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什麼是哲學,什麼是科學:

哲學,可以簡單理解為,對一些本質問題的終極追問和反省,比如,世界的本原是什麼?什麼是正義?等等科學則是利用系統化的方式對客觀世界進行的實踐探索。

下面我從哲學史的角度,對科學和哲學的關係進行梳理。

哲學和科學本出同源,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家被稱為是 「自然哲學家」,他們思考的問題大多是「世界的本源是什麼?」,是水,是火,是氣,是數,還是原子?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不可避免地對上述自然元素的本質展開研究、思考。從現代的視角看,如果對世界本原的思考屬於哲學領域,那麼對這些物質、元素的研究,無疑是屬於科學領域。所以說,哲學和科學在誕生之初便是一體的,科學是一種自然哲學,科學和哲學二者的界限並不是很清楚。

這種界限的模糊我們也可以從亞里士多德的分科那裡看出來:在亞里士多德那裡,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形而上學都是「science」。

哲學和科學的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大概持續了上千年,而科學也一直被稱作是「自然哲學」,直到中世紀結束。到了近代,自笛卡爾、培根以來,「自然科學」才作為單獨的學問逐漸出現,從哲學中分離,人們開始追求一些「科學」的方法,如,做實驗,來觀察自然、解釋現象。做實驗可能是普通人對科學最直觀的認識,這似乎和傳統哲學不搭界,但是不知道你沒有思考過,比如「為什麼你通過對少數樣本的實驗,可以歸納一般性的結論,適用於全體這類事物呢?」,「為什麼通過對天體運行幾個位置的觀察,就能確證這個天體一定在每時每刻都是按照這個軌道運行的呢?」也就是為什麼歸納法是可靠的呢?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有效性?或者更本質一些的問題,什麼是「科學的」?

我們在做實驗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的追問,因為我們需要一些規範性原則,來告訴所有的科學家,為什麼這樣的做法是「科學的」,是大家都願意接受的。所以說,即便自然科學從哲學中分離了出來,哲學為科學提供著根本性的規範和指導。在那個年代,科學家首先得是個哲學家,科學實驗方法的引領者,培根、密爾都首先是哲學家,笛卡爾甚至是很厲害的形而上學者。即便到現代,科學更加依靠技術手段,這個結論依然適用,真正厲害的科學大牛一定有很強的哲學造詣。而哲學中呢,也產生了專門思考科學中哲學問題的學科分支——科技哲學。雖然哲學始終為科學提供著規範性基礎,但這並不意味著科學必須被哲學牽著走,科學自身的探索,本身也會產生很多哲學問題,需要哲學家來回答,從而推動哲學進步。比如,現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誕生了很多新的倫理問題,人工智慧具不具有有人格屬性?就像科幻電影中探討的機器人人權等。再如,克隆人 轉基因人,這種實驗能不能做?因為這些都涉及到對「人」本質的終極追問。

科學和哲學的關係說到這就很清楚了,因為沒有哲學,就不會有科學,而沒有科學,單靠哲學的反思而沒有科學的實踐,也難以推動人類社會的進展,就像馬克思老爺爺說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所以我的結論是,我們要充分利用哲學的反思,和科學的實踐,一起投身於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吧!

類似問題我的回答

你覺得哲學和科學哪一個更加重要,為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咱們換個角度看,行不行?

中國傳統認知方式,陰陽,道可道非常道,從陰陽理解人類內心在不同精神層面的狀態。傳統說法天地人三才,可理解為神人佛,對應於人心面對現實世界、面對頭腦記憶和面對身心情感三個層面。

陰陽變換,內心從佛到神,哲學過程;內心從神到人,科學過程;內心從人到佛,佛學過程,呵呵。我再貼上一位俞根強網友定義的三種邏輯類型,把哲學、科學和領悟學的邏輯規則補上,供大家一塊兒思考。


又來了。

一千個人一千個答案,一個人會在一生中有一千個答案。

哲學是感覺,科學是科學。

以前有關係,今天已經沒關係了。


百度收索 唐崇榮 聽聽他講的聖經


按照《道德經》的觀點,是兩個方向不同的學問。

科學是探知世界做加法得到的。

哲學是對認知的知識體系反思,做減法得到的。

做減法到了極致,會比較清晰的了解哲學。這樣在科學領域尺度把握比較好,不會迷惑。很簡單,懂哲學的人不會去證明莫須有的「神」。在這一點上,西方的牛頓、笛卡爾等人,哲學水平都不怎麼樣。


科學再往上走應該是哲學


排序:佛學,神學,哲學,科學

科學也許能達到神學,但可能沒法解釋佛學。。。


科學和哲學也不能說一點關係都沒有吧,但是基本上毫無關係。

為什麼是基本上毫無關係呢?

因為某一方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和另一方有關係,所以就強行扯上了這根本就不存在的關係!


一個年輕的孩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