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帶還錘了MX250

事件背景:

UserBenchmark網站上出現了一份來自與惠普EliteBook 845 G7筆記本的跑分,其搭載的銳龍7 4800U成績之高難以置信。

之前在3Dmark的結果中我們知道銳龍7 4700U是一款8C8T處理器,而銳龍7 4800U則擁有8C16T,基礎頻率1.8,可睿頻至3.65GHz,於昨天曝光的4800H不同,4800U是一款默認散熱設計功耗僅15瓦的超低電壓平台。在跑分結果中,銳龍7 4800U取得了單核138分,多核1074分的恐怖成績,作為參考,英特爾i9-9880H的平均成績為單核為124分,多核1000分,英特爾最強的i9-9980HK單核為128分,多核為1101分。


現在泄露出來的跑分有個比較大的信息缺失——沒說明功耗,而且對比的i9-9880H和i7-10710U也沒有說明功耗。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對比的成績是否做到了合理的控制變數不得而知。

在之前這個回答里,棉花已經具體分析了功耗牆設定對CPU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並不能忽略,比如同樣的i7-10710U,35W的性能比15W高了將近一倍。

低壓CPU真有性能天梯圖上那樣高性能嗎??

www.zhihu.com圖標

AMD也有類似的可調TDP機制,而發布前泄露的跑分基本都來自各廠商的工程機,這些工程機的功耗牆配置一般與量產機不同。而如果是上游廠商自己做的定製機,一般都會把功耗牆提的很高甚至直接移除,來達到更高性能。

【記得2015年初Intel Core M剛發布的時候Intel亮了一台工程機,R11.5跑分可以達到2.4pts,持平4代15W低壓的水平,很多媒體都爭相報道吹捧。然而實際上那台機器帶了風扇,跑分時的功耗也在十幾瓦,遠大於初代Core M標稱的4.5W TDP。】


有三代桌面銳龍的的朋友們可以嘗試在Ryzen Master或者主板BIOS的PBO里打開「節能模式」(或者叫ECO模式),來模擬移動端的4000系銳龍處理器規格,再去用主流的測試軟體做一些跑分,這樣跑出來的成績我認為比目前偷跑的這麼一堆信息更加靠譜。

(65W TDP的打開之後似乎是鎖到45W,95W TDP的打開後似乎是鎖到65W)

跑分的時候,可以通過AMD μProf軟體來觀察CPU的功耗

AMD μProf EULA - AMD?

developer.amd.com

棉花之前在預測8代標壓、9代標壓兩代性能的時候就使用了類似的方法,用同代同架構處理器調整規格來模擬,預測結果都有不錯的準確性:

cotton:聊聊將在3月發布的英特爾八代標壓處理器?

zhuanlan.zhihu.com圖標cotton:聊聊將在今年發布的英特爾9代筆記本處理器?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再說說我個人對IA兩家筆記本CPU的一點看法:

AMD近兩年在筆記本端的發力給筆記本市場帶來了新的生命力,2018年的榮耀Magicbook把達到主流性能水平的入門輕薄本價格壓到了4000以下,2019年紅米筆記本促銷又把這個價格壓進了3000大關。

而2013-2017年,3000價位能買到的電腦基本都是非常低端的機器,有個低壓i3就不錯了,更多的是配備低壓奔騰甚至低壓賽揚的割韭菜機型。

可以說,低壓銳龍的出現給低端筆記本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儘管一些低壓i3-8145U的機器也隨後殺到了近似的價位,然而雙核的規格還是讓低壓i3在R5面前黯然失色。

可在中端以上的市場,移動銳龍的表現就慘淡了不少,R7標壓打不過i5標壓,幾台搭載標壓銳龍的遊戲本(華碩飛行堡壘7、宏碁暗影騎士4、ROG冰銳)產品力不足,價格也沒有優勢,還有核顯與英偉達獨顯「打架」導致獨顯性能發揮變差的問題。

這一次4000系的銳龍會把影響力進一步擴散到中端筆記本領域,R5 4600H和R7 4800H的核心規格都分別超過了九代標壓i5和標壓i7,在保證45W左右的散熱下實現性能超越不是什麼問題(不討論目前利用率極低的AVX512),並且還擁有一定成本上的優勢。或許幾個月之後,市面上就會出現搭載六核心R5標壓、1660Super(接替1660Ti)顯卡、一線品牌、價格在7000以內的遊戲本了。

輕薄本上六核、八核的引入也會帶來一波性能提升,不過輕薄本的性能預期大家不要太高,對於大多數功耗牆設置在20W左右的輕薄本,4800U的性能表現可能並不會超過六核的Intel標壓。


Zen2上筆記本,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低負載下的功耗,以及驅動的適配及更新

目前Intel的低壓處理器已經可以做到待機時低於1W的CPU總功耗,而3500U等Zen+低壓卻還有兩三瓦,並因此帶來續航方面的差距。對於輕薄本,優化CPU和顯卡的調度策略來降低功耗提升續航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地方。

