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安全的环境,反而增加他们受伤的几率!

举个例子吧!最近一项研究显示,以前我们经常去的那种到处都由海绵、泡沫包裹著的游乐场,其「软软」的质地,不仅不能降低孩子在游戏时受伤的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他们受伤的几率!

(如今的儿童游乐场,基本都用泡沫、海绵等等材料把边边角角裹好,以防孩子受伤)

英国研究发现,儿童受伤率并没有因为游乐场日益严格的安全设施而降低。同时,英国伦敦米德塞斯大学的危险管理教授大卫·鲍尔在分析了儿童受伤的统计数据后发现,孩子们的长骨(主要存在于四肢)骨折,反而增加了。

而原因更让人错愕:

正是因为这些像棉花屋一样,毫无危险的儿童游乐场,让孩子在玩乐时可以放心地跌到橡胶、塑料地板上,所以他们也就失去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危险意识。不知道「怕」,反而使得他们陷入了危险中!

看到这样的研究结果,想必每个父母内心真是格外复杂。想让孩子远离危险,所以我们绞尽脑汁地做了层层保护,但没想到,这反而变相地让孩子承担了更多危险。

公共游乐场为了吸引家长,同时避免孩子的受伤风险,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坦白来说,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保护才是对的?尤其是最近看了很多因为疫情在家,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个个安全悲剧后,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是不是一直把希望寄托和责任过多地交付给了外界,反倒忽略了孩子自己辨别危险、规避危险的能力。

比如最常见的家庭烫伤,孩子因为好奇拽桌布、又或是打翻热水瓶导致烫伤的事件总是在我们身边发生,还有孩子一屁股坐进一盆开水中,造成惨烈后果。(就不放图了,太惨烈)

一旦家里遇到这样的事,往往都会引发一场互相指责的家庭大战:谁没把孩子看好,就是谁的责任。

又或者,我们习惯把安全责任推给社会。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新闻,两个女孩模仿做饭博主用酒精灯做爆米花,因操作不当发生爆炸,其中一名女孩已经不治死亡。

9岁的男孩学《熊出没》吞下了10个磁力珠和1枚5毛硬币,2年之后才取出来。磁力珠把胃和肠子吸到一起,而硬币早都已经被胃酸腐蚀了。

此类新闻一出,很多人会问责这些动画片或是视频网站:怎么能设计出这种误导性和危险性的情节?孩子判断能力弱,也跟著学,闹出人命怎么办?

孩子发生意外,我们习惯性地从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找原因,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这样的思维里:「孩子什么都不懂,遭遇危险,一定是大人的责任。」

但危险和意外太多,谁又能真正24小时不错眼珠地紧盯著孩子呢?如果孩子不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大人和社会做得再多,也没法让孩子获得「真空式」的保护。

看住孩子固然重要。但教会孩子如何注意安全保护自己,更是可以伴随他一生的厚礼。

一、过度保护不能被称为安全教育

如今的父母带孩子,比起我们的父辈来说都精细得很,比如开头那种软软的游乐场。某宝搜索「孩子防」三个字,自动推荐出一大堆「护娃神器」,让人不禁感慨,自己是怎么长到现在这么大的,真不容易!

在一档育儿综艺节目里,明星妈妈马舒雅可谓做到了极致:

为了不让孩子磕著碰著,她索性把客厅的家具全部搬空,连一张椅子都没有。全家人每天在客厅里铺张毯子,席地而坐吃饭。

怕孩子受伤,她一直在对孩子说「no」:不让2岁的孩子开门、爬沙发,因为会摔倒。

带孩子去菜市场,孩子好奇想摸摊贩卖的鱼,马舒雅见了也连连「say no」。

马舒雅老公受不了家里空荡荡的样子,置办了新家具。孩子们也觉得很新鲜,在家爬上爬下,小儿子不小心从沙发上摔下来,马舒雅担心坏了,勒令不准再爬沙发。

等老公回来之后,她终于忍不住,和老公大吵一架。孩子玩家具会受伤,这种极度的担心让她时时刻刻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你看了可能会觉得这个妈妈焦虑得有点「神经质」,事实上这样的「过度保护」可能就存在于你我的生活里:

家里所有尖锐的角落都被防撞条裹得严严实实;

剪刀小刀全部收到孩子看不见或够不著的地方;厨房是禁地,从来不让孩子进,甚至大人做饭或不在家的时候要给厨房门上把锁。

我还有个朋友,因为怕孩子被鱼刺卡到,孩子今年10岁了,他从来没给孩子吃过鱼。有句话叫因噎废食,现在成了「怕噎干脆不吃」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安全教育,可能都不能被称之为「教育」,而是让孩子看不见、摸不到「危险品」的「say no」警告,把可能的危险都藏起来,力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绝对安全」,让孩子仿佛活在真空里。

