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大把素質比一般大學生高的普工和一些農民工。

我跟一般的大學生講話,他們不懂後會急於否定我,不會事後反思。

我鼓勵這些大學生,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我跟普工講話,即使開始不懂,他們事後想到了也會表達謝意。

所謂的沒讀書的都能懂我的鼓勵用語。

所謂的大學生不懂。

原因在於大學生把自己看的很高,他們基於自己的判斷會非常快的瞧不起人,當然,這並非所有大學生,但是大學玩了四年,是越玩越自信,越玩越目中無人,因為沒有遇見任何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需要工作的磨鍊。

而普工和農民工一直在面對問題。

如果一個大學生沒有讀課外書的習慣也是不讀書的人。

教材沒有靈魂,是拼湊出來的屍體,讀不出精神力。


更新

碰到一個有趣的事例 下為鏈接https://m.weibo.cn/1742566624/4273644950090052

謝邀

我覺得 是否讀書 讀書多少 和素質沒有必然關係。本人學識粗淺,沒有什麼厲害的見解。我只知道,素質體現在人的舉手投足之間,不小心碰到別人就說抱歉;受人舉手之勞也應該誠懇道謝;做好分內的事,不給別人添麻煩等等,這些是我認為的素質。而讀書能做到的,我認為是讓人更明白自我意義,沉實下來,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浮躁,不盲目,不盲目,在精神世界裡能夠找到寄託;與人交談能有更多談資,雖不至於口吐蓮花,字字珠璣,或是出口成章,但是有足夠的閱讀基礎在,出口的話、話中的的邏輯上下,必定令他人感到誠服,交到的朋友也因此有了變化;看事情也更加透徹明白,能在經歷和處境中找對自己的立場,明白自己的所求 等等。

我認為

素質的意義在於 與人為善,舉止有禮得當,讀書的意義在於內化學識,比單純素質到位的人多了自我,不容易隨波逐流總之想要受人喜歡 素質必不可少 讀書與否反而不重要

沒有素質的讀書人,縱然學識再廣博,必然被部分人排斥

在有素質的基礎上讀書 那就叫錦上添花 是真正的寶藏
我在地鐵上被踩到腳,我知道他會跟我道歉說不好意思,但我會先和他說不好意思,擋到你了,差點讓你摔倒了。

讀書是理論派,生活是實踐派。


可以達到受人尊敬那麼高。因為他們在讀生活,讀閱歷。很多我們在書本里學到的道理,他們在生活中學到了。讀不讀書和素質高低沒有必然關係的。


素質是素質,讀書是讀書,只不過讀書多的更容易通過讀書提升自己的素質,但是!讀書多不代表就素質高,高智商人渣大有人在;而且,讀書少的人確是高素質的人也大有人在,順便我能問一句題主是看不起讀書少的人嗎?或者說覺得只有讀書多了素質才能高?有時間提這個問題都不如去出去走兩步,順道去藥店買兩片嗎丁啉。


還有個人秉性 但是還是要多讀書。


應該改成不讀書的人素質能有多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