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概念都不是很理解,有沒有啥好的方法都搞清楚?要從經濟學原理看起嗎?


簡單的說,國家發行貨幣就是對人民的負債,給人民打白條。因為我拿張紙印了就能換你的東西。

既然是負債,就要有還款來源有抵押。所以美國的方式是以未來稅收作抵押發行貨幣。中國的方式,是以全部國有資產為抵押發行貨幣。


謝邀。沒那麼複雜,換你你也會:面多了加水 水多了加面。麵糰大了重新來過,死循環。


《貨幣戰爭》的主要爭議在於陰謀論。你提問的問題不明確,不知道你到底想問啥。

如果想了解金融或者經濟史,看點輕鬆點的東西沒問題。想學習的話當然是從《經濟學原理》學起。

如果僅僅是想問這幾個概念,可以簡單說一點。也有偏差,歡迎指正。

早期貨幣是金銀銅等貴金屬(忽略更早的貝殼等時代),作為一般等價物。後來發行紙幣,規定紙幣與相應貴金屬的兌換關係,就是「金本位」「銀本位」的由來。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美元唯一標定黃金,其他各國貨幣標定美元,形成了美元的金本位,其他貨幣的「美元代金本位」(不知道有沒有這個詞)。沒幾年後美元和各國都標不住了,美這個體系就散了。再後來美國搞定了中東大油庫,讓石油必須用美元結算,這就石油美元。

以上說的內涵都是貨幣代表著可兌換的實物資產,無論金銀銅油都是,而這些實物資產才是真正的一般等價物。換句話說發行方有多少資產印多少錢。你有一噸黃金,發行一百萬塊錢,一塊錢就是一克黃金。要是發一千萬塊錢,那一塊錢就是0.1殼黃金。這就是通脹,錢不值錢了。

而信用貨幣則是不再標定任何貴金屬資產,由發行方(一般是央行或政府指定機構)來控制社會的貨幣流通量。而社會對貨幣的信來自對政府最終償付能力的信心。簡單來說,政府控制發行量,讓所有人都相信一塊錢能買一克金,但是不要求國庫里一定有那麼多實物黃金。

政府調控貨幣流通量的手段有貨幣和財政兩條手段。具體的東西就多了比如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稅收,發國債,回購,逆回購,窗口指導等等。


貨幣戰爭意淫成分太重,先買本貨幣銀行學看看,還要少許會計知識


看到用國債抵押發行貨幣就不用看這本書了,換一本吧!


買《貨幣金融學》看,米什金的就可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