又或者,安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告诉孩子开水会烫到,玩火很危险,剪刀很锋利,楼层很高不能跳。但是这种「不让吃猪肉,只让见猪跑」的教育方式,真的能让孩子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危险性吗?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总是想触碰那些「禁品」,你越是「say no」,他越想试试。不让孩子接触任何有可能的危险,只会让头脑里毫无「危险概念」的他,离危险更近。就像开头我提到的游乐场调查研究,真正让孩子受伤的,并非是不完善的安全措施,而恰恰是因为太完善,让孩子「无所畏惧」,反而不懂保护自己。

二、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的方法,是让孩子接触可控的危险

懂得自我保护,其实是人类的本能,放到很小的孩子身上也是一样。但这个本能,一定是建立在「体验」,而不是「听说」上。

接触危险——产生恐惧——不再触碰,就是人很本能的反应。比如让孩子碰一下略烫的碗,他感觉到烫带来的疼痛,能迅速察觉和识别出这种危险,接著正确地应对危险——不再碰烫的东西。

但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和过度保护,让这种本该是本能的东西反而丧失了。我们总觉得孩子太小,对危险的东西「没数」,也没能力应对,就一刀切不让碰,但真正的安全教育,反而是从让孩子体验可控的危险开始的

美国有所名叫Tinkering School的学校,被誉为全美「最不安全」的一所学校,学生从七八岁到十几岁不等,学校给孩子提供木头、钉子、绳索,甚至还有电钻、锯子等等工具,孩子们可以自由根据自己的想法做手工。在这里,孩子可以玩火玩水用电,那些我们常见的家中「禁忌」,在这里成了他们完成手工活的必备。

学校创始人基弗尔·塔利倡议「让孩子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正确教会他们使用这些「危险品」的同时,孩子还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自不必说,同时还培养了评估、预测、防止和应对危险的能力。

(孩子们自己做的木制小火车)

基弗尔·塔利说:「只有真正操作练习那些稍有一些危险的活动,才可以慢慢发展出预测危险的能力。随著孩子们的成长,这种能力将帮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越来越准确地识别危险。而在日后,面对不理解、没接触过的新事物,我们不会紧张逃避,而是做到一种恰当的方法去体验,同时判断好可能的危险和代价,这就是『风险管理』的能力。」

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孩子自己经验的累积。其实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跌跌撞撞、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键屏蔽掉孩子所有可能的危险,也没必要,不如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让他亲自尝试,并教会他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如何制定尝试的边界?

如果现在让你家四五岁的娃按照基弗尔·塔利学校的做法,尝试电锯和刀,那肯定是「超纲」了,如何设置孩子尝试危险的边界,英国英国皇家预防事故学会和「玩耍安全论坛」(Play Safety Forum)提倡:让孩子「尽必要地安全」,而不是「尽可能地安全」(as safe as necessary, not as safe as possible)。我在这里给几个建议。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手脑的灵活性不同,所以具体还是要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来定。

01有监督,有指教

在自己的监督下让孩子试著触摸可控的危险,让孩子 「离危险最近」,也「离安全最近」。

同样道理,剪刀对小孩子来说的确很危险,但与其把所有剪刀都束之高阁,不让在大人没时间看护的时候让孩子用安全小剪刀剪纸,在大人看护下就可以试著用正常的剪刀。就算扎到手,也不至于太严重。

当然,一些风险性物品的使用事项、危险动作的注意点,还是要跟孩子讲清楚。比如,手里拿著剪刀的时候,不要乱跑,避免摔倒时造成严重后果。

02危险尝试要与孩子的能力相衬

每个孩子发育的特质不同,就比如有的孩子天生胆小,他本来就不敢尝试的东西,你硬逼著他尝试,其实是没必要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很小,但他很有冒险精神,什么都想尝试,但能力(比如力量、灵活度)还达不到,这时候你就要注意,给孩子「拿在手里的东西」,一定要是安全系数比较高的。举个例子,小小常一岁多的时候特别喜欢用饮水机给大人接水,还一定要自己拿,但是玻璃杯对于他来说太沉、也不安全,所以家里就换了塑料杯喝水,并且也教了他烫水不要接。

03不要怕孩子受小伤

不要害怕孩子受伤,比如使用剪刀,如果轻微地把手割破了,也没关系,不要把安全教育又变成了「不准受伤」教育,把手割破了他能知道疼,也能知道这东西不能往眼睛里戳,是不是?

