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正式開題前嘮點別的

一、整體表現

二、智能手機

三、AIoT業務

四、大家電

五、互聯網業務

六、其他

序:正式開題前嘮點別的

有很多人問我小米財報完整版去哪裏下載,其實就是在官網裏,上市了之後,是需要向大衆紕露財報的:

小米 - 投資者關係?

company.mi.com

然後其實寫小米財報分析這事,我還真是莫名其妙的持續做下去了,我這麼懶,這還真是挺神奇的,觀看這篇之前如果大家有多餘的精力,歡迎去看一下我之前寫的2020年Q2的分析報告,有很多東西是有聯繫的:

小米集團 2020 年第二季度財報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信息??

www.zhihu.com圖標

更有精力的歡迎把2019年財報也一起看了,這篇寫的尤其認真的:

如何看待小米集團發佈的 2019 年財報?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www.zhihu.com圖標


好,那麼我們正式開始,老規矩,上片頭。

這次我會把提煉的觀點放在最後,我建議能看完的儘量看完,培養自己讀略枯燥長內容的能力。

那麼接下來還是老規矩

一、整體表現

數字是不會騙人的,在分析事情之前,最好先看數字,小米2020 Q3的整體表現怎麼樣呢?其實可以先自己比自己,再橫比整個市場。

整體的表現,是挺好的,其實不是挺好,我覺得可以說是真的挺好,在2019年財報分析的時候我說的是

穩定增長

其實意思就是長得不多

而在2020年Q2的時候我說的是

其實就還好,湊合,還在增長

意思也還是在漲,但是不多

但是2020年Q3的整體增長速度,我覺得是真的挺不錯的,不但是同比的很大的增幅,同時還有環比,這意味着小米甚至已經很少受疫情影響,在Q2的全面回暖後,已經在重新放開步子邁進了。各家金融機構看到這個增量,應該都會足夠滿意的吧。

但是數字也是有自己的問題的,因爲數字會有滯後性,所以要聯繫之前的很多東西去分析,你比如說這裏

你單獨看這裏是有問題的,因爲會看不懂。

你必須結合小米2020年的整體手機戰略來看,纔會覺得豁然開朗,2020年是小米的十週年,在年初發了小米10,這臺手機的產品力甚至強到,稍微降價後在年底的雙十一競爭中仍然能有一席之地,這在這幾年的小米產品中是不常見的,甚至在整個安卓陣營裏都是不常見的

當然米10只是小米今年整體市場表現的一個縮影罷了,今年小米手機的整體表現都比較出色,這個具體我會在手機篇裏再繼續具體分析,這裏就先略過。

而且,手機的銷量巨大的提升是 具有長尾效應的,手機銷量上去了,互聯網收入、其他AIoT收入等等,在未來的1~3個季度都會有顯著的帶動提升的效果,我們且等Q4的財報,應該就會出現端倪了。

但除了手機的亮眼表現,其他業務的表現就是平平無奇了,而且我還看到了一些並不好看的數據,比如說小愛同學

這個成績放在市場裏是很優秀的,但是在我印象裏,這是小愛同學同比增速首次低於50%,這個可能就是不那麼樂觀了,這個很重要,分析的內容很多,我會在後續的AIoT裏詳細說說。


二、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其實能說的點特別多,但是那些都被人吹爛了的我就不說了,比如說800萬臺高端機之類的東西,大家看我的財報分析也不是看那些舊東西的,我來說點我看到的有意思的點吧

在庫存這裏,我看到小米在Q3清了40億人民幣的庫存,按照canalys的數據(借用一下其他人的圖,出處見水印),小米手機Q3均價1000元人民幣左右,這是大概清了400萬臺手機左右的庫存

在結合小米10系和Redmi 30系和10X系在雙十一的大幅度降價和霸榜來看,小米今年的產品節奏是非常成功和平快的,對於產品力爆棚的手機不貪銷量,對於銷量不足預期的產品能夠及時做出反映調整市場策略,今年的營銷部是應該加雞腿的。

結合小米今年的架構調整來看,原來的籠統的中國區銷售部,被劃分爲區域管理部、銷售一部、銷售二部、銷售三部 四個部分,結構比之前合理和清晰,而且動作也會更快更高效,營銷部的這次調整就是一次非常有效的組織架構調整,德哥棒棒的。

