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曾問過同樣的問題,答案是:

我們需要考慮力對一個物體是怎麼做功的,因為做的功本質上是能量。

[公式]

Work=Force * Distance traveled (參考摩擦力做功, 一牛的力,拖拽一個物體摩擦一米,做功為 [公式] )

這個一焦耳就是離隊伍題做的功。

那我們來看看那引力:

[公式]

問題來了,這個力會隨著距離而變化,所以如果我們想計算引力做的功, 那我們要用積分。

比如說,從5萬米的高空讓一個物體自由落體(不計空氣阻力)到地面, 那麼重力做了多少功呢?

或者說,在物體下落前的一瞬間,他有可能(加黑,注意理解)被引力做多少功。關鍵看這個有可能:

這個物體還沒開始自由落體, 但是如果你讓他自由落體,他有可能被引力做功。那個功的大小是跟它的高度有關係的。

那我們來看這個例子,五萬米跟一萬米, y 作為高度上的變數。 (我的積分上下限跟我的裏的方向有關係,這裡我力的方向取用了-y, 因為引力朝下)

這裡每過一小段距離 [公式] , 重力做的功就是 [公式]

[公式]

那麼當 [公式] 無限小:

[公式]

寫成積分形式:

[公式]

[公式]

那麼這兩個積分的大小是不一樣的,而且直覺上來講,五萬米自由落體跟一萬米自由落體,肯定五萬米那個情況做的功要更多。

由此,希望你能更好的理解 做功 有可能做功

這個 有可能做功就是 勢能,那接下來我們看引力勢能的最終公式是怎麼來的:

有兩種情況:

1.當引力變化的時候 (地球月亮,衛星這種距離很遠): [公式]

注意這裡勢能中距離r 不再是平方了

2..當引力不變化的時候(就是一般初中,當物體運動接近地面): [公式]

完整推導:

[公式]

[公式]

這裡我們不再用y, 而是r 來代表三維的距離

[公式]

[公式]

這裡我們先求不定積分:

[公式]

化簡:

constant提出積分

[公式]

不定積分化簡:

[公式]

最後得出:

[公式]

有兩點需要注意,是否有負號取決於你的引力方向,這裡不做多敘述,以防混淆視聽,這個文章是為了讓你更好理解引力勢能的推導。

第二點: 求值的時候需要帶入邊界值。

第二種情況,當引力不變的時候(接近地面):

引力 F=m*g

[公式]

[公式] = [公式]

[公式] (r可以被替換成h 用來代表高度)

由此兩種情況都推導完成。 更重要的是理解勢能和能量的求法,因為物理學中有很多很多公式都是由很基本的概念推導出來的。

比如電荷互相吸引,由庫侖力產生的電場勢能,用同樣的的方法,你也可以自己推導:

F= [公式]

[公式]

如果你學會的話,一個系統的機械能=勢能+動能。 現在勢能你已經會推導了

那麼請你試試你能否自己推導出動能的公式

[公式]


這是我講課時的PPT,希望你能看懂


做一些補充說明:有的書上(特別是大學書)會在萬有引力公式前加一個負號,這裡其實是把萬有引力公式裏分母中的 [公式] 看成了矢量,也就是所謂的「矢距」。它的方向由我們選取的中心天體指向運動天體。

引力勢能中的負號則很值得討論:

一天體m在中心天體M的引力作用下由無窮遠處移動至A點,引力方向與天體運動方向相同——均指向M。

類比「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做正功」的事實,引力做的正功

[公式] …………………………第一次出現負號,源於功能關係

鑒於將m從無窮遠處拉至A的過程中,m-M間距不斷減小,萬有引力不斷增大,是變力。故藉助積分處理引力做功,

從無窮遠向A點運動時,萬有引力做正功

[公式] …………………………萬有引力做正功, [公式] 是M到A的距離。

[公式]

[公式] …………………………原函數中出現負號,但隨後會被消去。

[公式] …………………………反常積分。

[公式]

[公式]

[公式] …………………………還是功能關係裏的負號

由此得到,兩天體相距為 [公式] 時,引力勢能為: [公式]

得證。


假設球狀天體(用M表示),質量為M,球心在坐標原點O,M的半徑為R,在X軸上X點處有一質點m。

則m在任意位置x所受M對它的引力為GMm/x2,引力阻礙m的遠離,所以當m遠離時引力做負功,從X1處到X2點處引力所做功為

引力從X1到X2處的定積分

∫x1X2(GMm/x2)dx=—GMm/x1—(—GMm/X2)= GMm/X2—GMm/X1

勢能為:GMm/X1— GMm/X2 (x2≥x1≥R)

在地球上,簡略的認為各處引力大小相同,所以認為勢能就是高差與重力之積。


對萬有引力公式進行積分就行了,定義的話可以參考一下重力勢能的定義,重力做功則重力勢能降低,勢能變化量為負值,那規定無窮遠處引力勢能為零,得到的引力勢能就是負值。

推導過程找了網上的圖片,你參照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