磕磕碰碰、擦破点皮,都没关系,安全教育要舍得让孩子吃小亏,才能让他长记性。

日本学者木村素卫说:所谓教育,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精神上的自觉性自我发展。你的任务,不是做孩子一辈子的保护伞,而是让孩子,自己撑起那把伞。

总结一下,安全无小事,家长的确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做好安全教育。但是,过度的保护,让孩子不知道「怕」,可能让会降低孩子预判风险,进而规避风险的能力,反而提高了孩子受伤的概率。

「只有真正操作练习那些稍有一些危险的活动,才可以慢慢发展出预测危险的能力。随著孩子们的成长,这种能力将帮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越来越准确地识别危险。而在日后,面对不理解、没接触过的新事物,我们不会紧张逃避,而是做到一种恰当的方法去体验,同时判断好可能的危险和代价,这就是『风险管理』的能力。

参考资料:

https://new.qq.com/omn/20181030/20181030A09FMA.html

https://www.ted.com/talks/gever_tulley_5_dangerous_things_you_should_let_your_kids_do?language=zh-CNhttps://www.treehugger.com/culture/tinkering-school-where-kids-go-build-marvelous-things.htmlhttp://baby.sina.com.cn/edu/jtjy/2016-10-21/doc-ifxwvpaq1609110.shtmlhttp://www.jyb.cn/china/gnsd/201406/t20140601_583928.html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4/04/hey-parents-leave-those-kids-alone/358631/


上周,一位家长朋友问我:「我家孩子啊,可能是我们平时对他保护得太好,导致他比较脆弱吧,我们越是做得多,他越是问题多。」

我问:「什么问题?」

家长说:「我什么都给他打点周到了,他还焦虑抑郁上了,还厌学了。」

接著她又说:「他都快十八了,你说我们还能管他一辈子吗?这样为他操心到哪一天是个头啊?」

我说:「听您的说法,您平时对他照顾得比较多。」

那位家长说:「是啊,我可能是比较包办的家长吧。从小到大我什么活儿都不让他干,一切和学习无关的事情都由我来料理妥当,连铅笔都是我替他削好,苹果我都切成丁用牙签插好了端给他……

我为他节省一切时间和精力,只要他给我把学习搞好了就行。学生的学习时间多紧张啊,应该争分夺秒啊。我替他处处都想到了,总共就让他做好学习这一件事儿,他都做不好,还有各种情绪问题,现在学都没法上,要去看心理医生……我真是不知道我还要做到怎样才算好了。」

我说:「问题就出在这儿了——你们的问题,并不是到他十八岁才有的,是从他小时候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大人需要懒一点

很多家长会问我:「我到底还能为孩子做什么,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其实家长不是做得不够,而是做得太多,最应该考虑的不是「还能做什么」,而是「什么能不做」。

发展独立性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孩子成就动机的发展;

如果孩子进行各种活动都是被安排好的、被动的、甚至被迫的,自然,也谈不上得到什么奖赏,那么他的成就动机不能得到发展。虽然也会参与活动,但他并没有动力去把事情做好。

父母「懒」一点,孩子就会勤快一点。当孩子有热情去建立自己的小世界时,千万不要阻拦,不要插手(帮忙),不要泼冷水。你在旁边不说,不做,不管,安安静静地做一个观察者就很好。只有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才出现,让他知道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就行。

那什么时候才是「需要帮助的时候」呢?很多人误以为是孩子搞不定的时候,做不好的时候,就是该家长出手帮助的时候了。其实不是。如果看到孩子搞不定,你可以先看他自己能不能想办法解决;如果他确实无法解决,或者主动求援说「我需要帮助」,这才是你该出手的时候。

比如我家每次出远门,娃都是自己收拾行李,自己搬行李。

一开始看著孩子东西塞不进行李箱,或是搬箱子掌握不好用力角度时,家里老人总想帮他,被娃拒绝了,长辈还想再出手,我会制止她们:「孩子说了不用帮,那就是不用帮。」

真心想帮一个人,就要看得到他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你自己看著觉得著急就非要出手,那只是缓解你自己的焦虑。如果他的需求是追求这个解锁的过程,你却一下子把他放到答案面前,你说他还高兴得起来吗?

