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我的問題不在於人之性善還是性惡,而在於,這個話題的引出,是有什麼誘因?換言之,你在什麼情況下,會有這樣的疑問。


討論人性是善是惡這個問題,可不是儒家特有的。

現代早期的兩個西方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和約翰·洛克(John Locke)也都分別描述過人本性「向善」還是「向惡」。

在霍普斯看來(利維坦),人在「自然狀態」之下可以說是「惡」的。最開始人與人的交流僅僅有一種方式:戰爭。只有在全面戰爭之後,人類才會意識到合同和政權的重要性,然後上繳自己的一部分權力。

在洛克(第二政府論)看來,霍布斯的描述不完全,在全面戰爭之前的時代,人類因為理解「自然法」、擁有「理性」,所以其實是有過和平自治的時代的。所以在洛克看來,人類可以說是向「善」的。

對於這兩位西方哲學家來說,討論人性是「善」還是「惡」都是為了實現政治目的:由人性能夠推斷出什麼樣的政府形式是最好的。

套用題主的語言,之所以會討論人性是什麼這個話題,誘因是為了解釋政權、或者為了正當化某一種政治形態。邏輯是,如果人性如此,那政權就應該如此。

題外話:對於他們的後輩盧梭(Rousseau)而言,兩個人都不過是在描寫神話一般的假設著「自然狀態」下的人類。對於盧梭來說,這種「自然狀態」的描述是不可信的。他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一書中問了描寫類似神話的作者很多問題,其中包括:

人類的語言是怎麼發展的?

沒有語言、沒有概念框架的人類要如何敵對或是於別的人類和平共處?

雖然他最後自己也假設了一個「自然狀態」下的原始人類,但是他是在假設自己的懷疑都被解決之後,才提出自己的「自然狀態」的。你也可以說,他對於自己的描述也懷疑多多。

對於人性的假設或許能夠幫助人們理解或者正當化政權,但是我們可能沒有理由相信人類真的有所謂「本性」。盧梭覺得,人區別於動物的地方是「perfectibility(完善性)」或者簡單的說,不斷變化不斷適應環境的能力。 這個「本性」是沒有倫理價值的,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惡。


有關「人性論」的善惡討論,那是因為這是中國哲學的出發點,是必須要有一個「定論」的。如果是人本性是「善」,那麼聖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去發現或者說擦掉人心上的灰塵,讓人的本性顯露出來;如果人性是「惡」,那麼聖人要做的就是教化,讓人們可以避惡揚善;還有人性「有善有惡」,則是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對待……


道德何以可能以及道德是什麼。


如果在禮崩樂壞群雄並起軍閥混戰的時代,我還在堅持和推廣禮樂教化,我還要強調禮義廉恥,強調有教無類,那麼肯定有人要問我,為什麼還需要教育,為什麼還需要君子,君子是能夠培養而成的嗎,人人都能成為君子嗎。

那我應該只能說 對 仁義是人的本質,人性本善,但本性的善不一定能夠得到發掘或呈現,要通過教育來實現人性的善和君子的人格,要修齊治平,兼濟天下,禮樂治國。

我是貴族,保住了我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就保住了國家。

……………………

如果在禮崩樂壞群雄並起軍閥混戰的時代,還有人在堅持和推廣禮樂教化,還要強調禮義廉恥,強調有教無類。

那麼我肯定要去告訴他,哪裡需要什麼需要教育,哪裡需要什麼君子,難道你以為君子是能夠培養而成的嗎,難道人人都能成為君子嗎? 不,人性是惡的,人只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爭鬥。什麼禮義廉恥什麼修齊治平,只不過是人為了利益構想出來的,只不過是統治者的工具罷了,善於把握卑劣的人性,充分利用建構的規則,迎合人們的慾望,才能富國強兵,一統天下。

我是平民,我知道人性醜惡,也知道用什麼可以滿足他們驅使他們。


嬰幼兒和成年人人性的不一致,導致思考這個問題

有的人年幼時很善良,但是成人後可能做出惡的事

有的人年幼時表現出動物性的一面,但是成人後卻很有教養

我認為本質原因是每個人先天性格的不同,原生家庭教育的不同和生活環境的不同,導致人性格的變化


性善論者: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惡是由於多種原因形成的。

性惡論者:每個人生下來就是惡的,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訓獲得善良,去約束惡。


謝邀。因為都是管中窺豹,盲人摸象。老孔就不提這個。


豆花吃鹹的還是甜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