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我把隔壁米國的搬過來了


美國的GBI系統目前只有44枚攔截彈,如果命中率是100%,最多能攔截44個核彈頭,注意是核彈頭,不是導彈。對於中國,洲際導彈在西伯利亞上空就已經進入中段,等到進入了阿拉斯加防空陣地的攔截範圍,彈頭和誘餌已經釋放完畢,對於攔截彈來說,最佳窗口已經錯過,而且目前美國還不能區分假目標和真彈頭,只能看到一個「目標」就打,所以被「摧毀」的不一定是彈頭,而可能是誘餌。

除了攔截彈數量極為有限之外,洲際導彈本身極難攔截。現在的洲際導彈大多可以攜帶分導式多彈頭,具有末端變軌能力,有的甚至能二次變軌,而且因為本身速度極快,即使是中段攔截也要消耗大量的系統運算能力,一次只能攔截一枚,並且只能發射一枚攔截彈,稍微有一點誤差就會失敗。中國的東風31A和俄羅斯的白楊M儘管是單彈頭,但是在上面儘可能多的點了突防能力,並不比多彈頭的更好攔截。

新的高超音速武器也給了單彈頭導彈更多的突防機會,因為獨特的彈道特性,現有的武器無法對其攔截,更大大加強了洲際導彈的威懾能力。我國也有現役和在研的高超音速洲際導彈。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首先反導系統全球覆蓋是一個偽命題,美國也只是建了幾個反導陣地,遠遠達不到全球覆蓋,而且現有的能力導致其命中率並不高,最後,美國部署的攔截彈數量很少,對中俄的核武庫來說形成不了實際威脅。既然美國的反導系統的攔截能力有限,中俄自然不會停止發展彈道導彈,更何況現在在反導領域還是攻遠遠大於守的,根本沒必要因噎廢食,更不必說連噎嗓子都達不到。

反導系統現在的實用價值更多時候還是早期預警,多爭取幾分鐘隱蔽時間,同時幫助領導人進行核反擊戰略,這遠比攔截幾個彈頭重要,中俄真正忌憚的是這個,突然性會因為早期預警受到很大影響,最終傷害可能不如預期。應對手段就是,同時發射不同射程的彈道導彈,敲掉敵方的預警雷達,但這樣也會給敵人提供一些預警。現役的反導系統更適合用來對付非五常國家的核武器,對付他們還比較稀少而且實戰能力堪憂的核武器,反導系統的效率還是很高的。

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這麼問,中俄都部署了反導系統,為何美國沒有放棄自己龐大的核武庫,仍然部署了這麼多洲際導彈?


你的二次反擊數量超過他GBI可攔截的數量,你不就不怕他先發制人了。

美國大概部署了250枚GBI,攔截成功率50%。也就最多能打掉反擊過來的125枚彈頭。一個導彈平均帶5枚算(帶多了,射程不夠,還要考慮自身武器的可靠性)。只要在美國先發制人的核攻擊下保留大於25-30枚洲際導彈。美國就沒有絕對安全的保障。他就不會輕易先發制人。(考慮到美國的政治體制,希特勒這種瘋子上臺的概率還是很小的)

所以洲際導彈還是要造起來。等力量均等之後(兩邊錢都燒不起的時候),開始裁軍。


對不住,看到你這個問題我不厚道的笑了。

鷹醬、兔子和熊在臺上對持,三方都各持棍棒和盾牌,現在盾牌有了,你問是不是不要棍棒了?!

首先,攻擊和防守的手段必須都要有。彈道導彈搭載大當量核武器仍然是現今最靠譜最有效的攻擊手段。若對方具備攔截能力,那我們就發展一款對方攔截不了的。最強的防守就是進攻,理解下。

其次,地球村不止臺上的這三個,臺下還有很多連棍棒都沒有的呢。少數拿著木棍的,看著臺上高大盾牌後更粗的棍棒,也只能嘆氣。

最後,棍棒是指向所有人的,盾牌也是防備所有人的。

以上,能理解不?


