍,後傳三部曲雖然沒現身,但是他的元神說不定也在謀劃著什麼。最後如果能」斬去執念「那就算是斬三屍證道成仙了。

就不知道這個執念是什麼,是大預言最終實現?還是徹底滅殺帕皇?其實我覺得應該是找回帕德梅的靈魂才對,但這要怎麼拍?

可惜星戰沒有轉世,不然把蕾伊設定成帕德梅轉世一切就說得通了。


看完第八部後我已經決定不再承認電影789三部是正統續作了,星戰VI後的正統續作,仍然是小說索隆三部曲。


其實還是國內星戰氣氛不濃,就國外來說,星戰這個大ip怎麼可能完結。

雖然電影估計要暫時告一段落,不過感覺迪士尼好好開發的話星戰還有很大潛力可挖,起碼我就對舊共和國的那段歷史很感興趣,可惜遊戲版權在ea手裡,真希望迪士尼可以吧版權交給黑曜石,好讓舊共和國這個傳奇繼續。

回到迪士尼,電影結束了,迪士尼對星戰的開發還沒有結束。接下來電視曼洛達人就是擴展星戰宇宙進入小熒幕的嘗試,接下來相信會有一系列的電視劇集出現。


達斯尼說了,完結是不可能完結的。

2022年:

未定名新星球大戰三部曲第一部 (豆瓣)?

www.douban.com圖標

2024年:

未定名新星球大戰三部曲第二部 (豆瓣)?

www.douban.com圖標

2026年:

未定名新星球大戰三部曲第三部 (豆瓣)?

www.douban.com圖標

I have spoken.


一人血書,拿新三部曲換克隆人戰爭三季。


你把obi外傳當什麼看?2DB簽的東西還沒說是什麼呢,怎麼就說完結了?


得了吧,新三部曲的前兩部看完了一點感覺都沒有,就算是風評最爛的前傳三部曲當年也是反覆觀看的。

有一說一,俠盜一號真是棒


啥?星戰要完結?哪裡的消息?我不信……


我想看歐比旺外傳


9已看完,對於粉絲來講很好。結局不做劇透。看了豆瓣上的劇透的朋友,你們別驚訝,但是豆瓣一個月前就有的劇透是真的。估計作者撿到劇本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