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道辦法就是,兩腿放凳子上,練凌空一字馬


讓老師現場調整!


後背靠牆,保持頭、頸、肩、腰、尾閭貼牆,二腿前伸,小腿與地面垂直,高度根據自己腿部力量自行調整。試試


微微屈膝

松腰坐胯。此為前期難點,需要多加練習

大腿小腿肌肉受力,膝蓋則是虛的


估計是你腰力沒用上,人沒有向上立起來。 不過腰力也不是短期可以練出來的。 建議你多練習靜坐,拉筋,陽氣足了腰纔能有力量。

我站樁膝蓋也受力,但是不強求放鬆。即知道自己膝蓋受力,但不用力,無目標,安靜地等待身體自動調整。這需要時間,很磨性子的。


首先要知道,你站的是什麼樁


你站的什麼樁啊


稍節的筋骨越強,越有利於勁力的整合。筋骨結構越合理,根節在同樣強度下有效發力越多,整體感受越放鬆。而所謂的均衡,是既整合又放鬆的狀態。

問題的根子是筋骨弱或結構不均衡這是身體的物性,改變身體的物性原本的問題就不是再問題。所以解決問題要從改變身體物性著手,而不是從臨時的調整控制著手。而一次鍛煉,對身體變化是很小的。(這是唯物論的理念)

如果說站不到半小時就感覺筋骨不適,建議先鍛煉跑步,筋骨氣血得到整體強化,站對站錯都不會有不適。

能站半小時以上,就在整合和均衡上下功夫。整合的狀態,類似於持續對外發力,對於靜態而言像是自己跟自己較勁,但不是單純的自己跟自己較勁,較勁主要是為了整合。均衡則是整體的放鬆,但不是單純的放鬆,狀態要放鬆,拙力要松,整合的勁力不能松。整合與均衡之間既矛盾又統一。兩者兼顧差不多就行,鍛煉一次身體並不會有多大改變,而多次鍛煉自然會有經驗,積累過程中有點偏差是正常的,而隨意經驗的理解鍛煉的同時也是修正。

不要太迷信經驗,越是看重經驗越是會覺得困難重重,而當能夠絕對穩定的站立足夠久,比如一兩個小時以後,當真正感受均衡的本質時一瞬間的感受,要勝過之前練習總結所有經驗的積累。

真正的均衡,就像一杯水一樣,看起來平靜,但平靜之下是水分子不斷的在運動,每個水分子都是極端的運動,但它們統一在一起卻是均衡的。水分子的運動是受溫度的影響。對於人來說也有類似的影響,所以不存在某個靜態的均衡,只有內在不斷地變化才能實現整體的絕對均衡。但這樣的均衡,也必然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人力可為的。人力只能給混亂一份引導,或支出一個均衡的框架。用某國總統的話講「這就是人生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