我相信带孩子去采摘过的朋友都有这个体会:孩子的乐趣,就是爬上树去够那个果子的过程,他够不著的时候你帮他摘下来,他反而会不开心。

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我看到很多育儿类的书籍教育我们说,要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去对话。比如不要对孩子说「叠词」,比如不要说「吃饭饭」「睡觉觉」,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像大人一样表达了。

但我认为,这样对「像大人一样说话」的理解,有点拘泥于表面了。想要跟孩子像大人一样对话,当然不只是不说叠词这么简单,而是需要你真的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沟通对象来对话,将话语权和选择权交给孩子,而不是简单的你说、他听。

我们做任何与孩子相关的决定时,最好都能多问问孩子的意见,让他提意见、做选择、陈述理由。

比如以前我们和朋友共同出游,商量去哪玩、住哪里等问题的时候,我说:「你等我问问我儿子的意见」。朋友笑了说:「他才豆子一般大的孩子,懂个啥,还不是你说去哪就去哪吗?」我说:「既然是全家人的旅程,总不能只要我们开心就可以了吧,他也应该参与进来啊。」一开始他不太懂选择,但是试过两次之后,他就知道如何做决定了。

再比如他四岁多的时候,我问他五岁生日想要什么礼物。

他说:「我想要一只灯泡形状的水瓶,但不要玻璃的,要塑料的,如果没有就不用买了。」

母上说:「哎呀,他知道个啥,给他买礼物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以后这个家难不成还是他做主呀?」

我说:「你先听听他的理由合理不合理嘛!」于是问娃:「你不要玻璃瓶的原因是什么呢?」

娃说:「我手小,万一抓不住砸碎了,那不是白买了吗?而且玻璃渣渣还会把脚扎破,所以如果没有塑料的,就不买了。」

旁边的邻居大笑道:「这么个小屁孩,说起话来怎么像大人一样。」

邻居觉得他说话像大人,并不是因为他不说叠词了,而是因为他在对话的过程中会思考某个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是这个思考的过程「像大人一样」。

再回到开头那位朋友的疑问,为什么他们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的问题却反而更多了呢。(当然这和每个人天生的性格脾气、人格特质也有关系,但是)家长伸手太长、插手过多,也是导致孩子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以前在讲青春期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问题时也提到过,得到了家长充分的尊重,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决定权的孩子,会建立比较完善的自我同一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因为他做事有动机,有目标,有内在的驱动力,他去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不是为了让别人满意,而是因为懂得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求,并且他享受这个追求的过程。

相反,如果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由于父母包办太多,寻找自我同一性的尝试被阻断,可能出现「同一性早闭」的现象,并由此可能产生行为保守、墨守成规、缺乏主见,甚至情绪障碍等一系列的问题。此后他做的事情,很可能就不是因为自己真心喜欢,而是因为爹妈是给这么安排的。

你确实是呕心沥血地替他事事都考虑周到了,但是——

你将他的事情都干完了,他还干什么呢?

你替他把决定都做了,他还考虑什么呢?

你把他的日子都过完了,他还过个什么劲?

你所有的帮忙,都会一点一点抽干他的生命力,最终让他变成一个失去思考力、失去行动力、失去活力的人。


过度的保护是父母将对子女的操控伪装成了关心,向子女传递「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思想,使子女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赖,而缺乏独立处理事情的信心,久而久之造成独立身份的丧失。


我十分努力才能获得今天的工作和地位,但是我妈妈却总把我当小孩看待,她觉得我根本不能独立生活。


让我们来听一段发生在成年子女和操控型母亲之间的假想对话。这段对话当然不会存在于现实中,但如果对话的双方能够诚实地表达他们深藏的感受,他们就有可能说出以下的话。


成年子女:「为什么你要这样做?为什么我做什么都是错的?为什么你就不能把我当成大人来对待呢?我不当医生对爸爸有什么影响?我跟谁结婚又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什么时候能放手?为什么每次我自己做出决定,你都会觉得我是在跟你作对呢?」


操控型母亲:「当你想挣脱我时,我简直不能形容我有多痛苦。我希望你能永远需要我。我不能承受那种失去你的感觉。你就是我的全部生命。


我担心你会犯下什么无可挽回的错误。看见你受到伤害,我的心就好像被撕裂了。我宁愿死,也不愿意面对身为失败的母亲的感受。」


「这都是为了你好」


操控不一定是个贬义词。如果一位母亲控制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不让他走到街道上,我们不能说她是操控型家长,只能说她很谨慎。这种「操控」十分适时,也十分适度,完全是为了满足孩子对保护和指导的需求。


