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每一個甘肅人出省之後都會有一丟丟的羞赧和疑慮,那就是:「當我回答來自哪裡之後,會不會得到一陣比來自江西更加尷尬的回應?」

然而,事實上卻是——

外省人:你們竟然地名這麼好聽?(雖然可能依舊不知道在哪裡)

甘肅人:你們竟然一點都沒覺得土?

話說,為什麼甘肅的名字這麼有韻味?

害,也就是歷史底蘊濃厚,平平無奇罷了。

▲來源:微博

part.1

歡迎來語文課本里找甘肅

來品品甘肅絕美的地名——

在甘肅,市級別的名字是這樣的:

嘉峪關、天水、武威、張掖、平涼、酒泉、慶陽、定西...

而縣區級別的名字是這樣的:

永登、皋蘭、雄關、景泰、麥積、城關、涼州、玉門、敦煌...

看到這些地名,腦中會不自覺浮現出語文課本和從小到大背誦的古詩詞全文。

「大禹導河之州」,這是臨夏。

「城下有泉,泉水若酒」,賜名酒泉。

「天水注河」,是為天水。

「日出斗金,積銷金城」

洪武白銀,沿襲至今。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是涼州,也是武威。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是漢唐時期向西出關最重要的關口,敦煌玉門關。

「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這是瓜州。

「張漢朝之臂腋,揚武功之君威」

這是張掖和武威。

雄奇想像、大漠孤煙、神話傳說、傳奇演繹、帝國經略...都藏在甘肅的地名里,漫天歷史黃沙都難掩其骨子裡的漢唐魂魄。

如果說火車從河南疾馳而過,途經的是半部《中庸》,那麼向甘肅而行,你將看到的是一整個盛世大漢經略西北的宏圖大夢。

part.2

甘肅的名字為什麼這麼好聽?

甘肅的名字大概好聽就好聽在,實在是太難讀懂了。

一個無法通過現代思維望文生義的地名,一不小心就要被當地人掃盲了。每一個地方都是古迹,每一處城牆都曾是戰場。

武威市的南城門樓上面至今仍然還寫著「涼州」二字,從古城門樓下經過,彷彿還能聽見千百年前傳來的兵戈交戰回聲。

甘肅,是一個充滿歷史想像的地方。

每一個地方,哪怕是不起眼的縣鄉,名字基本都能考察到戰國以前。

比如靈台,取自周文王伐密須國而築「靈台」。商周時還只是未封名的屬地,秦代就置鶉瓤縣,西漢又置陰密縣,到了隋代以靈台縣正名。在很多城市還沒有在歷史上開啟自己紀元的時候,靈台已經歷經商周漢隋四朝了。

比如榆中,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西略地至榆中,秦始皇時期蒙恬擴疆土於西北斥逐匈奴,就在榆中縣整頓停留,這個名字仍被蘭州市沿用至今。

再比如宕昌縣,秦漢以來一直被羌族所佔據,晉朝時羌族還自稱是宕昌王。唐代改為懷道郡,後有被吐蕃所佔,明朝又給人家改回來,直到現在仍在使用。

不止如此,漢武帝更是親自操刀設計,為張掖、武威取名。

縱觀歷史上的有名古都,除去數朝古都和文明集大成地的光環加成,大概它們還缺少了一個最重要的心理因素,那就是從未被一個留名青史的一線皇帝如此心心念念過。

但甘肅卻做到了。

甘肅東南部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被納入為秦國的邊陲重鎮,秦始皇統一之後還在天水、隴西一帶設置了第一個正式的行政單位,隴西郡。但此時的甘肅還有大部分掌握在匈奴手中。

直到漢武帝時期,冠軍侯霍去病兩次指揮河西之戰,「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卻匈奴於漠北之外,一舉收復整個河西走廊,漢武帝一口氣在這裡設下了河西四郡,真正將甘肅全境納入了帝國版圖之中。

