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好像没有讲到理想和现实这类东西吧


不同的选择罢了。

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这些是主流世界要求我们所遵循的规则。

从国家,社会这个比较大的格局来看,当然希望每个人都老老实实的从小学习,长大后找份工作,然后娶妻生子,教育后代,最后你的女儿或儿子再重复你的这个过程,然后一个又一个轮回下去,保持当前社会的稳定发展。

看起来很好,安居乐业,可是问题也很大。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处于被支配者地位,他只能单纯的成为一颗渺小的社会机器零件,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枯燥重复单调的工作中度过。

但是人类的天性确定了没人愿意做一辈子的机器,区别是有些人忍耐力更强,到最后都麻木了,甚至会觉得人一辈子就该这样,做一颗螺丝钉。

而大多数人,忍耐力不强,但是支配者们通常会通过精神激励(理想,奉献等等)告诉他们这才是正确的,这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这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尽管支配者以及他们的后代不会过这样的人生),于是他们继续忍耐了下来,如果实在受不了,那么支配者会通过一种名为「娱乐」的东西麻痹他们,让他们短暂的忘记痛苦。

但是有一种人,这种人极少,他们开始怀疑世界的真实,质疑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最后他们毅然而然的抛弃了支配者所提供的「生活方式」,开始追求心中的梦想,那是最初的本心。

为此他们愿意付出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这自然就会遭到支配者,以及那些「老实」的被支配者强烈的谴责,排斥。

但这些他们都不在乎,只是在追寻自己的梦想,至于梦想会不会实现,他们也不是多么在意,因为他们只是逃离「牢笼」,遵循自己的本心罢了。

特别是科技越来越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这种情况就会越来越突出,社会工业化后,对人性的压制是最强烈的,因为你必须要成为一个有「效率」的零件,整个社会机器才能高速运转。

当然第三种人,未必是伟大的,正确的,反而往往是自私的,可耻的,不道德的,但是他们并不在乎。

而第一种人有些是可悲的,有些则是伟大的,但是大多数是可悲的。

第二种人最多,绝大部人都是第二种人,他们是「平凡」的,既不伟大,也不可耻,他们只是在活著。

我的看法是,在尽量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你可以做这三种的任何一种人,但毫无疑问,选择第三种人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因为那意味著,你和整个人类世界为敌!


月亮是理想,是诗和远方,六便士是生活,是柴米油盐。

你是否为了一个虚无缥缈、丝毫看不到希望的理想,放弃妻子、孩子、房子、车子、工作,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毫无资源、毫无优势的理想中,前提是兜里没有一毛钱,下顿饭就没著落。

这需要我们思考一个人生意义的问题,人生苦短,白驹过隙,我们的一生到底是为了再最后拥有什么,还是每天都在做自己想做、爱做的事。

答案几乎是肯定得,每个人都愿意每天做想做、爱做的事。倒还有一问,你愿意为这种生活舍弃什么?

trade-off,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权衡取舍。


你可以去看我之前写的文。


我读出了以下:

梦想和现实!

平庸善良的人和卓越自私的人!


我真不觉得六便士指的是生活的柴米油盐,我觉得这个是书里「和你有两便士关系」出现了三次,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不窥探不评论不指手画脚别人的生活和想法 。

月亮,有的人说是理想,但是我觉得月亮其实是美学的一个化身。斯特里克兰用画画来表达他看到他认为的美,船长用生活用身体力行来表达他认为的美。斯特罗夫对美的崇拜让他对斯特里克兰也非常崇拜。月亮是一个意象,象征著人心底的美学,原始的美,却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也是呼唤人们对美的追求。

我觉得看完这本书,感触颇深的是不要用「文明人」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有的人不是能用普世价值衡量的。而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即使在人群里有孤独感,也是因为有的人注定形同陌路。此外,天赋这种东西是一个恩赐也是一个诅咒。普通人看到的也许只是天才的光辉,只有天才自身才能感受到那种痛苦。


不太同意为了诗和远方放弃家庭的观点。或者我认为这是一种强行普世的升华观点。

读完全书,我最大的体会是,主人公不在乎这些。不在乎妻子,不在乎稳定的生活,不在乎过去循规蹈矩的人生。所以他才可以无所顾忌。

个人觉得,作者只是呈现了另一种人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