如果这位母亲十年之后还在这样做,适度的控制就成了过度的控制,因为那时孩子早就可以独立过马路了。


如果总是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去做、去尝试、去探索、去掌握以及去承担失败的风险,孩子就总会觉得无助和不满足。在焦虑、胆怯的父母的过度控制下,孩子也会变得焦虑和胆怯,很难成熟起来。而当这些孩子步入青少年时期和成人期时,许多人仍然无法摆脱对父母一直以来的指导和管控的需求。于是,父母便名正言顺地继续对他们的生活横加干涉和操控,并常常成为孩子生活的主宰。


由于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许多操控型父母会尽力维持孩子的无力感,并希望它永不消失。这些父母对于「空巢综合征」(孩子离家后父母不可避免要经历的一种失落感)有种病态的恐惧。所以,操控型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独立而感觉遭到背叛和遗弃,他们将家长角色与自己的人格紧密相连。


之所以说操控型父母十分狡猾阴险,是因为他们经常把操控伪装成关心。一些常见的说辞有「这都是为了你好」「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正因为我这么爱你」……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太怕失去你,所以我宁可让你生活在痛苦中。」


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没什么特别之处,它是一种公开的、具体的,甚至赤裸裸的控制。


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会再理你!


按我说的做,否则我就再也不给你钱花!


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做,你就不再是这个家的一员!


如果你违背我的意思,就等于在我的心口插上一刀。


直接控制就是如此简单直接,毫无掩饰。


直接控制经常包含威胁、恐吓和羞辱。面对直接控制,你的感受和需要必须要服从于你父母的感受和需要,你就像是收到了最后通牒。你的意见毫无价值,你的需求和愿望也无关紧要。在你和你父母之间存在著严重的权力失衡。


迈克今年三十六岁,是个英俊帅气的广告经理。他和妻子结婚六年,十分相爱。可是最近因为妻子和他父母之间的激烈争执,他的婚姻亮起了红灯,所以他来寻求我的意见。他给我提供了一个直接控制的好例子。


我和我父母之前都相安无事,直到我搬到加州居住。我妈妈可能以为我只是暂时搬去一段时间,所以当我告诉她我恋爱了并且要结婚时,她才意识到我要在那儿定居。从那时起她就一直给我施加压力,希望我搬回去。


我让迈克谈谈这种压力具体是什么。


最糟糕的一次是我结婚一年后。我们正打算去波士顿参加我父母的结婚周年聚会,可是我妻子突然得了重感冒,她病得十分严重,我不想离开她一个人回去,所以我给我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我可能回不去了。然后呢,她突然就哭了,紧接著对我说:「如果你不来参加我们的周年聚会,我就不活了!」所以我只好投降,乖乖回去。


聚会当天我搭早班飞机回到波士顿,一下飞机我父母就开始极力劝说我在家住一个礼拜,我不置可否,但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又过了一天,我接到了爸爸的电话,他说:「你简直就是要气死你妈妈,她昨晚整宿都在哭,都快哭晕了。」他们到底想让我怎么做呢?和我妻子离婚,然后回到波士顿,搬回家住?


迈克的父母竟然在千里之外也能操纵他们的儿子。我问迈克他的父母是否回心转意接受了他的妻子,迈克十分气愤,满脸通红。


怎么可能!他们来电话,从来都没关心问候过她,甚至从来都不提起她,装作根本没这个人。


我问迈克他是否面对面和父母谈过他的感受,他似乎很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我倒希望我谈过。每次我父母为难我妻子,我都希望她忍耐。当她抱怨时,我只是劝她理解。天啊,我就是个傻子!我的父母在不断伤害我妻子的感情,而我却任由他们这样做!


迈克错在长大独立,「害得」他的父母孤独绝望,于是他们就使出最擅长的手段:收回他们对儿子的爱,并预言他将遭遇劫难。


和许多操控型父母一样,迈克的父母也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看到迈克的快乐,首先感到的是威胁,而不觉得那是对他们教育的肯定。迈克的兴趣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迈克搬到加州并不是一个发展事业的机会,而是对他们的惩罚。迈克结婚也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折磨他们。迈克的妻子也不是真的生病,她是在夺走迈克。


迈克的父母总是逼迫迈克在他们和妻子之间做出选择。他们将迈克的每一次选择都设定成非此即彼的难题,对直接控制子女的父母来说,永远不存在中间立场。只要成年的子女试图把握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他们就必须付出代价,从此生活在内疚、沮丧、愤怒以及深深的负罪感中。


迈克第一次来向我求助时,还觉得他的婚姻是最主要的问题,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的婚姻不过是与父母斗争的牺牲品,而这种关于自主权的斗争从他搬离家里的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操控型父母来说,子女的婚姻是极具威胁性的。他们将子女的配偶视为争夺子女感情的竞争对手,与之发生激烈战争,而子女为了兼顾两边的关系,往往腹背受敌。


