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的,周人03-M134系就很好的覆蓋了殷人03-M122系,原中原殷人被遣到了西南、東南、東北各地,現在只佔總人口的10%

殷商結辮,歧周束髮。殷人講威服,周人講禮法。兩周八百年,古中原文明早就被完全覆蓋了。


問題的假設是不成立的。文化永遠是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就是典型的例子。況且在蒙元時期,就並沒有崇尚所謂的中原文化。蒙古帝國是站在了更高的橫跨歐亞大帝國的層面去思考問題的。


因為古代中國其他文明沒有中原文明先進,好比升級系統,總是系統版本高的取代版本低的。

古代中國稱四周的國家為蠻夷狄戎不是沒有理由的,除了古代中原王朝統治者的自大以外,中原文明是實實在在要比外地文明先進。大一統的文化內涵、中央集權式的行政體制、這些都是讓周邊國家和地區望其項背的優勢。

古代中國其他文明入住中原的事例典型無非就兩個

  1. 崖山海戰後蒙古入住中原
  2. 後金入關後女真入住中原

無論是蒙古文明還是女真文明其本質都是遊牧文明,而中原文明則是典型的農業文明。從生產力的方向上看,農業文明是要比遊牧文明高出不少的,畢竟一畝農作物固定的能量可是要比一畝草可以固定的要多得多,其次農作物是直接可供人類食用的,而牧草固定的能量則還需要經過牧畜這一環節才能供人體獲取,一畝田能夠養活的人口自然要比一畝牧草多多了。

處在農業文明下的種族可以固定在一處耕種、繁衍,因此可以形成較大規模的人類部落,而遊牧文化則需要到四處尋找牧草,養殖牧畜,忙於生機之中。

哪個文明可以讓人們從繁忙的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哪個文明就具有更高的發展空間。顯然從這一點上看,農業文明將遊牧文明碾壓的體無完膚。

無論蒙古還是後金,在入主中原前其文化體系和行政體制多多少少都已經進行了漢化,這些都足以表明中原文明的先進性。

大元被趕到出中原後,還時不時跑到邊境去劫掠,就是好日子(農業文明)過慣了,鍋碗瓢盆之類的東西又不會造,明初時又沒開放邊市,只能去搶了。

換到現代人頭上,沒了手機就和收了半條命似的,誰願意從工業社會倒退到農業社會呢?


其實,問題反了。從周朝開始,你可以看看,文獻中總說戎狄來犯,其實到宋的時候,遊牧地帶的最南邊界已經北移了很遠。漢代是漢武帝大規模對匈奴用兵,其後,匈奴南支為了能夠在漠南生存,只有逐漸改變生活習性。而北方的匈奴乾脆西遷了。

所以,不是北方遊牧部落入主中原後選擇了漢化。而是他們先漢化了然後選擇入主中原。

如果聯繫到秦與北方民族的關係,晉(春秋)與北方戎狄的關係,還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那就更容易理解了。趙武靈王的舉動實際上是承認北方遊牧mz的社會地位。那是因為趙已經把自己的北部邊疆極大地推進到了胡人的領地。

補充一個地理環境的因素。其實生活方式是受到地理環境左右的。越是文明早期越是如此。所以,地理環境上,沒有牧草和牛羊,半遊牧半定居的mz也就只好選擇農耕文明瞭。地理環境的變遷,也逐漸改變了北方mz的生活習性。比如漠南蒙古就有很多部落或者家庭,在水草豐茂的河灘地撒上種子,然後就遊牧了,等收穫季節回來,又收成就收割,沒有就算了。他們逐漸也就改變了習俗。

還有一個社會因素。繼-承-權問題。子承父業還是兄終弟及,這個問題,隨著文明的推進,父子傳承逐漸成為主流,兄終弟及越來越不合時宜了。而父子傳承在中原是很成熟的。


他們的沒有文明或者低級或者不合時宜或者無濟於事,他們嘗試過用自己的文明覆蓋中原文明。

清朝的「剃頭令」成功推行下去了,鮮卑等也推行改服易名,契丹/女真加緊建設自己的文字體系。

現代西方也在推行他們的哲學/宗教。

文明,應該包括生活方式/社會倫理/文字文學/思想宗教等若干方面。

而,古代遊牧民族文明擁有最明顯的就是生活方式,其他方面可以說沒有。

然後,他們入主中原,脫離的草原生態環境,連生活方式的土壤都沒有了。

不說,什麼漢族人數眾多/中國文明高級,想想過年時老是「被存起來的壓歲錢」。其他遊牧民族是不可能不「真香」的。

而文學/哲學他們根本沒有,當然就沒有覆蓋的基礎了。


覆蓋中原文明?這是說笑話。

農耕經濟為主導的中原文明向來是擁有固定基地的,其他文明呢?沒有固定的基地,也就沒有固定的大量的人口生產的可能,沒有大量的人口就很難有更複雜的分工,文明的發展深度就很難達到像中原文明這樣。


