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工艺流程,或者说是动作流程。(确定做什么菜)

然后根据流程需求,分配I/O点,分配模拟量地址,确认其他外围设备(如相机,机器人,伺服,步进,变频器等接线方式、控制方式、通讯方式)。(买做菜需要的食材)

在软体中创建变数映射,全局数据块等(简单加工食材,切丁的切丁,焯水的焯水)

确认程序结构,再简单的项目也是有程序结构的,一般每个公司的程序结构都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是新手一定要去学习一个公司的程序结构,这点很重要。(决定制作的菜式顺序,先做荤菜,再做素菜)

编程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忘记买生姜了,赶紧去买一块。)

上线调试(尝了一口,淡了,要加盐。)


标签定义,变数分类,自定义数据类型建立,数组分配,工艺段分类,程序框架搭建起来也就是子程序分分好,然后就开动了


按要求,定义IO点,和IO口分布


读说明书,画流程图,分配io口


首先分配IO,意思是将你设备的各个输入输出点命名,对应好PLC的X什么,Y什么,列一个表格出来。

了解设备的功能,你希望实现什么功能,将这些功能分成几个块,再一块一块的对应去实现,比如,最基本的手动,自动,报警,调试,分成各大块。

最主要的应该就是自动功能了,写自动程序,需要将流程图画出来,越细越好,可以将分配好的X点Y点都加入进去,对帮助你快速写程序非常有利。我个人比较喜欢使用顺控,顺控比较符合流程图的思维,就是置位与复位,最好用的还是三凌编程软体里的SFC编程,编程与流程图思维是完全一致的,编程可以做到模块化,而且修改程序非常方便。


编程就像写作文,先要打好腹稿,先立提纲,梳理流程,写好框架,再逐步细化


买个plc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