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5後,初中那會開始喜歡聽歌,2002年左右吧,那真是樂壇的黃金年代,一個歌手都有幾首讓人記住的,樸樹,我記得那首白樺林,故事很悲傷,後來,樸樹消失了,幾年後出了《生如夏花》,第一時間去買了專輯,那張cd我聽了幾十遍有吧,超級喜歡,接著又消失,這次時間更久,中途有一些單曲沒留意,直到韓寒把樸樹拉出來,《無盡之路》掀起高潮,後來的獵戶星座一樣好評如潮,樸樹的作品真的好少啊,和其他歌手相比,但他卻留在大家心裡,很多人復出都打不出水花。


我是高二才喜歡樸樹的,我的偶像比我大26歲,所以我對他前兩張專輯在當時的時代有什麼影響力並沒有什麼概念

第一首是《Baby,》,當時覺得編曲好厲害啊,很前衛,歌詞風格也和現在很多歌曲不同。

我覺得有這幾個原因

1.近幾年民謠復興,樸樹的歌曲讓人乍一聽有民謠的感覺,這是他傳播的基礎,但樸樹的歌又不屬於民謠,民謠的甜蜜餞喫多了會膩歪,而樸樹的歌曲卻像一柄寒刀,讓人心神清醒。

2.在現代社會生活的人都渴望過上樸樹的生活,卻沒有那個勇氣和能力,他代表了一大眾人的內心獨白。

3.我猜想,十幾年前是他的歌迷的人應該也是人羣中特立獨行的人,經過生活十幾年的打磨,內心依然有那種叛逆的苗子沒被掐死,只等他摔杯為號。

4.當然是因為樸樹又高又帥啊,現在年齡大了也是帥大叔啊,講真,我經常被他的眼睛電到。

5.他的粉絲大部分是八零後了吧,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和人生感悟,對他的喜歡更有長性,也更理智。要知道很多偶像是被粉絲的行為毀掉的啊。


00年前後是因為當時的《那些花兒》和《生如夏花》意境美麗而且旋律很入耳

但也僅限於偶爾聽聽特別走紅的幾首

後來不知不覺他就神隱了

高中的時候有一天突然想起他來,就漸漸在網上找他的歌來聽

發現他的大部分歌都很耐聽,歌詞也很有味道

而且適合設置為qq空間背(zhuang)景(bi)音樂(滑稽)

上大學之後,好像是12年開始他的消息就密集起來了

開始上一些音樂節,還有合開演唱會什麼的

沒過多久他就跟HH合作了《平凡之路》

有一點口水歌性質,且有信仰加成因此立馬成為年度金曲

雖然當時有很多人說這首歌不符合他高大上的氣質

不過我覺得挺好的,那段時間天天在宿舍裏單曲循環這首歌

暑假裡(還是寒假?不記得了)還專門為了這首歌去看了那部《後會無期》...........

當時還一度傳聞他馬上要發專輯了

不禁開始期待

結果他也就是隔一兩年發一首歌,隔一兩年發一首歌——

直到去年四月看到他在微博上寫好長的文章告訴我們他這麼多年來經歷的種種

看到他說臨近歌曲發布還因為用了故障的耳機聽歌,不滿意效果而對人發脾氣

看到他說希望自己可以是一粒煤

直到六月,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聽見他唱「當陽光照著並不急著開放的百合 它像一首不喧鬧的歌 」,有一種跟自己達成了和解的輕鬆感

