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成長,我們變得越來越複雜,很多事情我們看出來的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煩躁。特別是現在自媒體的發展,使人們更加活躍,不知真假的信息大肆傳播,我們很容易就被洗腦,然後再被下一個信息洗腦,在推翻我們之前的認知,要怎樣堅守本心?(表達不太清楚)


下一刻就被推翻的怎麼會是深信不疑。只能說別人說啥就是啥。

這個世界是正在變的越來越複雜,太多東西要學。個人的作用變小,更多依賴合作。

重要的是不要浮於表面,要仔細分析為什麼昨天相信的今天被翻轉,到底該相信什麼不該相信什麼。

這個世界仍然是就怕認真二字,只要認真對待,想辦法搞清楚就一定會有辦法。怕的是喜歡喫快餐,精神鴉片,沒有自我,沒有什麼值得要堅持和相信的。

多思考,多讀書,多學習有深度的,多交良師益友。不斷建立完善三觀,擁有獨立自主的分析判別能力,能夠透過現象抓主本質。世界依然是那個世界,變的只是表面的,數學,物理定律變了嗎?變的只是先進的測量儀器,人類的視野範圍。


什麼叫深信不疑呢?既然深信不疑,又何來下一刻被自己推翻?

我覺得,你這是自己構建了一個世界,然後突然有了對比,所以又推翻了,往好了說,這叫破而後立,不破不立。你若能在這破立之間依舊保持自己的初衷,那推翻與否並不重要,更多的是你個人的成長。

說一句不對題的,單純不是知道的少,而是堅守的多。

最後,我覺得,如果你懷著善意,那麼這個世界,會有更多美好。

在我眼裡,善良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


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也許是可以的吧。就這樣堅定著一種無聊。用一種虛空的方式看待另一種虛空的方式。推翻,推翻,全部推翻。推翻要被推翻了。不斷的套娃套娃套娃。甚至自己主動參與。然後就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想一想也是可以的嘛。不然又有什麼意思呢?這就是一種解決方式吧。就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以不變應萬變。就像一棵大樹一樣。面對天天都風雨和晴天。都不要忘記自己就站在那兒。就像一棵樹一樣,就像一棵樹一樣。堅定著自己的日常。養成一個好習慣,過上一種有規律的生活。相信一些沒有辦法反駁的事情。有一個無法反駁的事實。讓他們說去吧,讓他們鬧去吧,讓他們推翻去吧。也不見他們真的有那麼瘋狂。他們要推翻什麼嗎?反正不是他們自己,哦,那就沒關係了。我也不會推翻自己的。


你表述的,彷彿是日常體驗裏的,輪迴。

我這麼認為,思維傾向層面上層,是情感層面。再上是心態層面,或調節心情能力層面。其實你這個問題,是情緒上的反覆,思緒上的雜亂相對於情緒變化,只是表面。

要從這個矛盾裏所謂解脫/跳出,得從心理調節能力,著手培養。所以建議你,學習學習心理學。瞭解人情緒的運作過程,進而調節自我情緒進程,慢慢調整心態。

隨著這個過程的開展,你對於社會言論以及自己的想法,會更坦然地面對,思考層面也會更完整並邏輯清晰。這就是培養出來,一套科學且相對中正而全面的,思維方式了。

但是這並不能,解決根本人生困惑哈哈。要徹底解決的話,就得在比心態層面更深入的地方了。

但有一件事是相同的,那就是誠實地面對自己。你糾結哪類問題?你當下傾向於想證明那種答案?你糾結的到底是文字答案,還是希望獲得某種內心感受呢?為什麼你對這種感受如此癡迷呢?自己這種情感運作方式,可能是由什麼經歷造成的呢?

過往已經過去,與其責怪經歷,沉浸在負面影響中。是否應該嘗試重塑,自己的情感/思維/行為方式呢?又如何自我重塑呢??

