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覺得挺沉重 也可能是跟時代背景有關 我不太能懂大庭葉藏的心理 感覺他生活的環境並沒有那麼扭曲啊?


我覺得葉藏是太宰治在自殺前對自己極度失望 偏執地回想人生時所看到的自己 他忽略了自己身上許多美的部分 毀滅了自己在讀者心中建造的無賴詼諧 玩世不恭的浪子形象。 看他的書時更多是在看這個太宰治這個人 他的偽裝 他的坦白 他的悲哀

去除太宰治因極度絕望造成的少許誇大和有所側重 書中的形象是真實存在的

這種人過於早熟 過於專註於自己的內心 所以時時厭惡自己的不堪 厭惡自己致使自卑 畏懼外界的探究。 對自己的熟悉 使得他們觀察外界時格外清明 再加上一點點冷漠和執拗 所以厭世 厭惡自己又厭惡外界

但往往很難讓他人發覺

我很羨慕對葉藏這樣的人的存在表示驚訝的人。

存在的,我就是。

不過我比他幸運很多,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不是么?

積極治療其實真的挺有用的。

另外我覺得不需要匿名,畢竟認真的活著也需要正確的面對自己啊。


我看完人間失格,私以為外界環境只是誘導因素,他骨子裡就是那種脆弱的人。我覺得現實中也會有這樣的人,也許出生在幸福的家庭中。至於為什麼很難發現這樣的人,大概是身上的責任感讓他害怕面對即將「失格」的自己,也畏懼社會、身邊人的鄙棄而不敢真正的審視自己。

以上是個人觀點。

我覺得現實生活中是有這類人的,其實也很好理解,每個人的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生長環境包括經歷等等有很多不同,所以才造就了不同的個體,有這樣的人也不奇怪啊.至於葉藏失格的原因嘛,有主觀和客觀因素吧,他本身就是內心敏感的人,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內心更感到虛無。想要擺脫內心的虛無,對自己進行救贖,但是缺乏正確的引導的人,並且也存在社會因素,使他感到絕望,最終還是墜落深淵了。題主若想了解這類人的話,可以關注一下虛無主義,這類人就屬於虛無主義,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怎麼會沒有那樣的人呢,我就是這樣的人。

從前聽說過,很多人看完《人間失格》後會有壓抑、難過、陰暗、不解的想法。

也因此,身為一個日常喪的人,當初是沖著盛名懷抱著極大期待去看的。

可看的過程卻很平靜。

因為書中所描述的主角的一切思想也好、行為也好,都沒有超過我自身所感受到的範圍。

從小生活環境都算不錯,在各種環境里被各種人愛著,卻其實感受不到情感。脆弱敏感,對人類世界的一切感到恐懼,一點微小打擊就覺得生命沒什麼意義。對一切的存在都不在乎,覺得萬物虛無。自卑絕望,卻又自命不凡。

看書的過程中,完全沒覺得主角是個多麼特別、與世格格不入的人,可能因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反而覺得那樣的故事有什麼好寫的必要,不過是個普通人罷了。


謝邀。

期末考完了,我來補充細化一下回答

客觀來講,環境能影響人格。但以我的觀點來講的話.......在這本書中,太宰極力刻畫的大庭葉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感覺他就像太宰一樣。如果說什麼環境塑造了葉藏的人格的話,那應該是太宰的那個時代背景。

但是也有環境無法影響的部分。大庭葉藏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悲傷的虛無主義者。這是他原本就具有的人格。與環境無關。

因為大庭葉藏行中的理想世界與這個世界相差太大,在《小丑之花》中,大庭葉藏喜歡的是窗外的雪。純白,無暇,與房屋相襯映輝的雪景。但是這個世界的真實情況與大庭葉藏所期望的差距實在太大了,葉藏無力改變,於是便用自己的頹廢和瘋狂,與女人之間的雨水之歡,來緩解自己的這份悲苦。最後造成了大庭葉藏的這份人格。《人間失格》實為他的狂歡與絕望的吶喊,和最後一份救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