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了解一下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

1.母嬰傳播

主要發生在乙肝孕婦分娩過程中和分娩後,而垂直傳播(分娩前的宮內感染)感染率&<3%,多見於HBeAg陽性孕婦。新生兒易感染乙肝病毒,接觸母親血液而感染。同時嬰幼兒免疫系統未發育完全,不能自主清除乙肝病毒,而青少年或成人感染乙肝病毒,95%以上能自己清除病毒併產生抗體。

2.血液傳播

包括輸血,消毒不徹底的輸液、針刺、修足、紋身、扎耳環孔、紋眉、扎耳環孔、牙科治療及共用剃鬚刀和帶血牙刷。

3.未經安全防護性接觸傳播

既然乙肝不會通過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觸傳播,乙肝病毒攜帶者可辦健康證,從事食品行業。那麼問題來了,為啥我國竟有上億的乙肝感染者?

第一,此前乙肝疫苗未廣泛普及,無法阻斷乙肝母嬰傳播。

第二:之前衛生條件落後,特別是在農村,一次性注射器未廣泛使用,而是共用玻璃針筒、針頭等醫療器械。

相反,若乙肝病毒真能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傳播,1億乙肝攜帶者傳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也就分分鐘的事情,而事實並非如此。

由於乙肝疫苗已納入國家免疫計劃,新生兒出生將免費注射乙肝疫苗,所以我國5歲以下的乙肝感染率已低於1%,中國政府還因此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表彰。

目前乙肝疫苗是最為成功的疫苗之一,接種成功後,可以完全阻斷乙肝病毒的傳播,完全不需要擔心日常的生活接觸,甚至是夫妻間的親密行為。

是不是還想知道更多靠譜乙肝知識?

果斷下載億友APP,一起戰勝乙肝!

傳送門:億友app官方下載


首先我們從乙肝的正規葯傳播途徑來分析,人類因含 HBV體液或血進人機而獲得感染,具傳播途徑有下列幾種:

  (1) 母嬰傳播 :包括 宮內感染、圍生期傳播 分娩後傳播宮內感染主要經胎盤獲得,約佔 HBsAg 陽性母親的5%, 可能與妊娠期胎盤 輕微剝離有關。經精子或卵傳播的可能性未被證實圍生期 傳播或分娩過程是母嬰的主要方式,嬰兒因破損皮膚黏膜 接觸母血、 接觸母血、 水或 陰道分泌物而傳染 陰道分泌物而傳染 陰道分泌物而傳染 。分娩後傳播主要由於母嬰間密切接觸。在我國, 顯得特別重人羣中HBsAg 陽性的HBV攜帶者中攜帶者中 30% 以上是由其傳播積累而成。

乙肝病毒攜帶者中,母嬰傳播的大約佔三分之一,幼年時期感染乙肝病毒又佔了將近三分之二,只有極少數人是在成年之後感染乙肝病感染時年齡越小,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越高。預防母嬰的乙肝傳播任重而道遠。

乙肝母嬰傳播有三個途徑。宮內感染,產時感染,產後感染。乙肝媽媽所生寶寶在出生後立即給予主動+被動(乙肝疫苗+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聯合免疫的母嬰阻斷措施,絕大多數產時感染和產後感染均可被阻斷,宮內感染成為目前母嬰阻斷失敗的主要原因。

  ⑵血液 、體液傳播 :血液 中HBV 含量很高,微的污染血進人體即可造 含量很高,如輸血及血製品、注射手術針刺共用剃刀和牙刷液 透析、器官移植等均可傳播。目前經血液注射仍將佔重要地位隨著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普及,醫源傳播有下降趨勢。雖然對供血員進行嚴格篩 ,但不能篩除HBsAg陰性 的HBV 攜帶者。現已證實唾液、汗精 液、 陰道分泌物液、乳汁等體液含有HBV ,密切的生活接觸、性接觸等亦是獲得 HBV 感染的可能途徑。

關於血液傳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輸血及血製品、注射手術針刺共用剃刀和牙刷液 透析、器官移植等不規範造成的。

  (3) 其他傳播 途徑 :雖然經破損的消化道、呼吸黏膜或昆蟲叮咬在理論上有可能,但實際意義未必重要


中國2005年才把乙肝疫苗納入一類疫苗(免費),此前我身邊都是託關係找熟人自費打的,大多數家庭都沒這個意識,所以沒有母嬰阻隔,沒有安全的X行為保護,沒有血液傳播的風險意識,導致中國成了肝病大國。

歷史遺留問題。70~90年代因為醫療衛生問題和欠發展問題而大量感染的那波人都還健在。


因為沒查到HBV攜帶者年齡結構,自己猜一下吧。

首先,中國是一個乙肝大國,而乙肝較流行的地區,HBV傳播最主要的渠道是母嬰垂直傳播,而母嬰阻斷在之前並沒有被推廣。另外,之前人對乙肝瞭解不夠,親密接觸也可能導致水平傳播。

就我的印象來說,身邊的HBV攜帶者主要是母親傳染的,不過也有一個94年出生的朋友在出生時感染HBV,這樣看醫源傳播被阻斷時候可能還要靠後點。另外類似HIV,性傳播、血液傳播等也是HBV傳播途徑,但HBV比HIV強悍太多,另類似5歲女童輸血感染HIV,HBV也有窗口期,而且是將近70天,相比HIV的6周長了近一倍。
農村出生的八零後應該小的時候都有過去村裡找村裡的赤腳醫生打防疫針的經歷吧?前面一個小朋友打完,針管和針頭都不換,直接吸了葯打下一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