▲《河西走廊》紀錄片

甘肅有多重要?從漢武帝之後的各朝繼任都充分肯定並延續了漢武帝對甘肅的一系列戰略部署這一點就可以看出。

在漢朝,甘肅絕對是要被資本和人望一起拚死保上C位的一個選手,這裡不僅是漢武帝戰略的初心起點,更是他圓滿征途的落點。

而且就連孫中山都曾有言,中國的「陸都」在蘭州,因為它是行政版圖上真正的中心。

相比北京、西安、南京這些赫赫有名的數朝古都,甘肅既沒有首都光環,也沒有古城濾鏡。但甘肅是絕對的小眾冷門型網紅,屬於部分人心裡揣著的白月光。

將軍百戰死,戰士十年歸;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雪連沙千里,長城鎖三關;所有的英雄想像和家國情懷在甘肅都可以找到答案。

part.3

甘肅取名:以不變應萬變

兩千年前的甘肅人穿越到現在,大概也不會迷路。雖然甘肅省的名字變來變去,直到北宋時期才第一次作為「甘肅」被確認下來,但是甘肅市縣的名字卻是風貌保持最完整的。

當各省人民都在「討伐」地名被亂改失去美意的時候,甘肅人民躲在一旁高冷地笑了。

甘肅境內有很多地名自唐宋以來就沒有變動過,現在很多縣市區的名字也還保留了千百年前的思慮。比如天水、張掖、武威、敦煌、平涼、城關、皋蘭、榆中、白銀、靖遠、麥積、靈台、瓜州、宕昌、臨夏、和政、玉門等等。

而且甘肅不止是名字沒怎麼變過,就連版圖都還保留著最初的樣子。

2000多年前,霍去病兩次指揮河西之戰,收復整個河西走廊,打通了中原連通西域的絲綢之路,奠定甘肅省千百年來的的行政版圖基調。

當然,甘肅少有變動的地名也跟它地處偏遠有關。甘肅常年位居邊陲,經濟保持著極為穩定平衡的局面,變革之心也不如其他繁盛地區。

而且即使地名有所改動,也永遠保持了唯一的取名準則——無一例外將安邦定國的大國夢寄托在了甘肅這片土地。

比如民勤縣,在西漢時期名為「宣威」,取宣耀威力之意,東漢又成了休屠縣,以匈奴故地休屠澤得名,明洪武時期先改「臨河衛」,後又改「鎮番衛」,取鎮壓安定邊陲之意。清朝時期設為「鎮番縣」,民國時期取當地民風淳樸,最後改為「民勤縣」使用至今。

有些地名則是取自於意,比如盛大輝煌的「敦煌」,景象繁榮國泰民安的「景泰縣」,人民安居樂業的「民樂縣」,永遠昌盛的「永昌縣」,永遠安定的「永定縣」,人和政通的「和政縣」,邊遠安定的「靖遠縣」,西方安定的「安西縣」.....

縱觀古往今來,沒有一個省份的城市名字會如甘肅一般,充滿了如此赤裸而熱切的政治願望和軍事意義。

甘肅因河西走廊的優渥地理位置成名於史,而它的版圖和名字也多半都因這獨特的地理位置,始終保持了一種奇異的特殊性。

甚至也被沿用到了現代。比如定西高鐵站,官方稱呼為定西北站,被民間戲謔為「定西北」站,即使過去了數千年,但這種定疆土的靈魂仍然融進了這片地域的骨髓之中。


起初我認為是好聽罷了。當我了解過每座城市的來歷後,我才知道,原來她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從地理和歷史上來說。

甘肅地處中國西北,東西橫貫河西走廊。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也是歷代中原王朝抵禦游牧民族的最前沿,咽喉之要地。得河西走廊者,天下便是咫尺之遙。

這就意味著,甘肅大地,河西走廊,從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很多城市都是古代征戰平定邊地而命名的。地處河西走廊的每一座城市的背後都有他壯烈的往事。

單是甘肅的四個地方:酒泉、武威、敦煌、張掖。就是一個王朝,一代名將,一段金戈鐵馬的故事。

秦朝滅亡後,中原王朝沉寂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窩在黃河南岸上,仰望漠北。沉默,不會永遠存在,終於在漢武帝時期,漢王朝的軍隊出征河西,長槍直指,橫掃大漠,驅逐匈奴,飲馬瀚海,封狼居胥,扼守河西走廊。

並設置酒泉、武威、敦煌、張掖,河西四郡,鎮守河西走廊。自此,河西走廊與中原王朝的命運密不可分。

河西四郡: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似酒」而得名。

武威:漢武帝為彰顯漢軍的武功軍威而得名。敦煌:「敦」意思是「大」,「煌」意思是「盛」,就是盛大輝煌的意思,因其廣開西域,故而盛名。張掖:意為「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要張大漢之臂膀,斷匈奴之腋窩。

創造這段傳奇歷史的衛青、霍去病、李廣、張騫諸將,從此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光彩而濃重的一筆。這四個地名,其中的內涵,她們更多的是承載了無數戰死在沙場上的將士的希望。

