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是垓下一戰打敗的。

從楚漢相爭來看,長久的戰爭已經拖垮了楚國的經濟基礎。楚軍疲弊,民生凋零。這點大家基本都知道,所以按下不提。

從地緣因素看,當時的劉邦集團已經佔有了絕對優勢:除了劉邦自身的軍隊外,還有齊國的韓信,淮南的英布,燕國的韓廣等近十個軍事集團的支持,而項羽集團只有臨江王共敖一家支持了。(盟友極其缺少,而且帳下已經沒什麼可以倚仗的大將)

從大環境看,楚漢相爭五年來,天下百姓已經受夠了戰爭之苦,早就在渴望停止兵戈,過太平日子了。人心向背,決定了歷史走向。

言歸正傳,從當時的戰場形勢來看,八月,燕王臧荼派出騎兵南下,助漢攻楚。同時,彭越擁兵梁地,斷絕楚軍糧道;齊王韓信又接連發兵擊楚,其先鋒灌嬰之軍甚至已攻入淮北,多次擊敗淮北楚軍。

深感四處受敵的項羽,曾打算退回彭城。然而,彭城早被灌嬰攻下,西楚群臣皆被俘虜。項羽無奈,只好繼續南撤,去舒城找主持南方軍政的楚國大司馬周殷。項羽的計劃是,憑藉淮河之險與巢湖之糧,與漢軍繼續周旋。

然而,淮南王英布已經遣將進入九江地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隨後合軍北上進攻城父(今安徽渦陽東)。楚國三大司馬(龍且、曹咎、周殷)的骨鯁之臣周殷的投降意味著項羽南撤的退路已被截斷。

而垓下之圍不過就是前期鋪墊完之後的一次大決戰。

垓下之圍前,項羽之卒就已經銳減到不過十萬,且糧食後援全數斷絕,已是強弩之末,帳下已經沒有幾個可以信賴的大將,楚國後方也在灌嬰的鐵蹄之下被瘋狂收割。

即便神勇無二,敗局已定。


楚漢戰爭看似時間短,實則不間斷的打了五年,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既然兩國的戰爭歷年經久,怎可能由一戰定勝負?垓下時項羽已經山窮水盡,失敗是必然的事情。

垓下之戰前楚漢形勢如此:

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

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

此題我不談劉項成敗的原因,只對比漢四年雙方客觀上的優劣。

一、兵糧

劉邦:

漢王得韓信軍,復大振。

留四日,復如軍,軍廣武。關中兵益出。北貉、燕人來致梟騎助漢。項王之南走陽夏,彭越復下昌邑旁二十餘城,得穀十餘萬斛,以給漢王食。

項羽:

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金玉貨賂。

龍且水東軍散走,齊王廣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陽,皆虜楚卒。使盧綰、劉賈將卒二萬人,騎數百,渡白馬津入楚地,佐彭越燒楚積聚。

漢三年六月項羽圍成皋,劉邦出逃得韓信軍後復大振。此後劉邦奪回成皋,與項羽在廣武對峙將近一年時間,直到鴻溝約和都沒有再大敗過,戰損不會太多。加之關中卒的補充,漢軍兵力強盛。

項羽則在漢四年接連遭遇曹咎、龍且兩次大敗,損失慘重。撤退到垓下時楚軍兵力不到十萬,漢軍與諸侯軍則有數十萬。

錢糧方面,劉邦不僅有蕭何補充,彭越也會將搶奪楚軍的糧食給漢軍。

而項羽一直擺脫不了彭越的騷擾,漢三年八月劉邦又派劉賈幫助彭越一起毀壞楚國糧草,致使楚軍補給困難。直到垓下之戰,楚軍是「兵少食盡」。

二、諸侯

楚漢戰爭並不只是劉邦項羽兩個人的戰爭,他們都需要獲得諸侯的支持。到垓下之戰前,天下諸侯幾乎都與漢軍連和。

親漢派:

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齊王韓信、衡山王吳芮、韓王信、魏相彭越

親楚派:

