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風格問題,古典主義的風格如此。其實除了莫扎特,古典主義作曲家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大調的,當時人們認為小調是不太「協和的」,或許莫扎特太出名了,大家才覺得他有「特殊性」-&>-

上面的一些答案實在是不能苟同...

有說莫扎特「個人審美」的,不喜歡小調什麼的,但是人家小調用的不算少呀,莫扎特最常用的一個寫法就是大調的段落里突然的闖入小調,色彩變得陰暗,只是說作品最終還是會回到大調罷了;還有提他個人經歷的,性別傻白甜什麼的,可是「老成」的海頓爸爸的作品也大多數是大調的呀_(:з」∠)_...

實際上莫扎特的作品在技法方面當時已經算比較超前了,特別是中晚期的作品,然鵝他的風格仍然是很純正的古典主義,而貝多芬卻跨出了很大的一步。所以「為什麼莫扎特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大調的?」——莫扎特還是未能突破歷史的局限性罷了。


1.很多曲子是受別人的委託給特定的場合寫的,比如人家結婚了宴會了你弄一個苦大仇深的不合適吧。

2.題目中的「是不是」成立,但也要看到小調作品在莫扎特作品當中的特殊地位。他很多重要作品都是小調,比如鋼琴協奏曲里廣受歡迎的k466,d小調,k491,c小調。第四十交響曲「不想長大」g小調。安魂曲d小調。魔笛中的夜後詠嘆調也是小調。他的小調奏鳴曲k310a小調、k475c小調,兩首幻想曲c小調、d小調都是在音樂會上常演的曲目,而且我們一般認為幻想曲是一種比較能抒發作曲家內心的體裁。

我們可以大致這樣總結,對莫扎特來說,大調曲子用來賺錢(當然並不全是),小調曲子用來走心。


古典時代的風格就是以大調為主的。當時認為大調較小調更穩定和諧,小調主要用來表達某些特定的情感。即使小調作品,很多也歸結到大調上。

簡單舉例,古典時代器樂作品通常6首一組出版,一般這6首裡面只有1首小調。


當時的音樂產業主要以娛樂宮廷與上流社會為主,大調正面歡快的色彩更適合宴會聚會等一些演奏場合,莫扎特更是當紅炸仔雞。所以可以說是市場導向為主。


何止是莫扎特,他們那個年代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大調,小調只佔了一小部分。

原因首先要從調性講起。自然大調的VII級音是天然的導音,跟主音只差半音,當上行時,天然就有回歸主音的傾向。用簡譜來說就是7~1隻有半音,你唱到7幾乎一定要唱到1,很少有例外。

但是自然小調的VII級音跟主音是大二度,缺乏這種回歸主音的動力。當時的規定就是VII一定要回到I上,因此自然小調的VII-I是不好的進行。用簡譜來說就是5~6的時候是大二度,作為終止的力量不足。

為了加強這種終止力,當時的規定是,自然小調上行到VII時,VII必須#,用簡譜來說就是從低音唱到5的時候,這個5必須升高半度,然後回到6上。

#5的這個調式被稱為和聲小調。也就是大部分小調譜子里經常能出現#號的主要原因。

那麼問題就來了:當你下行的時候,要不要#5?

這個問題困擾了兩代人,作曲家各有各的說辭,而且兩種風格聽起來好像都挺好聽。於是這就給作曲家一些不怎麼好的創作體驗:無論是加不加升號,好像都會有人批評你不懂音樂。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問題,作曲家們往往都選擇大調來進行創作(不是說沒有啊,古典時期的小調作品還是有一些的)。

這種創作心態跟當時的「大調美好,小調悲傷」主流思想互相影響——這個思想可能是來自文藝復興以來人們剛擺脫「黑暗時代」特有的樂觀主義思想——因此從巴赫到貝多芬整整兩代人創作的音樂審美幾乎都是大調為主。莫扎特正好夾在中間,剛好是大調影響最大的時代。

莫扎特晚年(這個詞怎麼怪怪的)的時候,小調已經開始漸漸流行了,等到了貝多芬,小調創作開始漸漸進入主流,等貝多芬晚年的時候,小調已經開始影響大多數的作曲家了,等到徹底進入浪漫主義時期,東歐的音樂開始以小調作為主流審美。