哦對了,再教大家一個分辨帶節奏的好方法,你比如看小米Q3的手機均價是下降的,就難免有一些無良媒體會帶節奏說小米均價下滑高端之路破滅什麼玩意的,而你其實只要想一想他Q3主要在推什麼產品,這個產品的價格是多少就知道了,其實這是個產品動態的事兒,不出意外的話到明年Q1,小米11成爲主推產品,如果產品比較好大家認可,那均價自然而然就會再上去了。

另外,我也接到一些小道消息,小米今年年末會在渠道上加大投入力度,並且在想辦法做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具體內容我還在瞭解,應該會先做試點看看效果,據聞OPPO也在做同樣的事情,真的是優秀的企業想法都是類似的,這事的後續我會持續關注,應該也會單獨寫一篇分析。


三、AIoT業務

非常明顯的是,AIoT業務的收入,和互聯網收入,在2020年Q3的佔比都減少了挺多的,但是對比一下Q2就能發現,其實並不是因爲這兩項的收入真的下滑了,而是手機賣的太好了……

所以說這兩項收入的發展其實不是問題

而AIoT真正的問題是,A

就是頭部的Ai,在小米也就是小愛同學,同比增速35%,這個成績放在市場裏是很優秀的,但是在我印象裏,這是小愛同學同比增速首次低於50%

但是我們在奧維雲網的報告裏是可以看到的,2020年的智能音箱的整體市場還是牢牢的把控在最想做AI的三家手裏,阿里、百度、小米三家分掉了95%+的整體市場份額。

嚴謹起見,再來一個IDC的數據佐證

所以說這個事情就很耐人尋味了,我甚至覺得這有可能是整體智能音箱行業的問題,我認爲有可能是中國用戶人羣對於智能音箱的接受承載量到了一個程度了,我在canalys的預測數據中看到了類似的看法,在這份報告裏(yoy = Year-on-year 意思就是同比)同比增速是一直在下滑的

假設這個預測是正確的話,我認爲小米,以及整個Ai音箱行業都要拿出足夠令人信服的功能點,來說服更多的潛在用戶使用智能音箱。

在前不久MIDC上,小米也重點發布了小愛同學5.0,我認爲他的主要的重大升級點,不是所謂的全場景智能協同和新增的音色,也不是更多方言的覆蓋,而是主動式對話,這點非常之大膽,一問一答式的Ai出錯的幾率是很小的,現在也足夠的成熟,但是主動發起式的對話,在更像人類的同時,對於Ai的難度更是一問一答被動問答式對話難度的數倍甚至更多,這就難免出現一些反人類常識性的錯誤。不過,這總是個好頭,主動對話+用戶錄製的情感聲音,讓我感覺從前有一些不太敢想東西,彷彿也並不是太遠了。

總之,希望小愛5.0是個新的增長點,如果不是,也希望小愛儘快找到新的增長點

不過幸好,從數據上來看,雖然增速在下降,但中國至少還有5~10%的份額可增

哦對了,還有個與題無關,但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數據,就是我找資料的時候發現,在玩智能音箱的這幾家都是互聯網公司,原因不明,好像也不能證明什麼,但是挺好玩的。


四、大家電

其實本來應該放在AIoT裏,單獨拿出來是因爲今年的米家大家電比較特殊,它是個結束也是個開始,能分析的並不多,更多的是展望和猜測,那麼我就只分析一點點。

一個結束:米家大家電正式成立獨立的事業部,米家大家電結束了業務的初步探索,完成了自己的今年的業務邊界探索和產品鏈條規劃

來,這張圖梅開二度,這次希望大家重點看新設的大家電事業部,哦其實人工智能與雲平臺也改組了,只不過我瞭解的太少了就沒提,回頭我去給雲平臺的鐸神做個專訪,也瞭解一下小愛同學未來打算何去何從,這裏略過不表。

說回大家電,進到小米商城裏邊,點進家電頁籤,就明明白白的擺出來五大分類,空、洗、冰、小、電視

電視的話,這次Q3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這次就略過不提了,之前2019年變化巨大的時候我很詳細的分析過,歡迎復看,在三個點,小米手機的AIoT之路的發展情況的後面

如何看待小米集團發佈的 2019 年財報?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www.zhihu.com圖標

