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答的都對,《春秋》的本名其實叫《魯春秋》,就是孔子以魯國史料重新編撰的。而《左傳》由於採用各國史料,裡面的紀年就很雜了,比如晉國紀年,王室紀年,魯國紀年都有。


因為《春秋》是魯國的官修史書。


孔子作為魯國人晚年用魯國的史書作為教材,而那段時期各國發生什麼足以載入史冊的事情都要互相通報,大家的史書裏往往都要採信其他主要國家的很多材料。由於與魯春秋同時的史料大多不傳,我們現在就只能用魯春秋的敘事了。


因為春秋這本書是魯國的史料。沒有春秋這部書尤其是左傳,先秦歷史就跟夏商一樣基本靠挖掘了


流傳的春秋經本身就是以魯國史書為底本的,自然按魯國紀年啊。當時別的國家也有自己寫的史書,只不過大部分沒流傳下來,至於為什麼魯國的史書能流傳下來,而其它國家的不能,這估計就和孔子和儒家的文化傳承有關。


《春秋》不同於通史,本來記載的就是魯國的歷史,不以魯公年號記馬什麼記?


本來就是人家魯國自己的東西,又沒說要給天下諸侯國一起看。

魯國自己寫自己看,當然是怎麼方便怎麼來。

你覺得魯國人是對自己的國君熟悉呢還是對周天子熟悉呢?


主要因為偉大的秦始皇把各國史書都收走燒了,能找到的不多了。


孔子是魯國人,並且魯國是周朝分封的宗室。


因為魯國是周公的受封國,而魯國還是唯一保存了周的禮制的國家,所以孔子用魯國的春秋為底本來褒貶天下。


當時各國史書都叫春秋 說是楚國叫檮杌,在晉曰乘,魯春秋,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而且都是春秋……只有魯國春秋保留下來。


因為孔子是魯國的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