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這是一個被低估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一秒出圖」的可能性不存在,我覺得也不盡然。

如果說當前設計師的工作流程可以看做是「【概念】→【設計】→【出圖】→【文本】」的話,那麼將【出圖】的過程打包成一個IPO的演算法,這個演算法的輸入端是cad平面圖,輸出端是彩平、效果、鳥瞰、分析等一套完整的圖紙,這個可能性在理論上是存在的。

當然會有一些衍生的問題,例如軟體版權問題、計算機算力問題、個性化需求問題、人員失業問題等。至於是否有資本驅動來進行研發支持,以當前的社會狀況來看,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更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是:導致設計師熬夜的原因有哪些?出圖速度是熬夜的最主要原因嗎?有沒有可能通過個體的努力減少熬夜次數

根據觀察,我將景觀設計師熬夜的原因總結為以下幾類。

  • 過短的建設週期

甲方為了利益最大化,刻意壓縮生產週期,導致一些設計任務任務佈置的非常急。例如眾所周知的國內某房地產公司,明確要求設計院:所有三四五線城市項目須採用標準化產品,設計院接到營銷戶配及設計要求後,當天內出圖(通宵)。

  • 過多的任務交叉

設計單位為了逐利,和明星軋戲一樣,同時接了過多的項目,高於公司規模能夠承擔的任務量。導致每個設計人員同時接手的項目過多,無法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完成任務。

  • 過於頻繁的彙報和修改要求

這可能是所有設計行業的通病。設計都是一鎚子買賣,設計費是固定的,無論修改多少次也不會增加甲方的成本。也許是甲方過於精益求精,也許是不提點意見無法彰顯作為領導的高瞻遠矚,總之頻繁的彙報和修改平白無故的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而且大多時候改方案的同時,模型和表現圖也需要同步修改,更是讓很多設計師苦不堪言。

  • 不良的工作節奏

這一點也許是設計團隊自身的問題。很多設計公司採用靈活打卡的機制,不要求早晨在固定的時間打卡,很多設計人員上班都是在十點左右,上午的工作時間非常短,往往是狀態還沒有調整過來,就已經到了中午喫飯的時間。正常的工作時間被腰斬,工作不得不順延到了下班以後。很多公司規定加班夠一定的時長就可以報銷餐費、打車費,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加班現象。

  • 糟糕的項目管理和團隊合作

對於一個設計任務進行錯誤的階段規劃,會出現前期閑死、後期忙死的局面。在生產週期靠前的階段,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用來做重要程度不高的前期工作,如查資料、找意向等;而等到臨近交圖,就不得不用加班和熬夜來彌補之前浪費的時間,以完整工作。

在一個團隊項目中,很多時候出現的並不是1+1等於2的生產力累加,而是在「等待」和「因為任務不明晰導致的復工修改」中消耗了大量精力。

此外,如果設計師被要求承擔很多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也會讓很多完整的工作時間被割裂,降低了作為設計工作者的生產效率。

  • 其他個體原因

例如:拖延症、接私活、夜貓子屬性等。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做「羣體思維」,是指「在一個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羣體之中,囿於某種約定俗成的觀念,人們會對其他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做出不合理的判斷」。

而一旦「加班熬夜」成為了設計行業的羣體思維,那麼「不加班熬夜」就成為了一種「問題」。如果一個公司不加班不熬夜,人們就會去想這個公司是不是業績不好,是不是已經接不到活了。如果單位的一個同事不加班不熬夜,領導也許就會想,他的工作量是不是不飽和,是不是還有餘力承擔更多的工作。

在這樣一種羣體思維之下,就算個體有能力在工作時間內完整任務,他也許一樣會傾向於讓自己保持「加班熬夜」的狀態,以此來避免別人對他造成負面的判斷。

而這纔是更可怕的。


如果能這樣的話,恭喜大多數同行都失業了,老闆自己買個機器就能幹了。最大節約成本。

老闆也很輕鬆啦,只需給客戶提供諮詢服務,回來根據客戶需求設定一下,就可以交活了。。。再不用跟設計師說,你得怎麼怎麼畫纔行,你這樣不是客戶想要的。還要跟他們解釋,為什麼他又做無用功了,自己加班半天,還不是客戶想要的。

然後,這個行業的核心技能,變成了溝通理解能力,和律師行業一樣,大家都不用畫圖了,多好啊!


作為景觀設計的兄弟行業建築設計行業的一顆螺絲釘,行業熬夜並不都是軟體效率低下造成的。

一部分原因是設計師的自我要求或老闆的事業追求,追求高品質高逼格,自然需要時間打磨,工匠精神也是這麼來的,畢竟所謂不忘初心,不忘大師夢。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一秒出圖,剩下的無數小時有可能需要不停做比選方案,直到某一秒擊中領導或業主的心,然後才能繼續深化,否則就像竹籃打水,或者大海撈針,摸不著方向的窮舉法就是無窮盡的比選。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行業也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工種說了算,各個部門/工種/上下游公司的配合溝通協調也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從下游的效果圖、模型製作單位,到乙方設計單位,到甲方開發團隊,到政府審批部門,層層關卡,哪個關卡不要來回反覆溝通,更不說同一個關卡里各種專業之間的撕扯了,因為總有一部分協調工作你改也行、我改也行,誰都不想讓這部分工作量落自己頭上,於是免不了一番扯皮。

如果你在外資設計公司的國內分部,還是沒有本土化那種,天天要和國外的同事或者領導溝通細節,保不齊還有十幾個小時時差,你就會發現畫圖真的沒有很費時間,溝通才費。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的專負有時候都沒時間畫圖,直接成為項目的客服,不是在給甲方打電話就是給其他工種打電話。

當然,有一秒出圖可以解放一部分生產力,節省出來的時間可以分配到其他工作上,但市場化競爭要求公司儘可能降低成本,做大做強,所以找一個相對重視工作生活平衡的公司比較解決問題。如果大多數人都尊重別人的時間、提倡效率,也許行業不必要的熬夜也能少些。

但是話又說回來,理想還是距我們太遠,抱好手裡的磚先。


你這是什麼神仙問題,一秒出圖的話你的老闆可能會要求你出個24小時的看看。不行的話再來24小時的。


既然熬夜已成事實,那就想想怎麼愉快的熬夜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