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記憶一旦形成,就會保持終生

難過的記憶也比較難忘掉,因為強烈的情緒體驗,會讓你更容易回想那段記憶

不過忘掉是可能的呦~

【1】阻礙長期記憶形成

最近經歷的難過事以後如果經歷難過事,儘力不去回想它們

(短時記憶—|(阻礙)—&>長期記憶)

短時記憶需要一個鞏固過程,通過不斷回想,就能保存數周、數月,形成長期記憶

那麼最近發生的難過事情,不去回想它們,它們就難以鞏固,無法形成長期記憶啦

  • 難過以後就做些好玩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 喝酒遺忘:發生難過事情以後,也可以那天嘗試喝酒:酒精會影響神經遞質,增強對海馬體抑制,妨礙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不過喝酒要限量啊!

【2】記憶幹擾,遺忘長期記憶的可能性

倒攝抑制假設,後學習的事物會對原來的長期記憶產生幹擾

其實長期記憶也會發生改變,尤其是很多細節上的改變,能否控制這種改變呢?

應該可以通過「學習」相關事物來幹擾傷心的記憶

那就是回想傷心事件發生的地點,人物的同時,加上自己的想像(創造虛假的記憶)

1)比如:在高中軍訓時期因為嘲諷教官,被羣毆~啊好慘,那麼這時候就幻想,當時被羣毆的是另一名同學,自己為了救那名同學也被打了(悲傷的記憶有所轉化)

倒攝抑制幹擾法的重點是:新幻想與記憶很接近又有所不同,盡量讓舊記憶轉化成積極的


會,比如背單詞。


如果一件事情(應激)在個體的體驗中是毀滅性的,那麼個體會啟用一種自動化的心理防禦機制,來避免這種「毀滅」發生。比如說遺忘~

所以,個體是可能選擇性「忘記」痛苦的。這種忘記並非是「意識」上的忘記,而是潛意識上的忘記。


會。

一旦發生了讓自己「更難過的事情」,就會成功自動觸發「更新糟糕記憶」的那個功能。

也就是,把上一件讓自己「難過的事情」先遺忘在角落裡,然後,把這件「更難過的事情」擺在「糟糕記憶」中的C位,並一直不斷回想它直到「更更難過的事情」發生了、再次自動觸發「更新糟糕記憶」的功能為止。


「醉生夢死,不過是她開的玩笑,一個人越是想忘記,越是記得清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