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安全的環境,反而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舉個例子吧!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以前我們經常去的那種到處都由海綿、泡沫包裹著的遊樂場,其「軟軟」的質地,不僅不能降低孩子在遊戲時受傷的風險,反而可能增加他們受傷的幾率!

(如今的兒童遊樂場,基本都用泡沫、海綿等等材料把邊邊角角裹好,以防孩子受傷)

英國研究發現,兒童受傷率並沒有因為遊樂場日益嚴格的安全設施而降低。同時,英國倫敦米德塞斯大學的危險管理教授大衛·鮑爾在分析了兒童受傷的統計數據後發現,孩子們的長骨(主要存在於四肢)骨折,反而增加了。

而原因更讓人錯愕:

正是因為這些像棉花屋一樣,毫無危險的兒童遊樂場,讓孩子在玩樂時可以放心地跌到橡膠、塑料地板上,所以他們也就失去了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危險意識。不知道「怕」,反而使得他們陷入了危險中!

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想必每個父母內心真是格外複雜。想讓孩子遠離危險,所以我們絞盡腦汁地做了層層保護,但沒想到,這反而變相地讓孩子承擔了更多危險。

公共遊樂場為了吸引家長,同時避免孩子的受傷風險,這樣做無可厚非。但坦白來說,作為家長,我們到底應該給孩子怎樣的保護纔是對的?尤其是最近看了很多因為疫情在家,孩子身上發生的一個個安全悲劇後,我突然意識到,我們是不是一直把希望寄託和責任過多地交付給了外界,反倒忽略了孩子自己辨別危險、規避危險的能力。

比如最常見的家庭燙傷,孩子因為好奇拽桌布、又或是打翻熱水瓶導致燙傷的事件總是在我們身邊發生,還有孩子一屁股坐進一盆開水中,造成慘烈後果。(就不放圖了,太慘烈)

一旦家裡遇到這樣的事,往往都會引發一場互相指責的家庭大戰:誰沒把孩子看好,就是誰的責任。

又或者,我們習慣把安全責任推給社會。比如前段時間發生的新聞,兩個女孩模仿做飯博主用酒精燈做爆米花,因操作不當發生爆炸,其中一名女孩已經不治死亡。

9歲的男孩學《熊出沒》吞下了10個磁力珠和1枚5毛硬幣,2年之後才取出來。磁力珠把胃和腸子吸到一起,而硬幣早都已經被胃酸腐蝕了。

此類新聞一出,很多人會問責這些動畫片或是視頻網站:怎麼能設計出這種誤導性和危險性的情節?孩子判斷能力弱,也跟著學,鬧出人命怎麼辦?

孩子發生意外,我們習慣性地從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找原因,我們會不自覺地陷入這樣的思維裏:「孩子什麼都不懂,遭遇危險,一定是大人的責任。」

但危險和意外太多,誰又能真正24小時不錯眼珠地緊盯著孩子呢?如果孩子不靠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大人和社會做得再多,也沒法讓孩子獲得「真空式」的保護。

看住孩子固然重要。但教會孩子如何注意安全保護自己,更是可以伴隨他一生的厚禮。

一、過度保護不能被稱為安全教育

如今的父母帶孩子,比起我們的父輩來說都精細得很,比如開頭那種軟軟的遊樂場。某寶搜索「孩子防」三個字,自動推薦出一大堆「護娃神器」,讓人不禁感慨,自己是怎麼長到現在這麼大的,真不容易!

在一檔育兒綜藝節目裏,明星媽媽馬舒雅可謂做到了極致:

為了不讓孩子磕著碰著,她索性把客廳的傢具全部搬空,連一張椅子都沒有。全家人每天在客廳裏鋪張毯子,席地而坐喫飯。

怕孩子受傷,她一直在對孩子說「no」:不讓2歲的孩子開門、爬沙發,因為會摔倒。

帶孩子去菜市場,孩子好奇想摸攤販賣的魚,馬舒雅見了也連連「say no」。

馬舒雅老公受不了家裡空蕩蕩的樣子,置辦了新傢具。孩子們也覺得很新鮮,在家爬上爬下,小兒子不小心從沙發上摔下來,馬舒雅擔心壞了,勒令不準再爬沙發。

等老公回來之後,她終於忍不住,和老公大吵一架。孩子玩傢具會受傷,這種極度的擔心讓她時時刻刻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你看了可能會覺得這個媽媽焦慮得有點「神經質」,事實上這樣的「過度保護」可能就存在於你我的生活裏:

家裡所有尖銳的角落都被防撞條裹得嚴嚴實實;

剪刀小刀全部收到孩子看不見或夠不著的地方;廚房是禁地,從來不讓孩子進,甚至大人做飯或不在家的時候要給廚房門上把鎖。

我還有個朋友,因為怕孩子被魚刺卡到,孩子今年10歲了,他從來沒給孩子喫過魚。有句話叫因噎廢食,現在成了「怕噎乾脆不喫」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安全教育,可能都不能被稱之為「教育」,而是讓孩子看不見、摸不到「危險品」的「say no」警告,把可能的危險都藏起來,力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絕對安全」,讓孩子彷彿活在真空裏。