而事實上電視也是有自己的獨立部門的,那麼這裏就只分析大家電部和順便帶一句小家電

剛剛說了結束

但是其實這也是剛剛開始

對於剛剛成立的大市場部來講,這是剛剛開始,暫定的產品線劃分好了,那麼下面就是剛剛入局的米家白電,有了新的友商,美的、海爾、西門子等大廠在白電行業簡直是大哥大一般,目前小米在大哥們面前就好似個剛入學的小學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還有很多石頭需要摸,還要很多學費需要交

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雙十一活動中,小米的白電都入圍了TOP10,但是也僅僅是剛剛入圍了而已,路還很長,現在的份額還就只是大哥們的添頭

我認爲今年看起來,大家電部至少是開了個好頭

從剛剛成立不到一年的部門來講,今年的成績還是指的表揚的,但是若是針對一個世界500強,想改變中國製造業的企業來講

一切纔剛剛開始

希望大家電部加油。

順便一提小家電,如果說大家電是大廠們頭部聚集的話,那小家電就是遍地開花,大廠佔比是普遍較低的,一個原因是小家電的利潤偏低,再一個原因是因爲品類太多。

不過非常值得一講的是美的,這簡直在小家電領域是個bug一樣的存在……

小米幸好還有自己比較優勢的項目,在電飯煲、熱水壺、空氣淨化器、掃地機器人等幾個項目還有一點優勢在

(甚至空氣淨化器還屠榜了)

而在非傳統強項上,今年小米小家電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這臺蒸烤箱,排進了雙十一的TOP20中

怎麼講呢,看了一堆數據之後,總感覺大家電事業部未來的路還很難走啊,沒有奇蹟發生的情況下,短期內(1~3年)想真正的擠進去,還是很難很難的。


五、互聯網業務

下面是帽子戲法時間

乍看起來,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收入,始終是在一個不溫不火的階段

事實上我認爲,是小米始終在尋找互聯網收入的新的突破口,尤其是在遊戲運營收入逐年被騰訊喫掉並且前途無望之後,我放張圖給大家看看就明白了

灰色的遊戲運營收入是在逐年減少的

刨去藍色的廣告收入部分不講,橙色的是小米正在拓展“其他類型”的互聯網收入

目前來講這部分新業務,主要是由“雲服務”、“電視服務業務”、“金融業務”、“電商業務”支撐發展的,尤其在電視佔比節節攀升,雲服務進展優秀,小米有品的電商業務也發展良好的情況下,甚至從2018年起,這部分“其他”就已經超過了遊戲運營收入,而在2019年起,可以佔到1/3了

未來來看,“雲服務”、“電視服務業務”、“電商業務”這三項仍然將是優質的,增長可期的。

但,新組的互聯網部和雲服務部就能看的出來,小米是爲滿足於現狀的,未來將如何,還真就不好說了,各位靜待Q4的表現吧。


六、其他

其實我沒有講到的地方,還有很多

比如大家都知道,這兩年小米在瘋狂投資上游供應鏈,甚至投資上游的上游的供應鏈公司

看着這個圖,相信大家也都能想象得到未來將會有什麼變化

比如新的代工模式和新的工廠製造模式

比如持續增長的研發開支,和持續招聘的研發人員隊伍

再比如高速增長的海外業務等等吧

留個遺憾也好

也給2020Q4及2020年年報分析,多留個懸念和期待。


觀點提煉:

整體增速挺快

手機賣的特別好

可能走到了智能音箱的第一個挑戰點

大家電步入正軌

互聯網業務努力尋找新的增長點

大把投資撒幣

大把研發撒幣

大把建廠撒幣


資料參考:

奧維雲網

Canalys

IDC

Strategy Analytics

中信證券研究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

安信國際證券研究


Redmi Note9新品發佈會前夕,小米公佈了2020年Q3季度財報,就讓我來帶大家看看幾個比較值得關注的數據和我認爲比較重要的點吧。

先看整體數據,我就不當復讀機了,就挑幾個比較值得關注的來和大家談談,其他的大家看圖即可。

首先,在疫情對消費水平和消費者購買能力的大幅度的衝擊之下,小米成爲了2020年Q3唯一出貨量同比大幅度增長45.3%的手機廠商,強勁逆襲,成功的超越了蘋果,重返世界前三,這無疑是值得歡呼雀躍的。

此外,在數據的背後,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在出貨量同比增長45.3%的情況下,2020年Q3小米的智能手機收入同比增長了47.5%,達到了476億。