此外,許多銳龍低壓的筆記本驅動更新慢,主要表現為AMD公版驅動打不上、而廠商又各種拖延,有的機型甚至一年都沒有新版驅動發布,這種現象在英特爾、英偉達上基本不會出現。希望廠商和AMD能進一步重視這個問題。

而現有的Intel處理器,14nm製程的Skylake經過三輪優化(KabyLake——CoffeeLake——CometLake),已經基本到達架構潛力的極限。

全新的Sunny Cove倒是提升了IPC,也帶來了內置雷電3控制器、Gen11核顯等一系列全新的特性,然而目前IceLake最高只有四核心,頻率也上不去,下一代TigerLake最高依然只有四核心。如何把核心數和頻率提上去讓10nm製程進入高性能處理器序列,是Intel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Userbenchmark的跑分並不是很科學,並且筆記本跑分有的時候本質上是在測試散熱系統水平,所以別當真,看看就好。

這次最有吸引力的並不是雷諾阿而是梵高,梵高有一定可能是一個 (Apple) 用策星而非織女星的定製版本。眾所周知,R7 3700U之類的因為是織女星所以顯卡部分會偷電,用策星的版本可能相對更完美一些。


4800U真正能錘爆英特爾的地方,是成本和功耗。

推土機八核別看它弱,8核面積315平方毫米(28nm),1700X和1700是213平方毫米(一個CCX佔60,4C8T,2CCX加IF控制晶元),而到了3700X這一代,單CCX降低到了31平方毫米!!!成本造價一般都是研發成本加上量產,研發是一次性的,產量越多攤得越薄,而量產成本基本就看面積大小了。

台積電家的工藝,一般80-100平方毫米做出來的東西,能賣70-100美元(蘋果A13、驍龍845、765、天機1000這些),兩個CXX加個14nm的IF控制器,量產成本能低到嚇人,也就是Intel徹底失去了打價格戰的底氣。也失去了核戰的勇氣。這次AMD拿出3950X就是警告Intel,來呀,堆核能打到你吐血,價格戰能打到你崩盤。後面還有3990WX這種64C128T的怪物,都是便宜好使的東西。

而且Intel在功耗方面也徹底輸了,8C16T的9900K滿載和核心多一倍3950X幾乎一樣。

現在Intel桌面端的優勢已經丟完了,筆記本端目前依仗著前幾年進軍Soc花錢砸出來的儲備,在待機功耗方面做的更加出色(待機功耗高的話,在手機上半天都撐不住),超極本這種更加看重續航的領域還有優勢,其他方面,優勢已經全部丟完了,包括單核(拉高頻功耗爆炸)。


其實早就說明年,不對已經是今年了,要變天啦。

之前在這個回答提到過,為什麼 2019 年的移動端 CPU 還是 intel 綜合看更強:

低壓CPU真有性能天梯圖上那樣高性能嗎??

www.zhihu.com圖標

其實主要就是因為 AMD 無論 U 結尾還是 H 結尾都是 4 核心 8 線程,大家跑分都看多核成績,那肯定沒辦法跟 6 核的 intel 比嘛,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推薦買 i7-10710U 這個 6 核心 U 結尾處理器的原因。

結果今年再看看 AMD 的移動端,不就是核心嘛,管夠:

UserBenchmark 的測試結果里已經能找到 4800U, 能看出這是一個 8 核心 16 線程的處理器,所以今年搭載 AMD 處理器的輕薄本產品,也要進入一個性能不看 CPU 型號,而是看散熱的情況。

目前唯一不清楚就是現在泄露的跑分實在什麼散熱水平下跑出來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散熱足夠強,實際性能的發揮肯定不會差,輕薄本上 intel 只有 i7-10710U 穩一點,其他諸如 i5-10210U 之類的就洗洗睡吧。

15W SUK

45W SKU

而高性能本,比如遊戲本或者創意工作類的產品,AMD 也是一樣,目前的標壓銳龍本質上跟低壓沒區別,R5 3500U 只要散熱夠,和 3750H 是幾乎一樣的。

所以現在用 AMD 的遊戲本只能做到打平 i5, 對於 i7 還是沒有威脅,而下一代銳龍給 45W 的處理器也加上了核心數量,那麼 i7-9750H 也就需要掂量一下了,不過十代酷睿的 H 處理器也會增加核心,到時候比的就是價格了。


總的來說,2020 的筆記本市場將會有非常多搭載的 AMD 處理器的產品,OEM 們都不是傻子,消費者也不是傻子,AMD 的改變大家都會看到。

明年會有很多 AMD + Nvidia S 系列顯卡的高性能本,這已經是定局。

甚至今年很多輕薄旗艦都會有 AMD 版本,這之前可是 intel 的基本盤,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intel 這日子是不好過了。


愣著幹嘛,別喊 Yes, 快去買 AMD 股票,別說我沒提醒過。


目前還沒真實發布,盲目亂吹不可取,但是intel應該很清楚自己會不會被錘爆,畢竟這都快成為intel的傳統藝能了

借用一位原新聞下面老哥的評論

原文鏈接https://m.ithome.com/html/467088.htm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