和拍羽毛球一樣。技術再牛逼,總會丟幾個。手腳再靈活,對方好幾個球一起飽和過來,你也來不及。所以這套系統對只有幾發導彈存貨的國家有用,對方沒辦法拚命。只能老老實實。


防禦永遠比突防更加困難


放空導彈也沒判了飛機死刑呀 導彈比飛機的機動性強多了

彈道導彈也可以用激動變軌 旋轉單體 誘餌目標 分導彈頭和反導系統對抗


我還是認為,兩個大國打仗打的就是經濟學,誰錢多誰勝。而誰錢多又變成誰工業人口多誰勝。戰術應當是靈活的。一旦美國向我發射大量核彈,我倒主張首先還擊以幾十萬枚常規洲際導彈,就足以摧毀大部分美國工業了。而且,就算美國的反導系統把幾十萬枚常規洲際導彈悉數摧毀,你擊落導彈不要錢的啊?那就把你的錢打沒了。再接著打核彈你也就幹捱揍了。除非你的反導系統很神奇能夠識別出我方一開始打的是常規彈,因此而不理因此對落在美國什麼地方聽之任之,只有核彈頭才擊落。那樣我幾十萬枚常規彈已經摧毀美國工業了。同時組織幾百萬家人因受核襲擊而死自己也得了白血病的白血兵團不斷在美國本土登陸,見電站摧毀電站見水源摧毀水源見燃油管道摧毀燃油管道,威力不輸核彈襲擊,甚至及時將戰犯美國總統抓住了。


這個回答的數字來源沒有得到官方確認,但是由於說這話的人本身是做這一行測評的,之前的一些言論還算靠譜,所以我也就搬過來……至於真假自己評定……鎮國重器的詳情,在網上能給你言之鑿鑿的都是騙子(我也是網上的,所以你當我是隨便扯的就行,下面開編)。

首先:從傷害上來說

據說:彈道導彈的發射成功率是95%,運行過程中的被攔截率超過70%,我們湊個好看的數字,就取75%好了

傳聞:兔子有300+枚核彈頭,取整300枚

那麼戰時能夠成功升空的=300*0.95=285枚

飛行過程中被攔截的=285*0.75=213.75枚(約等於214枚)

快遞能夠成功簽收的=285-214=71枚

由於「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諾和「只有和反擊而沒有核迎擊」的常識以及「核捆綁」的真實存在,最終真正能夠到達目的地的肯定更少。

落在「美麗風景線」上的煙花必然是更少裡面的更少=71/5=14.2,基於「料敵從寬」的原則,我們抹掉尾數,算10枚好了。

多彈頭入軌技術,10枚核彈頭也就2-4枚洲際彈道導彈的運載量,300-400萬人的殺傷……原本大家都覺得這個傷害夠了,但是一個在和平年代都能夠允許近20萬人死於疫情的官僚機構,真到了「核平」年代,300-400萬人的死亡真的不夠看的。那就只能追加再造了。也就是前段時間老胡一直在說的要「追加1000枚 」。

沒有威懾,哪來和平,從這個角度來說,鷹醬真的把兔子嚇了一大跳。

然後:從功能性上來說

除了彈道導彈中的洲際彈道導彈,沒有任何一款武器能夠在總部下達命令的40分鐘時間內,打擊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

機槍宣判了輕步兵的死亡,武直宣佈了坦克的死亡……一個路子

對抗永遠是螺旋上升的,並不代表有了防禦的可能就能宣判XXX的死亡,輕步兵代表了武裝存在,坦克代表了戰線的支撐點,洲際彈道導彈代表多遠的人必須聽我講道理。

無可替代,所以宣判不了死刑。

傳聞鷹醬研製中的電磁炮有6000公里的射程,不過喊了5年多了也沒看到實物,不知真假,就算是真的,也只是洲際彈道導彈射程的一半。不夠真理


這個話題就跟問,為啥古代盾造出來,各個朝代還在造茅刀弓箭這些武器,為啥防彈衣造出來了還繼續生產子彈,為啥反坦克武器出來了,還繼續造坦克,為啥反衛星武器出來了還繼續發射微星?


1,彈道導彈本身的突防速度極快,還可以採取一系列技術升級措施提高突防概率,增加命中精度;

2,目前出現的高超音速導彈其實也是彈道導彈的變種,改進的高超音速彈頭從大氣層外飛行變成在大氣層內滑翔機動,完美的繞過了美國建立的導彈防禦系統;

3,彈道導彈是一種進攻型武器,它的製造價格相比於反導系統仍然要便宜的多,而建立防禦系統花費的代價太大;

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