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在讀生,有胃脹氣一直沒治好,有時候害怕腸鳴聲音特別大加上在別人面前老緊張和同學關係也一般,總是逃課在廁所,腿麻了也不想回去,感覺自己不是班裡的一分子,可有可無。看過心理醫生去過醫院,應該是輕度抑鬱,服用舍曲林半個多月了,感覺沒什麼用,應該主要是心態的問題,有點疑心病的感覺,老覺得別人在說自己,消極對好多東西提不起興趣,家人不知道老師讓我在家反省,我說去上學但是不敢去,昨天白天在商城,晚上在kfc24小時店,我這輩子是不是要完蛋了,初中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是也有點害怕交往,到了高中學習一塌糊塗現在完全沒在學了,感覺都放棄人際交往了


當下最要緊的不是上不上學,而是身體健康、心情舒暢。

學習暫時停下來不是不學習了,而是為了今後更好的學習。

根據你說的情況,你可能就是不太善於人際交流,平時在班上也比較內向,加上胃脹氣的狀況,加重了你的焦慮,所以你要趕緊把你的真實狀態告訴父母,或者至近的親屬,趁年輕抓緊就醫,胃脹氣中西醫都有辦法治療,建議去省城比較大的中醫院、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掛專家號治療,應該很快會好起來的。

隨著胃脹氣狀況的改善,慢慢學習與人交往,你的狀況會很快好起來的。

祝你早日康復、心情愉快!


這樣的情況也許不僅僅是厭學的問題,比起對學習的排斥心情,校園社交環境是否讓你感到更加難以應對,內心真正恐懼的是他人聽到自己的「腸鳴」聲音,從而對自己產生負面看法。對他人評價的過度在意,以及對自我形象和社交的失控感是你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其實大多數人都有著擔心他人看到的一面,也許有對自己外貌的某些擔心,也許有對自己能力的某些擔心。越使自己擔心的部分會在我們心中被無限放大,感覺外界都在盯著我們的缺點,這種負面的循環嚴重的話,就會造成對生活功能的破壞。所謂生活功能也叫做社會性功能,包含了基礎的社交功能,工作學習的功能,自我管理照顧的功能等。

說回被關注感,這種感受大多來源於我們腦中的一種不真實客體——「假想觀眾」,這種假想觀眾從每個人能意識到他人的存在時就出現了,簡單地說,假想觀眾會像「你」一樣關注著自己,它本身的作用是用來確定「我」確實在環境中存在的,是用來讓我們更好的建立存在感,更好的維護自我與外界平衡的。但當你與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少時,就很難通過現實反覆確認並且完善假想觀眾,那就意味著假想世界中的他人佔比越來越大,就存在脫離現實的風險。

我想告訴你,你需要勇敢的與他人交流,從而確定,並沒有人在意你擔心的事情(比如腸鳴),並沒有人會因此對你有負面的看法,但我也知道想要踏出自己的安全圈是很可怕的一件事,那麼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遵守醫生的醫囑,堅持下去,會有所改善。

最後,我想向你分享我自己難以向他人分享的事情,希望可以讓你明白,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困擾,能夠更輕鬆的看待自己。

在讀大學的時候,大多作業都是用電腦完成,很少用筆紙寫字,在一次班級收集信息時,需要填寫複雜的表格,那時我突然發現自己的右手不會寫字了,感覺很難握住筆,於是我用更大的力氣更專註的狀態書寫,發現紙張幾乎都要被穿透,寫出來的字體還是歪歪扭扭,像是從未上過學的人。

當時就覺得很尷尬,同學都寫完了,我還在用顫抖的右手笨拙的嘗試。後來情況並未好轉,去了很多醫院,做過手部肌電圖檢查,腦部的核磁共振檢查,基本上醫生都告訴我沒有器質性病變,很有可能是書寫障礙。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無法寫字變成了無法彈吉他(學了5年的吉他),到喫飯用筷子都會有些不方便,最尷尬的就是以前的朋友讓我一起彈琴的時候,或者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簽字的時候,越有人關注,右手就越笨拙。也有很多人會好奇於我拿筆拿筷子的方式,開玩笑的說「真奇怪」的時候,我內心的感受並不輕鬆。

但是要說我有多在意這件事,它不過只佔到我生活的很小一部分,最糟糕也不過就是不熟悉的人會感覺我動作笨拙,寫字不好看,這不會成為他人評價我的主要內容。因為我將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我可以控制的部分,可以學習幽默。可以樂於助人,可以努力工作,可以學習更多未知的技能。那麼,生活就不僅僅是圍繞著你所擔心的問題無限擴散焦慮。

希望看到的人,也可以試著分享出自己的擔心,什麼樣的困擾是你害怕他人知道的?