又或者,安全教育只是紙上談兵,告訴孩子開水會燙到,玩火很危險,剪刀很鋒利,樓層很高不能跳。但是這種「不讓喫豬肉,只讓見豬跑」的教育方式,真的能讓孩子感受到這些東西的危險性嗎?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總是想觸碰那些「禁品」,你越是「say no」,他越想試試。不讓孩子接觸任何有可能的危險,只會讓頭腦裏毫無「危險概念」的他,離危險更近。就像開頭我提到的遊樂場調查研究,真正讓孩子受傷的,並非是不完善的安全措施,而恰恰是因為太完善,讓孩子「無所畏懼」,反而不懂保護自己。

二、培養自我保護意識的方法,是讓孩子接觸可控的危險

懂得自我保護,其實是人類的本能,放到很小的孩子身上也是一樣。但這個本能,一定是建立在「體驗」,而不是「聽說」上。

接觸危險——產生恐懼——不再觸碰,就是人很本能的反應。比如讓孩子碰一下略燙的碗,他感覺到燙帶來的疼痛,能迅速察覺和識別出這種危險,接著正確地應對危險——不再碰燙的東西。

但因為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和過度保護,讓這種本該是本能的東西反而喪失了。我們總覺得孩子太小,對危險的東西「沒數」,也沒能力應對,就一刀切不讓碰,但真正的安全教育,反而是從讓孩子體驗可控的危險開始的

美國有所名叫Tinkering School的學校,被譽為全美「最不安全」的一所學校,學生從七八歲到十幾歲不等,學校給孩子提供木頭、釘子、繩索,甚至還有電鑽、鋸子等等工具,孩子們可以自由根據自己的想法做手工。在這裡,孩子可以玩火玩水用電,那些我們常見的家中「禁忌」,在這裡成了他們完成手工活的必備。

學校創始人基弗爾·塔利倡議「讓孩子去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正確教會他們使用這些「危險品」的同時,孩子還能最大程度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自不必說,同時還培養了評估、預測、防止和應對危險的能力。

(孩子們自己做的木製小火車)

基弗爾·塔利說:「只有真正操作練習那些稍有一些危險的活動,纔可以慢慢發展出預測危險的能力。隨著孩子們的成長,這種能力將幫助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下,越來越準確地識別危險。而在日後,面對不理解、沒接觸過的新事物,我們不會緊張逃避,而是做到一種恰當的方法去體驗,同時判斷好可能的危險和代價,這就是『風險管理』的能力。」

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需要孩子自己經驗的累積。其實成長本身就是一個跌跌撞撞、不斷試錯的過程,我們不可能一鍵屏蔽掉孩子所有可能的危險,也沒必要,不如在自己可控的範圍內,讓他親自嘗試,並教會他正確的使用方法。

三、如何制定嘗試的邊界?

如果現在讓你家四五歲的娃按照基弗爾·塔利學校的做法,嘗試電鋸和刀,那肯定是「超綱」了,如何設置孩子嘗試危險的邊界,英國英國皇家預防事故學會和「玩耍安全論壇」(Play Safety Forum)提倡:讓孩子「盡必要地安全」,而不是「儘可能地安全」(as safe as necessary, not as safe as possible)。我在這裡給幾個建議。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不同、手腦的靈活性不同,所以具體還是要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來定。

01有監督,有指教

在自己的監督下讓孩子試著觸摸可控的危險,讓孩子 「離危險最近」,也「離安全最近」。

同樣道理,剪刀對小孩子來說的確很危險,但與其把所有剪刀都束之高閣,不讓在大人沒時間看護的時候讓孩子用安全小剪刀剪紙,在大人看護下就可以試著用正常的剪刀。就算扎到手,也不至於太嚴重。

當然,一些風險性物品的使用事項、危險動作的注意點,還是要跟孩子講清楚。比如,手裡拿著剪刀的時候,不要亂跑,避免摔倒時造成嚴重後果。

02危險嘗試要與孩子的能力相襯

每個孩子發育的特質不同,就比如有的孩子天生膽小,他本來就不敢嘗試的東西,你硬逼著他嘗試,其實是沒必要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很小,但他很有冒險精神,什麼都想嘗試,但能力(比如力量、靈活度)還達不到,這時候你就要注意,給孩子「拿在手裡的東西」,一定要是安全係數比較高的。舉個例子,小小常一歲多的時候特別喜歡用飲水機給大人接水,還一定要自己拿,但是玻璃杯對於他來說太沉、也不安全,所以家裡就換了塑料杯喝水,並且也教了他燙水不要接。

03不要怕孩子受小傷

不要害怕孩子受傷,比如使用剪刀,如果輕微地把手割破了,也沒關係,不要把安全教育又變成了「不準受傷」教育,把手割破了他能知道疼,也能知道這東西不能往眼睛裡戳,是不是?

