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台大M膠片機

預算6000有什麼比較好的頭可以推薦嗎

35或者50

現在關注的有zm35/2.8、zm50/2、vm50/1.5、E39

————————更新——————————

收了一套M10和11826


徠卡最經典最有性價比的鏡頭,一定是上代的502蘇米康(11819),這代的光學設計幾十年沒動,甚至沒有非球化。我14年七千多收過一支箱說全的,是我這麼多年收二手裡最穩的一次。

其他的鏡頭,買就不如買新。

再推一支,35現行版蘇米康。

副廠過度一下,日福和日蔡真的沒有必要投入太多。

蔡司那支Distagon的35/1.4是個例外,值得收。

有人宣稱它比11663銳,但是在情懷和顏值面前,蔡司一敗塗地(不接受反駁)。


先說一下,Summicron-R是徠卡R卡口單反頭,不適用於M機。

M卡口鏡頭主要選擇其實也就三家,徠卡蔡司福倫達(後兩者本質上都是確善能),再加上美能達、柯尼卡、祿來留下的幾支鏡頭和七工匠。你說的這幾支我用過VM50/1.5,那就談談這支吧。

這支鏡頭目標就是超越E43和蔡司Sonnar50/1.5的大光圈標頭。特點就是銳,全開即可用,色散控制得也不錯。邊角焦外有像散和口徑蝕,10片光圈收一檔就有星芒但也會帶來十邊形光斑。總之性能很突出,價格也不貴,還是挺推薦的。

想要便宜徠卡鏡頭可以從M卡口縮頭裡選,但這些鏡頭通常結構比較簡單。還有一個選擇就是轉接L39螺口鏡頭,但L39螺口鏡頭普遍比較老,除了福倫達在Bessa-R時代生產的一批以外設計都跟不上時代,而福倫達的可能比M卡口版本還貴。


多了解,多嘗試,別聽不懂裝懂的人瞎說。

zm35 2.8極好,說這頭不行的人,用明白了嗎?發幾張自己的片子,看看是被這頭限制了,還是自己不行?

6000能買到很好的徠卡鏡頭,儘管不是最好的,但是恰恰跟高票答案所說的相反——這個價位的鏡頭是最有特點的。徠卡的40 2,小小八,眼鏡版小八,50 2高腳,祿來的40 2.8,柯尼卡28 2.8,理光28 2.8 l39,哪個是無聊的高反差副廠頭?

另外,補充個小細節。大M一般特指M240這個型號,「大M膠片機」大家一般不這麼叫。


2019年12月更新:

之前推薦的小八現在已經被炒起來了,徠卡真是理財產品,我那兩隻看來還可以繼續留著。

現在看來相對便宜又很值的徠卡原廠頭真不多了,真要找相對而言可以的,恐怕都是稍微有些短板的:

Summicron 40/2: 各方面都不錯,不過在M上沒有40線框,但在CL上很舒服。

Summar 5cm f/2:這個在數碼上反差低,屬於偶爾拿出來玩的,而且沒有M口。但是如果玻璃狀況好,裝在M9上有時出片非常舒服,一定要上遮光罩。

Summicron 50 f2: 價錢都不便宜了,第一代縮頭還在題主價格限定範圍內。各個版本沒有弱的。Rigid和DR早期版前膜比豆腐還軟,擦的時候千萬注意!

Summarit 50 1.5: 屬於玩玩的頭,有的時候可以出來很舒服的片,不好掌握,所以我用的少。

Elmar 5cm 3.5: 這個玻璃保存狀況好的拍出來非常調調雋永的感覺,這個好像是那個時代(或者說設計師如Mandler)的徠卡頭的特點。這隻應該不是Mandler

Summaron 35/3.5 後期版本:這個嚴格來說如果考慮最大光圈只有3.5來說,不算很值了。但是在徠卡35mm里來說,還是算吧,後期的版本成像很夠用了,如果不需要超過3.5光圈。

Elmarit 28/2.8: 這隻第一版屬於收藏類九妹,第二版和往後其實還是蠻好用的,第二版的味道也很舒服,價格不貴。ASPH版不便宜但也在徠卡標準里算性價比頭了。

Elmar 35/3.5: 拍膠片不錯。

上面是我暫時想到的35mm和50mm這兩個徠卡招牌焦段的,再加上28mm了。

再廣的徠卡其本沒有便宜的了,相對來說21mm超級安古龍f4和f3.4在膠片上的味道和九妹八枚接近,我非常喜歡。九妹本身據說就從21/3.4這個施耐德設計源來。另外老版21/2.8也還行,不過我感覺沒安古龍那個味道,在21mm上個人感覺如果不安古龍那就ASPH。

