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原因可能是國內材料學研究的東西和實際工業界真正需要的東西有點脫節,感覺學校材料學的研究有點虛。其實半導體產業裡面隨便一個材料,其實都是很好的研究方向,比如半導體器件方面,MOS的gate oxide,隨著器件變小,需要具有high K的電介質來提高電流,電介質的物理厚度也可以相應厚些,提高擊穿電壓以及抑制遂穿的gate電流。但是這樣的材料同時需要可製造,均勻性等等要求,除了現在在量產的材料,或許可能有更好的,關鍵是要了解產業屆的狀況,才能知道什麼研究是務實有價值的。


國內的材料學早已經被玩瘸了,以發文章為導向,不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這是大環境導致的,不僅僅是材料領域。好在自去年開始,被美國各種制裁,國內終於開始重視這一塊,各種基金項目開始向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申請書傾斜,以發文章為導向的課題組的日子開始不好過了~


學材料的門檻高唄,能研發先進材料的那得什麼水平,而大部分學材料的本科出來,那跟這些怕是沒啥關係


知乎天天在勸退生化環材,還總推薦這種問題給我,這對年輕人太洗腦了,別忘了宣傳部副部長說的堅決杜絕資本控制輿論。材料好不好不知道,只知道中國目前大部分卡脖子問題都是材料問題。我只是個材料工程師,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目前至少還能喫上飯。

至於材料專業好不好,成年人自己判斷?


真正有資歷、有資本的大佬都是哪個熱門蹭哪個熱度搞研究寫文章(不代表全部,但是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不誰帶你玩兒啊),真正主業的有實際用處的研究就只能先擱置了;另一方面本身沒啥知名度也沒有太多資源、資本的研究者完全是力不從心,需要的助手沒有設備也沒有,而且自己生活還沒完全安穩呢,哪有功夫再全身心整研究。這都是我身邊實際例子,都是高分子材料、複合材料相關的,而且這裡說的都是年近40歲甚至40多歲的研究者了,要是說30歲左右的羣體那更慘。


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差,材料工程師待遇低,政府投入不足。這三者形成惡性循環。


emmmm

學材料的很難餬口啊

買不起房子、車子,娶不起媳婦,給父母養不了老,付出和收穫極大的不對等,感興趣的沒錢的不敢學,有錢有資源的不感興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