爲什麼要專門把這兩個數據拿出來對比呢?因爲從這兩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手機收入的增長幅度領先出貨量的增長幅度,也就證明小米手機的均價在慢慢的提升,證明小米手機的高端機型的銷售量在增長。而在均價的提升的過程中最大的功臣,就是首次衝擊高端的小米10系列,這兩個數據無疑就是證明小米成功衝擊高端化最好的證明。

此外,第一張圖裏的兩個不太明顯數據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第一個是“西歐市場佔有率首次挺近前三”,這個數據證明在小米大力發力西歐市場之後,終於取得了豐厚的成果。國際市場繼續全面開花,繼續擴大影響力,雞蛋被放到了越來越多的籃子裏,國際市場地生命力、質量和活力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互聯網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增長。

第二個數據是“境外IoT收入創新高,同比增長56.2%”,這個數據加上同比增長45.3%的全球4660萬臺的手機出貨量的數據,成功的印證了了小米“手機×AIoT”戰略的強勁生命力。在手機出貨量大幅度增長的助力下,小米的IoT設備也得以在全球遍地開花。


既然談到了這裏,就把後面的AIoT的數據一起拿過來看看吧,增長的數據大家就看圖吧,我談談其他的內容。

“手機×AIoT”是小米的核心戰略,也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內容。一方面手機銷量的增長可以帶動AIoT設備的銷量,同時提升AIoT設備用戶的粘度,另一方面,AIoT設備銷量的增長,也能提升手機設備的用戶黏度,保證小米手機的用戶不流向其他品牌手機。

以上這些強勁增長的數據,都能印證小米“手機×AIoT”核心戰略的正確性,以及強勁的生命力。


再往下看,“高端智能手機的全球銷量達到了800萬臺”,此處指的“人民幣3000元或以上及300歐元或以上”的機型。根據價位段,不難猜出這裏指的是小米10系列的幾款機型——小米10、小米10 Pro、小米10至尊紀念版等。

這個數據完美的印證了我根據出貨量增長比例和收入增長比例推斷出的小米高端機型銷量增長的猜想。

之前我認爲小米10系列的銷量只要在500萬以上,就能證明小米衝擊高端是成功的了。而小米這次拿出的800萬銷量的成績單,無疑是一個大大的驚喜,這證明小米已經成功的站穩了高端市場。


財報最後還有一個每次都會提到的數據——電視銷量,這個數據其實挺“枯燥”的,因爲這個數據已經連續很久保持第一了,同時還在大幅度的增長,像極了“能戰勝我自己的只有我自己”這句話。希望這個勁頭可以繼續保持,希望小米電視可以給我們帶來越來越多的驚喜吧。


最後再談些題外話吧,是關於研發方面的,衆所周知近些年小米一直在努力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立命”的根本。

而這些持續的投入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驚喜,無論是今年讓大家直呼黑科技的透明電視,還是小米10至尊紀念版的120W的極速閃充、120Hz刷新率高素質國產屏幕、支持120倍變焦並登上了DXO mark榜單第一名的國產cmos,以及諸如“一指連”,“小米妙享”等黑科技,以及首期年產量百萬、二期年產量千萬的“黑燈智能工廠”,還有在“2020 小米開發者大會”上發佈的基於開源嵌入式操作系統 NuttX打造的小米物聯網軟件平臺——Xiaomi Vela。

這些無疑都是小米注重研發和大規模投入的成果和證明,同時也在切實地改變和提升我們的生活。

我們相信,伴隨着出貨量大幅度的增長,伴隨着逐步站穩高端市場,伴隨着“手機×AIoT”戰略的強勁勢頭,小米的研發投入註定是要繼續大幅度增長的,小米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以上就是關於小米2020年Q3財報分析的所有內容了,感謝閱讀。


談數據並非我最擅長的事,不過也可以勉勉強強說兩句。數據本身的真假是確定的,我們也可以透過數據看見一些更廣闊或是更深刻的東西。

三季度的營收是722億元,同比增長了34.5%,這個數據對於目前的存量市場來說應該是相當不錯的,官方自己的說法也是“遠超預期 再創新高”,說明本身對這個成績雖然不是特別意外但還是有些欣喜的,利潤在同比上漲18.9%後達到了41億,也是有了一個長足的增長。

