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小羣體遭遇:

發射有規律的重複信號顯示交流的意願,然後報數,例如123,123,123,等對方的回答。

然後開始指著實物或配圖談自己熟悉的事物的叫法,例如人、地面、天空、恆星、飛船。用雙方都能理解的載體,例如雙方視覺都對應的波段的光信號。

在面對面的情況下,進展是很快的,不過早期容易出現誤解。在歐美探險家接觸土著人的時候,就經常將土著人指著地面的發言理解為地名。

一方的個體/小羣體接近對方的社會:

發射有規律的重複信號,或者接收其社會的日常通訊、從中選出詞頻最高的信號朝對方重複發射,來顯示交流的意願。

然後對方社會可以派出大量專家,來大規模地做報數和談東西的操作。

地球社會與外星社會之間的遠程通訊交流:

發射重複信號顯示自己的存在,然後發射二維化的數學語言信號,在確認對方的理解能力水準後傳送文字和語言的信息。

1962年,蘇聯用摩斯碼向金星發送了信息MIR,不久後又發送了領導人姓名和蘇聯的縮寫。

1974年,阿雷西博天文臺用波長12.6釐米的電磁波發射了代表數字、DNA、人類資料、星球、望遠鏡信息的1679比特信息。1679的質因數是73和23,將這信息排列成73行23列便能獲得一張二維圖片:

掌握和我們相近的射電望遠鏡技術的文明,理應可以有效破譯它。

二進位數。規定了接下來的數字要使用的定位方法和閱讀方向。

人類生物學身體依賴的四種主要元素的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從左到右是氫、碳、氮、氧、磷原子的數量。

1974年估計的人類基因組規模=4294441823個核苷酸。

1110=14,人的身高約為本信息波長12.6釐米的14倍。用這個作為長度單位大抵也想得到。

1974年全球可統計人口:4292853750。

人類在第三行星上。

望遠鏡口徑是本信息波長12.6釐米的2430倍。

1999年,「宇宙呼叫」任務中,烏克蘭葉夫帕托里亞的70米天線朝太陽附近的多個恆星發射了Yvan Dutil和Stéphane Dumas共同開發的「星際羅塞塔石碑/Interstellar Rosetta Stone」信息[1],他們認為任何具備基本邏輯能力的物種都能理解它。

信息的第一頁,定義了十進位數的表示法。

讓你直接看這個的話,你想像中的發射者大概是一種身體堅硬、線條銳利的生命體。

2003年,這些信息被更大規模地發射。

參考

  1. ^http://www.astrosurf.com/luxorion/Documents/seti-dutil-dumas.pdf


外星人豎起2根手指,我豎起5根,外星人豎起拇指和食指,我豎起大拇指。

回家我跟老婆說:外星人真聰明,他說2,我說5,他說等於7,我豎起大拇指把他誇。

外星人回去跟老大說:地球人太厲害,我說殺了兩個,他說殺了5個,我說用手槍殺的,他說用大拇指按死的。


我們來開個腦洞,如果人類不小心激活了一個外星生命……

春季的這一天,風和日麗。我接到了丁羚女士同意採訪的回復,這對我、以及對我所供職的新聞社,都無疑是個絕好的消息。由於回復稱目前只能接受暫時對公眾保密的私人訪談,因此我獨自一人前去拜訪那名偉大的女性。


丁羚是一名宇航員,準確來說是空間站研究員。她在我國建造的火星軌道空間站中獨自生活了兩年,三個月前返回了地球。在她身上有著幾乎可以劃時代的傳奇經歷,需要她本人親自揭祕詳情。


全國乃至世界的各大媒體三個月前就已並驅爭先預約訪談,但由於初返地球後身體狀況不佳,以及精神方面的問題,丁羚始終以休養為由,拒絕一切來訪。


而我有幸成為了第一人。——懷著這種激動而忐忑的心情,我來到了丁羚居住的療養處。


這是一棟簡約雅緻的洋房,庭中花草自然生長,環境明麗、安靜,確實是個適宜身心療養的好地方。

我抬眼看向二樓,隱約看見落地窗後那個坐著輪椅的側影,她朝我招了招手,我回禮,然後走了進去。


此時一隻蛺蝶繞洋房飛過,撲閃的雙翅在陽光下反射出藍色光芒。我受它吸引再次抬眼,又發覺窗後的女人身形纖細,肩胛骨突起,正像一隻振翅欲飛的蝴蝶。


毫無疑問,丁羚是個美麗優雅的女人,我之前就見過她的照片。


應丁羚本人要求,療養處沒有安排太多陪護人員,日常這裡只有一名女護工。女護工將我領到會客房間,便帶上門離開。


房間很大,結合了臥室和書房。往右是書桌、書櫃和會客沙發,往左是一張醫用護理牀和一張嬰兒牀,正對面是落地窗。房裡還有很多空餘地方未徵用,牆上倒是用掛畫裝飾得滿滿當當。