有些父母会极力批评、讽刺子女的婚姻,并预言其必然失败;有些父母会拒绝承认子女的配偶,甚至于无视其存在,正如迈克的父母;还有些父母则会直接骚扰、对付子女的配偶。父母的这些伎俩很容易引发夫妻间的矛盾并动摇婚姻关系,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为什么我要把自己出卖给父母」


金钱是权力的代言,所以操控型父母把钱作为有力武器让子女依附于自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金带著很多问题来见我。她今年四十一岁,略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离婚,独立抚养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停滞不前,她想要减肥,在事业上拼搏一番并且找到人生方向。她认为只要找到如意郎君,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马上解决。


在聊天中我发现,金认为如果找不到能照顾她的男人,她将一事无成。我问她这种想法从何而来。


嗯,当然不是从我前夫那儿来,其实是我更照顾他一些。我大学刚毕业就认识他了,那时他二十七岁,还和他父母一起住,还没搞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职业。但他很感性、很浪漫,我爱上了他。我爸爸坚决反对我们在一起,但我觉得他暗地里很满意我找了一个一无是处的男人。


看到我坚持要结婚,我爸爸说可以先在经济上补贴我们一段时间,如果情况没有改善,他会让我丈夫到他的公司工作。


听上去我爸爸特别伟大,但是这也让他紧紧地控制住了我们俩。即使我已经结婚了,却还要做爸爸的乖乖女。爸爸在经济上不断接济我俩,同时他也不断干涉我们如何生活,我那时做家务、带孩子,可是……


金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我追问道:「可是什么?」她低下头盯著地板,继续说道: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21 篇内容

盐选专栏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大库书城 等 在字里行间遇见你

¥19.90 会员免费


我表弟就是被姑妈过度保护,姑妈从小教导他「油瓶倒了都不要扶」,说这些小事天生就是女人干的。

农村事多,我们不到3岁,都是自己吃饭了。表弟同,都3岁多了,还是姑妈喂饭,如果不喂,他就以绝食威胁。姑妈那里舍得,每次总想多喂一口,总是担心儿子没吃饱,一顿饭可以喂两个小时。他经常不想吃了就把饭含在嘴里,有时候一口饭10分钟都不吞,姑妈还坚持要把一碗饭喂完。

表弟上小学三年级了,也从来没有自己洗过头,就怕把水弄到眼睛里面了。直到表弟实在觉得被弄得不舒服,姑妈才罢手。

学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刚开始学,摔跤是难免的。我也是摔了很多次才学会的,可他摔了一跤,姑妈怕他摔伤,就不许他再碰自行车了。直到工作之后他才学会骑自行车,听说这件事情还被他的朋友当成「笑料」。

表弟大学期间,每月生活费2000-3000,还额外在校外租了两室一厅的房子。毕业后姑妈也是各种补贴,打点好一切,生怕他受半点委屈。

他天真的很,经常给认识不久的人借钱。说是别人找他,他不好意思不借,结果不到两天,别人就拉黑他微信,人都找不到。老是弄的自己手上没钱,然后哭爹喊娘的。

更离谱的是,他每次工作一两个月就不干了,有时候甚至连工钱都不领就回来。

即便如此,姑妈还是处处护著儿子。说是不忍心让儿子出去看别人脸色,现在又做生意,加盟了一家麻辣烫店。有时候顾客觉得贵了,菜品少了,或者汤不够唠叨一下,他都要跟别人争个长短,有一次差点跟人打起来,现在店里也冷清的很。回家后他还说姑妈小气,不给他多请几个伙计打工,让他轻松做做管理,管管账啥的。姑妈说没有钱了,他又埋怨姑妈没用。

我们经常说姑妈太惯儿子了,但她似乎挺享受这种「无底线」的付出,儿子也习惯了被她这样宠著。

这样做,看似家长多么「无私的奉献」。实际上他们是披著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

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吃苦,他们代替孩子披荆斩棘,只为给他留一条康庄大道。他们把真实的世界挡在外面,当孩子成年独立面对真实的社会时,他们往往无法适应,而选择逃避。比如没主见、窝里横、没有同理心。唯有回家做个「小宠物」最舒服。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都是弱者,以弱者心态养大的孩子如何能有出息,就算不是完全养废了,也是有人格缺陷的,只是他自己可能不觉得自己人格有缺陷。


