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會抱有一定的夢想和期待,父母希望從各個方面通過孩子來實現自己,無論程度有多大。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有時候作為父母總是覺得孩子所有的舉動其實都反映了父母自己,有非常多的父母都會經歷這樣的掙扎:慢慢地去認清孩子和他們不一樣,孩子沒有辦法成為他們夢想中或期待中的樣子,這個時候會有一種很濃的悲傷感。這個時候,需要父母進行反思,反思在養育孩子方面存在的問題,改進方式方法,一味的責備會適得其反。父母從不反思,說明還沒有反思的意識。


一輩傳一輩,到了他們為人父母時,依然不會改變,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是錯的,他們不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心,和上進心的。


遇到這樣的爸媽,也就盡量少問為什麼他們會這樣這類問題。你需要問的是:爸媽這樣做的話,我該怎麼辦?選擇一個不對抗而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最聰明的人。不然最起碼也得反思自己,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倘若一個讀幼兒園的小朋友告訴你,你的一元二次方程算錯了,你會不會覺得好笑呢?在父母眼中,他們經歷了很多悲歡離合,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遠遠超過我們,但是他們也可能不知道這些自己悟出來的道理,是特定的還是通用的,只能一股腦的貫徹到孩子身上,他們覺得我們身為孩子的還沒有經歷過社會和生活,還不知道怎樣做才能正確的度過人生,父母以一種過來人的身份,要求著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他們代表著權威,他們並沒有把我們的身份地位擺在與自己平起平坐,除非我們成家立業,我們在他們心中只是個小孩。當然如果父母有一定的自知性,就不會鬧到和孩子沒有溝通的餘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通情達理,接受對於他們來說是新時代裏的價值。但由於社會時代的限制,有很多我們覺得理所應當的道理他們無法理解,反之亦然,因為他們就是這麼過來的,他們父母也是這麼教導他們的,甚至拳腳相加,也許這時候他們覺得沒有這樣教育我們,會覺得自己思想已經很進步了,這是文化和傳統延續的基本方式,他們被困在了一個文化圈子裡無法窺探外面的世界,但是由於我們接受了教育,也通過互聯網瞭解了更多外面的世界,我們有機會打破束縛。

不是說父母的思想全是舊時代的產物,新事物孕育於舊事物中,這需要自行判斷好壞。當然埋怨也不能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試圖溝通交流,但是要明白這件事情的難度,你是以自己十多年的三觀,去撼動父母四五十多年,已經根深蒂固了的三觀。你可以試著說自己已經長大了,有著一定能分辨是非的能力了,希望能和父母深入交流交流(如果從未有過,那這又是一個難點)。不要試圖別人來瞭解你,如果你不主動讓別人瞭解你,不要相信自己的魅力能讓別人主動瞭解你。

家庭生活本身就是酸甜苦辣匯聚在一起,別說父母與孩子了,父母雙方有時候都會有矛盾,因此當父母不理解我們的時候,我們自己希望父母能給我們多一些寬容和耐心,但是我們自己也應當保持克制與容忍。畢竟,父母有時候也只不過是比我們大一點的孩子而已。


其實不僅是父母,是所有人都喜歡先找別人的問題


有的是因為自己不懂,有的因為虛榮礙於情面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有的是堅信自己就是權威。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很容易走極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