這些增長怎麼來的?智能手機作爲目前的IoT生態的終端,當仁不讓還是出貨和創收的重中之重。智能手機業務營收達到了476億元,爲整體營收佔比的65%左右,出貨量達到了4660萬臺,這裏智能手機營收和出貨量的同比增長都達到了40%以上,可以說是非常可觀的一個增長。以營收額除以出貨量,可以得知出貨的均價是1021元人民幣左右,千元級仍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重點。這裏也頗有些聚沙成塔的意味在裏面,以4660w臺的出貨量擠掉了蘋果成爲當季度的全球出貨量的第三,雖然均價遠不能比,且佔了一定的便宜(蘋果今年第三季度也沒有發新機),但也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在這些增長和營收中,海外市場的佔比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大一些,甚至超過了一半,達到了55%,境外市場的收入實際上達到了398億元,接近了400億,這裏面倒是少不了今年西歐市場出貨量的突飛猛進,同比增加了107%,同時三駕馬車的普適性也得以體現,境外的IoT和互聯網收入也有大幅度的增長。從現在這個情況來看,我們可以說小米是一家立足於中國但服務於全球的互聯網和智能製造企業了。

這裏面還有個蠻不錯的消息是小米的高端在今年有着不錯的發展,高端手機(國內超過3k和海外超過300歐)在前十個月的銷量超過了800w臺,以國內的情況,實際上差不多就是米10(標準版 Pro ultra)系列的出貨量達到了800w臺(當然應該也少不了一部分的k30Pro系列),這對小米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步,代表了高端產品的初步認可和數字系列上探的可能性得到了市場的驗證,這是難能可貴的。

從手機業務來說,小米的增長比較可觀,這是長期投入的結果,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能否有足夠的護城河維繫在自己困境和瓶頸期的公司體量是非常重要的,這裏不得不說IoT這部棋的妙,如果沒有IoT,小米肯定是熬不到今天,也就沒有今天的守得雲開見月明瞭。

而AIoT設備的增長和存量也是相當不錯的,總量達到了2.89億,突破3億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小愛同學和米家APP的月活也有穩定上升,說明生態鏈的架構是有作用的,同時用戶黏性也培養得不錯。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認爲小米其實是存在不小的問題和挑戰的,IoT這塊肥肉已經被大家盯上,美國禁令大棒也如影隨形不知道何時何地會落下,電視雖然在國內有第一但是離世界第一相差甚遠且有比較大的隱患,PC和pad業務可以說是非常差勁急需整頓,這些都是不小的隱患,也許於一時烈火烹油會被無視,但是問題早晚會暴露,如果遇到下一個低谷,沒人能保證自己還能撐過來,這也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還是希望我們國產都能立於世界之巔吧,我也不是具體的操盤手,只能有此美好的祝願了。

以上。


這次的一圖流總結比我想象的要短一些。

以前的季度財報還留了一些篇章介紹旗艦產品特性,這次完全去掉了。一張圖裏全是實打實的銷量成績和同比增長量,能感受到財報字裏行間洋溢着的成就感和喜悅感。

所以在這裏要先恭喜一句,小米牛逼!

我們再仔細看這次總結裏披露的幾方面數據。

  1. 2020 Q3總營收722億,同比增長34.5%;境外市場收入398億,同比增長52.1%。
  2. 2020 Q3全球手機銷量4660萬,同比增長45.3%,全球第三。
  3. 2020前十個月定價3000元/300歐元以上的高端機銷量突破800萬臺。
  4. AIoT平臺連接設備2.89億,同比增長35.8%;小愛同學月活7840萬,同比增長35.5%。
  5. 智能電視及小米盒子月活3580萬,同比增長49.9%;智能電視連續七季度中國第一。

把這五條總結一下,也就是在過去的2020年第三季度裏:

  • 手機出貨量大幅增長。
  • 海外市場大幅擴張。
  • AIoT持續領跑。

這時候再來看雷總髮的超精簡版一圖總結,就能更加感受到數據背後的意義了。

事實上,我最想和大家聊的,還是關於小米手機終於站穩了高端這件事。

從Q3的財報我們也能看出來,小米722億的營收裏,智能手機佔了476億,佔比66%。也就是說,智能手機業務,仍然是小米整個業務羣的核心。通過手機業務的不斷擴張,爲AIoT,互聯網等其他的業務營收增長帶來核心動力。

