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sunnyyyes 的觀點,新一代寶馬3系(G20/G28)的鍵盤值低太低。

寶馬可以把3系做的舒舒服服的去迎接市場,畢竟企業首先要活下去。

只是寶馬的品牌價值被「豪華運動」捆綁的太深,「終極駕駛機器」的品牌宣傳深入人心,豪華品牌B級的運動標杆大旗讓3系抗了這麼多年,不管ATS-L和Guilia怎麼追,消費者在考慮省心和運動的時候,第一選擇肯定是3系。

然後寶馬撩杆子說這旗子老子不抗了,「豪華運動」和「終極駕駛機器」都是忽悠你們的,我就是要做代步車,我要去敞開大腿接客了。留下一羣死忠和駕駛愛好者們呆在原地,你說洗浴城CT5和修不好的Guilia買還是不買?

G20/G28的特點,另一位答主已經說的很明確了,華晨的生產線不像海外,國內也不流行搭積木一樣的配置。無非就是一具B48,分三個功率調出來,然後再給套「看起來很運動」的M外觀套件。海外版所允許的性能相關的選配件(M剎車、M避震、運動座椅),國內一個也沒有,只能靠車主後期去改裝。

按理來說這個鍋得扣在華晨頭上,但是華晨股份已經被寶馬回購,如此精準的手術刀操作和對流水線的成本控制,最終還是寶馬自己作出的決定。不是這一代3系的產品力有問題,而是寶馬拋棄了中國這幫鍵盤愛好者(無貶義)

這麼做的確有點不厚道,畢竟這羣人是寶馬的「自來水」。

寶馬手裡面是有銷售數據作為支撐的的,車評人口頭上對F系列的3系讚不絕口,回頭就給家裡人買了輛520Li。真正在意駕駛性的消費者在中國實在是太少,並且太窮。等他們好不容易熬過了經濟拮据階段,可以買得起寶馬的時候,消費決策已經從個人變成了家庭決策,舒適、空間全都上來了。

我自己也是個例子,在海外生活的時候有一輛最早發售的F系列328i,首批連M套件都沒有。自己用車的時候壓根就沒考慮過後排空間和舒適性,常年Sport模式、地板油,變道劈彎絕不含糊。回到國內了,首先要考慮老婆在副駕舒不舒服,Sport模式直接封印,再加上國內這個路況,路上每一輛車都拖泥帶水的,駕駛樂趣是什麼?

但終究這一代3系開起來還是太無趣,除了這個255HP/400NM的B48能夠有丁點兒樂趣之外,剩下的都是缺陷。我本來下了決心,不會動一顆螺絲,就安心的把330當作代步車來開的,最近也在淘寶上搜起了防傾桿和剎車系統。

講真,如果華晨能夠給出真正意義的M套件選配,我還是樂意花這個錢的。買個330不就是圖省心麼?現在的330隻是一輛「看起來運動」的東西,像極了國人糟粕中的面子文化,這種徒有虛表的行為不該批評一下麼?

利益相關:

1、華晨標軸330i車主,4月末提車,目前跑了4000km

2、澳洲首批328i代步車


因為國內的3系少了太多東西了,美版3系花2400刀就能選裝賽道包,裝上以後直接起飛,國內的3系反倒連防傾桿都被減配了。

美版僅僅2400刀的賽道包就包括了lsd,6活塞卡鉗,自動適應懸掛和一套ps4s輪胎,可謂超值。這種最影響鍵盤值的東西國內3系一個沒有,反倒是ct5全要素集齊。這樣一對比凱迪拉克起來國內的3系就像在收智商稅。自然就被眾矢之的。


首先謝邀!關於寶馬3的問題,我在之前的類似問題中回答的很多了,在對比A4和C級的問題裏說的很詳細了,你可以去看看。

前面的朋友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我就不說技術層面的東西了。就說一個道理,那就是咱們上學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聽到老師說一句「你們這一屆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但是呢,升學率卻屢創新高。就像是本田第十代雅閣剛出來的時候,消費者說太難看了、就是一個大號的思域啊。但是銷量呢?漢蘭達加價的時候,大家抵制,說不厚道啊、都不要買、看他怎麼辦!但是結果呢?還有法系車的「下次一定買」系列產品……所以,消費者的嘴巴不見得誠實,但是錢包卻一定誠實。

有人說,現在的寶馬3銷量也沒那麼高啊,看看上一代退市的時候多火爆啊。其實,德系豪華品牌車型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抄底時刻很明顯,任何人都能看出來。再加上國五國六的過渡期,很多客觀因素促使上一代寶馬3熱銷。這一代產品遠遠沒到生命週期,所以未來的市場表現,還需要靜觀其變,不能就說這一代在銷量上是失敗的產品。

說這麼多,其實哪個市場都是這樣,連北美市場也不例外。寶馬這一代的3系,主要是之前的市場宣傳和上市後的真實產品力有出入,我說的有出入不是寶馬不厚道了,而是重點研發方向不一樣了。但是寶馬3在馬粉的心中是什麼地位,我不多說大家都明白,因此這之間巨大的心理落差不是很多人都能接受的。

不僅僅是我們,全球的消費者都很難伺候,但是廠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主要矛盾,比如一款經典傳承的車型,到底堅持本心重要、還是迎合市場重要?到底是傳承精神重要,還是變成消費者喜歡的樣子重要?這是個難題!


因為它賣的貴沒多少優惠啊,

換代產品34C,3系應該是同級終端最貴或並列的吧。三十多萬的裸車,可以買325Li加選配,也可以入手一款奧迪A6L的低配。

要是現在的產品力,在指導價基礎上優惠二十個點那肯定香啊。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沒有賣不出去的車。上一代末期的寶馬320Li才賣多少錢,優惠完二十多萬吧。

取長補短,它把短板補了,長版也削去了一部分,這就見仁見智了。

但沒太有個性的水桶車網上不叫好是真的。畢竟,寶馬的運動車設,有人認為是信仰。但讓寶馬不再寶馬,過度消費品牌價值,有點砸牌子了。


有一說一,新款寶馬3系確實有些背離自己打出的旗號,一直號稱運動豪華的標杆的寶馬3系,官方說為適應國內消費者需求加強了舒適性,而運動方面則有少許減弱。

說實話,我當時看了這句話我只有兩個字想說FP。

活生生的把減配說成適應國內消費者需求,好嘛現在整的自己舒適不舒適運動不運動,舒適不如BBA同級,運動不如二線凱迪拉克,性價比對標車型最低價格最貴還要加裝,這不明擺著割韭菜嗎?

你要想配置稍微好點,基本裸車價加個十萬就是落地價,我吐了,今年韭菜大豐收,藍天白雲下一片綠油油的韭菜……當然丐中丐低配無加裝的無欲無求車主就不要湊熱鬧了,還有滿配330耀夜四十多萬落地的也可以忽略了,你們不在韭菜行列,一個是買標的一個是買著玩的,不在討論範圍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