先將歪脖子樹砍倒,根刨掉。纔好重新播種好種子,並且得,好好栽培呀。除蟲施肥割雜草。關鍵是適當的雨水吸取,以及溫暖的陽光明照呀。

更關鍵,不好「拔苗助長」的。


就當一次生命的修行,堅難困苦是為了讓自己大徹大悟,懂得取得捨得。


要帶著進化的眼光看世界,相信眼前的真理卻承認自己的無知。世界是在不斷進步的,萬物的本質被層層包裹,需要一層一層的剝開才能看到藏在最裡面的真相。但是在沒有剝開所有的偽裝前,你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否就是最後的真理,所以帶著進化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當你有足夠的論據、證據去支持這個事實,那就承認它。但是,也要告訴自己你的認知之外還有一大片空白等你去填補,目前的事實只是在現有認知邊界下成立,所以當你的認知邊界不斷擴大時,也許你就能剝下另一層偽裝,向真理再前進一步。所以說探索無止盡。


當然是直面!

但是不能赤手空拳,因為我們面對的本是一個被虛幻所掌控的世界,是酒加了水,真理揉進去謊言的世界。所以我們面對的各樣事情也是虛幻的,就像一棵樹是惡的,他的枝葉果子也就是惡的,絕對不可喫的。所以我們不能在這裡面一直鬼打牆的活著,如果今日不改變,一輩子就完蛋。

認清這個世界唯一的途徑是打開《聖經》,瞭解世界的起源和本質,認清善惡,明白靈魂和肉體的關係,認清自己,明白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上問題您就不再困惑了,祝您好運


事實上。前一刻還神仙不一的事情,下一刻就被徹底推翻,這樣的事情並不會經常發生。

如果你常常遇到這樣的事情的話。說明你認知世界的方法不太對。你可能盲從盲信了一些根本就不靠譜的東西。這才導致了你的認知被顛覆的現象發生。

在相信一個事情之前。可以連問幾個為什麼。不輕信一個事情。嘗試去理解一個事物的根本。能夠幫助你把複雜的事情理清頭緒,變得簡單和有規則。


堅守本心?如何堅守?心本身就是在運動的,你如何堅守法?

至於信息不斷更新不斷推翻,不就是正好說明心隨物動嗎?

你所學所思所想的所有信息都是周圍傳遞給你的,你可曾發明創造過一個詞一句話一條理論一套思想?

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在某一刻大多數人說這個事情是「這樣的」,那這件事在此刻就是「這樣的」,至於下一刻大多數人是不是會變?可能會,也可能不會。你要不要變?隨你。


別說普通人自己推翻自己,就是科學理論到了如今也是出來一個很快被推翻,微信時代我覺得更能理解什麼叫無真理,因為很多推送的信息和文章寫的是各有各的理,甚至非常衝突,我覺得守住本心是一個個人選擇,你選擇相信什麼,又實在的做了什麼,問問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實踐沒實踐,如果信掙錢就去掙錢,如果信權力就去爭權力,如果覺得覺酒色財氣都是名韁利鎖,就做個清流,我覺得都可以,有點像知行合一。

面對現實這個句子我不喜歡,什麼是現實?現實可能就是現實主義,因為現實主義無非就是瘋狂追求科學的資本主義形態,這不就是現實麼,所以面對現實豈不是要把自己給編進現實主義的象徵當中?面對現實也行,不面對現實也行,關鍵是實踐沒實踐,不管怎樣,都應該行之於途而應於心。


多面對幾次這樣的情況就好了。


瀉藥,私以為這種經歷是一種比較不錯的成長體驗,各種意義上。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世界觀有崩塌的可能,所以需要做的,可能就是強化內心,讓世界觀災後重建工程沒那麼艱難。加油!