如果不是丁羚說「請坐」,我大概會退出去,畢竟女性起居的臥房用作會客訪談不太妥當。尤其護理牀上的被子還掀開了一半,更有種隨意感。顯然丁羚才起身不久。


而且嬰兒牀也在這個房間。那個萬眾矚目的女嬰,不出意外正躺在嬰兒牀裏睡覺,在這裡採訪難道不會影響到她嗎?雖然此行我最關注的對象,就是那個女嬰。


嬰兒牀離得遠,又由於牀欄遮擋的緣故,看不到那孩子。我只掃了一眼,就立刻將視線轉移回丁羚這邊。


一切需要循序漸進,如果丁羚認為我失禮,臨場拒絕訪談,那便前功盡棄了。這幾個月來我一直聽聞丁羚抑鬱症嚴重,神經脆弱敏感,脾氣喜怒無常,所以還是小心為上。


「蔣記者,辛苦您趕來,」丁羚轉動輪椅來到會客沙發邊,頷首,「很抱歉在我的臥房接待您。」說著她為我沏茶,但顯然動作不方便,所以我接過茶壺做了這個工作。

「謝謝。」她接著說,「我精神不好,不願出門,三個月都沒有踏出這個房間,您見諒。」


「沒關係,訪談還是需要在舒適的狀態下進行,所以根據您的需求來。」我說,「今天收到您的回復算是意外的驚喜,其實您可以再多休養一段時間,等恢復了再談後面的事。」


「蔣記者理解,我就安心了。之所以現在同意訪談,也是想著該找個人說說話,否則精神太壓抑。您喝茶。」她微笑,有種陽光一般的明朗氣息。


於是我發覺丁羚並不像傳聞中那樣抑鬱得嚴重。她是個優雅溫和的女人。


2


「您拿出的那個機器,是用來做什麼的?」她問。


「這個嗎?用來錄音,社裡配的。」我說,「放心,我們充分尊重您,訪談內容會等您身體徹底好轉後同意了,我們才公開。」


「這……」她面露難色,「實話說,我不想在這麼緊張的環境下接受採訪。我精神不好,只想放鬆地聊聊。」


我有些猶豫。


「蔣記者,我把您看作可以交心的朋友。我讀過您不少文章,您博學,有才華,年紀輕輕就當了主任記者,所以我認為您可以接受一些匪夷所思的東西,我想我的那些事跟您聊,是能聊得愉快的。」


聞言,我關掉了錄音設備。畢竟欲知其詳,信任是第一步。


我說:「您過獎。關於這方面,我的知識很淺薄,而您的經歷非常傳奇,這毋庸置疑。我已經關閉了設備,您可以敞開心扉,不用擔心。」


「好。既然如此,我們就別您來您去的,朋友一樣聊天就行。」丁羚笑。


我從善如流:「那麼,丁……小姐,我不知道這樣稱呼你合不合適,因為你看著比照片上年輕。」


丁羚:「看的照片是幾年前的吧?我在天上待了兩年確實年輕了些,這也是宇宙的妙處之一。失重條件下面部會浮腫,皺紋就少了,重力恢復後還會恢復原樣的。所以再過一段時間,我那些小細紋又要出來了。」


「沒有這麼嚴重,你還年輕。我看資料上你今年剛滿 30 歲而已。」


丁羚眼睛彎起,「看來蔣記者把我的情況都弄清楚了啊。」


我:「只是基本資料。訪談前總要做些準備工作,丁小姐事先不也瞭解過我嗎?」


丁羚:「這確實,知己知彼,纔能有最好的交流狀態。」


「其實除工作需要以外,我個人也挺崇拜你的。你還沒上空間站前,我就瞭解過你,拜讀過你的學術專著。」我說,「現在你看我和你面對面正常地聊著天,其實我很緊張,手還在抖。」


