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中是否涉及人工、設備、科技等等方面的原因?


存在即合理,話語權不在用戶手裡,我們不管怎麼罵都沒用。
不涉及技術和科技問題,主要是運營商為了賺錢。


流量售價是等級制的。也就是說,100M每個月5塊錢,而如果超了,多出1M就是1塊錢。那麼,如果我弄張卡放一年,5塊錢*12,再加一點錢,70塊錢賣給別人,就有1G的流量了。

這對電信運營商針對高端用戶搞的價格歧視會造成很大的打擊。
別噴我,我只是在思考。用剩的流量其實並不是真的"剩下"了。那些流量其實你根本就沒有所有權。你訂購的流量包,只能說是一種使用權,規定你用多少財富,換取最多多少權利。你如果用的過了,就說明你違約了。

比如你跟你大哥說,今天晚上報個私仇,用一千人,給了他十萬刀。結果你沒用五十個人就拿下了,你大哥會把另外我九百五十人留著說下次再報私仇的時候有累加么?

這個很明顯的啦。

普通一點的回答就是,套餐合約規定的是時間、用量上的雙重標準,二者取其低,既不是純時間(不限量),也不是純用量(不限時間)。

文藝科幻一點的回答是,以人類目前的水平沒辦法在高維度扭曲疊加時空,你自然沒辦法用到上個月的流量,或者是跑回剩飯沒餿的時間把它吃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