土耳其進行曲和不想長大都是小調。

正經來說,小調的表現力稍微比大調豐富一點點,調性和聲這本書里小調的內容也要多一些。但也得看人,也有人非常喜歡寫大調的。

如果統計一下,久石讓應該也是小調多,不過這個和日本審美有關。

大調似乎也能寫憂鬱,好像周杰倫的退後就是這麼乾的。


看了一些別的回答,還有回復,我稍微再添加一些:環境可以影響人,但最終怎麼去使用由人來決定。我把我在回復中的的意思附在前面。

因為莫扎特認同這種審美,所以他使用,而不是審美逼著他用大調。他的內心和經歷決定了他這麼去用,而不是那時候大家都那樣,所以莫扎特也那樣。這兩個觀點的區別在於,我把人的主觀性放在最前面。

我們去討論的是一位天才

莫扎特之所以是莫扎特是因為他的獨特性。

以下為個人的一些看法:

莫扎特作為一個天才從小其實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家庭決裂以前很多事情都是由其父親來辦理,而母親更多是一個慈愛的形象。父親雖然有威嚴但總體來說對莫扎特還是有極高的期望、關愛。

這會導致什麼,莫扎特一直並沒有真正的融入到「社會大熔爐」中,仙兒一點的話叫做「有一顆赤子之心」,普通一點的說法來說其實有點傻白甜。

不過也正是如此,這種環境,加上他本身巨大的才能,才寫出那麼多美妙,自然但不繁複的旋律。哪怕很多晚期作品,我覺得也是有很多對世界充滿期待,好奇。你理解為單純的美好也沒問題。這人我覺得沒被社會污染,不過也導致了他後期的生活艱難。

雖然是大調的作品,但是其實內部也是有小調的部分,但我覺得大調中的小調更多是作為調劑,作為一個衝突、對比,但這個衝突並不激進,你可以理解為生活中總有小麻煩,夫妻總要吵架,但最後總會解決,並朝著更好的生活前進。

對比貝多芬那種鬥爭性來說,我覺得莫扎特並沒有這種要斗的性格。

用當時的環境來定莫扎特這種天才是不準確的,因為天才都不是按路數成長的。一般而言一個作曲家的風格會受到生活過程、方式、經歷的極大影響。

這方面我覺得幾乎所有作曲家的作曲風格,在你去想辦法了解他們的一些經歷之後都會有所感悟。

莫扎特少數的小調作品大多都是出現大的變故,如父母離去這種事情。比如著名的那個a小調奏鳴曲,我覺得真的是負能量爆棚,但這種東西是少數。而像我很久前彈過的491協奏曲,又或者466,雖然也是小調,但是這曲子中仍舊有對於美的嚮往。a小調奏鳴曲那種東西在莫扎特中很少。

莫扎特覺得小調很陰暗,是一種不太好的情緒,我覺得可以理解為莫扎特本身並不想給人帶來負能量。也或者就算一時的失意也只是偶然的運氣差而已,但總會好起來。大調就明亮許多,符合莫扎特的想法,其實大調不好寫,不過這也側面證明了莫扎特的天才之處。

再做一個比喻就是天氣會下雨,會陰天,會有雲彩遮住太陽,但陽光總會照耀出來——這是莫扎特。

而我覺得天氣可以很好的去形容莫扎特,因為天才的構思你無法猜測,莫扎特的作品還是很有戲劇性的,變化很多。無法預測的天氣可以說個人覺得很適合去形容他。天氣、大抵還是陽光明媚為主吧……

多說一句,我覺得他的學生胡梅爾很好的學到了莫扎特傻白甜的特質。當然才能這東西胡梅爾就沒繼承,不過這東西也學不來。

以上,根據我看過莫扎特相關的電影,傳記,聽過部分歌劇交響曲,彈過幾乎所有莫扎特奏鳴曲,部分變奏曲、協奏曲,以及部分歌劇鋼琴總譜總結而來。只是個人見解,但這是我心目中莫扎特的形象。

我認同那句只有小孩或者大師可以彈好莫扎特,因為要麼體驗人生百味最後返璞歸真,要麼是年歲尚小,真的對世界充滿天真和好奇,不然很難去貼近莫扎特的精神世界。


我覺得純粹就是他的審美因素。看莫扎特的作品要求的流暢、均勻、剋制就知道他本人的審美是「和諧」,他對所有事情都持肯定態度,才會把屎尿屁、渣男、出軌、換妻、亂x……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寫得那麼美。

這些題材隨便換誰來寫不要說美了,寫不寫得完還是一回事呢。高潔的愛情人性誰能寫,可要把卑鄙陰暗骯髒寫美了那才叫天才啊。


這個問題……呃……去問問莫扎特本人比較靠譜

個人風格吧!就像教堂音樂,標誌性的。建議再多關注下莫扎特的歌劇,或許會有進一步的理解他的藝術風格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