磕磕碰碰、擦破點皮,都沒關係,安全教育要捨得讓孩子喫小虧,才能讓他長記性。

日本學者木村素衛說:所謂教育,是在他人的幫助下,完成精神上的自覺性自我發展。你的任務,不是做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而是讓孩子,自己撐起那把傘。

總結一下,安全無小事,家長的確應該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做好安全教育。但是,過度的保護,讓孩子不知道「怕」,可能讓會降低孩子預判風險,進而規避風險的能力,反而提高了孩子受傷的概率。

「只有真正操作練習那些稍有一些危險的活動,纔可以慢慢發展出預測危險的能力。隨著孩子們的成長,這種能力將幫助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下,越來越準確地識別危險。而在日後,面對不理解、沒接觸過的新事物,我們不會緊張逃避,而是做到一種恰當的方法去體驗,同時判斷好可能的危險和代價,這就是『風險管理』的能力。

參考資料:

https://new.qq.com/omn/20181030/20181030A09FMA.html

https://www.ted.com/talks/gever_tulley_5_dangerous_things_you_should_let_your_kids_do?language=zh-CNhttps://www.treehugger.com/culture/tinkering-school-where-kids-go-build-marvelous-things.htmlhttp://baby.sina.com.cn/edu/jtjy/2016-10-21/doc-ifxwvpaq1609110.shtmlhttp://www.jyb.cn/china/gnsd/201406/t20140601_583928.html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4/04/hey-parents-leave-those-kids-alone/358631/


上週,一位家長朋友問我:「我家孩子啊,可能是我們平時對他保護得太好,導致他比較脆弱吧,我們越是做得多,他越是問題多。」

我問:「什麼問題?」

家長說:「我什麼都給他打點周到了,他還焦慮抑鬱上了,還厭學了。」

接著她又說:「他都快十八了,你說我們還能管他一輩子嗎?這樣為他操心到哪一天是個頭啊?」

我說:「聽您的說法,您平時對他照顧得比較多。」

那位家長說:「是啊,我可能是比較包辦的家長吧。從小到大我什麼活兒都不讓他幹,一切和學習無關的事情都由我來料理妥當,連鉛筆都是我替他削好,蘋果我都切成丁用牙籤插好了端給他……

我為他節省一切時間和精力,只要他給我把學習搞好了就行。學生的學習時間多緊張啊,應該爭分奪秒啊。我替他處處都想到了,總共就讓他做好學習這一件事兒,他都做不好,還有各種情緒問題,現在學都沒法上,要去看心理醫生……我真是不知道我還要做到怎樣纔算好了。」

我說:「問題就出在這兒了——你們的問題,並不是到他十八歲纔有的,是從他小時候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

大人需要懶一點

很多家長會問我:「我到底還能為孩子做什麼,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發展?」其實家長不是做得不夠,而是做得太多,最應該考慮的不是「還能做什麼」,而是「什麼能不做」。

發展獨立性是培養成就動機的一個重要途徑——父母允許孩子獨立活動,讓他們自己去決定做什麼事情並給予獎勵,將有利於孩子成就動機的發展;

如果孩子進行各種活動都是被安排好的、被動的、甚至被迫的,自然,也談不上得到什麼獎賞,那麼他的成就動機不能得到發展。雖然也會參與活動,但他並沒有動力去把事情做好。

父母「懶」一點,孩子就會勤快一點。當孩子有熱情去建立自己的小世界時,千萬不要阻攔,不要插手(幫忙),不要潑冷水。你在旁邊不說,不做,不管,安安靜靜地做一個觀察者就很好。只有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纔出現,讓他知道有人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就行。

那什麼時候纔是「需要幫助的時候」呢?很多人誤以為是孩子搞不定的時候,做不好的時候,就是該家長出手幫助的時候了。其實不是。如果看到孩子搞不定,你可以先看他自己能不能想辦法解決;如果他確實無法解決,或者主動求援說「我需要幫助」,這纔是你該出手的時候。

比如我家每次出遠門,娃都是自己收拾行李,自己搬行李。

一開始看著孩子東西塞不進行李箱,或是搬箱子掌握不好用力角度時,家裡老人總想幫他,被娃拒絕了,長輩還想再出手,我會制止她們:「孩子說了不用幫,那就是不用幫。」

真心想幫一個人,就要看得到他的真實需求,而不是你自己看著覺得著急就非要出手,那只是緩解你自己的焦慮。如果他的需求是追求這個解鎖的過程,你卻一下子把他放到答案面前,你說他還高興得起來嗎?