從那時起,每一個有著深遠目光的英雄豪傑,都曾踏足於此。

我們把目光放到南北朝十六國時期和宋朝,也不能不說到平涼和定西這兩座城市。

平涼

十六國時期,前秦皇帝苻堅欲討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之名始見於史冊。

定西

宋朝時,始建定西城,取「安定西邊」之意。只可惜,宋王朝止步河西走廊,偏安西南一隅。

後來,金皇統三年(1143年)設定西縣。定西成名。

可見,甘肅的一些城市,自古充滿了期望。

來到明朝1372年,秋。

嘉峪關。

明朝立國已有四年,逃竄至草原的北元蒙古勢力屢犯邊境。洪武皇帝朱元璋決策出兵嶺北,力圖永久解決北元威脅。

這一次,徐達,李文忠,馮勝各領帝國的精銳,千里征戰,兵鋒直指蒙古草原大漠。其中之一,西路大軍在馮勝的率領下出擊甘肅,長驅深入河西走廊,七戰七勝,銳不可當,揚威漠北。

歸途時,在嘉峪山下,馮勝停留了腳步,他仰望遠處的祁連山,久久沉默不語。他決定

在此建關設防,鞏固西北邊陲,守望漠北。

因設址在嘉峪山上,故得名:嘉峪關。從此,載入史冊。

嘉峪關是明長城的起點,是阻擊侵略者的重要關隘。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並依託此關卡伸向西域設置關西七衛。

再來到離我們最近的晚清時期,有兩個名人曾來到嘉峪關,留下過他們的足跡。一位是林則徐,別一位是左宗棠。

當年,時值清廷內憂外患,在帝國命運飄渺之際,左宗棠就是從這裡,抬棺出征,率領湘軍抗擊沙俄,收復新疆,鞏固了西北邊塞的安定。

離開前,左公站在嘉峪關巍峨的城樓上,親手提字「天下第一雄關!」以示威武。

嘉峪關見證了那段偉大的歷史時刻。

時空穿越,不輸前人,敢教沙俄不入關。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還。"

可以說,發生在甘肅這片土地上,更多的是一代代人的熱血和汗水。

這裡都有留下他們傳奇的故事,並傳承下去。

最後,

我推薦大家看一下《河西走廊》紀錄片。


實在是那個時代太美好了。

甘肅不是我們自商周以來就一直活動的地區,沒有那麼多古拙到需要考據到詩經等遠古典籍的地名。相反,這些地名基本反應了漢帝國開拓之時的精神狀態。而那種昂揚的精神風貌是華夏五千年來數一數二的。

張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武威,武功軍威

敦煌,盛大輝煌

這樣的耀武揚威,甚至於氣焰囂張。強者姿態溢於言表

有甘肅的高贊朋友謙虛的說是因為甘肅經濟不好,大家關注的少所以感覺美。其實不然,甘肅的地名代表著中華最美麗的時代風貌,是那種百折不撓,歷盡艱險,戰勝強敵,拓土開疆以後的自信與驕傲。這份驕傲在中國其他地區的地名上都是少見的。

作為一個老陝,每次看到地圖上甘肅那狹長的河西走廊,想像從西安到新疆那橫跨半個中國的路程,就會覺得滿腔豪情。


有歷史典故

衛青霍去病馬踏匈奴,征服河西走廊。漢武大帝建立河西四郡

張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酒泉:「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相傳霍去病曾在這裡的金泉邊慶功,頃御酒入泉與將士同飲,遂名酒泉。

敦煌:敦煌為盛大輝煌之意,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

武威:武功軍威。

推薦看看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b23.tv圖標

隴南九縣的名字很有意思:

縣,都,縣,縣,縣,縣,西,宕昌,兩當。

—— 文武成康 徽禮和昌

知友黑犬的評論提到西周,好像正是:

文王、武王兩代立國,而後有成、康之治,

完全取代了商朝的殘酷野蠻,

建立了「禮序乾坤,樂和天地」[1]的文明典章。

# 如評論所言,或許不是古人刻意為之?很多人覺得這太勉強……我也本來只是覺得它們相映成趣,但我今天發現至少「文、武、成、康」是有出處的,這的確是明代以周朝的謚號給的名字[2][2020-05-04]。#

兩當另有典故:

唯著絳納兩當衫,故得水名[3]

隴南地圖 | 圖源:http://www.longnan.ccoo.cn/post/fangwu/zixun/218087x.html

P.S. : 武都縣原為隴南行署所在地,近年隴南地區成市,武都成區,但隴南是縣不認市的典型。

2020-03-04

參考

  1. ^《禮記·樂記》
  2. ^http://www.xzqh.org/html/show/gs/30858.html
  3. ^《南史·柳元景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