謝邀。

元朝是不是這麼乾的。

一百多年就沒了。

覆蓋是不可能覆蓋的。


最簡單的原因,中原人口太多,覆蓋不了。每次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中原人口都是碾壓式地高於遊牧民族(雖然人多了就變成烏合之眾)。

你想要覆蓋掉中原文明,就兩條路,一個是殺光中原人口,一個是普及胡化教育。第一個顯然不切實際,十六國的時候試過,結果殺出來個冉閔。而且完全沒有必要殺掉中原人這隻下金蛋的鵝。遊牧民族南下為了啥?為了過好日子。所以他們纔不會傻到把稅基挖掉,自己去種地。另一方面,如果你這個政權沒能把整個中國拿下來,你還要屠殺漢人的話,那無異於自掘墳墓。你胡亂屠殺一波漢人,把自己的稅基和徵兵基礎都弄沒了,那不就是等著被滅國嗎?所以通過殺漢人來解決人口劣勢是不行的。

第二條就是普及胡化教育。太難了,真的太難了,因為漢人太多了。你胡化教育大概四條,說胡語,信薩滿,遵循胡人的風俗,打扮的和胡人一樣。在過去,除了最後一條以外,根本沒辦法普及。因為你得有足夠的師資力量讓全中原人都學習胡語,還要砸碎儒釋道三家的信仰基礎,這對行政能力的要求太高了,更別說還會引起反抗。而對於第三條,胡族人自己就不想幹。為啥?因為你得在過節的時候到漢人家裡去盯著。胡人瘋了嗎?過節,不好好和家人呆著,喫好好,玩好好,跑到漢人家裡去給他們做生活指導?第四條還算好執行,畢竟不需要費太大勁普及,用已有的官僚系統推一波,平幾個叛亂,最後就見一個違反的殺一個。而且甄別起來也方便,看一眼就知道對方有沒有遵守。

說實話,真正被外族覆蓋掉的例子真不多,能想到的例子也就四個,一個是雅利安人取代北印度原住民,日耳曼蠻族取代西羅馬,阿拉伯人取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歐洲殖民者取代美洲印第安。其中除了阿拉伯人取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都是因為原本那個民族或文明遭到了來自達爾文或哈里謝頓的毒打,人口直線下降。

北印度的那個印度河谷文明具體是為啥衰落的,爭議很大。不過我覺得最靠譜的是氣候說。一個雖然是後起之秀,但規模大於古埃及和古美索不達米亞只和的農耕文明,依靠兩條大河的河水生活。突然一條河沒了,另一條河邊上變沙漠了。人口銳減到百分之個位數也不奇怪。

西羅馬更慘,地生育率,加改變氣候規模的鉛中毒,加沒怎麼開發的法國和西班牙,加百年軍閥混戰,加各種苛捐雜稅,加少數民族叛亂,加外族入侵。一波騷操作下來,什麼文明都得折。

印第安人,被天花洗的人口只剩百分之幾。

而至於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人家的語言文化本來就和阿拉伯人相近,再加上阿拉伯人有伊斯蘭教這個大殺器。從使徒時代之後,一神教就特別擅長地推。擅長到什麼程度?除了國家機器和gcd,沒有啥推的過他們。而伊斯蘭教又有一個巧妙地創新,就是悼詞和宣講只能用阿拉伯語,所以阿拉伯語就跟著伊斯蘭教一起被地推了。

由此可見,一個文明想要覆蓋另一個,被覆蓋的文明要麼已經徹底崩了,要麼和要來覆蓋的文明很接近,而且那個要來覆蓋的文明還得有地推大殺器。但歷次北方民族南下中原,這兩點都不佔,所以只能融合併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原文明,而無法覆蓋。然後中原文明就一路莽到現在,莽到當年基督教這個打祖上就是地推起家的宗教,在明清之際都推不動。反觀人家日本,基督教地推沒多久就把幕府將軍給嚇著了,抓緊鎖國一波操作。嗯,一個海洋國家非要鎖國,德川家腦子也是瓦特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