我下意識瞥了一眼嬰兒牀的方向。剛剛那番話基本只是捧她的,在此之前我只聽說過「丁羚」這個名字而已。我的重點並不在她。


她很愉悅:「別緊張,我就是個普通的女人。」


我:「你過謙了。」


這話我發自內心。先不論她科研方面的成就,光從女人的角度而言她也是完美的,不僅容貌美麗,舉手投足也始終優雅得體。資料上的描述絲毫沒有誇大。


不可否認,她所有角色都扮演得很好,她是個敬業的研究員,完美的女人,以及,偉大的母親。


我回歸話題:「丁小姐,你已經回到地球三個月了,那麼你的身體現在恢復得怎麼樣?」


丁羚說:「重力已經基本適應了。因為在天上我每天也堅持跑步機鍛煉,所以肌肉也沒有萎縮得太嚴重。但身體仍然虛弱,大概還是生產的原因。」她眼裡流露出一絲無奈但溫柔的光。


她主動講了生產的事,我開始猶豫是否現在就要提起女嬰的話題,畢竟除去匪夷所思的主體部分不講,這也是個私密問題,我作為男性確實難於多問。


「精神方面的問題就嚴重一些。」丁羚自然地岔開話題,「我在空間站待了太久了,抑鬱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恢復的。」


我說:「是的。我看這裡只安排了一個護工,你似乎不太想見人。」


「這是自然。」丁羚說,「剛返地不久就有記者想採訪我,對著我拍照,很無禮,就算我身心狀態都好也不想見他們,何況我身心狀態都差。本來國家安排我住專門的療養院,我嫌人多事雜,就要求住一個貼近自然的清靜地方,配一個護工也就夠了。」


我:「環境對身心的療養很重要。這裡環境確實不錯。」


「嗯,房子很大,花園也挺大的。不過我活動範圍只願意在這間房。」丁羚繼續說,「雖然不出門,但該有的景色也都有。我從落地窗往外看,經常一看就是一整天。地球真的很美,花草,蟲鳥,樹木,藍天,萬物有靈。比起地球,火星貧瘠而荒蕪。」


她閉了閉眼睛,神情有些痛苦,蒼白的雙手緊緊交握著壓在膝蓋上。


我:「你剛回來,這些反應是正常的。希望你能從那些經歷中慢慢恢復過來。」


「嗯。」她感激地看我一眼。這時嬰兒牀那邊有響動,她於是說,「寶寶可能醒了,我去看看她。——蔣記者,你可以四處看看。」


3


她轉動輪椅去了嬰兒牀方向。我猜她可能要給女嬰哺乳,她也沒有明說我可以看寶寶,所以我不能貿然跟去。


何時纔是切入正題的好時機?我站起身走到書櫃邊,心不在焉地拿了幾本書翻看。


都是昆蟲相關的書,尤以蝴蝶居多。看來丁羚這三個月的閉關生活很豐富,每天看書、看風景也不錯。


回過神,丁羚已經回到了會客沙發邊。


「我們在這裡說話,會不會吵到寶寶?」我問。


「不會,她還睡著呢,剛剛只是翻了個身。」丁羚溫柔地說,「真喜歡她懵懂無知的樣子。因為無知,她在太空中也不會有孤獨的感覺,所有一切都是新鮮的。」


她眼中繼而流露出悲慼,「但成年人就不一樣了。蔣記者,關於這方面,你瞭解過嗎?」


「略有耳聞。」我坐回沙發上,「據說宇航員都會或多或少有些精神問題,長期在密閉的環境中,每天面對著漆黑一片的空蕩蕩的宇宙,那種沒有憑依的、孤獨壓抑的感覺很可怕,會把人逼瘋。人畢竟是社會動物。」


「是的,你很瞭解,」丁羚咬住嘴脣,「宇航員在天上待幾天都會不舒服,而我作為一名常駐空間站的研究員,在上面待了兩年,獨自一人待了兩年……」


我連忙接住她的話,「為什麼會獨自一人呢?」


她聲音哽咽,「本來空間站裏也有幾名同事,但需要人出差。先前一批出差的人還沒有及時回來交接,我們人手實在不夠,所以只能選擇留一個人在空間站。當年我心理素質測試的指標非常高,所以就將我留下了……