也就是說,手機的銷量表現怎麼樣,直接影響到其他業務開展。

而小米今年最成功的一步,就是成功站穩了高端機市場,完成了整個品牌的向上突破。

所以我們看到小米很開心地在一圖流總結裏單獨寫了一頁:高端智能手機持續突破。

定價3000元以上的手機,其實我們很容易就能數出來。

Redmi系列,3399的K30PRO 標準版,3799起的K30 Pro變焦版。

小米系列,3999元起的小米10,4999元起的小米10Pro,5299元起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

五款機型,在過去的十個月裏,賣了800萬臺。

而由於K30Pro系列缺失高刷,市場表現不及預期的原因,這800萬里的絕大多數,其實都是由小米10系列來做主力出貨擔當。

換句話來說,小米的高端機,一步從小米9保3000望4000的程度,進步到了10系列保5000望6000的市場地位。這樣的進步,不得不說是飛躍,巨大的飛躍

這個數據不僅僅是在說明小米的高端機能賣的好,某種程度上更是打破了國內市場的一個老舊觀念。小米用實際銷量向我們證明了,只要產品素質過硬,不需要賣品牌洗腦,也不需要銷售員口燦蓮花,它也能賣的好。

這纔是站穩高端真正的意義。

這是小米爲其他友商向上突破做出的一個標杆,一條具有啓示性的道路。

面向消費者的智能硬件,起於產品,歸於產品。

其他的,都是虛的。

所以我們纔看到,在輿論環境沒那麼惡劣的海外市場,小米勢如破竹,高歌猛進。

智能手機的高速增長,帶來的是整個AIoT業務的全面開花。

AIoT平臺設備連接數目2.9億,同比增長36%;

擁有五件以上設備的用戶5600萬,同比增長59%;

小愛同學月活7840萬,同比增長35.5%;

智能電視出貨量310萬,連續七個季度中國第一。

數字代表的進步我就不說了,大家更應該關心的,其實是小米Vela物聯網平臺。

簡單的一句話總結來說,小米在給目前的物聯網行業打基礎,定規矩。

這種有利於整個行業發展的事,在我看來,遠比幾個增長的數字更重要。

小米手機X AIoT戰略的兩手抓,兩手都硬,在2020年,已經初見成效了。

最後一點想分享的,其實是想把財報往裏再說一點,小米爲什麼取得了這麼輝煌的成績?

前面我說,是因爲產品強勁,產品力過硬,這話沒錯。但好的產品歸根結底,是人。

或者再具體一點,是技術性人才

前段時間雷總髮話,說2021年要再招5000個工程師,引起熱議。

事實上,到目前爲止,小米整體研發工程師已經超過一萬名。所以我們看到了業界領先的隱藏前置,120W有線充電,80W無線充電;看到了伸縮式鏡頭,看到了更好用的小愛同學5.0,看到了好評如潮的MIUI12,具有奠基意義的小米Vela...

雷總敢在社會各界面前坐下一年就要再擴招5000個工程師的承諾,在整體經濟不太好的情況下,我覺得是非常有勇氣有魄力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小米堅定了要把技術立業一條路走到底的信心,也充分看好技術創新帶來的遠大前景。

這樣的決策和執行,我很欣賞,也很期待。


這年頭,想寫點角度不一樣的內容真的難_(:з」∠)_

這份財報裏,大家最關心的肯定是小米手機Q3全球出貨量超越蘋果,時隔多年重回全球前三。

這個已經不算新聞了,之前已經很多人指出來說,Q3是蘋果的淡季,iPhone12到10月份才發佈,所以小米Q3超越蘋果只是田忌賽馬。

那我這裏結合財報分析分析:

小米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有沒有可能實現對蘋果的持續超越。

對了,先說一下,華爲手機銷量第一次單季度超越蘋果是2018年Q2,然後在第二年,也就是2019年就實現了對蘋果的全面超越,成爲了真正的TOP2。這是華爲在高中低端市場持續、穩定輸出的必然結果。

小米的前景可就複雜多了。

先說說小米的優勢

  • 中低端基本盤持續穩定輸出

首先小米的中低端非常穩,Redmi數字系列、Redmi Note系列一直是全球最暢銷的機型之一:

今年上半年全球最暢銷的十款手機裏小米佔了四款

即將發佈的Redmi Note9系列,根據目前的爆料又是一款競爭力極強的中低端神機:驍龍750G、HM2一億像素四攝、三星外首款居中單挖孔屏、120Hz自適應高刷等等,銷量大概率會再創新高(Redmi Note8系列銷量已經突破4000萬了)。

Redmi Note8 Pro拼多多拼團價¥ 1259.00去購買?

