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阿中會繼續完善東風41。如果把東風17的技術運用於東風41後續改進型,會怎麼樣?


首先,這是一個可做不可說的事。

對於df-17的意義很多人並不清楚,跟df41是兩個概念,df41是傳統意義上的難以攔截,而df-17是現有技術下的無法攔截。df-17是高超音速導彈,簡單講10倍以上音速,高機動,美國現在既造不出來,也完全攔截不了。

這裡在特別的說明一下,類似DF17的乘波體高超音速導彈,美國現在就是造不出來,也完全攔截不了。說美國造不出來,是因為美國類似DF17的項目是HTV-2,兩次實驗失敗,陷於停滯。就是其核心理論和技術沒有突破(也可以明確的說下原因,一個是實驗所需要的高超音速風洞美國的不行拿不到有效參數,一個是所需的隔熱材料造不出來)。目前,DF17就是全球首款已經列裝可用於實戰的乘波體高超音速導彈。

這裡可以延伸閱讀一下,美國軍方自己的說法,高超音速乘波體導彈還處於PPT狀態,還只是計劃明年測試原型武器,從測試到實彈裝備按美國這個進度,2023年前部署是痴人說夢,最少是5-10年以後了。鏈接附在最後:

美陸軍高超音速項目副主任羅伯特·斯特賴德15日對美國陸軍協會大會的與會者說,正如美陸軍9月所宣布的,(美陸軍)將在2023年前部署一種原型武器。斯特賴德說:「這種原型武器的助推器將和美海軍(同類裝備)絕對通用。事實上,海、陸軍已簽署一份(協議備忘錄),讓海軍負責設計、陸軍負責生產。」斯特賴德還說,這種從機動式地面平台發射的導彈將能突破5馬赫的飛行速度,高超音速武器系統將是美陸軍工作的重中之重。美陸軍6月宣布,計劃在2020年進行原型武器測試。

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系五角大樓下屬從事科研工作的分支機構——創立了一個名為「獵鷹」的項目,其目標是研發一款可飛入太空並可攜帶1000磅(約合454千克)戰鬥部的高超音速武器。

但試驗飛行器在2010年和2011年進行的多次試驗中失敗,加之國會取消了有關資金,五角大樓官員後來基本上放棄了該項目。如今他們對未推進該項目追悔不已。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空軍上將約翰·海滕最近對記者說:「我們有幾個失誤之處,因此我們要停下來進行重組,以審視整體架構,進而確保我們弄懂這項技術——即什麼是可行的,而什麼是不可行的。在我看來,我希望從失誤中汲取教訓並繼續努力。這項工作不能停下來。」美陸軍將部署高超音速武器 可在數分鐘內打擊任一地點(4)

至於對DF17的攔截,稍有軍事常識的都知道,現在有中段反導系統的只有中美兩家,中段反導針對的是白楊M,民兵3,DF31這種洲際彈道導彈。其攔截原理和技術並不適用於類似DF17這種飛行高度,以及中段可機動變軌的乘波體高超音速導彈。戰略核導彈末端可達到20倍以上音速,但並不代表攔截是發生在末端,現有的中段反導都是針對其速度相對較低的中段。當末端達到10倍以上音速,現有的末段反導系統,不管是中美,還是俄以,基本都無法攔截。更何況DF17很可能具備末端機動變軌能力,其高超音速的末端,對應的是攔截彈的初段,速度差太大,稍一變軌,持續偵測重新計算彈道起飛攔截,這個時間根本反應不過來。所以不管是中段,還是末段,現在的反導系統就是攔截不了。

中國在5G上領先美國,噴子就噴華為,不管華為幹什麼都要冷嘲熱諷,其實他們不是針對華為,而是對於中國在ICT技術上的領先突圍接受不了,但是他不敢噴國家。中國在DF17,DF41,中段反導上領先美國,噴子又來了,什麼美國能造出來美俄都能攔截的話都說出來了,故意混淆視聽陰陽怪氣,其實根本上是他們接受不了他們的精神美國爸爸被超越,尤其是被中國超越。連美國軍方都承認的現實,噴子卻可以罔顧事實東扯西拉,他們在嘴裡為美國部署了三個營的乘波體高超音速導彈和NMD反導系統。我想提醒一下那些人,中國也有國家導彈防禦系統——CNMD!

