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7日訊,據一財報道,近日中行「原油寶」事件,將銀行創新業務風險及資管行業投資者適當性問題,推上爭議焦點。4月25日,在資管新規兩周年研討會上,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資產管理不應僅局限於高凈值人群和機構投資者,普通金融消費者也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需求,關鍵是提供匹配不同群體風險偏好、價格合理、方便快捷、成本可擔的適當產品。

繼「原油寶」之後,有關投資者適格的問題又一次被提出來,如何才能確保合適的投資人買到風險相匹配的產品?


謝邀!題主的兩個問題提的非常棒!

1.「原油寶」中的「合格投資人」是如何認定的?

我考古了2018年6月,中國銀行官方公眾號「中國銀行微銀

行」的推送消息。

原文鏈接:

簡單四步教你玩轉原油寶!?

mp.weixin.qq.com圖標

咳咳,所以請各位答主認真審題,其他銀行和機構如何認定我們暫時放在一邊吧,中國銀行的原油寶可是面對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

好玩!有趣!賺錢錢!童叟無欺!

2.怎麼才能讓投資人買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說到底,風險承受能力測試也只是個參考。不知道題主有沒有在app上自主購買理財產品的經歷,我本人在某行app上購買結構化理財產品時,被彈窗要求確認是否為高凈值客戶,我動動手指點了「是」,就購買成功了。而實際上我壓根沒啥流動資金。

你覺得這個產品好,或者你聽說這個產品好,那麼你一定會想方設法去買入。這是投資者的第一個坑。

你不知道這個產品好不好,但是機構和客戶經理給你吹得天花亂墜,你猶豫著買入了,這是機構給你挖的第二個坑。

投資理財的坑有多少,我想沒人能數得清。你要說原油寶產品或者其他複雜衍生金融產品的遊戲規則你不懂,那我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保險產品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吧?現在你身邊那些哭著說被保險代理人騙了的人難道就消失了嗎?

給作為投資人的普通小散一點建議吧,

第一,多看看政府發布的金融消費提示。雖說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仍有不斷完善的地方,且監管是具有滯後性的,但公開發布的消費提示一定是當前最高發的、與金融市場的每一個人密切相關的風險點。

第二,不要盲目跟風,不要輕信大機構。雖然大機構聲譽風險管理會做得更好,但這次原油寶事件暴露出的問題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一定要記住,無論是銀行機構還是投資機構,其經營的短期目標都一定是規模擴張和利潤最大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業務一線會有極大的道德風險去利用信息不對稱來銷售風險不匹配的產品。(插一句,所以在整個購買過程中,自己最好全程錄音錄像。)

第三,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你的資產如何保護、如何實現增值是你的個人決策。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如果你實在弄不懂,就不要買!承受不了虧損,就不要買!不要忽視風險測評和冗繁的簽約過程,那都是對你的保護!一定要看合同看提示書!!風險是和收益並存的,切勿因貪慾而蒙蔽了理性。

「讓投資人買到合適的投資產品」從來不是機構的本心!

「讓投資人買到合適的投資產品」可以是一個機構的良心!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投資人要學會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消費者教育任重道遠!!


首先原油寶中的合格投資者是如何認定的,這個只有中行和投資者才知道。有投資過股票或者期貨(這兩者比較常見一些),一定知道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讓你做了些什麼。

上圖吧,直觀明了。我們看看某大型券商產品及服務風險等級標準(公示)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沒有。

總結一下,加了槓桿風險就高。基礎產品風險高,衍生產品風險一般會更高(基金中的基金除外)。

現行法律法規對原油寶這類產品可以說沒有明文的規定,但舉輕明重,基礎的產品原油期貨屬於高風險產品,原油寶的風險應該更高。


(1)期貨的合格投資人需要對投資有相對成熟的認知,在資金方面有自主權,佔總資產的比例也不宜過高,在投資以前代理機構都會讓投資人填寫相應的調查問卷,各方面都合格以後才是一個合格的投資人。