記住一句話就好:吾日三省吾身。

現實從來就不是隻有一個面,如果真的以為可以認準一個理一條道走到黑,那就慘魯。


肖伯納說:年輕人相信許多假的,而老車人卻常常不相信真的。普希金說:年輕人會說許多胡話,充滿十分美好的願景,可是到後來才發現不能實現。有熱情,有美好理想,這是年輕人的優點,而有社會經驗、有理性卻是年紀大的人的優點。把兩者結合起來纔好。真的來說,一個人能夠完全自曲屬於自己的人確實不易!我們有時不得不委屈自己,有時不得不原諒別人,有時候免不了受騙上當,有時又會失去朋友!我剛纔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他會"做人"!我要問:你那個會做人不值得懷疑嗎?真的完美嗎?


持續的看到事實,不要認同想當然。

自由和警覺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謝邀

對於信息的獲取,要有所選擇,尋找一些高質量的信息源(公眾號、app、博客)。

收音機、電視、手機、電腦等工具的出現,讓人閱讀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但這些短時間,就湧入我們大腦的信息,是否會給我們帶來一種負擔,或者阻礙。(有些信息,很容易被人,夾帶私貨)

一方面,如何甄別鋪天蓋地的信息,對於我們的閱讀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它們會在一定程度上幹擾讀者的判斷;另一方面,通過這些工具,讀者很容易瞭解,一些專家對於事物的觀點和看法,經常會讓讀者有一種錯覺,似乎其他人口中的觀點,就是自己思考後的成果一樣(有點類似於,看書時在對應文字下方劃線,好像自己已經記住一樣)。

成長,其實是一個不斷打碎自己,再重塑的過程。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囿於自己的經歷、專業,對於同一事物的認識肯定是有所不同的。但隨著時間(年齡、角色的變化),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一般是越來越豐盈的。

哲學裡面也有一個「自我否定」的概念,並不是全盤否定自己,而否定自己過去的某一部分。將這一部分徹底打碎,塑造新的認知,重新組成自己的一部分。

這裡其實還涉及到一個,真誠對待自己,認識自己的問題。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自己的認知是有侷限性的,並願意通過學習,去不斷提升。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承認生活的平凡,並堅持去做出改變的人,都是勇敢者。


易經說這個世界在變化中,易經說這個世界在陰陽變化中,易經說這個世界在吉凶變化中。大概這就是自然規律吧!易經說守中就沒有陰陽變化,就可以適應這個複雜的世界。易經說勿用就沒有吉凶變化,就可以適應這個複雜的世界。原來老子的隨其自然就是保護自己,讓自己的心靈安靜而不在煩惱;原來老子的無為而為就是保護自己,讓自己的心靈舒服而不在傷感;怪不得佛說菩提樹不是菩提樹而是你的心靈在燥動,怪不得古代有那麼多隱士而是為了自己的心靈的安祥,怪不得有那麼多人信仰而是給自己的心靈尋找住所而信心滿滿不在無聊。世界太複雜了,隨其自然就能對付。世界太複雜了,無為而為就能對付。世界太複雜了,走正路才會吉祥!


首先,我們自己就是複雜多變的,不要害怕自己的複雜,複雜是力量,是同樣豐富多彩人生的鑰匙。

比方說你可以扮演兒子,哥哥,兄弟,男朋友,丈夫等很多角色,是不是很複雜?

面對現實只要做出真正想做的選擇就好,不求絕對正確,但求負責任。

也就是說,你做一件事的時候,想想失敗了會付出什麼代價,只要是你能接受的,你就可以做了


現在信息確實是很多,那麼你要憑自己的感覺去感受哪一些對你是有益的?

我們要學會這樣的辨別能力,並且從中去成長,讓自己能夠不陷入社會的價值觀當中。

你內在是有感受的,去堅守內在的那份真善美。你認為世界是怎樣的?你所體驗到的便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願你堅定的信任,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並且在你的行為當中,去體驗到它們。不管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你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那麼你便如此去行為。


世界是流轉變化的,自己也是流轉變化的。認識和認識的對象都是流轉變化的。這個是根本的無常。

轉暈了不是?你得落地,不轉,如如不動,處於一個絕對不動的參考點,才能看清楚世界和我。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則名諸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