隨著他宣傳期的各種採訪瞭解他更多

甚至也因而更能理解他早年的一些音樂

其實他神隱的這些日子,我也沒有等得很辛苦

畢竟日子一直都這麼過,沒有他也有別的音樂充實耳朵

只是隔一陣就會想起他的聲音,比如現在

而且——

《獵戶星座》裏的每一首歌都非常好聽,都可以循環一萬遍

基於這個事實,此前對他出專輯有些隱隱期待的人此刻才能大方地說他這麼多年一直留在自己的心裡

等是因為值得,

謝謝樸師傅

文末是我本命14年給樸師傅拍的照片兒

她當時說,「樸樹的酷,是他雖不在江湖,但江湖卻在等他。」

手動比心


更新

我好愛好愛清白之年啊 怎麼會有這麼完美的歌


師傅給我的感覺是:一直在喪著,卻又從來沒有失去熱情。

這完全是我真實的生活狀態,我想也是大多數喜歡樸樹的人的內心真實寫照。 從初中開始,偶然接觸到樸樹,和他的緣分從生如夏花開始,到那些花兒,再到平凡之路。開始逐漸去了解他,到2017年,我高考那年,他出了新專輯,當時直接被清白之年驚艷到了。到現在,一個人在外,所有的情緒下,都可以聽樸樹的歌,不論是開心還是難過,所有的情緒都能包含在歌裏,能感受到極為珍貴的平靜。 師傅的現場,一直是我的一個遺憾,五一的北京草莓音樂節,正好我也在北京,但是卻陰差陽錯的,沒能去成,看了同學從現場發回來的視頻,全場在喊:樸樹!牛逼!師傅還是平靜的說,我不牛逼,生活才牛逼。我在酒店激動的睡不著覺。第二天就去了師傅在STAGE唱獵戶星座的後海。感覺是離師傅最近的一次。 對於去看師傅現場這件事,是我的一個夢想,雖然一直沒有機會實現,但是夢想是為了給以後的生活留點念想。師傅的存在,就是我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還有一件很巧的事,我和師傅同為英語專業!這大概就是我和師傅的緣分吧!

還是那句話,樸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圖源樸樹音樂小程序)———————不走心的一條橫線————————我來更新最近發生了太多事,師傅最近在恆大的星光音樂節的票有抽獎活動,然後我就...轉發了那麼幾條微博

地點正好時間也正好,但是我最後還是沒能去成

從生如夏花愛上師傅,我用六年時間等到獵戶星座,現在又要用多長時間,才能等到一次現場,錯過的還是錯過,遺憾還是遺憾。

我的願望一直也實現不了

因為才華、性格、以及顏。

我大概從01年02年左右就喜歡聽樸樹的歌,沒有手機沒有mp3沒有電腦的時代,全憑復讀機和週末纔可以看的電視,只知道長發遮面閃閃的眼睛,桀驁不馴、特立獨行的樣子,聲音好聽極了。那時候的樸樹全方位符合一個初高中姑娘的審美。

然後唸了大學一切自由了,樸樹卻不見了,起初網吧上網第一件事兒去登沸點網站看看,後來沸點也不再維護了。大學畢業了,樸樹消息越來越少,我關注的也越來越少,樹與花的時候因為這麼些年一首新歌沒有,我居然沒有去看,因為覺得不那麼喜歡了。現在想來後悔極了,因為那時候我不知道樸老師有了自己的樂隊,重新編曲的歌兒有了新的生命,消失的這些年他一直在改變和進步。

後來平凡之路了,才發現,樸樹老師已於印象中完全不同,已經剪短了發,笑容那麼治癒,組建了樂隊,新歌多好聽,關鍵是眼睛依然真誠,思想依然獨立。雖然經常穿著奇奇怪怪的衣服,說著奇奇怪怪的話,但好像這些「不同於別人」讓我更喜歡了。

我覺得樸樹不需要靠過去,樸樹不管什麼時候出現,都讓我覺得的時機剛剛好。


  1. 物以稀為貴。他的歌曲算不上流行,但也不算是民謠這種小眾歌曲。歌詞容易讓許多人找到同感,歌曲的調子很多又可以朗朗上口。最重要的,樸樹本身跟歌詞、曲融合一起了,毫無違和感。
  2. 樸樹身上的氣質、灑脫,以及那種自我矛盾的糾結,是很多人所做不到的,正因為做不到,而他做到了且展現出來了,所以才值得敬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