超過50mm的長一些的其實很多值的了,在徠卡M上對焦不那麼便捷,在無反上尤其是最新的三四五百萬像素evf上很容易對焦了。說幾個馬上就能想到的:

90mm Summarit:好像不錯,但兩版我都沒用過。

90mm 2.8 tele-elmarit:老版兩個都還行,第二版鍍膜像豆腐一樣軟,一定要上遮光罩。

90mm Summicron f2: 這個哪個版本都挺值得,老版現在還不算貴(有些特殊版除外)

超過90mm的其實就沒什麼貴的了,但說實話手動對焦超過90mm的,只能是偶爾拿出來玩,大部分時候是放家裡。

就這樣,其實徠卡這個鏡頭系統非常多有意思的東西,一篇難盡。這還只是徠卡自己的鏡頭。如果說起其他廠牌加上其他膠片RF鏡頭轉接M,那


summicron 50 f2 哪個版本隨意(除了第三版)

LEICA SUMMICRON 50mm Guide?

www.kenrockwell.com圖標

然後是蔡司的distagon 35 1.4

補充一下,出過一個鈦版的50 1.4,一個35 1.4和elmarit 90 2.8比較配你的機身


6000預算不低啊 hhhh,膠片機大多數人平時玩玩而已,自己開心就好。

買老頭,建議35或者50mm。Summitar,elmar都行。

更便宜的有90mm f4,f2.8還有一堆俄羅斯鏡頭玩玩其實也不錯。我下面拍的這些片子都是用1000左右(俄羅斯鏡頭才幾百)可以在徠卡機上用的鏡頭拍的,

下面兩張是m3?90mm f4 伸縮頭 膠片直出,焦外很美

下面這張是m8加90mm f4

下面是m3?fed 50mm,f3.5伸縮頭

Yancy:窮玩徠卡??

zhuanlan.zhihu.com圖標http://www.zhihu.com/question/339666779?

www.zhihu.com圖標

(以上圖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回答樣片較多,手機流量黨請酌情食用)

如果很想玩原廠頭,又覺得花銷太高不划算,我弱弱推一個40 summicron,就是徠卡給cl配套賣的那個。

這個鏡頭和小八,小小八以及六枚的設計類似,比較傳統的雙高斯,單層鍍膜抗眩光能力較弱,但是,但是,出片不差。

全開銳度相當湊合但能看,m6那個快門,你的光圈估計常年會在f5.6-f11,所以沒什麼關係。

這個鏡頭勸退屬性是線框問題,但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問題。m6(m4-p及以後)的線框較緊,所以35mm的視角和40的實際視角差距較小,加上旁軸取景本來就是個參考,僅僅需要磨一下屁股就可以點亮35-135取景線框,這個網路上有教程,我的是m2所以就沒磨屁股。

40也是個萬金油的焦段,以前居家過日子的卡片旁軸大多都是這個焦段,什麼七劍什麼祿萊35。

另一個勸退屬性是濾鏡,這個淘寶買個便宜的轉接環 s5.5-e39,就可以隨意使用39mm的濾鏡了。

這個頭是我的入門頭,出了又入。目前我的主力是七枚,但是這個40我也常常在用,如果你不是數毛黨或者強迫症,可以推一下。


我來更新了——因為福倫達三月底更新了一款vm 35/1.2 鏡頭,這幾乎是我能想到的 35mm 最具性價比的鏡頭了。

體積重量合適,不會因為f1.2變得難以帶出門

最近對焦距離0.5m,這時候畫面會變得有一層朦朧的霧出現,虛化和焦外相當不錯

稍微離遠一些,全開中心銳度也可。

這種用來展現缺點:全開暗角,略有畸變,焦外綠邊和紫邊仍存在

左:蔡司 zm c sonnar 50/1.5

蔡司 zm c sonnar 50/1.5。

全開銳度不夠高,但是膠片機也不是來放大數毛的對吧。銀色版本鏡頭本身做工很棒,體積重量控制都是極優秀的,這個對掛機帶出門很重要!