我相信帶孩子去採摘過的朋友都有這個體會:孩子的樂趣,就是爬上樹去夠那個果子的過程,他夠不著的時候你幫他摘下來,他反而會不開心。

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我看到很多育兒類的書籍教育我們說,要把孩子當作大人一樣去對話。比如不要對孩子說「疊詞」,比如不要說「喫飯飯」「睡覺覺」,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像大人一樣表達了。

但我認為,這樣對「像大人一樣說話」的理解,有點拘泥於表面了。想要跟孩子像大人一樣對話,當然不只是不說疊詞這麼簡單,而是需要你真的把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溝通對象來對話,將話語權和選擇權交給孩子,而不是簡單的你說、他聽。

我們做任何與孩子相關的決定時,最好都能多問問孩子的意見,讓他提意見、做選擇、陳述理由。

比如以前我們和朋友共同出遊,商量去哪玩、住哪裡等問題的時候,我說:「你等我問問我兒子的意見」。朋友笑了說:「他才豆子一般大的孩子,懂個啥,還不是你說去哪就去哪嗎?」我說:「既然是全家人的旅程,總不能只要我們開心就可以了吧,他也應該參與進來啊。」一開始他不太懂選擇,但是試過兩次之後,他就知道如何做決定了。

再比如他四歲多的時候,我問他五歲生日想要什麼禮物。

他說:「我想要一隻燈泡形狀的水瓶,但不要玻璃的,要塑料的,如果沒有就不用買了。」

母上說:「哎呀,他知道個啥,給他買禮物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的。以後這個家難不成還是他做主呀?」

我說:「你先聽聽他的理由合理不合理嘛!」於是問娃:「你不要玻璃瓶的原因是什麼呢?」

娃說:「我手小,萬一抓不住砸碎了,那不是白買了嗎?而且玻璃渣渣還會把腳扎破,所以如果沒有塑料的,就不買了。」

旁邊的鄰居大笑道:「這麼個小屁孩,說起話來怎麼像大人一樣。」

鄰居覺得他說話像大人,並不是因為他不說疊詞了,而是因為他在對話的過程中會思考某個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是這個思考的過程「像大人一樣」。

再回到開頭那位朋友的疑問,為什麼他們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的問題卻反而更多了呢。(當然這和每個人天生的性格脾氣、人格特質也有關係,但是)家長伸手太長、插手過多,也是導致孩子種種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以前在講青春期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問題時也提到過,得到了家長充分的尊重,擁有充分的選擇權、決定權的孩子,會建立比較完善的自我同一性,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勤于思考,善於決策,因為他做事有動機,有目標,有內在的驅動力,他去做一件事情不是為了達到父母的要求,不是為了讓別人滿意,而是因為懂得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求,並且他享受這個追求的過程。

相反,如果青少年在這個階段,由於父母包辦太多,尋找自我同一性的嘗試被阻斷,可能出現「同一性早閉」的現象,並由此可能產生行為保守、墨守成規、缺乏主見,甚至情緒障礙等一系列的問題。此後他做的事情,很可能就不是因為自己真心喜歡,而是因為爹媽是給這麼安排的。

你確實是嘔心瀝血地替他事事都考慮周到了,但是——

你將他的事情都幹完了,他還幹什麼呢?

你替他把決定都做了,他還考慮什麼呢?

你把他的日子都過完了,他還過個什麼勁?

你所有的幫忙,都會一點一點抽乾他的生命力,最終讓他變成一個失去思考力、失去行動力、失去活力的人。


過度的保護是父母將對子女的操控偽裝成了關心,向子女傳遞「這都是為了你好」的思想,使子女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而缺乏獨立處理事情的信心,久而久之造成獨立身份的喪失。


我十分努力才能獲得今天的工作和地位,但是我媽媽卻總把我當小孩看待,她覺得我根本不能獨立生活。


讓我們來聽一段發生在成年子女和操控型母親之間的假想對話。這段對話當然不會存在於現實中,但如果對話的雙方能夠誠實地表達他們深藏的感受,他們就有可能說出以下的話。


成年子女:「為什麼你要這樣做?為什麼我做什麼都是錯的?為什麼你就不能把我當成大人來對待呢?我不當醫生對爸爸有什麼影響?我跟誰結婚又和你有什麼關係?你什麼時候能放手?為什麼每次我自己做出決定,你都會覺得我是在跟你作對呢?」


操控型母親:「當你想掙脫我時,我簡直不能形容我有多痛苦。我希望你能永遠需要我。我不能承受那種失去你的感覺。你就是我的全部生命。


我擔心你會犯下什麼無可挽回的錯誤。看見你受到傷害,我的心就好像被撕裂了。我寧願死,也不願意麵對身為失敗的母親的感受。」


「這都是為了你好」


操控不一定是個貶義詞。如果一位母親控制自己蹣跚學步的孩子,不讓他走到街道上,我們不能說她是操控型家長,只能說她很謹慎。這種「操控」十分適時,也十分適度,完全是為了滿足孩子對保護和指導的需求。