当我们谈到中国教育的时候,两种现象不得不提。

一边是城市中产家庭的儿童,可谓教育「营养过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家教和保姆组成的庞大阵营,带著浓厚的焦虑和期待,如同大山一样压在孩子身上,童年就这样压碎了;一边则是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父母远游,其教育「营养不良」。

这两种现象,都带来了深深的焦虑。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世界性。《纽约时报国际生活》曾分享了《他们为什么不要孩子》一文,文章称,现在有不少夫妻不愿意要孩子,其中原因之一是养育负担太大。

其实有些妈妈特别害怕被拉入其他妈妈的团体,害怕游乐场和日托中心的交际,以及那些没完没了的活动和课程——如今这些活动和课程是中上层阶级养育子女的常规内容。可是,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必须陷入这种疯狂呢?

可以说,过了头的养育,才是今日教育焦虑的一大根源。

对于过度养育这个话题,我们曾分享过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和评估工作的南桥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谈到了过度养育孩子的「七宗罪」和针对性建议,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前斯坦福大学新生管理处主任、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朱莉·海姆斯博士曾写《如何养育成人:打破过度养育陷阱,成功养大孩子》一书,力陈「过度养育」的弊病。过度养育,是指孩子力所能及或是可以学著做的事,父母都去代劳。例如,小孩打闹,大人帮助协调解决。去什么地方,家长都不放心,要亲自接送。

「有的新生连话都不会说,而是父母在边上代劳。」海姆斯博士这样形容自己接触过的不少斯坦福高材生。

前几年兴起了「直升机父母」一说,就形象地比喻了那些在孩子(包括已经成年的孩子)头上盘旋著不肯离开的父母,他们像对待珍稀花草一样对待孩子,在照料上不厌精细,一见风吹草动,怀疑孩子可能受到打击,便冲上去保护。

1. 过度养育有七宗罪

过度养育的后果,会往后延续多年。在日后就业上,被呵护过度的孩子,遇到用人单位,更会问题多多。

2005年,一个名叫理查德的常青藤学校毕业生,在华尔街某投资银行就职,年薪25万。他的工作时间很长,很辛苦,妈妈心痛,想方设法找到小伙子老板的电话,跟他抱怨。

次日,小伙子上班时候,在电梯口就进不去了,保安把他的东西装在一个纸盒子上拿过来,让他走人,纸盒子上写著:「问你妈妈去。」

这个老板或许不应该用这种恶劣的方式处理问题,但小伙子妈妈的做法颇让人厌烦。儿子都工作了,还大事小事来插手,恐怕哪个雇主都难以接受。

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圣经告诫男女成人之后,要离开父母,和配偶结合,成为一体。失败婚姻,往往是一方甚至双方无法割断和原生家庭的脐带,任由父母控制。

2016年初,北大一位教授,和银监会一位美女处长闹出离婚大战,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双方父母互向孩子配偶单位写控告信。两个功成名就的当事人,在婚姻家庭的纠纷中,却离不开父母的控制,外人看了纳闷,可在我们这个「可怜天下父母心」声音极高的国度,这种事实在寻常。

看完此书,我总结过度养育有七宗罪:

(1)只给东西,不练能力。

(2)圈养起来,不让其经风雨。(3)只顾眼前满足。(4)只重视学习和升学。(5)不组织孩子从事家务和劳动。(6)代替孩子思考。(7)不听专家意见。

针对这七宗罪,不妨建议如下:

①要放权授能,而不是微观管理

在企事业单位,大家可能都知道经理人对于员工的管理,一种叫授能(empowerment),是给员工自主权,让他们自行决定工作方式,承担相应风险,此间,除了完成工作之外,员工能力、积极性得到提升。

另外一种管理,是微观管理,抓西瓜也抓芝麻,事必躬亲,员工得不到合理训练,能力不升反降。管理者本人也累。这种领导是无能的领导。家庭也是社会组织,运作上不无类似。大事小事事必躬亲的家长,是无能的家长。

②教会孩子如何和陌生人说话,而不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1981年,一个名叫亚当的小孩被人绑架后杀害,其故事被拍成了收视率极高的电影。亚当的父亲沃尔什(John Walsh)游说国会,成立全国丢失和受虐儿童中心。媒体的渲染,使得国民对于陌生人害怕到了极点。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了几乎所有家庭对孩子的警告。被过度保护起来的孩子,没有了磕碰和冲击。家长充当了孩子和世界间的缓冲带。问题是,孩子成年后会接触一个又一个陌生人,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危险的。有危险的陌生人,不和他们说话也不一定就能解除危险,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应对。