1.5光圈下焦外非常夢幻,或者說很有sonnar結構的特徵。縮到5.6以後該銳還是銳,畫質沒得說。不過說實話m6最大快門速度才1000,白天基本上用不了f1.5,晚上和室內日光卷又會因為色溫偏色,基本上只有傍晚是最適合全開光圈拍人像的(當然買了配一個減光濾鏡,或者雷登80A也可以)。

尤其好玩兒的是,這枚鏡頭前玉非常大,撥動光圈環看裡面一點點收縮的時候,是觸覺聽覺和視覺的多重享受。

至於樣片,為了避免有人說拍得太爛,放一張專門展示焦外的吧。


蔡司 c biogon 35/2.8

我一直覺得體積和重量控制(還有價格)才是制約拍照水平提升的關鍵,蔡司的zm distagon 35/1.4當然好,可是那已經不是35mm系統應該有的樣子了,至於徠卡的11663那也得有錢買啊。

所以蔡司這枚就很合適,唯一的缺點是光圈不大,然而膠片機真的f2.8夠用了,f2.8 1/30快門還拍不到的東西,本來也不是用你裝的那捲膠片能拍的。

不過我自己並沒有留這枚,而是在用徠卡小八枚玉,同樣是35/2.8的規格,更小巧一些,真是愛不釋手。


個人建議可以看看銘匠光學這支35/1.4的。我剛入手了一支。


本人M7加蔡司35 2.8

去年1月買的,M7已經花了大部分預算,我已經確定買35,因為我覺得徠卡就是配上35才有感覺【個人體會,沒道理,別噴】

35的頭,真XX貴

原廠只能買得起小小八妹【雙押】

所以對比了各大論壇,b站,諮詢好幾個群【注意是群,不是群友】

買的這個35 2.8

出片有一些了,去阿那亞和日本都用的這個

感覺就是配上好卷的話,其實挺好的

所謂德味兒玄學,你用c200也感受不到

你要是非常在意徠卡鏡頭,也就不會來問問題了

除了品牌,蔡司這頭挺可以的,體積也小,顏值也湊合。福倫達去年好像也出了一個m口的35新鏡頭,挺好看的【個人覺得】

發幾張照片吧,原圖找太麻煩,壓縮渣畫質,看個影兒

害,其實135膠片不也就是看個影兒嘛!

最後一張機器照

【我照這機器,好像都快比用這機器照。更多了】


R系列的鏡頭在膠片機上不適用。

如果要玩下去,大概率35/50都是要上原廠的,不論e39或者summilux。

副廠的話,

50焦段 vm50 1.5強烈推薦,做工比zm要強不少,樣子也漂亮(遮光罩略丑)。

35焦段vm35 1.4,雖然缺點多多,不過畢竟是1.4大光圈,有時候還是用的上的,不要大光圈的話就zm 35 F2。

如果渠道靠譜,建議都買二手,這樣以後升級的時候出手時也不會肉疼。


M卡口在6000的預算能買到最好的鏡頭,是KM的那顆35,Konica M-Hexanon35/2。巧思的35mm鏡王(非UC版本)。無論是用料(八枚)、設計(前凹玉,無非球面)、做工(到手驚詫)、配件(非常豪華),都在同價位的鏡頭中達到了一個良心到吐血的水平。很難想像當年柯尼卡炫技堆料的作品,現在價錢這麼不堪。如果題主沒有原廠情節,這顆頭恐怕是最佳選擇(並非是其他的選擇不好,而是選擇它太好了)。

這顆頭本身關注度很低,屬於冷飯沒人炒,入手後願意出掉的又極少,因此6000尚能買個成色還不錯的,99近全新的也不過8、9K。不過該鏡頭流通速度極慢,入了不太好出,流通速度甚至不及改了M口的G35。

KM系列沒有像徠卡、蔡司鏡頭坐擁盛名而價格高昂,國內很多玩相機的朋友是通過印表機知道的柯尼卡,通過豆瓣(神機)和印表機認識的美能達。目前KM鏡頭系列的價格因巧思的冷而價錢都不貴(徠卡同級別的價格除以2以上),也算是M卡口的福音了吧(其實MM也價廉物美,但是美能達的那個做工著實有點兒不堪)。

如果減1500-2000的預算,我推薦CL上的那顆掛機頭,六枚的掛狗頭賣驢肉版本(徠卡唯一一次對著自己的臉抽大嘴巴,什麼時候佛跳牆也能25元一位隨便吃了),典型的扮豬吃虎,C40 2,此頭在鏡身用料上做減法,還好光學部分沒有閹割,可惜在M機上帶出35的線框,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大力撫摸。

如果減1000的預算,我推薦偽福VM那顆偽至尊(黃銅復刻)50 1.5,確善能為數不多的良心發現,在致敬中不知不覺就把料堆上了。


6000預算卡的有點尷尬,高不高低不低的。

便宜的有徠卡Summitar 50/2的伸縮頭,作為Summicorn 50/2上市前的測試版,擁有著很不錯的素質,也有很濃重的徠卡味道,放幾張隨便拍的圖吧,機身M240直出jpg,膠片模擬關閉,體會下濃濃的德味吧~

焦外也有一些旋轉效果,很容易中毒!重點是便宜啊,閑魚上好成色基本3000以內可以搞定~

副廠鏡頭最好別考慮,因為...你買了肯定會惦記著徠卡原廠的~


20200301更新:

視頻

LEICA cm 40mm f/2.4 上手體驗樣片分享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b23.tv圖標

我推薦一個入門原廠鏡頭----

徠卡cm 40mm f/2.4鏡頭

取自我一個親戚搬家前整理舊東西,有個壞了的徠卡cm(電路問題,該機型通病),於是找了改口師傅,改成m口黃斑聯動。

樣片:

沒錯,除了最後一張,均為翻拍膠片作品,均為光圈全開拍攝。我沒有這個鏡頭拍膠片的樣片,因為我沒有徠卡m膠片機。但這顆鏡頭本來就是膠片機上的,可以參考徠卡cm的片。

40mm焦距近可掃街遠可糖水,2.4光圈其實在數碼上,根據快門速度推算,和f2差不多。


比如35/2.8,50/2,28/2.8,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推薦第一隻,3528有八枚玉的味道,成色一般只要7000到8000,好的也就10000左右,除了炫光略大,非常好用,是我掃街出片最多的。

我個人覺得大光圈的鏡頭一隻就夠,基本上我會考慮50或者35的1.4,特殊情況才使用。主力還是小光圈的鏡頭,一個是便宜不心疼,二是小巧不惹眼,三是輕便不累


低預算的話 l39轉M也是一個選擇。

推薦的都是用過的拉脖頭,只不過如果以後用m5,不拆除測光壁的情況下會碰到。

6000以下,選擇很多,不是很推薦zm,體積大,鏡身有框量,硬素質zm 標剛35/2可以,但是太大,碰到有框量的對焦不順滑。vm沒用過,這裡不談。

l39:elmar 50/3.5(有沒有鍍膜都可以,我黑白為主,偏愛白頭)

l39:elmar 50/2.8,比上面那個大一圈,稍重一些,全開可用,顏色正點

m:elmar 50/2.8,體積和l39的基本一樣,省了轉接這一環節

m:蘇米克隆50/2(拉脖),強烈推薦,黑白彩色通吃

m:蘇米克隆50/2 rigid,最接近預算,沖掃得當的話這頭是真心不錯的

老頭盡量避免大逆光,洗出來有概率會起霧


福倫達鋼嘴。

福倫達35 1.4 銀。

理由,顏值爆表。

同樣價錢沒有比他好看的,同樣好看沒有同樣光圈的,同樣光圈沒有同樣小巧的。

圖片借用,侵刪。

徠卡R頭給單反用的。

ZM是真的好,也不貴。

L39轉M是省錢好方法,比如賓得大公主L39口版本。


首先提醒兩點:一、徠卡精髓在M,M精髓在鏡頭;二、一步到位最省錢;

這個預算買支徠卡老頭還是不難的,如果人文掃街多的話對光圈要求沒那麼高:

  • rigid 50 2;
  • 35 3.5 elmar/summaron;
  • 50 2 現行版(看成色咯);
  • 甚至 50 2.8 elmar 縮頭;


提主提到的鏡頭鄙人自己都使用過,確實都是非常穩妥的選擇(R系列鏡頭除外,畢竟不能聯動測距),機械結構可以,畫質也都不錯。此處點名表揚 35 2.8 ZM, 銳度,反差和抗眩光都可以越級吊打summicron ASPH (鄙人自測)。買了這隻ZM就把summicron出了。

其實換個思路來說,買鏡頭除了買光學素質,感受不同的焦段也很重要。35 和50這哥倆,看似相近但其實在構圖上差別很大,各買一隻便宜的體驗一下也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鄙人自己就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焦段糾結期,在35和50之間徘徊不定,所幸後來發現了徠卡機身上的線框選擇撥桿,反覆查看後決定專攻35,不過50也沒扔就是了。(這個撥桿有人覺得雞肋,但個人覺得特別貼心,可以幫助培養不同焦段的鏡頭感,也可以在換鏡頭之前檢查視野。很多時候,撥一下換一個線框,看到的就是完全不同的照片。

在最後給提主一個思路比較清奇的方案:找人聊天。不開玩笑,我自己手上的兩隻鏡頭(50 DR 和M35/2,所謂的七枚玉)都是聊天時到手的。DR是和一位相機店主聊投機後低價收的,而七枚則是直接物物交換的。在和一位老前輩看了好幾沓反轉片後,鄙人獻醜拿出了自己用35 2.8 ZM 和ektachrome 拍的一些照片。結果老爺子越看越喜歡這個ZM的出片,到最後直接把自己的七枚擰下來和我交換了。而這隻七枚雖然成色戰鬥,但鏡片沒什麼大問題,出片也確實玄學,算是物有所值吧(抗眩光還是不如ZM)。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