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自己的用词有所失误,我还是尊重各位球迷朋友把答案改了

下面是我的回答

我可以这么跟你说

对于业余球队,教练基本没用,大家都想拿球表现,团队配合压根没有啊

对于稍微专业一点的校队来说,教练部署阵容的有效值与队伍核心球员的意识和技术成正相关。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核心球员的责任心,他是否愿意为战术部署做出个人优势的牺牲。

举个关于我自己的例子吧,我现在在校队是打中场,教练要求我们打传控在中场与后场间倒脚,可是我本来就是进攻型边后卫出身,以前都是和中场配合二过一然后下底传中,都是自己带球。但是现在他要求我不能拿球,要做一个无球跑动的球员,因为教练觉得我的各个方面的脚法还算过得去,身体素质也不差,能面对包夹出球,最终我还是妥协了(其实也不是妥协,中场进球机会比边后多,嘻嘻嘻),所以现在在场上我带球一般不超过5秒。

所以教练对球队有没有用,关键还得看球员呀。

职业球队更不用说了,多少球员通过战术转型,最终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教练。


十八线小城市市联赛,老哥们组的业余队被高中校队吊起来打了。 毫无还手之力,感觉比打排名前几的队伍还要难受(前几队伍的主力有中乙退役球员和俱乐部的青训梯队下来的球员,我们队球员基本上是大学里院队主力的实力吧)。

老哥们踢市里最强的两三个队的剧情一般是头二十分钟能强行五五开,然后丢一两个个,偷人家一个,最后崩盘。比分一般就是一比四,二比六这种。但是踢完还是很开心,踢球酣畅淋漓,踢完喝酒撸串。

唯有踢高中生那一场,感觉一身力气没地方使。也没觉得他们技术比我们好,身板也都挺瘦。感觉对面跟巴萨似的,控制全场我们是一点机会没有,最后丢了两个吧,丢球不多,踢的是真的难受。

人家是有教练的,估计是他们体育老师,在场下喊的很多,这些学生也都按教练喊的执行。我们队的教练,但是大家也就也就听听位置怎么分。别的听了到场也执行不了,没那个能力。

总结一下,这样的一个普通高中教练对球队的加成,在我眼里大概等于给普通大学院队换上两个受过正经梯队训练的球员。提升相当大了。


精神支柱-队伍结构核心-战术制定者-亲人


我感觉50%吧。另外百分之50看员工了,当然这是不考虑外界因素的情况下。


同样的阵容能在弗格森手里拿英超冠军 也能在莫耶斯手里直逼埃弗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