那麼df-17的技術,能不能應用於戰略武器呢?反正這次沒有這樣的實彈拉出來,但是基於我們一般拉出來的又不是最先進的,把常規級的df-17和戰略級的df-41都拉出來了,又好像是在說,我們可能有更厲害的。(我不是專家,DF17能不能小型化,能不能放到DF41裡面,又抑或是否可以通過別的技術實現二者技術上的優勢結合,我不敢斷言,但我想我們一定會有相關的探索和努力。至少我不敢說不行。至於有人說肯定不行,希望你早日在理論上驗證其不可行,減少國家在這方面耗費精力,同時,請關注一下傳說中的DF-31B的消息

我們的反導系統最強的是中段反導系統,末段還是美俄厲害。但是末段攔截的問題是成功率低,攔截成功後也有很大傷害(對戰略核導彈來說),所以大家最主要的還是發展中段反導,通過預警系統,發現發射的導彈,並計算和預測導彈彈道軌跡,然後進行攔截。

DF41的中段依然是可以計算和攔截的,但是由於有分導彈頭,一旦發現攔截彈,可以再分出十個彈頭,這樣中段末段攔截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而DF17,則是中段可以實施高速機動變軌,軌跡無法計算,也就無法在成功率最高的中段進行攔截,而在末段,由於速度可以達到20倍音速,這基本上就更沒法攔截了。

這次既把df-17拉出來了,又把df-41拉出來了,而且df-17是常規武器。其實潛台詞是,如果能把df-17的技術應用到戰略核武器上,結合百分之百成功率的中段反導系統,由於既有無法攔截的矛,又有可以攔截的盾,那麼中國對美國就形成了單向核威懾。

什麼是單向核威懾?比如印度對尼泊爾,是有核國家對無核國家,就是單向核威懾。比如俄羅斯對印度,是原子彈實戰小型化的氫彈擁有國對原子彈國家,就是單向核威懾。比如美國對俄羅斯,是擁有中段反導系統的有盾國對無盾國,也是一種單向核威懾。現在我們的中段反導系統百分之百攔截成功率,對應美國的百分之五十攔截成功率,要知道面對戰略核導彈,百分之九十成功率和零最終結果是一樣的,這樣我們都是有盾國,但是我們的盾有絕對優勢,而一旦我們的df-17完成戰略升級,那就意味著,我們對美國將形成單向核威懾。

很多人質疑我說的中國中段反導攔截成功率100%,認為太誇張了。但是實際的實驗結果就是,我們四次公開的中段反導都是全部成功。有些人認為自己攔自己沒啥難度,但是同樣的情況,美國中段反導攔截成功率也只有50%。這種戰略核導彈攔截只有100%和0的區別,你只要漏掉10%都是毀滅性的,更不用說50%。從已經有的實驗結果看,我們的成功率就是100%。有攔截一個的能力當然就有同時攔截多個的能力,但非要說同時攔截300個,那隻能模擬測試,不可能去實彈測試,然後告訴你說我行,也不可能在現有平衡下花如此大的代價去發展到如此高密度的攔截網。在威懾層面,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證明我比你厲害,而不是說我隨時可以弄死你,那不就是把威懾轉為核競賽了嗎?威懾的意義就在於用相對較小的代價,讓對手知道害怕,而不是立即弄個你死我活。所以把DF17的技術與DF41相結合,是一個可以做但不可以說的事,因為這會打破地球目前的核平衡。核武器最大的意義在於威懾,不在於毀滅。從這個角度看,DF17的技術公開的只用於常規戰術級別,尺度是非常合適的。

我們的中段反導為什麼成功率高於美國,其實相對來說我們的偵測引導水平只是夠用,相對美國的全球組網並不佔優勢,但是我們的核心攔截部件:KKV動能攔截器水平比美國高。現在我們的矛和盾都已經比美國厲害,在體系平台上,由於國力增長和工業水平提高,還有很多成果在集中爆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對美國形成單向核威懾並不是不可能。

這是美國稱雄地球百年來,前所未有過的情況。

df-17在現有的戰術級別,實現了沿海岸線至少1600公里以內的戰術拒止。現代戰爭都是體系化作戰平台的延伸,比如航母就是海天一體的移動戰爭平台,如果說df-21對航母的威脅是剋星,那df-17會是海岸線1600公里以內,所有會動的不會動的打擊目標的夢魘。因為只能被動挨打。

這其實事實上宣告了,在中國近海,美國已經不存在戰術優勢,甚至戰術平衡。沒有什麼是一顆df-17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來10顆。

所以,在戰術層面,這次以直接打臉的方式揚我軍威,在更深層面,引而不發,用df-41和df-17聯合出演,給貿易戰背後的美國資本,靈魂一擊。

單向核威懾的恐懼與痛苦,我們在六十年前嘗過,這次輪到你們了。

DF-17,美國的夢魘?

mp.weixin.qq.com圖標

首先亮明觀點:DF41上乘波體在戰術上無意義,戰略上極大提高中國核威懾水平,但完全不會改變現有世界格局

當然,我的這個觀點是建立在核大國之間的核大戰打不起來的基礎上的

但是,DF17上乘波體的意義就很大了

首先,我們首先要明確,DF41不執行常規打擊任務——戰略型的洲際核導彈,一旦實戰發射就是毀天毀地核大戰的節奏,如果一定要進行洲際常規打擊的話,真正有威懾力的是新一代的戰略隱身轟炸機(實際上美軍用B2在阿富汗炸帳篷也並不是單純為了達成某種戰術目的,反而是進行長途實戰訓練,保持戰略轟戰機戰鬥力的味道更重一點),畢竟你一發DF41對著人家的領土打出去,就算是常規彈頭也很容易引起誤判,導致對手核反擊。所以DF41在戰術上的作用屬於沒必要討論的範疇。

