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三年級啦,有個女學霸,挺內向,我每次下課就找她問問題,和她一起回去。

後來他們班女生問我是不是在追她,我說沒有,內心更多的是仰慕。

我說完這些,那個學霸好像有點失落。

其實我內心有些自卑,也不想影響她學習,最重要的是自己感覺很不配。


為什麼我們不快樂?

在這個每天把手機拿起放下幾十次的時代,快樂好像變成了越來越難的一件事。

不信我們做個小測試——用一個詞來描述你最近的心情:

你首先想到的是快樂、滿足,還是焦慮和無聊?

找回快樂,已經成了當下大多數人急需的一種能力。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在日記裏寫下「今天又是快樂的一天」。

或許正是因為小時候的我們太容易得到它,現在的我們漸漸退化了擁有它的能力,轉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對工作和社交無止境的追求上。

快樂其實是一種期望差

一盞一直亮著的燈,你可能不會注意,但如果它一亮一滅,你就一定會注意到。

沒病沒災的時候,我們很難感受到健康的重要,羨慕的多是「別人比我們高」「跑得比我們快」之類;只有自己生病了,我們才開始認識到,身體健康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快樂也是如此。

越是耿耿於懷,越容易失望收場;越是順其自然,快樂往往不期而至:

下班回家,愛人做好了飯菜;淘寶上買的東西,附贈了一個小禮物;約會心儀的男神/女神,海邊升起了煙花。

快樂,是一種期望差。正是超出我們預期的事情,喚醒了我們的大腦。

適度的慾望,可以成為你的動力,但是慾望太多,卻又成了一種負擔。

我們看到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掙很多的錢卻依然不快樂,正是因為物質增加的速度,追不上慾望增長的速度。

當「擁有」無法帶給你更多快樂,反而還可能會讓你產生「一定是我擁有的還不夠多」的錯覺,從而患得患失,更加害怕失去,以至於失去一樣東西帶來的痛苦,比擁有它帶來的快樂,要多上好多倍。

我們不快樂是因為無用的選擇太多

我們都渴望賺更多的錢、有更多的選擇,並以為這種追逐,能帶來更快樂的生活。

事實上,我們的不快樂,常常正是因為選擇太多。

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將一批孩子,隨機分成兩組一起畫畫。第一組孩子從3支畫筆中選1支作畫,第二組則是從24支中選1支。結果,第二組孩子的作品,卻比第一組要糟糕。

在充斥各類信息流的現在,我們正是實驗中那第二組孩子。

在無數種消遣方式可以度過週末、無數種職業選擇可以走過一生的今天,不會選擇常常意味著沒有選擇。

這正是很多人焦慮、不快樂的原因。

心理學上有一個「兩隻手錶效應」:當我們只有一隻手錶時,我們可以知道準確的時間;而同時擁有兩隻手錶,卻讓我們失去了準確掌控時間的信心。

選擇並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我們對生活感到困擾,每天都悶悶不樂,我們可以想一下:是否我的生活中,出現了兩隻手錶?不明確的遠期目標、難以取捨的多種選擇……

很多時候,少就是多。

什麼都想要,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努力追求自己並不真正想要的東西,要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

彆氣喘吁吁到了目的地,才發現那個東西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當我們不快樂、對生活失去信心和掌控感時,試著精簡人生的多餘選項。

時代在加速我們卻困在系統中重複

童年的時候,一切體驗都是新鮮的:同學的漫畫,搬家的螞蟻,爺爺的眼鏡,都是那麼地新奇有趣。

長大以後,新事物層出不窮,帶來的卻是內心的疲倦:千篇一律的景點風情街,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熟練的朋友圈九宮格……

互聯網的便捷,讓我們越來越缺乏耐心;不斷拔高的閾值,讓生活愈加被動和停滯。

千篇一律的標準、條條框框,限制住我們的大腦和雙腳,讓我們越來越像機器,時間在加速,可我們的生活卻彷佛靜止了。

生命是需要流動的。

長期的靜止狀態,會讓生命力慢慢枯萎。

非原創,摘自共青團中央。


內心要強大一點


生一人 死一人


你是自卑,有沒有想過她的想法呢?如果內心做好決定就堅持下去,不想影響自己的同時還影響其他人。


找個伴侶會好一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