所以說,小米在中低端市場的輸出非常穩定,關鍵在於中高端市場。

  • 高端市場初見成效

小米今年年初決定再戰高端,推出了小米10系列,3999元起,可謂野心勃勃。當時大家普遍認爲小米10系列銷量能有300萬左右就算成功了,但是根據今天的財報,小米今年3000元以上手機出貨量已經達到了800萬臺,扣除K30 Pro系列3000元以上的部分,小米10系列的銷量應該在600萬臺左右。

小米10至尊紀念版拼多多拼團價¥ 4899.00去購買?

這可以說是遠超預期的成功了,不僅是遠超大衆的預期,甚至也遠超小米自己的預期:小米10 Pro直到下架都一毛錢沒降,雙十一的時候小米10系列甚至無貨可賣。小米備貨還是太保守了,如果敞開了賣,小米10系列買個700萬左右應該不成問題。

現在我們可以非常篤定的說,小米已經成功邁出了衝擊高端的第一步,口碑初步形成,明年的小米11系列、MIX系列只要延續小米10系列的節奏,小米的高端路應該會越走越廣闊。

那小米的高端路是不是真的能一帆風順呢?這取決於兩方面,一是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二是市場營銷品牌建設。

  • 技術研發逐漸加碼

技術研發這塊兒我倒不擔心,只要錢管夠、多招人,技術積累自然會有。小米現在在快充、無線充電、後置相機、屏下相機等關鍵領域都有非常可觀的技術積累,確保接下來一兩年內的旗艦優勢問題不大。

但是,對,但是,小米在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方面就不怎麼讓人放心了,這個放在後面一起講。

  • 國際市場持續增長

小米是國產四大(HOVM)中最早開拓國際市場的,現在終於開花結果,今天的財報裏顯示,國際市場收入已經超過國內市場,更厲害的是歐洲市場增長非常強勁,在西歐這個典型的發達市場,小米的市佔率也達到了前三,這對小米的高端化是重大利好。

可以說小米已經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國際公司了,未來國際市場也會成爲小米增長的主要引擎。此外更廣闊的市場也可以幫助小米儘量降低一些國際政治形勢的影響。比如中印衝突讓小米在印度的手機業務倍受衝擊,失去了印度第一的位置,但是得益於全球市場多點開花,大大緩和了印度市場下滑的影響,使得小米依然超越蘋果,擠進了全球前三的位置。

再說說小米的劣勢

  • 品牌建設亟待提高

先說小米的公關、法務部門,怎麼說呢,肯定是不能跟南山必勝客比的,他不是強不強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的問題:衆所周知,小米沒有法務(確信。

我以前也以爲是個玩笑,直到今天我剛聽說的、一個非常扯的事實:小米在上市前夕才成立公關部門。。。。。。你敢信???

知乎著名米黑楠爺就一直噴小米的PR是坨shi,雖然難聽了點,但是說的針布戳。小米真的該有一個世界500強該有的PR部門了,不然產品再怎麼強,品牌也扶不上牆啊。

就前兩天,雷總在亞布力論壇上還被人質疑小米低端,求雷總心裏陰影面積。。。。。。

對了,小米挖來的專門負責品牌建設的楊柘大師,還沒幹半年,前兩天因爲身體垮了退居二線了,實慘。

  • 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雖然華爲被美帝搞了,但是OV(包括Realme、iQOO)可是一點沒放鬆啊,手機市場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甚至開始溢出到AIoT領域了,小米真的要警惕後院起火了。

獨立出去的榮耀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變數,雖然跟完全體的華爲差了一個量級,但是活下去的信念估計會逼迫榮耀採取非常激進的策略,對小米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這從榮耀宣佈出售當天,小米股價應聲下跌就可以看得出來。

  • 線下渠道缺失

說真的,小米在國內線下渠道幾乎殘廢的情況下還能保住國內前四、全球前三,也是相當厲害了。線下市場現在依然是大頭,華爲這兩年就是靠着堪稱恐怖的線下渠道收割,才完成了國內市場逼近50%的壯舉。小米如果仍然對線下渠道愛搭不理,那想全面超越蘋果就非常難了。

當然了,最後還是衷心祝願小米能成功超越蘋果,畢竟華爲之後,小米是目前最有希望超越蘋果的國產手機廠商,加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