然後我們來聊聊戰略

DF41是輪式機動、運輸起豎發射一體的洲際戰略導彈,之所以強調機動發射,是為了在遭遇敵國核攻擊之後提高生存率進行核反擊。畢竟真正承擔主動核攻擊任務的是這次閱兵亮相的部署在發射井中,大射程大投射量的低調幕後大佬——DF5B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中國具體的核彈頭數量,但是外界一般認為,中國的核武庫和法國規模接近,屬於最低核威懾範疇,又由於中國承諾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麼DF41搭載乘波體彈頭就極具意義了,畢竟目前藍星上還不存在能夠有效攔截高超音速彈頭的防禦性武器,這種技術的應用將極大的提高中國核彈頭的有效命中數量,給中國的核武庫規模加了一個槓桿,極大的提高中國的核威懾能力。

那為什麼不會改變現有世界格局呢?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朝鮮和印巴均為擁核國家,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成為強權

道理很簡單——核武器的最大意義是備而不用

二戰後到現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如此長時間的和平,其中各強權之間形成的核平衡功不可沒,這個平衡是建立在核戰爭的可怕後果之上,即使這個後果我們人類從未真正體驗到。

正因為核武器如此可怕,所以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更多體現在經濟、科技、常規兵力上的比拼;現有的世界格局不是靠核武器打出來的,而是靠各個國家人民的貢獻和犧牲拼出來的!

以上


謝邀。

如果df17的乘波體技術應用到df41上,意味著數十年來,美國投入上萬億美元的反導系統的失敗,反導系統所帶來的戰略優勢將蕩然無存。至少是目前的反導系統是很難的。

和一般的防空系統一樣,反導系統也是多層次的。大體上反導系統分為上升段反導,中段反導,末端反導。

其中上升段反導是技術難度最低,因為上升段導彈的速度最低,彈道固定,但是實現起來卻最困難,因為人類現有的探測技術是沒法分清導彈和火箭的區別,像F35的EOTS都能在1000公里外發現火箭,探測是沒有問題,但是沒法分辨是導彈還是火箭,所以除非到了兩國或兩個國家集團已經明確宣戰的時候,否則,根本不敢打,因為打和平使用任務的火箭,會引來極為麻煩的國際爭端。反過來說如果都宣戰了,部署在別國邊境的反導系統還能存在嗎?顯然不可能。

末端反導就是薩德系統,以及愛國者三之類,雖然實際上的實驗成功率還不算太高,但是至少已經是從實際上威脅到了彈道導彈的末端突防能力。另外中段反導也是目前來看最優的方案了,畢竟到了末端,一旦打不中,那結果就很慘了,所以形成多層次的攔截,能夠提高攔截率,哪怕現在的中段反導成功率還要更低一點,但是技術確實是在進步的。

以美國宙斯盾艦的標準3Block2a,已經基本具備了中段反導的能力,在末端載入段是有很多規避末端反導的技術的,比如說多彈頭,真假目標,一定的末端機動等等,但是在中段如果被攔截,那麼很多機動是做不了的。

採用錢學森導彈的乘波體彈頭,它的機動性能會有較好的規避現有反導系統的攔截。而且我在另外一個答案中,也說過,這種機動行強是相對於其他彈道固定的彈道導彈來說的,像DF17那種中短程彈道導彈要面對巡航導彈的競爭(當然如果像我認為那樣,DF17是700公里以下射程的彈道導彈,那麼由集團軍一級掌握,陸軍打DF17顯然成為優先選項,而不是去請空軍轟炸),機動性其實並不可能比巡航導彈更強。如果乘波體彈頭真的成熟,應用在射程越遠的彈道導彈上,其優勢就越明顯。


沒有必要,乘波體彈頭佔用體積更大,削弱DF41的多彈頭搭載能力。更合適的方案是傳說中的DF31B——即對DF31進行廢物利用,用DF31彈體投送單個乘波體核彈頭,直接摧毀美國反導系統本身。雖然NORAD藏在地下打不動,但是外圍的雷達和GBI之類的分系統都是露在地面上的,用核彈頭可以較為容易地將其摧毀,打開通路之後DF41再進來扔多彈頭


這個問題問的讓人啼笑皆非。

十幾個馬赫和20幾個馬赫的技術難度完全不在一個位面上。

乘波體用在戰略蛋上的再等若干年吧

但是17,真的已經很驚艷了,打擊範圍內的所有防禦系統都是渣了,某種意義上比看到傳統彈道導彈的41更令我興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