如果這位母親十年之後還在這樣做,適度的控制就成了過度的控制,因為那時孩子早就可以獨立過馬路了。


如果總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去做、去嘗試、去探索、去掌握以及去承擔失敗的風險,孩子就總會覺得無助和不滿足。在焦慮、膽怯的父母的過度控制下,孩子也會變得焦慮和膽怯,很難成熟起來。而當這些孩子步入青少年時期和成人期時,許多人仍然無法擺脫對父母一直以來的指導和管控的需求。於是,父母便名正言順地繼續對他們的生活橫加干涉和操控,並常常成為孩子生活的主宰。


由於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許多操控型父母會儘力維持孩子的無力感,並希望它永不消失。這些父母對於「空巢綜合徵」(孩子離家後父母不可避免要經歷的一種失落感)有種病態的恐懼。所以,操控型父母會因為孩子的獨立而感覺遭到背叛和遺棄,他們將家長角色與自己的人格緊密相連。


之所以說操控型父母十分狡猾陰險,是因為他們經常把操控偽裝成關心。一些常見的說辭有「這都是為了你好」「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正因為我這麼愛你」……其實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太怕失去你,所以我寧可讓你生活在痛苦中。」


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沒什麼特別之處,它是一種公開的、具體的,甚至赤裸裸的控制。


按我說的做,否則我不會再理你!


按我說的做,否則我就再也不給你錢花!


如果你不按我說的做,你就不再是這個家的一員!


如果你違揹我的意思,就等於在我的心口插上一刀。


直接控制就是如此簡單直接,毫無掩飾。


直接控制經常包含威脅、恐嚇和羞辱。面對直接控制,你的感受和需要必須要服從於你父母的感受和需要,你就像是收到了最後通牒。你的意見毫無價值,你的需求和願望也無關緊要。在你和你父母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權力失衡。


邁克今年三十六歲,是個英俊帥氣的廣告經理。他和妻子結婚六年,十分相愛。可是最近因為妻子和他父母之間的激烈爭執,他的婚姻亮起了紅燈,所以他來尋求我的意見。他給我提供了一個直接控制的好例子。


我和我父母之前都相安無事,直到我搬到加州居住。我媽媽可能以為我只是暫時搬去一段時間,所以當我告訴她我戀愛了並且要結婚時,她才意識到我要在那兒定居。從那時起她就一直給我施加壓力,希望我搬回去。


我讓邁克談談這種壓力具體是什麼。


最糟糕的一次是我結婚一年後。我們正打算去波士頓參加我父母的結婚週年聚會,可是我妻子突然得了重感冒,她病得十分嚴重,我不想離開她一個人回去,所以我給我媽媽打電話,告訴她我可能回不去了。然後呢,她突然就哭了,緊接著對我說:「如果你不來參加我們的週年聚會,我就不活了!」所以我只好投降,乖乖回去。


聚會當天我搭早班飛機回到波士頓,一下飛機我父母就開始極力勸說我在家住一個禮拜,我不置可否,但第二天一早就離開了。又過了一天,我接到了爸爸的電話,他說:「你簡直就是要氣死你媽媽,她昨晚整宿都在哭,都快哭暈了。」他們到底想讓我怎麼做呢?和我妻子離婚,然後回到波士頓,搬回家住?


邁克的父母竟然在千里之外也能操縱他們的兒子。我問邁克他的父母是否迴心轉意接受了他的妻子,邁克十分氣憤,滿臉通紅。


怎麼可能!他們來電話,從來都沒關心問候過她,甚至從來都不提起她,裝作根本沒這個人。


我問邁克他是否面對面和父母談過他的感受,他似乎很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我倒希望我談過。每次我父母為難我妻子,我都希望她忍耐。當她抱怨時,我只是勸她理解。天啊,我就是個傻子!我的父母在不斷傷害我妻子的感情,而我卻任由他們這樣做!


邁克錯在長大獨立,「害得」他的父母孤獨絕望,於是他們就使出最擅長的手段:收回他們對兒子的愛,並預言他將遭遇劫難。


和許多操控型父母一樣,邁克的父母也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看到邁克的快樂,首先感到的是威脅,而不覺得那是對他們教育的肯定。邁克的興趣對他們而言並不重要。邁克搬到加州並不是一個發展事業的機會,而是對他們的懲罰。邁克結婚也不是為了愛情,而是為了折磨他們。邁克的妻子也不是真的生病,她是在奪走邁克。


邁克的父母總是逼迫邁克在他們和妻子之間做出選擇。他們將邁克的每一次選擇都設定成非此即彼的難題,對直接控制子女的父母來說,永遠不存在中間立場。只要成年的子女試圖把握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他們就必須付出代價,從此生活在內疚、沮喪、憤怒以及深深的負罪感中。


邁克第一次來向我求助時,還覺得他的婚姻是最主要的問題,但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的婚姻不過是與父母鬥爭的犧牲品,而這種關於自主權的鬥爭從他搬離家裡的那天就已經開始了。


