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教育是文明對人的塑造,小孩子不可能生而知之的,尤其是對是非好壞,以前電視里都是古惑仔,所以我初高中的時候,連我所在的省重點高中的男生都以混子為榮!

何況,再小也有人際交往,自然也就有人際壓力,沒有學校、老師、家庭幫助建立防護牆,小孩子如何抵抗同學、朋友的壞影響?!

教育的核心是教小孩子做好人,這個好人起碼包括:

1、正確的價值觀,知道什麼是是非好壞

2、好的生活習慣,習慣才是一輩子的持續教育

3、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比如堅強、堅持不懈、謙遜、熱情等等

有了這些,但由於小孩子還沒有強大的認知來支持他,即便是養成了好的習慣,但在一個壞的環境中面對誘惑也未必能扛得住,還是要多關心下的


我強答一下下,僅作為參考,不是正式,想到什麼寫什麼吧

我父母在我12歲時離婚,經歷過沒有父母照顧,寄托在生意繁忙,連自己的一歲孩子都託付給邋遢奶奶(一歲孩子是姑姑家的妹妹,奶奶是姑父的媽媽)照顧的姑姑家,我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過了一個夏天,日漸消瘦,面部水腫,發燒沒人管自己亂找葯,餓了沒人管吃早上他們吃剩的,沒條件洗澡沒人管,著涼到走兩步就忍不住尿褲子,這些日子到媽媽全部積蓄貸款開始結束了,但是改變我的是接下來的生活。

從小學五年級到高三,我經歷了因為學雜費生活費帶來到曠日持久拉鋸戰的傷害,沒有人會發覺,我因為每次要錢需要考慮到老爸和後媽的感受,避免被後媽發現而引發矛盾,又要想到爺爺支持我拿的是養老錢,但是媽媽的工作在我們貸款的前兩年都供不上吃肉,生活很緊張,所以沒辦法,每次都思前想後,有一次我忍不住留了一張便條,寫上:小姨(後媽)買化妝品都可以,為什麼我學習的錢不能交

讓我絕對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我去爸爸家,沒人應我,我預感事情不對,我看見爸爸,叫他,他冷漠的轉身回屋裡了,雖然我們現在感情恢復的很好,但是寫到這裡我仍然忍不住掉眼淚,因為我一輩子都會記得自己的親生父親會不認我,那種涼到脊背的失望至今還刻在記憶里,我也知道他們是因為我上了大學,零表院校,他們覺得我有出息了,和我的矛盾在上大學後一下子緩和,當沒有了生活費和學雜費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之後,我徹底從這種磨難解脫了好。

回到正題,我覺得主要靠自己,其次是家庭

我的父親那邊曾經認為我應該主動對小姨好,而我一輩子都不會對小三善良的,我記得我媽媽和我日子多艱難

我的爸爸一年前帶我出去吃飯,說了一句,你在這樣的家庭長大,還能考上大學,還能這麼正常,真的很不容易

我覺得這是他第一次說了一句能讓我安慰的一句話了,他終於明白我一直逼著自己成長為正常,向上生長的人有多不容易,我見過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這種家庭的孩子在我上大學之後就沒再遇見過,因為單親的孩子大多數都會中途輟學。

我不能說自己素質很高,壓力大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對別人發火,這種在以前是不會發生的,可能是因為沉默忍耐的性格讓我抵不住壓力,因上火而得了膽囊炎和腰間盤突出(中醫說上火會導致)的原因,我不再沉默,而且因為父親那邊對我並不是十分關心,我還要每次去都擔心他們以為我又是來要學雜費的,加上揣測他們的心思,那時候就覺得有些心力交瘁,好累啊 ,所以現在就變得特別敏感,多疑,別人注意不到的我都會猜測他們舉動的含義,甚至延伸出多個意思

但是我在這種家庭成長,我能把自己變成一個還算正常的人,已經很努力了,今後還會更加努力。

要回家了,先打到這裡,有什麼想起來了接著說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複雜的,許多因素都能讓人改變。

一個人的成長不能將起決定性作用的自身剝離,也不能將家庭因素剝離。


我覺得靠自己。

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如果靠別人太不穩定了。


靠自己

家庭,學校,社會往往起低保和限制作用

自我提升必須自主選擇環境

同樣環境里出來的經常良莠不齊

同樣環境里出現同質的情況,我更傾向於個體間的追趕互動

天行健,君子讓自強不息

自己是種子,家庭學校社會是土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