臨江王共尉

紅為漢,黃為楚,淺黃為中立偏楚

項羽曾試圖拉攏諸侯中實力最強的韓信,勸他反漢與楚連和,但被拒絕。

反倒是劉邦引誘身在九江的楚國大司馬周殷叛楚,使項羽又失去了一個重要助力。

三、軍事

項羽看似沒有敗仗,實則楚國軍事上接連敗北,已經到了都城不守的地步。

在韓信平齊以前,北方的戰況如何不能直接威脅到楚國。可齊國不同,緊鄰楚國的地勢讓韓信隨時可以對楚軍發起有力攻擊,以至於龍且被殺後項羽有了懼怕之心,派人遊說,他明白,若不拉攏,韓信下一步軍事行動便是直接針對楚國。

可惜韓信最終選擇繼續效忠漢王,派漢將灌嬰向楚國腹地進軍:

齊地已定,韓信自立為齊王,使嬰別將擊楚將公杲於魯北,破之。轉南,破薛郡長,身虜騎將一人。攻博陽,前至下相以東南僮、取慮、徐。度淮,盡降其城邑,至廣陵。項羽使項聲、薛公、郯公復定淮北。嬰度淮北,擊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下下邳,擊破楚騎於平陽,遂降彭城,虜柱國項佗,降留、薛、沛、酇、蕭、相。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與漢王會頤鄉。

灌嬰的活動區域沒法精準確定,但無疑範圍極廣,姑且用地圖大體呈現:

紅為灌嬰佔領區,藍為項羽撤退路線

至少能確認薛郡、泗水郡北部圍繞彭城區域、東海郡南部被灌嬰佔領,他一直打到長江邊上。又回軍拿下楚都彭城,然後西進到陳郡與漢王會合。

對比項羽撤退路線。一是他回不了彭城,只能往江東方面走。二是從陽夏、固陵、陳、垓下,再到垓下敗後逃往東城、烏江,一直延著漢軍佔領區的邊緣在走。東面的東海郡被占,西邊的九江也反,他只能從中間穿插到長江邊,可以說窘迫到了一個地步。

鴻溝和約就是個笑話,劉邦欲西歸應當也是作秀。畢竟灌嬰都未停止軍事行動,項羽也不敢回彭城。一方加緊攻擊,一方考慮撤退,漢對楚有絕對優勢,這個約和沒什麼意義,雙方大概都心知肚明的。到垓下之戰後,即便項羽渡江也不過有二郡之地,絕不可能以此抵抗漢軍,失敗早已是定局。

若非要定一個節點,可以說韓信平齊後項羽就敗局已定,因為「西與大王會於滎陽」的策略隨時可以施行。齊國在楚國東北部,威脅楚國大後方,這與彭越小規模騷擾完全不是一個量級。劉邦與韓信一西一東威脅項羽,成夾擊之勢。項羽若選擇回軍抵抗韓信,則劉邦從滎陽一線往東推進。他選擇繼續與劉邦對峙,結果便是歷史上已經發生的,韓信派灌嬰打穿了楚國大後方。項羽曾派項聲在淮北垂死掙扎,可惜擋不住灌嬰的回軍。


順便安利下我寫的《楚漢史述論》,敘述了楚漢戰爭的詳細過程:

楚漢史述論 簡版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2590324?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們該想想,為什麼我們一直認為「項羽一直在贏,劉邦一直在輸,最後劉邦靠垓下之戰以多欺少,打敗項羽」呢?


不好意思,決定楚漢爭霸的關鍵戰爭不是垓下一戰。

戰略上垓下已經是劉邦收割階段了。


項羽之強,搶在基礎軍事能力和戰役指揮。但在政治操作以及戰略問題上,相比劉邦是落了下風的。

讓劉邦打進關中可以算一個意外,但自己大軍拖在齊地導致都城被破是怎麼回事?雖然這一次靠著精彩的奇襲極限翻盤,但類似的事情還是有發生的——比如後期搖擺於劉邦正面軍事壓力和騷擾糧道的彭越之間,導致正面戰線不斷後退同時,後方也沒解決。

政治操作,簡單來說就是:楚漢戰爭是劉邦和項羽兩個霸主領著一幫小弟爭天下的戰爭。而劉邦一方勢力越來越大,項羽一方越來越小,這就是差距。

正是因為劉邦一方在戰略上的優勢,最後形成了數倍大軍合圍項羽的局面。到這一步,以韓信、劉邦的軍事能力,項羽是翻不了盤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