對於操控型父母來說,子女的婚姻是極具威脅性的。他們將子女的配偶視為爭奪子女感情的競爭對手,與之發生激烈戰爭,而子女為了兼顧兩邊的關係,往往腹背受敵。


有些父母會極力批評、諷刺子女的婚姻,並預言其必然失敗;有些父母會拒絕承認子女的配偶,甚至於無視其存在,正如邁克的父母;還有些父母則會直接騷擾、對付子女的配偶。父母的這些伎倆很容易引發夫妻間的矛盾並動搖婚姻關係,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為什麼我要把自己出賣給父母」


金錢是權力的代言,所以操控型父母把錢作為有力武器讓子女依附於自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金帶著很多問題來見我。她今年四十一歲,略胖,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離婚,獨立撫養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停滯不前,她想要減肥,在事業上拼搏一番並且找到人生方向。她認為只要找到如意郎君,自己所有的問題都能夠馬上解決。


在聊天中我發現,金認為如果找不到能照顧她的男人,她將一事無成。我問她這種想法從何而來。


嗯,當然不是從我前夫那兒來,其實是我更照顧他一些。我大學剛畢業就認識他了,那時他二十七歲,還和他父母一起住,還沒搞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職業。但他很感性、很浪漫,我愛上了他。我爸爸堅決反對我們在一起,但我覺得他暗地裡很滿意我找了一個一無是處的男人。


看到我堅持要結婚,我爸爸說可以先在經濟上補貼我們一段時間,如果情況沒有改善,他會讓我丈夫到他的公司工作。


聽上去我爸爸特別偉大,但是這也讓他緊緊地控制住了我們倆。即使我已經結婚了,卻還要做爸爸的乖乖女。爸爸在經濟上不斷接濟我倆,同時他也不斷干涉我們如何生活,我那時做家務、帶孩子,可是……


金話說到一半,突然停了下來。我追問道:「可是什麼?」她低下頭盯著地板,繼續說道: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21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大庫書城 等 在字裡行間遇見你

¥19.90 會員免費


我表弟就是被姑媽過度保護,姑媽從小教導他「油瓶倒了都不要扶」,說這些小事天生就是女人乾的。

農村事多,我們不到3歲,都是自己喫飯了。表弟同,都3歲多了,還是姑媽喂飯,如果不喂,他就以絕食威脅。姑媽那裡捨得,每次總想多喂一口,總是擔心兒子沒喫飽,一頓飯可以喂兩個小時。他經常不想喫了就把飯含在嘴裡,有時候一口飯10分鐘都不吞,姑媽還堅持要把一碗飯喂完。

表弟上小學三年級了,也從來沒有自己洗過頭,就怕把水弄到眼睛裡面了。直到表弟實在覺得被弄得不舒服,姑媽才罷手。

學過自行車的人都知道,剛開始學,摔跤是難免的。我也是摔了很多次才學會的,可他摔了一跤,姑媽怕他摔傷,就不許他再碰自行車了。直到工作之後他才學會騎自行車,聽說這件事情還被他的朋友當成「笑料」。

表弟大學期間,每月生活費2000-3000,還額外在校外租了兩室一廳的房子。畢業後姑媽也是各種補貼,打點好一切,生怕他受半點委屈。

他天真的很,經常給認識不久的人借錢。說是別人找他,他不好意思不借,結果不到兩天,別人就拉黑他微信,人都找不到。老是弄的自己手上沒錢,然後哭爹喊孃的。

更離譜的是,他每次工作一兩個月就不幹了,有時候甚至連工錢都不領就回來。

即便如此,姑媽還是處處護著兒子。說是不忍心讓兒子出去看別人臉色,現在又做生意,加盟了一家麻辣燙店。有時候顧客覺得貴了,菜品少了,或者湯不夠嘮叨一下,他都要跟別人爭個長短,有一次差點跟人打起來,現在店裡也冷清的很。回家後他還說姑媽小氣,不給他多請幾個夥計打工,讓他輕鬆做做管理,管管賬啥的。姑媽說沒有錢了,他又埋怨姑媽沒用。

我們經常說姑媽太慣兒子了,但她似乎挺享受這種「無底線」的付出,兒子也習慣了被她這樣寵著。

這樣做,看似家長多麼「無私的奉獻」。實際上他們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剝奪孩子的獨立性,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

過度保護孩子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喫苦,他們代替孩子披荊斬棘,只為給他留一條康莊大道。他們把真實的世界擋在外面,當孩子成年獨立面對真實的社會時,他們往往無法適應,而選擇逃避。比如沒主見、窩裡橫、沒有同理心。唯有回家做個「小寵物」最舒服。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都是弱者,以弱者心態養大的孩子如何能有出息,就算不是完全養廢了,也是有人格缺陷的,只是他自己可能不覺得自己人格有缺陷。


