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一學生,從小被父母灌輸各種好好讀書的思想,我也一直都很努力,三年前考上了市重點高中,但越長大我越覺得力不從心,即便我已經很努力,可總是難以取得前幾名。我感覺自己妒忌心挺重的,當身邊人勝過我時,我總是心裡忿忿不平、躊躇滿志,想著一定要努力超過他們。這樣的想法成為了我努力學習的動力之一,可即使這樣,我依然不能成為我想成為的樣子,高考僅僅考上了一個比較普通的211,曾經勵志一定要上985的我被現實狠狠地扇了巴掌。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很有思想的人,結果就是高三最後衝刺階段差點被割韭菜,當時非常懷疑自己老師的水平,現在想想老師是對的。到了大學,我更加覺得時間的寶貴了,以前週末我總是抱著電腦遊戲不放,最近的我基本不玩遊戲了,週末也不碰,看B站也主要是學習高數和機械製圖,我感覺我們學校競爭壓力並不算特別大,也可以說是不算太「卷」,前幾天聽說北航一個學生猝死的消息挺讓我喫驚的,不知道原來985的壓力居然這麼大,我到了那裡可能被摁在地上碾壓吧。上了大學後我並沒有加社團,只是加入了學院的青協,一個比較閑散的部門,我的大學生活並不像我想像得那樣精彩。我真的非常羨慕我的一位高中同學,也是我的室友,他曾在學校參加舞蹈隊,到了大學後也在空間裏看到他發的表演的說說,這樣的人實在是讓我羨慕不已。儘管我身邊這樣的人只有他一個。思修課上老師讓相互誇獎,我收到了不算敷衍的讚美:專註、畫畫好、思路清晰。我覺得能被這樣誇獎就是因為我曾在畫海報時畫過幾個人物畫像,在一些小組活動提過一些建議。我那時覺得:原來我也有優點啊,原來在別人眼裡我是這樣的。仔細想想身邊佛系的同學也挺多的,但我做不到,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我想儘力過得精彩。

承認這件事需要勇氣,我是個很虛榮的人,我覺得他人的讚美對我很重要,但我自身硬體條件並不好,家裡沒錢,長的也不高,不帥,也沒什麼才藝,畫畫有點天賦但並沒有報過班,也不算什麼特長。因此我一直急於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變強。我也覺得我是個很急躁的人,這也是導致我內心痛苦的一個重要原因。我也常常開導自己,因為我知道,短時間內能耗獲得的能力大多沒什麼價值。或許是曾經的輝煌讓我對自己要求太高了吧,我的父母現在也並不希望我壓力太大的。因為種種原因,我一直都沒什麼知心的朋友,讀了一些書後發現,我和別人不能很好相處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生活習慣以及三觀的不同所致,就比如說我每天晚上十一點就上牀睡覺,而其餘的室友都喜歡熬夜。我覺得和我性格以及習慣相似的人挺難找,所以我一直挺孤單的,但我並不想因此當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可能我生來就註定孤單吧。

大學四年對每個人都是意義非凡的,可是我怎樣才能把這段時間過得快樂而有意義呢?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青春是美好的,這點兒毋庸置疑。不過深處其中,當局者迷,不只如何之美好?這很正常,就像明白了道理 卻依舊過不好一生。

提一點小小的建議。

首先,堅持鍛煉身體(跑步 打羽毛球 籃球什麼的) 找到自己喜歡的。實在沒有就去跑步吧(本人親測,真的爽)。重點是堅持哦!選擇什麼運動是次要的。

其次,多讀書(有點兒老套 但就是有用)。蘇東坡先生講得: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傳到今天,經過歲月的洗滌,不沒有道理的。所以選一本書,每天讀幾頁。極少成多,會有大不同的。

最後 ,青春的樣子是活出自我。有自己的追求與熱愛,然後幹就完了。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青春,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永遠年輕。不辜負自己就好了,因為我的青春,我負責。

題主,加油哦!


活成你喜歡的,你想要的就很酷


青春是自己的,所以說快樂的青春、沒有遺憾的青春就是最精彩的。青春本就是五彩斑斕的,每個人的青春都有自己獨特的顏色。不能用別人的青春尺度來評判自己的青春精不精彩。你的青春精不精彩你說了算,別人無權評判,因為別人沒有經歷過你的青春。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怎樣算精彩?是該玩玩,該學學?不好說,效果因人而異


不請自來。感謝題主之前回答我的問題。談談我個人的一點不著邊際的想法。

我期盼,我的青春,可以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是生命力的高漲,是觀點的碰撞;是將潛在的自我保護心理轉化為內外統一的認同與和諧;是更瞭解卻更熱愛這個世界。

是在高峯體驗的時刻開懷大笑;在精神疲乏的時候仍心懷希望。是美與愛的集合。是不懼死亡最強有力的一聲號角。


努力爭取自己喜歡的東西 對於熱愛還要做出一點能讓自己滿意的成績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只要你覺得有意義,過的精彩活的漂亮。回看自己的曾經。可以對自己說「我儘力了」。

這樣的青春就沒什麼遺憾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