「蔣記者,你知道的,宇宙中的時間概念很龐大,人類渺小,難以承受。他們出差去別的星球,隨隨便便就是幾年行程。我在火星軌道空間站,就一個人研究那些火星凍層樣本,一個人生活了……兩年……」


丁羚說完,捂住臉,肩膀發顫,有眼淚從她指縫中流出。


「丁小姐,」我怕她情緒激動,遞去紙巾,緩聲說,「丁小姐,你真的不容易。這些年國家建了很多空間站,也派出很多研究員去科研和考察,你是唯一一個獨自一人能在太空駐留這麼久的。」


「心理再強大的人……也會被擊垮。太孤獨,太可怕了……全世界只剩下我一個人,就是這種感覺……」


眼淚止不住。我嘆了口氣,又遞去幾張紙巾,「丁小姐,我理解你,我一直覺得你是個強大的女人。要知道在地球上,關禁閉的上限都只有十五天,你卻在與世隔絕的情況下堅持了兩年……」


「……是的……我……否則我……也不會……生……孩子……」丁羚哭得厲害,語無倫次。


聽到這裡,你們應該已經注意到了奇詭之處。我安慰著丁羚,再次下意識看向那邊的嬰兒牀。


這名女研究員丁羚,在空間站兩年都是獨自一人的情況下,於一年前離奇地懷孕了,然後在太空中懷胎十月,誕下一個女嬰。


4


其實這種現象在生物界存在,稱作「孤雌生殖」,即單性生殖,卵子不經過受精也能發育成正常的個體。但是這種現象放在人類身上,顯然是不可思議的。


這是個劃時代的大事件。我幾乎想立刻站起來去看看那個來歷奇怪的嬰兒,但現在丁羚情緒激動,一切只能慢慢來。


她滿臉淚痕,渾身顫抖,精神已經不對了。我努力安慰她,但說再多也無濟於事,她只是陷在那種親歷的絕望中,不停回憶,不停哭泣。


我差點忘了她是個抑鬱症患者,這樣下去可不妙。大概只有分散注意力才能讓她平靜下來。


我說:「丁小姐,先不談這個。我們聊些其他的,輕鬆的話題,好不好?」


丁羚抽泣著說:「抱歉……蔣記者,讓你看到我這麼失態的一面……我……」


「丁小姐,來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了,你房間牆上有很多掛畫,」我用一種溫柔輕緩的語氣,「這些掛畫都是『蝴蝶』。剛剛我看到你的書櫃裏也有很多關於蝴蝶的書。你似乎很喜歡蝴蝶?」


從她的興趣入手,她也許會好一點?我這樣想。


不過她這興趣大概是這三個月返回地球後纔有的,我瞭解她的背景時,沒聽說過她以前有對蝴蝶的愛好。


「是的……」她小聲吸著氣,也在努力平緩自己的情緒,「蝴蝶很美……我確實喜歡它,它是高貴的物種。」


高貴的物種。我思考著這個形容。


「宇宙中有絕美的『蝴蝶星雲』,可惜進了太空我並沒有親眼見過。」丁羚擦乾淚痕,眼睛仍是紅的,胸脯起伏不停,「而且,人類的可觀測宇宙從平面來看,也是蝴蝶形狀。我們被一個巨大的蝴蝶籠罩著,這很偉大,不是嗎?」


我恍然大悟,「所以蝴蝶和宇宙的聯繫撼動了你。回到地球後,你就研究起了蝴蝶,對嗎?」


丁羚點頭,「宇宙太大了,蝴蝶形狀的可觀測宇宙很大,不可觀測宇宙也很大,人類位於那中央,渺小得塵埃都不如。我一個人在空間站觀察生命樣本,經常想這些問題……」


說到這裡她又傷心起來。我再次將話題岔開,「那個……丁小姐,先不談宇宙,談談這段時間你研究的真正的蝴蝶吧。蝴蝶只不過是鱗翅目昆蟲,可你剛剛卻說它是高貴的物種,為什麼呢?」