當我們談到中國教育的時候,兩種現象不得不提。

一邊是城市中產家庭的兒童,可謂教育「營養過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教和保姆組成的龐大陣營,帶著濃厚的焦慮和期待,如同大山一樣壓在孩子身上,童年就這樣壓碎了;一邊則是農村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父母遠遊,其教育「營養不良」。

這兩種現象,都帶來了深深的焦慮。實際上這個問題有一定的世界性。《紐約時報國際生活》曾分享了《他們為什麼不要孩子》一文,文章稱,現在有不少夫妻不願意要孩子,其中原因之一是養育負擔太大。

其實有些媽媽特別害怕被拉入其他媽媽的團體,害怕遊樂場和日託中心的交際,以及那些沒完沒了的活動和課程——如今這些活動和課程是中上層階級養育子女的常規內容。可是,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必須陷入這種瘋狂呢?

可以說,過了頭的養育,纔是今日教育焦慮的一大根源。

對於過度養育這個話題,我們曾分享過在美國高校從事課程設計和評估工作的南橋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談到了過度養育孩子的「七宗罪」和針對性建議,或許能對你有所啟發。

前斯坦福大學新生管理處主任、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朱莉·海姆斯博士曾寫《如何養育成人:打破過度養育陷阱,成功養大孩子》一書,力陳「過度養育」的弊病。過度養育,是指孩子力所能及或是可以學著做的事,父母都去代勞。例如,小孩打鬧,大人幫助協調解決。去什麼地方,家長都不放心,要親自接送。

「有的新生連話都不會說,而是父母在邊上代勞。」海姆斯博士這樣形容自己接觸過的不少斯坦福高材生。

前幾年興起了「直升機父母」一說,就形象地比喻了那些在孩子(包括已經成年的孩子)頭上盤旋著不肯離開的父母,他們像對待珍稀花草一樣對待孩子,在照料上不厭精細,一見風吹草動,懷疑孩子可能受到打擊,便衝上去保護。

1. 過度養育有七宗罪

過度養育的後果,會往後延續多年。在日後就業上,被呵護過度的孩子,遇到用人單位,更會問題多多。

2005年,一個名叫理查德的常青藤學校畢業生,在華爾街某投資銀行就職,年薪25萬。他的工作時間很長,很辛苦,媽媽心痛,想方設法找到小夥子老闆的電話,跟他抱怨。

次日,小夥子上班時候,在電梯口就進不去了,保安把他的東西裝在一個紙盒子上拿過來,讓他走人,紙盒子上寫著:「問你媽媽去。」

這個老闆或許不應該用這種惡劣的方式處理問題,但小夥子媽媽的做法頗讓人厭煩。兒子都工作了,還大事小事來插手,恐怕哪個僱主都難以接受。

在婚姻家庭問題上,聖經告誡男女成人之後,要離開父母,和配偶結合,成為一體。失敗婚姻,往往是一方甚至雙方無法割斷和原生家庭的臍帶,任由父母控制。

2016年初,北大一位教授,和銀監會一位美女處長鬧出離婚大戰,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雙方父母互向孩子配偶單位寫控告信。兩個功成名就的當事人,在婚姻家庭的糾紛中,卻離不開父母的控制,外人看了納悶,可在我們這個「可憐天下父母心」聲音極高的國度,這種事實在尋常。

看完此書,我總結過度養育有七宗罪:

(1)只給東西,不練能力。

(2)圈養起來,不讓其經風雨。(3)只顧眼前滿足。(4)只重視學習和升學。(5)不組織孩子從事家務和勞動。(6)代替孩子思考。(7)不聽專家意見。

針對這七宗罪,不妨建議如下:

①要放權授能,而不是微觀管理

在企事業單位,大家可能都知道經理人對於員工的管理,一種叫授能(empowerment),是給員工自主權,讓他們自行決定工作方式,承擔相應風險,此間,除了完成工作之外,員工能力、積極性得到提升。

另外一種管理,是微觀管理,抓西瓜也抓芝麻,事必躬親,員工得不到合理訓練,能力不升反降。管理者本人也累。這種領導是無能的領導。家庭也是社會組織,運作上不無類似。大事小事事必躬親的家長,是無能的家長。

②教會孩子如何和陌生人說話,而不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1981年,一個名叫亞當的小孩被人綁架後殺害,其故事被拍成了收視率極高的電影。亞當的父親沃爾什(John Walsh)遊說國會,成立全國丟失和受虐兒童中心。媒體的渲染,使得國民對於陌生人害怕到了極點。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成了幾乎所有家庭對孩子的警告。被過度保護起來的孩子,沒有了磕碰和衝擊。家長充當了孩子和世界間的緩衝帶。問題是,孩子成年後會接觸一個又一個陌生人,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危險的。有危險的陌生人,不和他們說話也不一定就能解除危險,不如教會孩子如何應對。