而且,有时候亲人和熟人更危险。有数据显示,死在亲属手里的孩子,是死在陌生人手里的孩子的20倍。

出于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反感,美国有家长开始「放养儿童」(free-range kids)运动,鼓励在适当教育之后,让孩子独立上学,在小区玩耍,把失去的童年抢回来。目前这做法是例外而非常规。常规的情况是,美国文化也对儿童过度保护,甚至为此侵犯私人空间。有的家长因把孩子放在操场让其自己玩,而被逮捕。

③学会延迟满足,让孩子吃苦吃亏

斯波克博士关于养育的理论,在美国流毒久远。斯波克博士强调要给孩子瞬间满足,不能刺激他们的心灵。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纸糊的泥捏的,受不起一点打击。为了鼓励、夸奖他们,让他们瞬间满足,则不惜代价。

美国有了「人人拿奖杯的一代」。为童子军卖饼干的是父母,而拿荣誉徽章的是孩子。就连西点军校的远征,有的父母也要陪孩子一起去走,无形中夺走了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成就和光荣。得让孩子吃点苦,吃点亏,这样他们会成长得更皮实些。

④不参与恐怖的「升学军备竞赛」

父母为了孩子成功,每一步都跟著扶持:帮孩子选课,选容易得A的课程,帮孩子做作业、写文章等。中国这方面更为明显,不要说上大学了,就是找幼儿园、小升初的过程,都是家长在血战。其实正规教育没有这么重要,原生家庭中的家教(parenting)对人的成长更为重要。

⑤让孩子根据不同年龄的能力,学著做家务

由于过度强调孩子的学习,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信,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比如家务,都是家长代劳。孩子日后进入社会,毫无准备。不会做这些都还事小,关键是孩子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候,要会安全、高效地做事。比如小时候他们从来不用锥子钉子,不去换灯泡,哪一天一个人住外面,需要一个人做这些事了,被割伤被电击,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另外,不要以为学外语这些东西才需要趁早。劳作的习惯也是需要趁早训练的。劳动给人带来快乐,完成任务且能帮助他人,也会带来荣誉、自豪和团队归属感。有家教的人家,无论中外,都会蓄意在这方面训练。《朱子家训》强调「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基督教则把懒惰视为大罪之一。那些什么都不让孩子做的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祸害。

⑥让小孩渐渐自己拿主意,自己解决问题

让小孩自己思考,不要过早给答案,学一点「苏格拉底式询问」和批判性思维方法。比如把小孩时候的「为什么」习惯给学过来。

解决问题也是这样,比如上小学的小孩回家忘了带书包,海姆斯博士的书中有这么两段对话:

妈妈甲:

妈妈:今天上学怎么样?

孩子:还好,可是我把书包忘在学校了。妈妈:太糟糕了,我开车带你回去拿。

妈妈乙:

妈妈:今天上学怎么样?

孩子:还好,可是我把书包忘在学校了。妈妈:太糟糕了。孩子:我怎么办?妈妈:我也不知道。你觉得该怎么办呢?孩子: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开车带我回学校去拿?妈妈:对不起,不行——我下午还有别的事。你觉得可以怎么解决呢?孩子:我可以打电话问同学,问作业是什么?妈妈:可以啊。孩子:可是我需要的东西可能在书包里。妈妈:嗯,也是。孩子:或许我可以发邮件给老师,告诉她我忘了,问她怎么说。妈妈:这两个想法都不错。

我就这两个问题在网上提问,看读者会选哪一个。很多读者都选第二种,后者鼓励小孩想办法解决问题,另外养成不依赖家长给自己收拾的好习惯。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做第一种,这样更简便。

⑦多听专家的,而不是周围婆婆妈妈的

建议大家不要看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的文章,确认自己的偏见,而自己不去成长。一些作者为了寻求更多关注,有强烈的媚俗倾向,对大众投其所好。其言论并无营养。多去看看真正的专家学者怎么说,可以改变我们的很多错误观念,而这也是通往正确行动的必要前提。

人类总要经历些风吹日晒,否则无法应对日后更大的风浪。听我们学校负责新生工作的同事介绍,现在「直升机父母」说法都过时了。父母中新的品种叫「无人机父母」(drone parenting),他们平时看不到,却通过简讯、微信,隐形地在遥控。一旦孩子有丁点问题,他们立刻抵达现场,「危难之处显身手」。

还有一个新说法,叫「割草机父母」(lawnmower parenting),说这种父母,在前面给孩子清道,什么杂草和石子都不留下,让孩子的路平平坦坦。

鲁迅曾称,「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孩的路,都是家长给铺好了,哪还需要他们去走出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