首先感謝邀請,您的問題我瞭解過了,請關注我類似問題的回復,希望能夠幫到你。這裡簡單說一下我的觀點。您的情況已經是確診了就應該積極治療,聽從醫生的建議。按時喫藥,如果感覺沒有太大作用,可以和醫生去反饋,可以申請更換藥劑。同時也可以去知名的省市級專科大醫院去諮詢或者是尋求好的治療方式。

另外一個方面,抑鬱症類型的精神疾病自己也要注意一些方面。這種病症的治癒率也不是很高的,另外還有複發的可能。自己的心態要調整好,別自我感覺良好,沒有那麼多人會注意你,真正關心您的只有父母。

明白了這點,你上課時就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這方面。這麼說吧,就算你胃腸不好,經常脹氣,偶爾憋不住放了幾個屁,也就當時同學會笑你,把這當笑話了,過後沒人還把這事當回事。自己不能有心理壓力。另外一個方面上學儘可能別喫那些容易脹氣和味道難聞的食物。比如蘿蔔和豆類製品。臭豆腐、榴槤製品。這些食品你喜歡喫可以回到家在喫就好。

我們為什麼去上學?還不是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以後的自己做準備,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知識改變命運!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上學就是學習的一個過程,學習各方面的基礎知識,最終掌握一門兩門的專業技能。用知識改變命運創造財富。所以說上學是人生路途中一個非常必要的過程。不學習沒有文化,不會寫字更別說其他方面的技能了。學校是每個人少年時代成長的搖籃。有那麼多同學可以相識,有那麼多老師可以幫助你。所以不能放棄學業。要勇敢的戰勝自己。自我調整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每天早上起牀對著鏡子大聲說,「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做到!多看一些身殘志堅的人的勵志書籍,比如張海迪就是一個典範。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其他方面的回復。


面對社會,不要逃避,想開點好拉,別為了生活的命運而苦惱。誰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生活煩惱.找個愛你的知己來面對你以後的酸甜苦辣,你要記住,喫虧,上當,哪怕是你普通的跌倒都是你人生最寶貴的經驗。

你要做的就是接受這一切.開朗的接受,大度的包容,博愛這一起哪怕是最痛苦的事情。像聽故事一樣,不要太當真。每個人的機遇、環境包括整個的人氣都有不同,並且主要的是歷史環境和社會制度不一樣。

懷著一份樂觀的事情看待周圍的一切,對你嘲笑的人,不疼愛你的人,你可以先主動一定表示你的友善,以一顆寬容大度的心胸去原諒那些人朋友喜新厭舊,你可以好好的珍惜他們,對他們好,他們自然就會很珍惜你的。

不需要自己成為別人生活中的一個角色,你無聊鬱悶時候可以找好朋友多聊天多溝通,不喜歡別人在嘲笑你,你可以視而不見,不需要報復,報復只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希望你擁有一份好的心情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不要在意別人的嘲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其實不需要以裝瘋賣傻來逃避現實,逃避只會讓自己更加孤單,更加寂寞。

所以, 怎麼過不都是一輩子麼?既然是這樣,我們為什麼選擇不快樂或者種種負累呢?你說是嗎? 因為人活著不是單單的為自己活著。每個人都有親戚,朋友等一系列羣組。人就要顧及到身邊的人的想法。每個人都是有責任的!活著也不單單是活著,怎麼活,什麼樣的活法?物質需求滿足了,精神需求又是否能滿足呢?所以人就有一定的壓力。外界的,自身的雙重壓力。所以人就感覺到累!


先休息一下,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