而且,有時候親人和熟人更危險。有數據顯示,死在親屬手裡的孩子,是死在陌生人手裡的孩子的20倍。

出於對孩子過度保護的反感,美國有家長開始「放養兒童」(free-range kids)運動,鼓勵在適當教育之後,讓孩子獨立上學,在小區玩耍,把失去的童年搶回來。目前這做法是例外而非常規。常規的情況是,美國文化也對兒童過度保護,甚至為此侵犯私人空間。有的家長因把孩子放在操場讓其自己玩,而被逮捕。

③學會延遲滿足,讓孩子喫苦喫虧

斯波克博士關於養育的理論,在美國流毒久遠。斯波克博士強調要給孩子瞬間滿足,不能刺激他們的心靈。父母都把孩子當成了紙糊的泥捏的,受不起一點打擊。為了鼓勵、誇獎他們,讓他們瞬間滿足,則不惜代價。

美國有了「人人拿獎盃的一代」。為童子軍賣餅乾的是父母,而拿榮譽徽章的是孩子。就連西點軍校的遠徵,有的父母也要陪孩子一起去走,無形中奪走了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成就和光榮。得讓孩子喫點苦,喫點虧,這樣他們會成長得更皮實些。

④不參與恐怖的「升學軍備競賽」

父母為了孩子成功,每一步都跟著扶持:幫孩子選課,選容易得A的課程,幫孩子做作業、寫文章等。中國這方面更為明顯,不要說上大學了,就是找幼兒園、小升初的過程,都是家長在血戰。其實正規教育沒有這麼重要,原生家庭中的家教(parenting)對人的成長更為重要。

⑤讓孩子根據不同年齡的能力,學著做家務

由於過度強調孩子的學習,強調培養孩子的自信,一些日常、瑣碎的事情,比如家務,都是家長代勞。孩子日後進入社會,毫無準備。不會做這些都還事小,關鍵是孩子沒有父母陪伴的時候,要會安全、高效地做事。比如小時候他們從來不用錐子釘子,不去換燈泡,哪一天一個人住外面,需要一個人做這些事了,被割傷被電擊,那纔是真正的危險。

另外,不要以為學外語這些東西才需要趁早。勞作的習慣也是需要趁早訓練的。勞動給人帶來快樂,完成任務且能幫助他人,也會帶來榮譽、自豪和團隊歸屬感。有家教的人家,無論中外,都會蓄意在這方面訓練。《朱子家訓》強調「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基督教則把懶惰視為大罪之一。那些什麼都不讓孩子做的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禍害。

⑥讓小孩漸漸自己拿主意,自己解決問題

讓小孩自己思考,不要過早給答案,學一點「蘇格拉底式詢問」和批判性思維方法。比如把小孩時候的「為什麼」習慣給學過來。

解決問題也是這樣,比如上小學的小孩回家忘了帶書包,海姆斯博士的書中有這麼兩段對話:

媽媽甲:

媽媽:今天上學怎麼樣?

孩子:還好,可是我把書包忘在學校了。媽媽:太糟糕了,我開車帶你回去拿。

媽媽乙:

媽媽:今天上學怎麼樣?

孩子:還好,可是我把書包忘在學校了。媽媽:太糟糕了。孩子:我怎麼辦?媽媽:我也不知道。你覺得該怎麼辦呢?孩子:我不知道,你能不能開車帶我回學校去拿?媽媽:對不起,不行——我下午還有別的事。你覺得可以怎麼解決呢?孩子:我可以打電話問同學,問作業是什麼?媽媽:可以啊。孩子:可是我需要的東西可能在書包裏。媽媽:嗯,也是。孩子:或許我可以發郵件給老師,告訴她我忘了,問她怎麼說。媽媽:這兩個想法都不錯。

我就這兩個問題在網上提問,看讀者會選哪一個。很多讀者都選第二種,後者鼓勵小孩想辦法解決問題,另外養成不依賴家長給自己收拾的好習慣。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做第一種,這樣更簡便。

⑦多聽專家的,而不是周圍婆婆媽媽的

建議大家不要看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的文章,確認自己的偏見,而自己不去成長。一些作者為了尋求更多關注,有強烈的媚俗傾向,對大眾投其所好。其言論並無營養。多去看看真正的專家學者怎麼說,可以改變我們的很多錯誤觀念,而這也是通往正確行動的必要前提。

人類總要經歷些風吹日曬,否則無法應對日後更大的風浪。聽我們學校負責新生工作的同事介紹,現在「直升機父母」說法都過時了。父母中新的品種叫「無人機父母」(drone parenting),他們平時看不到,卻通過簡訊、微信,隱形地在遙控。一旦孩子有丁點問題,他們立刻抵達現場,「危難之處顯身手」。

還有一個新說法,叫「割草機父母」(lawnmower parenting),說這種父母,在前面給孩子清道,什麼雜草和石子都不留下,讓孩子的路平平坦坦。

魯迅曾稱,「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孩的路,都是家長給鋪好了,哪還需要他們去走出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