「……我指的高貴,是相對於毛毛蟲而言的。」丁羚嘆了口氣,「毛毛蟲卑微而可憐。」


我困惑地說:「那只是不同時期的不同形態,說到底還是同一個體,無所謂高貴和卑微吧。」


「蔣記者,這是你的知識盲區,」丁羚再次嘆氣,「其實毛毛蟲和蝴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個體,毛毛蟲之所以會『變』成蝴蝶,是因為體內有成蟲細胞。毛毛蟲本身是獨立個體,它的肉體實際上是為成蟲細胞準備的營養,成蟲細胞吸收了由毛毛蟲瓦解成的營養物質,就會成長成另一獨立個體,蝴蝶。


「也就是說,毛毛蟲永遠是毛毛蟲,這是它註定的宿命,它不會勵志地變成蝴蝶,只是蝴蝶的食物罷了。蝴蝶也是生來就是蝴蝶。它們是不同的兩個靈魂。」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我的知識盲區,但丁羚的表述令我產生了不適感。


「你有什麼想法,蔣記者?」丁羚問。


「沒有,只是覺得有些無奈。你接著說。」


「蝴蝶暫且不說了,話題已經偏離太遠了。蔣記者,謝謝你照顧我的情緒,我現在已經好一些。」


我欣慰道:「那就好。談起興趣愛好,丁小姐果真就有精神了。」


「雖然我喜歡蝴蝶這話題,但你大老遠趕來肯定不是專程和我聊蝴蝶的。我們還是回歸主題吧。」丁羚臉色仍然蒼白,但再抬起頭時已然展露溫柔的笑,「你想看看我的孩子嗎?」


訪談最關鍵的部分到了,沒想到她這麼主動。我瞥了一眼嬰兒牀,「方便嗎?」


「當然方便。她很可愛。」丁羚轉動輪椅,朝嬰兒牀的方向去,「請跟我來。」


我起身跟在她身後。


我有些緊張,別開眼四處看,定了定神又收回視線全神貫注盯著前方那個嬰兒牀。


看著那個牀越來越近,我忽然心跳如雷。


我將有幸見到的那個嬰兒,也許不久後就會出現在科學週刊《發現·前沿》的近期封面上,她將會引起舉世轟動。


那個孩子,沒有父親,孤雌生殖的產物,而且十月懷胎到分娩的全過程,都在太空。她的基因和生長環境都不平常,那麼她會長成什麼樣?


會和普通嬰兒不一樣嗎?


終於走到牀邊,我心情忐忑地俯身去看。


真相讓我失望。


6


並沒有不一樣,確實是普通的人類嬰兒。但是不得不說,很醜,膚色偏黃,臉也是皺的,看起來像是營養不良。此刻這孩子正沉沉睡著。


我聽說新生兒確實會長得醜,像猴子一樣。我未婚無子,也不太瞭解,這次基本算是第一次見。


不過,丁羚是在空間站分娩的,她從空間站回到地球有四個月左右的路程,回到地球後又有三個月不見人,這孩子起碼有七個月大了,怎麼還是剛出生的樣子呢?


「多可愛的小生命,我真愛她。」丁羚眼中是母親獨有的柔光。


「確實……」我看了良久,著實無法講出「可愛」兩字。看得出來這孩子五官像她的母親,但卻和「可愛」絲毫不沾邊。她的母親在太空待了兩年,變得比以前更年輕美麗了,孩子生在太空卻長成這樣。


丁羚慈愛地說:「她很乖,不哭不鬧,很喜歡睡覺。醒了就用懵懂的眼睛傻傻看著我,我真羨慕她無憂無慮。」


「有丁小姐的基因,我想她以後也是個聰慧的孩子,適合做科研。」面對這孩子,我的客套也只能到此為止了。


丁羚對我的稱讚很滿意,她看了我一眼,「蔣記者,你是不是很困惑,這孩子是怎麼來的?」


「孤雌生殖,確實不可思議,」我順勢而下,終於問出口,「丁小姐方便跟我講講嗎?」


丁羚說:「其實我自己也很困惑,但我可以將那個過程,詳細告知你。」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20 篇內容

