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爆發絕不是安祿山一個人的野心膨脹的產物,換言之,即便在天寶十四年十一月之前安祿山暴斃或者被殺。朝廷東北部日益嚴峻的邊疆形勢也不會因此而產生根本性的轉變,強枝弱乾的形勢依舊很難扭轉。日益嚴峻的貧富差異與流民的大量逃亡依舊還在繼續著。因而如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幾個問題變亂的種子依舊潛伏著。

好了,說了這麼多,是時候回到答主的問題上了。眾所周知,玄宗統治中後期,朝廷的邊疆問題十分嚴重,西南的南詔(趙靈兒的南詔國)崛起,屢屢進犯劍南。以致天寶十載到十三載朝廷僅在對南詔作戰的損失就高達近二十萬。西北方面與吐蕃作戰最熟悉的莫過於哥舒翰的石堡城之戰了,唐蕃雙方損失了多少就不用我多說了吧。而東北方面,安祿山為了玩寇自重,多次挑起邊疆矛盾。

以上,你覺得天寶十五載六月(潼關未陷落之前)啟用王忠嗣之後,在那樣的局勢之下,拋開軍事才幹不論,第一,東線上如何讓自己不重蹈封常青高仙芝哥舒翰的覆轍?從北部跨河中直逼安史後方如何做的比李光弼郭子儀更好?第二,潼陷落之後憑藉王忠嗣與李亨的私交,唐玄宗還會從容淡定的放李亨去朔方嗎,或者說,李亨有了王忠嗣為首的朔方軍的支持,玄宗對太子的監管肯定比已知的更嚴格,同時因為太子與王忠嗣的關係,王忠嗣在玄宗手下如何大展拳腳更是個大問題。

我建議題主先把開元後期與靈武繼位前期的唐朝內地與邊疆的情況,以及中央玄宗與太子的矛盾,太子與楊國忠的矛盾,邊將與中央大臣的矛盾捋清再用已知的知識加以分析自己所謂的「如果」,畢竟,在我看來對歷史發出的「如果」的疑問必須建立在自己已經通盤掌握整體形勢的基礎上加以分析才對。

說白了這就是過擴懲罰啊


不可能避免,但如果沒有楊釗神操作有可能延至玄宗死後才爆發


安史之亂難以避免,

但受安史之亂的影響、波及的程度卻是可以在初中期壓制到最小,不至於演變至後面嚴重的藩鎮割據局面


完全可以,李治早點兒下去,下去的時候把他媳婦兒一塊兒帶下去即可,安史之亂主要是由於募兵制,二鳳時期還是府兵制,府兵制轉變為募兵制就是在高宗後期和武周時期吧


不可能避免,但是有可能延後發生

這事兒大概就跟「有沒有可能阻止潘金蓮和西門慶相遇並且偷情最後殺人一樣」,畢竟潘金蓮整日風騷的坐在家門口撩撥那些浪蕩子弟,或遲或早,總有那麼一天的。


沒什麼可能,就算真的避免了,那也會有其他的XX之亂


安祿山這人沒有出現會能多堅持幾十年


安史之亂是大唐西北派軍方與東北派軍方的內部戰爭,沒有楊國忠的神操作,雖然不至於避免,但絕對不會打的如此慘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