(2)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來選擇自己的投資產品,投資偏保守則選擇相對安全的投資產品,投資偏激進則可以選擇風險較高的投資產品。


首先得了解自己的經濟情況,然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不同投資方式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潛在、實際收益都是不同的,只有自己去了解,才會知道自己更能接版受怎樣的投資品,並找到適合的理財方式。

另外,就是風險的判斷。

所以,你平時聽到的「高風險、高收益」這句話不是一個憑空的杜撰,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基於我們人類的基本特徵——風險厭惡。

為了補償我們要承擔的這些風險,我們需要風險溢價。風險溢價越高,所需要的補償就越多。

好了,剛才通過這個實驗,你已經知道了,就是我們人類有一個特徵,就是風險厭惡,然後因為厭惡風險,所以對承擔風險需要風險溢價。

但是你想過沒有,其實這個世界這麼大,有很多種不同類型的人,絕大多數人是風險厭惡的,但世界上其實還有喜歡風險的人。比如有的人就認為,遊戲贏錢這件事情本身就夠刺激了,50%的概率贏100塊,比確定的50塊錢對他的吸引力更大。

這種人叫做什麼呢?這種人叫做「風險愛好」(risk loving),這種類型的人就會更加關注那種小概率贏大錢的事情,比如賭場里的常客,他們就常常傾向於那些高風險、高回報的事業。

當然了,這種風險愛好者還包括了很多的創業者,比如著名的「鋼鐵俠」馬斯克就是一個風險愛好者。

那除了風險愛好和風險厭惡以外,還有一種人,抱著一個無所謂的態度,只要期望回報一樣,確定的回報和不確定的回報都無所謂,這種人我們就稱他為「風險中性」。

所以,根據對風險的態度,我們可以把人分成三類:大部分人是風險厭惡者,但是也有一些風險愛好者,就是那些愛冒險的人,還有一些人無所謂,就是風險中性的人。

既然大部分的人是風險厭惡,那是不是意味著大家的風險的態度就一樣了呢?不是這樣子的。即使在風險厭惡的人群中,風險厭惡的程度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回到我們開始的例子,要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參加那些遊戲,不就需要給一定的補償嗎?那很顯然,不同的人需要的補償是不一樣的,需要的補償越多,證明你的風險厭惡程度越高。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一個社會普遍的風險厭惡程度更高的話,那意味著什麼?那意味著在這個市場上去出售風險資產的話,你必須給他們更高的風險溢價,也就是你必須給他們更高的回報率。

所以,合格的投資人一定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和充分了解自己的經濟狀況。


大家都有在銀行存款的經驗,賬上的錢越多,銀行就越想推薦你買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其時也是代銷,也就是賺通道手續費,本身並沒有專業,有經驗的國際金融人員作產品的發行。原油寶最初的推銷思路應該也是照老套理財思路來推給客戶。只是,作為國際大行的中行,此次想當莊家,想要兩頭賺。所以,真正俱有期貨意識的專業投資者又有幾人呢?我想,中行本身的行員可能自身都不清楚這個產品的設計及風險。

所謂,隔行如隔山,買理財產品也是如此。不懂,聽不明白,那不如暫時不作。如果錢真的太多,研究下股市,作價值投資,可能還可以試試。2020年的投資策略,現金為王!


在一個誠信體系不健全、違約成本低廉的地方,只能自己多學習了。


還記得銀行讓你做的風險評估測試嗎?

法律和監管要求金融機構銷售理財等金融產品時,要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第六條,對此進行了明確規定。

所以銀行在你買理財和其他金融產品之前,是一定會讓你做風險評估測試的。

在出事之前,真的要買高風險金融產品,這個測試結果合格不合格都一樣,畢竟不合格(比較適合低風險低收益的人群)只要再做一次,按偏好高風險高收益的選項再填一遍,就能合格了。甚至我遇到過個別銀行的職員會指導你應該怎麼填,全選X啊這樣的。

事情就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