鹽選專欄

舊宮荒月

深夜情感研究所 專註婚姻、愛情等情感類故事

¥19.90 會員免費


外星人已經在與我們溝通了,只是你們很多人不知道。

1974年11月16日,科學家們把與地球、人類相關的資訊轉換成二進位密碼組成的圖案,由位於美國波多黎各(Puerto Rico)中部的阿雷西沃(Arecibo)天文臺射向了遙遠宇宙中的M13星團——離地球約2.5萬光年遠、包含10萬多顆恆星的球形星團。人們期待著有一天位於外星的智慧生命能收到這個信息。這個圖案表達的內容主要是:用二進位表示的1-10十個數字;DNA裡麪包含的化學元素序號:氫-H、氧-O、碳-C、氮-N;DNA的雙螺旋形狀;核甘酸的化學式;人類的外形(中間代表男人的形態,左邊的圖案代表男性的平均身高(1764mm),其表示方式是以二進位的14與信息的波長(126mm)相乘所得出的結果。右邊的白色圖案代表1974年全球的人口(4292853750);太陽系的組成(突出顯示了地球,從右面代表太陽的大星向左數的第三顆),圖案的最下部分則附註了人類接收和發送無線信號所用的「太陽竈」圖像。

外星人用麥田怪圈的方式回復我們

如下圖。

簡單解釋有幾處改變

在我看來,正好印證埃爾伯特石碑上的預言。

一座奇怪的紀念碑聳立在美國喬治亞州埃爾伯特縣東北部一座荒涼的山丘上。

(註:該巨石的準確位置:34°1355.74"北經度:82°5339.54"西)上面用多種文字篆刻著末世浩劫之後人類如何重建文明的指示。  5塊巨大的拋光花崗石呈星狀排列。每塊石頭高16英尺,其中4塊巨石,每塊重20噸以上。它們共同支撐著一塊2.5萬磅重的頂石。遠遠看去,讓人聯想到英國索爾茲伯裏平原上的史前巨石 陣。但這個灰色花崗巨石陣年代並不久遠,它建立於1980年,安靜地等待著世界浩劫的降臨。

四塊巨石有八個正面,上面銘刻文字。這座巨石碑上用12種語言:英文、俄文、希伯來文、阿拉伯文、印度文、中文繁體、西班牙文、斯瓦西里文銘刻了所謂的」新「人類文明宣言。

置頂石上有四個橫面的宣言,分別用古希臘文、古梵文、古巴比倫楔形文、古埃及象形文篆刻。頂石上的洞是一個日晷,隨著太陽的移動可以記錄時間,中央石柱上方正對北極星。為什麼建造喬治亞巨石陣?關於它的唯一線索是鑲在旁邊地面上的一塊石板———上面標註有石碑的尺寸,解釋了石陣上一系列和太陽行星運動有關的洞和槽口。「指示」蝕刻在岩石上,用了英語、斯瓦西里語等8種文字。後來美國有媒體透露:設置這個碑的人,可能隸屬美國中央情報局。他使用 Robert C. Christian(羅伯特~克里斯蒂安)這一假名, 建碑工程是一個神祕異教組織以巨資聘請喬州埃爾伯頓花崗巖整理公司進行。立碑的巨額資金是來自共濟會。神祕立碑者聲稱:他們是受委託於美國的一批虔誠的愛國者來設立這個巨型石碑陣的。碑上銘刻的英文碑文內容如下:1. Maintain humanity under 500,000,000 in perpetual balance with nature.2. Guide reproduction wisely - improving fitness and diversity.3. Unite humanity with a living new language.4. Rule passion - faith - tradition - and all things with tempered reason.5. Protect people and nations with fair laws and just courts.6. Let all nations rule internally resolving external disputes in a world court.7. Avoid petty laws and useless officials.8. Balance personal rights with social duties.9. Prize truth - beauty - love - seeking harmony with the infinite.10. Be not a cancer on the earth - Leave room for nature - Leave room for nature.石碑上的中文碑文內容如下:(1). 把地球人口控制在五億以下,(2). 智慧地引導繁殖 ,改善健康和多樣性,(3). 人類要團結起來 ,採納一種新的統一語言,(4). 用理性駕馭感情 ,信仰 ,傳統和一切事物,(5). 以公正的法律保護人民和國家,(6). 讓所有國家實行自治 ,外部糾紛通過世界法庭解決,(7). 避免狹隘法律和無能官員,(8). 平衡個人權利與社會義務,(9). 倡導真 ,美 ,愛 ,尋求與宇宙和諧,(10).不要做地球上的毒瘤 ,給大自然留點餘地 ,給大自然留點餘地!

我會趴下抱頭,裝成一個石頭,拒絕溝通,一句話不對付,後果太嚴重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